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全球產業鏈的解構與重建 台商應發揮靈活布局特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過去四年層出不窮的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致國際政經和環衛情勢持續變幻莫測,甚至彼此扞格,使得全球產業鏈的重建至今仍在動態調整難以定型, ... 總經經濟 國際經貿 企業管理 法務稅務 金融保險 社會觀察 ESG 數據科技 科技發展 名家群 名家薈萃 編採線上 名家Video 名家來了 工商財經周報 工商財經網 搜尋 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FacebookMailYoutube PulsesPRO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PulsesPRO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FacebookMailYoutube 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輸入搜尋字...搜尋 我要投稿 總經經濟 總經經濟 美國以鄰為壑央行匯率政策該硬起來 社論- 2022.06.09 總經經濟 半導體與台灣GDP 經濟教室- 2022.06.05 總經經濟 正確因應下半年經濟景氣轉弱的趨勢 社論- 2022.06.05 總經經濟 利率通膨雙升基建資產的機遇 名家廣場- 2022.06.02 總經經濟 正視家庭負債占GDP逾九成的警訊 社論- 2022.05.31 國際經貿 國際經貿 從人才民族主義看台積電美國設廠 佘日新- 2022.06.09 國際經貿 影響印太經濟架構成敗的五大因素 社論- 2022.06.07 國際經貿 論「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虛實 社論- 2022.06.03 國際經貿 越南2.0打造下一個康師傅 黃齊元- 2022.06.01 國際經貿 香港地位失落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恐將落空 金研院看世界- 2022.05.30 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 併購中人資問題就是商業問題 名家廣場- 2022.06.08 企業管理 策略商業模式新視野 商研良語- 2022.06.08 企業管理 特斯拉會讓汽車經銷商都消失嗎? 朱訓麒- 2022.06.01 企業管理 走出隧道之後,看到的會是桃花源嗎? 黃崇哲- 2022.06.01 企業管理 電信業購併的利害得失剖析 名家廣場- 2022.05.20 法務稅務 法務稅務 房屋租金扣除額合理調整及其聯想 社論- 2022.06.08 法務稅務 加班費可以想怎麼給就怎麼給嗎? 寰瀛法律- 2022.05.31 法務稅務 保護技術增訂間諜罪不如法制化 社論- 2022.05.27 法務稅務 全球最低企業稅VS.全球資本稅 孫克難- 2022.05.25 法務稅務 舉報機制無配套措施小心量能不足 名家廣場- 2022.05.23 金融保險 金融保險 保險真諦與化解社會之歧見 名家廣場- 2022.06.06 金融保險 航行怎缺望遠鏡?從防疫保單談起 楊雅惠- 2022.06.02 金融保險 產業界須正視金融市場大幅波動的新常態 社論- 2022.06.01 金融保險 台積電到底跌完了沒? 劉家熙- 2022.05.31 金融保險 台灣應加入打擊虛擬貨幣金融犯罪的國際行動 社論- 2022.05.30 社會觀察 社會觀察 疫情下你「薪」情如何? 寰瀛法律- 2022.06.08 社會觀察 庶民最為期待的感受是抑制通膨 戴肇洋- 2022.06.07 社會觀察 打炒房政策停看聽 社論- 2022.06.06 社會觀察 文創產業陷入龍困淺灘的癥結何在? 社論- 2022.06.04 社會觀察 疫情能控制經濟好開始 盧信昌- 2022.06.02 ESG ESG 為投資脫碳:引導資產和社會逐漸變綠 名家廣場- 2022.06.09 ESG 儲能系統是電網轉型的最佳解方 名家廣場- 2022.06.09 ESG 永續趨勢下保管機構的新角色 名家廣場- 2022.06.08 ESG 綠色供應鏈下,企業不得不知的挑戰和因應 律經之聲- 2022.06.07 ESG ESG與家族企業的永續傳承 王嘉緯- 2022.06.06 數據科技 數據科技 大數據實踐數位轉型的新價值與新契機 產業分析- 2022.05.29 數據科技 全球HPC市場美國遙遙領先 產業分析- 2022.05.22 數據科技 購買NFT究竟買了什麼? 寰瀛法律- 2022.05.18 數據科技 半導體景氣將Hold住高原期 產業分析- 2022.05.08 數據科技 比特幣可能取代標準貨幣嗎? 許毓仁- 2022.05.06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 面板驅動IC疲軟挑戰大 涂志豪- 2022.06.08 科技發展 大監管時代來臨!