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的意義 - 忠泰美術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挑戰的意義. 這些日子以來,我們一直面對著這個世界持續不斷地帶來不論是疫情、戰爭或是地震等種種不安的生活。

不禁令人擔憂:到底人是為什麼而活? 移至主內容 搜尋表單 Searchthissite Art主選單 這些日子以來,我們一直面對著這個世界持續不斷地帶來不論是疫情、戰爭或是地震等種種不安的生活。

不禁令人擔憂:到底人是為什麼而活? 拳王阿里曾説過:「做你想做的人,而不是別人想讓你做的人。

」在面對升學或就業前抉擇的時候,因為在乎別人的眼光,放棄了自己的想法,選擇大家熟知的名校或是待遇優渥、排名前茅的企業。

以獲得物質為目的的人,其實並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反觀那些家財萬貫的運動選手、演藝明星並沒有為了創造出更好的成績或作品,而放棄努力,原因是他們要得到的滿足不僅是物質,更多的是心靈上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被別人所認同,得到與他人相互循環中所帶來的喜悅。

但是做自己想做的人,所得到的喜悅並不來自於人性的光明面,而是現實生活中的黑暗面,人生原本就是不如人意,無論想要嘗試什麼,大多數都會以失敗收場。

但儘管如此,若能下定決心賭上僅存的可能性,在黑暗中摸索著微弱的光芒中抓住那個機會,拼命地活下去方才是阿里所說的做你想做的人,那麼建築師安藤忠雄應該就是這樣的人。

往往在看一個人的時候,都只會注意到他外在的豐功偉業,當大家知道安藤忠雄靠著自學而成名的經歷時,常會以為是一條令人刮目相看的康莊大道,其實不然,在重視出身學歷、封閉保守的日本社會裡,一個毫無後盾的人只能靠著不斷的挑戰再挑戰,才能找出活路。

安藤忠雄從啓蒙、拳擊、建築設計、保全地球環境、到克服自身的癌症,如何面對「挑戰」一直都是他終身的課題,同時也是這次臺北展的主題。

全球巡展是2017年秋天從東京開始,在歷經巴黎、米蘭、上海、北京繞過地球一圈之後,2022年夏天來到最終站的世界寶島──臺灣,並選在日治時代所興建的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展出,安藤忠雄常提起自己創作的存在,只不過是建築歷史中的一小部分,希望能帶動每位看展者,實際感受到他的建築與歷史承前啟後的對話。

在數位網路時代的潮流下,剝奪了許多可以親身體驗的機會,而這次展出作品沒有任何電腦模擬空間,都是安藤忠雄從事建築設計的這半個世紀以來,由人的雙手所創造出來的設計手稿、建築模型、建築照片及影片,甚至是1:1等比例復刻的「光之教堂」。

希望看展者可以透過實體的接觸,體驗出他的建築世界。

整體的展覽由四個展區所組成,就如同一篇文章起承轉合般的律動,由最早期的「住吉的長屋」、「六甲的集合住宅」、「光之教堂」所構成的展區「空間的原型」;將接近被廢棄的重建代表、大阪都市的核心地標「中之島公會堂」,於其中孵了一顆蛋,為此讓建築重生的「中之島計畫」,形塑出展區「城市的挑戰」;在克服公害污染後,讓藝術重生的「直島計畫」,與運用巧思的障眼法而產生的當地名勝「頭大佛」,則為「景觀的創造」的展區;最後一區「與歷史的對話」,如同前述安藤忠雄一直謙虛的認為,他只是處在人類歷史接力賽跑中的那位中間跑者,由前人手中接棒之後,如何傳遞給未來的下一代?除了能在此區看到他如何留住過去記憶的同時,也可以理解到他為何要自己掏腰包,從大阪到神戶,持續不斷地興建兒童圖書館的緣由。

透過安藤忠雄的建築,不僅限於欣賞其設計風格、了解材料技術等專業領域的世界,希望有更多不是學建築的人,在看過他的建築後,燃起面對明天的勇氣,也許這就是本次安藤忠雄臺北展「挑戰」的意義。

策展顧問 龍國英 請升級或更換其他瀏覽器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

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