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种人”诞生于19世纪,中国人是怎么由“白”变“黄”的 - 澎湃新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大众印象中,我们似乎习惯性地将自己描述为黑发黑眼的黄种人,但事实上,这个概念的出现不仅全然来自西方,而且出现的时间也较为晚近。

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36“黄种人”诞生于19世纪,中国人是怎么由“白”变“黄”的桑林2015-04-2911:46来源:澎湃新闻∙翻书党>字号        在大众印象中,我们似乎习惯性地将自己描述为黑发黑眼的黄种人,但事实上,这个概念的出现不仅全然来自西方,而且出现的时间也较为晚近。

从迈克尔·奇迈可的《成为黄种人——一部东亚人由白变黄的历史》(原副标题为“种族思维简史”——AShortHistoryofRacialThinking)的导言《不复白皙:诞生于十九世纪的黄种人》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东亚人的“肤色”似乎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关于东亚的记述最早是有马可·波罗及十三世纪传教士的描述开始,他们如果提及了居民的肤色,几乎全都明确指出是“白色”。

那么“黄种人”的观念究竟从何而来?又是起源于何处?        许多读者将会发现,“红色”美洲原住民也引发了类似的问题,而且这个特殊的肤色名词就跟东亚的“黄种人”一样,其真实起源至今仍旧成谜。

有证据显示“红色印第安人”的概念可能受到一件事的影响(尽管并未经过充分解释)——根据欧洲观察者的说法,某些印第安部落将植物的物质涂抹在身上,以保护自己免于阳光或昆虫的伤害,而那可能导致他们的皮肤呈现红色。

人们也会想到印第安作战彩绘所呈现给人的既定印象。

有些部落甚至早在公元十七世纪就自称为“红人”,应该是为了将自己与欧洲移民及其非洲奴隶区隔开来。

        无论这些对于美洲原住民的描述有多么薄弱或不足,就东亚人的例子而言,则根本没有类似的解释。

在中国或日本,没有人会把“黄色”的颜料涂抹在皮肤上(中国与日本将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韩国的资料在二十世纪之前则相当罕见),而远东一直到十九世纪晚期才有人称自己为“黄种人”,当时西方的种族分类以及现代西方科学的其他许多观点正逐渐传入中国和日本。

不过,“黄色”在中国(日本则并非如此)文化中确实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心的颜色、帝王的颜色,也是大地的颜色;是黄河原始的颜色,也是神话中全体汉人共同的祖先:黄帝的颜色。

“炎黄子孙”至今仍是一种种族自我认同的象征。

“黄种人”的概念是否源自对这些象征的某些误解或误释?早期的西方评论者对于这些象征大多非常熟悉,尤其是传教士,因为他们为了改变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而去认识地方的信仰和文化。

他们对中国的描述经常提及黄河和黄帝,因此不难想象这类象征的意涵可能继续扩展,进而代表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一如中国的学问与文字传到了天朝的边界之外。

        然而,在十九世纪之前曾经分析甚至提及中国的“黄色”文献中,根据我的研究,没有一个将“黄色”与肤色连结在一起。

十九世纪之前完全找不到东亚人“黄皮肤”的概念,而此概念也并非来自任何一种亲眼见证的描述,或是关于东亚文化符号的西方解读文献,我们将看到,这个概念并非源自旅行见闻或传教文献,而是出自科学论述。

十九世纪所发生的情况是,“黄色”已然成为一种指涉种族的称号。

换句话说,东亚人是直到被归类为“黄色种族”后才变成“黄种人”,而起初在十八世纪末时被称为“蒙古人种”。

有图有据:        而本书后面的叙述和分析中似乎给出了产生此十九世纪之后转变的缘由:        我重新检视这些早期描述的过程既粗略又过度简化,不过有一点应该相当明显,那就是这些人的白或白的名声并不是用来指称种族,甚至也不是针对肤色的描述。

如果中国人或冲绳人被描述成“白人”,那是因为他们的富裕、力量以及他们显而易见的文化精致性带来的效果。

“白色”跟所有颜色一样,是属于评价性用词,而非叙述性用词。

或许东亚人的天然肤色看起来与非洲人、印度人或马来西亚人不同,但那不是他们被称为“白”的原因。

有图有据:书影:文字来源:《成为黄种人——一部东亚人由白变黄的历史》,迈克尔·奇迈可/著吴纬疆/译,八旗文化2015年4月版。

本期翻书党:桑林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136收藏我要举报评论(0)发表加载中查看更多查看更多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2014-2022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反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