胜肽藥開啟可負擔新藥治療願景與商機 名家廣場- 2022.06.07 科技發展 mRNA疫苗與免疫治療在攻克癌症的現況與未來策略 科學家新視野- 2022.06.06 科技發展 扎穩3大馬步永續台灣工具機競爭力 產業分析- 2022.06.05 科技發展 國產高階工具機技術攻占國際市場 產業分析- 2022.06.05 名家群 名家薈萃 編採線上 名家Video 名家來了 工商財經周報 工商財經網 名家評論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總經經濟 總經經濟 美國以鄰為壑央行匯率政策該硬起來 社論- 2022.06.09 總經經濟 半導體與台灣GDP 經濟教室- 2022.06.05 總經經濟 正確因應下半年經濟景氣轉弱的趨勢 社論- 2022.06.05 總經經濟 利率通膨雙升基建資產的機遇 名家廣場- 2022.06.02 總經經濟 正視家庭負債占GDP逾九成的警訊 社論- 2022.05.31 國際經貿 國際經貿 從人才民族主義看台積電美國設廠 佘日新- 2022.06.09 國際經貿 影響印太經濟架構成敗的五大因素 社論- 2022.06.07 國際經貿 論「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虛實 社論- 2022.06.03 國際經貿 越南2.0打造下一個康師傅 黃齊元- 2022.06.01 國際經貿 香港地位失落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恐將落空 金研院看世界- 2022.05.30 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 併購中人資問題就是商業問題 名家廣場- 2022.06.08 企業管理 策略商業模式新視野 商研良語- 2022.06.08 企業管理 特斯拉會讓汽車經銷商都消失嗎? 朱訓麒- 2022.06.01 企業管理 走出隧道之後,看到的會是桃花源嗎? 黃崇哲- 2022.06.01 企業管理 電信業購併的利害得失剖析 名家廣場- 2022.05.20 法務稅務 法務稅務 房屋租金扣除額合理調整及其聯想 社論- 2022.06.08 法務稅務 加班費可以想怎麼給就怎麼給嗎? 寰瀛法律- 2022.05.31 法務稅務 保護技術增訂間諜罪不如法制化 社論- 2022.05.27 法務稅務 全球最低企業稅VS.全球資本稅 孫克難- 2022.05.25 法務稅務 舉報機制無配套措施小心量能不足 名家廣場- 2022.05.23 金融保險 金融保險 保險真諦與化解社會之歧見 名家廣場- 2022.06.06 金融保險 航行怎缺望遠鏡?從防疫保單談起 楊雅惠- 2022.06.02 金融保險 產業界須正視金融市場大幅波動的新常態 社論- 2022.06.01 金融保險 台積電到底跌完了沒? 劉家熙- 2022.05.31 金融保險 台灣應加入打擊虛擬貨幣金融犯罪的國際行動 社論- 2022.05.30 社會觀察 社會觀察 疫情下你「薪」情如何? 寰瀛法律- 2022.06.08 社會觀察 庶民最為期待的感受是抑制通膨 戴肇洋- 2022.06.07 社會觀察 打炒房政策停看聽 社論- 2022.06.06 社會觀察 文創產業陷入龍困淺灘的癥結何在? 社論- 2022.06.04 社會觀察 疫情能控制經濟好開始 盧信昌- 2022.06.02 ESG ESG 為投資脫碳:引導資產和社會逐漸變綠 名家廣場- 2022.06.09 ESG 儲能系統是電網轉型的最佳解方 名家廣場- 2022.06.09 ESG 永續趨勢下保管機構的新角色 名家廣場- 2022.06.08 ESG 綠色供應鏈下,企業不得不知的挑戰和因應 律經之聲- 2022.06.07 ESG ESG與家族企業的永續傳承 王嘉緯- 2022.06.06 數據科技 數據科技 大數據實踐數位轉型的新價值與新契機 產業分析- 2022.05.29 數據科技 全球HPC市場美國遙遙領先 產業分析- 2022.05.22 數據科技 購買NFT究竟買了什麼? 寰瀛法律- 2022.05.18 數據科技 半導體景氣將Hold住高原期 產業分析- 2022.05.08 數據科技 比特幣可能取代標準貨幣嗎? 許毓仁- 2022.05.06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 面板驅動IC疲軟挑戰大 涂志豪- 2022.06.08 科技發展 大監管時代來臨!胜肽藥開啟可負擔新藥治療願景與商機 名家廣場- 2022.06.07 科技發展 mRNA疫苗與免疫治療在攻克癌症的現況與未來策略 科學家新視野- 2022.06.06 科技發展 扎穩3大馬步永續台灣工具機競爭力 產業分析- 2022.06.05 科技發展 國產高階工具機技術攻占國際市場 產業分析- 2022.06.05 名家群 名家薈萃 編採線上 名家Video 名家來了 工商財經周報 工商財經網 首頁國際經貿應對全球產業鏈的解構與重建─台商應發揮靈活布局特性 應對全球產業鏈的解構與重建─台商應發揮靈活布局特性 社論 2022.01.10 Facebook LINE Twitter Telegram WhatsApp 遭RCEP排除在外的台灣,受衝擊的石化、鋼鐵等產業勢必得提早進行產業鏈的布局和調整,並應想方設法擠入CPTPP的窄門,藉此抵銷RCEP對台灣產業的負面衝擊。

