針灸刺成氣胸?6情況不要針灸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針灸刺成氣胸?6情況不要針灸 · 1.針刺部位皮膚完整性,如感染、不明腫塊、出血傾向等,謹慎針灸。

· 2.曾有暈針史。

· 3.懷孕。

· 4.小兒囟門(嬰兒頭骨未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每日報 首頁 看文章 養生保健 中醫養生 針灸刺成氣胸?6情況不要針灸 收藏 圖片來源/馬景平 瀏覽數122,009 2016/08/01· 作者/謝懿安 ·出處/康健雜誌 第213期 放大字體 肩頸痠痛、熬夜疲勞……不少人會選擇針灸紓緩不適。

然而也有人擔心,當針往胸、背部一扎,會不會針刺肺部,甚至引起氣胸?該如何預防? 近日報導有民眾接受針灸治療後,返家爬樓梯時感到喘不過氣、胸悶,就醫後被認定是針灸不當導致氣胸。

針灸真的會引發氣胸嗎?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諮詢顧問林昭庚表示,若針刺深度與手法不當,就可能造成。

林昭庚說,古籍中已有提醒。

《素問.診要經終論》記載:「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臟。

」《針灸大成》更記載:「刺中心一日死、刺中肝五日死、刺中腎六日死、刺中肺三日死、刺中脾十日死、刺中膽一日半死。

」由於針灸屬侵入性的醫療行為,針灸時應注意危險部位,拿捏安全深度,避免物理性傷害。

氣胸是指因為自發性或是外傷因素(如肺部遭受劇烈撞擊、肺組織切片、支氣管鏡檢、靜脈導管置入、針灸等),導致肋膜腔內有過多空氣,造成肺臟遭受壓迫,症狀有胸悶、胸痛、咳嗽、呼吸困難,嚴重時可能會形成危及生命的張力性氣胸。

林昭庚指出,不僅是胸部,接近重要器官的部位,如頭、頸、項、背、腰、胸等,針刺不可過深,刺傷肺組織可能發生氣胸;刺傷血管可能出血;刺傷橫膈膜可能呃逆;刺傷脊髓則可能使人癱瘓。

臨床困難處在於,針要刺得夠深,才有辦法得氣而產生效果;但超過安全深度範圍,又可能造成意外。

如何在針刺安全深度基礎並達到治療效果的前提,需依據身體不同部位的穴位、疾病輕重、患者年齡、身形等決定穴位針刺深度,成為臨床一大考驗。

廣告 過往缺乏系統性研究,並無訂定參考標準,讓針灸意外層出不窮。

林昭庚數十年來投入針刺穴位安全深度研究,藉由大體解剖與活體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發現胖、中、瘦不同體型,穴位針刺安全深度不同,而古人僅擬定針刺深度,並沒有安全深度的指標。