圖/新華社 過去四年層出不窮的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讓全球各行業費盡三、四十年打造出的縝密產業鏈出現結構崩解現象,而國際政經和環衛情勢持續變幻莫測,甚至彼此扞格,使得全球產業鏈的重建至今仍在動態調整難以定型,尤其是「世界工廠」大陸在近期產經局勢複雜難測,更增添產業鏈重建的難度。

觀察近期全球產業鏈的調整,可從縱向的時間軸和橫向的政經變化兩大面向來解析。

以時間軸看,2018年初中美貿易戰爆發是此次產業鏈解構的導火線。

在中美互徵高額關稅之下,包括台商在內的中外資企業,為了減輕稅負壓力而開始展開遷廠行動,遷廠地點鎖定在與中美歐各簽有自貿協定或關稅優惠的東協地區。

一時之間,前往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等地考察投資環境的外商絡繹不絕,許多台商也緊鑼密鼓地推進在東南亞的新投資案。

但2020年1月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這波產業鏈調整的節奏。

初期,疫情從武漢蔓延全大陸,各地紛傳停工、停產、斷鏈,很快衝擊到全球IT、汽車等產業鏈,使得前期的產業外移速度有加快趨勢。

然而,2020年下半年情勢出現逆轉,一方面,大陸很快控制疫情,經濟率先復甦,另一方面,東南亞各國疫情快速擴散且持續延燒,當地工廠隨時必須配合防疫政策停工停產,大幅增加企業經營成本,許多有意遷廠者因此卻步,產業鏈在中國境外的重建之路受阻。

隨後,2020年底,拜登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許多企業寄望拜登減輕對中國的敵意,取消川普時期對中加徵關稅的措施,因此產業鏈的調整陷入觀望期。

然而直至今日,拜登政府不僅未取消川普時期的關稅政策,對中關係更升級成拉攏盟友對抗中國的格局,緊繃情況較川普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產業界對於美中重回貿易戰之前的友好關係的期待幾乎落空,產業鏈的重建又踏上勢在必行之路。

以橫向的政經局勢看,影響全球產業鏈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大陸內部政策的外溢效應和區域經濟整合進程。

在大陸內部方面,面對美國貿易和科技「脫鉤」壓力和疫情衝擊,大陸領導人自2020年開始推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雙循環」經濟政策,宣告大陸啟動以內需市場為重心、在產業上不依賴外國市場的戰略。

這是大陸以出口為導向的傳統產業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對於多數從事來料加工出口和IT代工製造的台商和外商來說,這也是一個產業鏈即將變動的重要訊號。

事實上,「雙循環」政策在這兩年持續發酵,顯而易見的例子,是蘋果供應鏈在大陸的本土化加速,許多蘋鏈上重要的台資和韓資企業,逐漸將大陸的生產線移轉至東南亞或印度,這個趨勢預料還會延伸到各產業並長期推進。

其他大陸政策的影響,還包括近期配合減碳而實施的「能耗雙控」政策,除了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面臨遷廠壓力之外,限制煤炭等傳統能源所引發限電、停電的疑慮,將是業者是否遷移生產線的重要考量。

區域經濟整合也是影響產業鏈調整的重要因素,關稅減免則是最大誘因。

近年亞太地區完成多個多邊自貿協定,中國─東協自貿區在2010年啟動之後,大幅降低關稅為雙方帶來實質的經貿利益,當年已引爆一波台商南向投資熱潮。

在中國─東協自貿協定的基礎上,加入日、韓、澳、紐四國簽署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在2022年1月1日生效實施,雖然多數產品降稅時程長達10~20年,但在加入日、韓、澳等經濟大國之後,彼此降稅的邊際效應巨大,對於被排除在外的台灣而言是一大挑戰,受衝擊的石化、鋼鐵等產業,勢必得提早進行產業鏈的布局和調整。