他的研究建立了穴位安全深度的指標,所著專書成為當代重要針灸學術著作。

正確取穴,避免意外有了臨床針刺安全深度的建立,針灸意外大幅減少。

台中豐原大同中醫醫院院長張瑞麟說,現代的中醫師因擔心傷到病患,針只會扎到安全深度指標的七分滿,避免因技術不純熟,或是患者體位變化影響,意外機率更低。

臨床針灸經驗超過23年,張瑞麟指出,醫師要能夠訓練自己的手法,下針時知道是否碰觸血管、骨頭;同時要能正確取穴,就能避免意外發生。

學習中醫前,他已有扎實的解剖學基礎,讓他看出去的都是3D視角,肌肉距離骨頭有多遠、血管神經的分布,皆清楚記在腦中。

他強調,被認為容易引起氣胸的肩井穴、膏肓穴,在手法與取穴上要特別注意。

前者位於肩頸,肌肉薄,就要採斜針的方式下針;後者位於背部,肌肉厚,可採直刺,下針時儘量選在肋骨上緣,避開臟器。

由於肋骨與肺臟之間還有肋間肌,若針刺深度不小心超過肋骨,中間還有肌肉保護,就人體結構來看,也不會直接刺到肺臟。

廣告 在針灸胸、背部時,選針則以1~1.5寸的短針為主。

若是碰到患者體型瘦弱,下針深度也要隨之調整。

老年人若是太過虛弱,就要避免使用針灸。

此外,有些穴位屬於「大師級」,要扎得非常深才能得氣而有效果,因為危險性高,幾乎已經失傳。

他提醒,臨床上若超過安全深度的範圍,加上醫師病患多,很難精準地嘗試高危險穴位,建議就要避開。

針灸不要滑手機除了醫師技術的精進,病患的配合也是避免針灸意外的關鍵。

張瑞麟觀察,過去針灸,病患都願意配合醫師,儘量避免亂移動。

但現在滑手機的狀況愈來愈常見,常常針扎在背部,覺得手部動作沒問題,就拿著手機滑不停。

「這非常危險,」張瑞麟說,人體肌肉是互相牽引的,手部肌肉的移動,會連帶影響到背部,這一滑,反而讓針不斷地向內深入肌肉層,就很可能會超過安全深度引起氣胸。

此外,有些狀況也經常容易被誤認為氣胸。

有時因為患者肌肉的滑動,與針尖相互摩擦,造成血瘀而導致血滯,也會出現類似氣胸的症狀,包含胸悶、呼吸有痛感、冒冷汗等。

遇到這樣的狀況,只要休息幾天,等瘀血散去就會好轉。

患者太過疲累也容易導致氣滯。

張瑞麟表示,現代人多熬夜,肩頸會很僵硬,這時取穴在前頸,透過胸長神經傳導到前胸與後背,就容易覺得很悶、呼吸不舒服。

廣告 張瑞麟說,這兩種現象比氣胸更常發生,只要多休息就會好轉,若真的很不舒服,可以再找原醫師或是經驗豐富的醫師幫忙解穴,把痙攣解開,化開氣滯就能夠緩解不適感。

妥善溝通,建立醫病信任張瑞麟認為,許多時候因為醫病雙方的誤解,導致糾紛產生。

長年擔任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委員的他有感而言,除了醫師要能夠精進專業外,也要可以體諒病患的心情。

當病患有不適感發生時,可以協助解決,而非只是劃清責任。

「讓病人覺得有被同理,就能夠少掉很多不愉快。

」他也提醒,針灸仍屬侵入性治療,會有一定的風險,接受針灸治療時要能有心理準備。

常常病患會因為擔心、害怕,心理壓力也會反映到身體狀況。

「只要多放鬆,配合醫師指示不要亂動,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身體6狀況,不適合針灸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針灸科主任傅元聰提醒,有下列狀況針灸要特別注意:1.針刺部位皮膚完整性,如感染、不明腫塊、出血傾向等,謹慎針灸。

2.曾有暈針史。

3.懷孕。

4.小兒囟門(嬰兒頭骨未彌合的菱形空間)。

5.飢餓、疲勞或虛弱時不宜針灸,以免暈針。

6.情緒不穩、有躁動傾向、精神疾病者,慎針灸。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安全深度 暈針 氣胸 穴位 身體狀況 針灸 您正在閱讀《康健雜誌》213期 祕密客現場直擊!不讓賣場成為食安問題製造者 譚敦慈:自煮咖啡3原則:少量、保鮮、適量 吳若權:我們仍相愛;但已不做愛 更多本期內容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熱門文章 1. 披著律師袍的心理醫生 呂秋遠:「對、錯」在法院很重要,但在你的人生不重要 4. 一位心理師的告白:39歲罹癌覺得好孤單,沒有人能了解我 2. 一早就灌咖啡提神? 研究:恐血糖飆高造成內分泌問題 5. 76歲影后容光煥發的祕訣!「XBX運動法」是什麼?一次鍛鍊5大重點 3. 影壇最優雅女星!52歲凱特布蘭琪生養4子,改寫「好萊塢媽媽」典型 6. 空手道代表隊今再增1人染疫全隊累計13例7人驗出Omicron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其他疾病 冬天容易火燒心?胃食道逆流怎麼辦? 最新專題 康健小聚CHTalk腦退化大解密 健康守護不肺力|純淨森呼吸 【獨家專訪楊定一博士】放鬆X強化4招常見筋膜修復術 《看康健×熊健康LINE限時贈閱活動》 親愛的自己你,還好嗎?2021傾聽自己點亮心光|康健雜誌x雅詩蘭黛集團 2021CHR健康企業公民得獎名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