同時.台灣應想方設法擠入CPTPP(跨太平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的窄門,藉此抵銷RCEP對台灣產業的負面衝擊。

產業鏈具有上下游群聚、貼近市場或原物料供應地等特性,同時,產業龍頭「母雞帶小雞」,也可發揮產業鏈順利移轉的效益。

但綜合上面的縱橫向因素可見,當前全球產業鏈結構陷入極不穩定的狀態,許多業者進退維谷。

較佳的因應之道,是分散生產線,因地制宜。

觀察近期許多台商,都有類似的雙重策略:其一,保留原來在大陸生產基地,轉攻大陸內需市場或打入紅色供應鏈;其二,在東南亞和印度另闢新生產基地,負責歐美市場的訂單。

而受近期全球海運塞港的教訓,一些業者為了更貼近市場,甚至考慮到墨西哥或東歐設廠。

面對全球產業鏈的解構與重建挑戰,曾拎著一只皮箱走天下、歷經無數大風大浪的台商,應再次發揮其靈活轉身的特長,擬定順勢而為的投資策略,方能在全球產業鏈出現劇烈變化的當下,再次取得有利的競爭優勢。

>>訂閱名家評論周報,關心全球財經大小事 延伸閱讀 法國總統馬克宏連任的四大挑戰拜登政府生技政策下台美生醫合作之機會與策略RCEP生效後台灣對外貿易處境中美貿易協議「軟著陸」,RCEP「軟上路」頂尖對決:數位經濟課稅權與最低稅負制 關鍵字 CPTPPRCEP世界工廠全球產業鏈能耗雙控自貿協定關稅優惠雙循環 相關主題內容 科技發展 虛擬體驗時代來臨!混合活動將成企業預設模式 法務稅務 未上市公司吸金的完美套路 上一篇離婚眉角「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下一篇國防支出嚴重偏低應妥籌財源 熱門 5月大驚奇台股、台幣上演逆轉秀的真相 2022.06.01 台積電到底跌完了沒? 2022.05.31 正視家庭負債占GDP逾九成的警訊 2022.05.31 正確因應下半年經濟景氣轉弱的趨勢 2022.06.05 你報稅了嗎?存股竟也能幫你節稅零股交易夯小資族怎麼繳稅最有利 2022.06.02 美國抗通膨為什麼要靠世界工廠? 訂閱名家評論報 每周一早上10:00發送,讓您掌握熱門時事評論、嚴選名家好文,歡迎訂閱。

已送出,請至您的EMail信箱收取訂閱確認信,按下確認連結以完成訂閱。

名家評論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客服專線:(02)2306-3848業務專線:(02)2308-7111#6611     #6612#6613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2:00、13:30~18:00 FacebookInstagramMailTelegramYoutube 財經要聞財經 稅法 國際 大陸 證券產業 科技 金融 基金 房市 證券投資上市櫃 期貨動態 權  證操盤心法 法人透視 台股逐洞賽 金融理財保險天地 保險達人 發票對獎金融見聞 稅務法規 信用卡年級理財 外匯探搜 基金通 房地產房市快訊 房市亮點 房市專題專家看房 大老闆聊天室 產業快訊智慧機械 大健康金融.理財 房市.建材 科技.綠能消費.時尚 產學.管顧 社企.公益 生技醫療生醫快訊 生醫觀點 生醫趨勢 數位專題 人物面對面  星期人物  戰略高手  職場達人新聞熱點  人事異動站  人物剪影 工商書房書房嚴選  名人書單  雜誌精選全球財經周報  好書推薦  商訊出版電子書 樂活美食   愛車   養生   休閒   時尚   風格 付費專區工商頭條 全版閱讀 線上讀報 展覽工商時報展覽網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展台南品味週臺南國際綠色產業展 友好網站翻爆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名家評論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客服專線:(02)2306-3848業務專線:(02)2308-7111#6611     #6612#6613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2:00、13:30~18:00 FacebookInstagramMailTelegramYoutube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權聲明 ©Copyright2022工商財經數位股份有限公司ChinaTimesGroupAllRightsReserved. Takeabreak! 一杯咖啡的時間 名家與您一起讀好文 推薦您以下精選專題 立即閱讀 請寄 [email protected],陳碧芬收 請勿一稿多投 本報對來稿有刪修權 來稿將刊於工商時報及旗下網站群,並收錄於中時電子報資料庫。

因紙本版面有限,來稿若報紙未能刊登,將於工商時報網站及旗下網站使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