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感溫度是什麼?它是重要的天氣指標嗎? - PanSci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逢冷氣團或寒流來襲時,只要打開電視,新聞主播總是不斷提到體感溫度:「北部地區預計低溫9度,體感溫度更可低達3度...」大家或許常有這個疑惑,9度就9度, ... 021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21分析/評論地球脈動專欄活得科學體感溫度是什麼?它是重要的天氣指標嗎?艾粒安鈉・2016/02/07・3623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SR值501・六年級+追蹤每逢冷氣團或寒流來襲時,只要打開電視,新聞主播總是不斷提到體感溫度:「北部地區預計低溫9度,體感溫度更可低達3度…」大家或許常有這個疑惑,9度就9度,為什麼感覺像3度呢?斯斯有三種、溫度有實際溫度和體感溫度兩種,我們到底要用哪一種呢?插圖/艾粒安鈉首先回歸氣象單位的標準職務–觀測、記錄並預測天氣,反映到民間就是讓大家預先知道今天、明天、未來的天氣,除了為將來可能發生的氣象災害做好準備之外,也能對每天出門時要怎麼穿?要不要帶雨傘?等等這些最基本的問題有些概念。

帶雨具與否可由降雨機率來決定;至於穿多穿少的抉擇,當然與溫度息息相關了。

但想必我們大家多少都注意到,溫度固然非常重要,但並不是影響感覺冷熱的唯一因素。

常有人說:濕冷比乾冷感覺冷、濕熱比乾熱感覺熱;夏天有風感覺涼爽、冬天有風感覺冷颼颼。

所以各國氣象單位為了符合民眾的最基本要求–「出門怎麼穿」,而發展出一些公式計算出在特定天氣情況下的感覺像是溫度幾度,這就是所謂的體感溫度了。

酷熱指數體感溫度的計算方式有很多種,首先我們考慮濕熱vs.乾熱的問題。

美國氣象學家喬治‧溫特靈(GeorgeWinterling)在1978年發展出了「酷熱指數」(heatindex),後來被美國國家氣象局(NWS)採用,作為夏天的體感溫度。

計算酷熱指數的公式只與溫度和濕度相關,簡單而言,同樣溫度下濕度越高,酷熱指數也越高。

因為人體散熱主要依靠的是體表水分的蒸發,環境濕度越高,水分蒸發也越慢而不易散熱,讓人感覺更加炎熱。

這個指數對許多因素如個人身高體重、衣服多寡、日照、風速等等都做了假設,若實際情況偏離假設過大時,計算出的酷熱指數偏差也會很可觀。

其中最主要的假設有二:1.酷熱指數是基於在陰影下的溫度,若曝曬在太陽下,體感溫度可增加達8度之多。

2.指數不考慮風速的影響,若有風會讓體感溫度降低,除非氣溫比體表溫度還高。

酷熱指數的公式如下:其中HI為酷熱指數,T為溫度、R為相對濕度。

c1~c9是九個常數。

照片來源:Flickr/韵升白加拿大氣象局使用另一個版本稱為濕度指數(humidex)的體感溫度,J.M.馬斯特頓(J.M.Masterton)和F.A.李察森(F.A.Richardson)在1979年提出,概念與酷熱指數相似,都是基於濕度越高、體感溫度越高的假設。

濕度指數的公式如下:其中Humidex為濕度指數、Tair為溫度(攝氏)、Tdew則為露點溫度(絕對溫標)。

……等等,「露點溫度」是什麼啊?這可不是指衣服的多寡,而是指當你將潮濕空氣降溫時,使空氣中的水氣飽和所要達到的溫度。

由於溫度越高,水越容易蒸發,也會產生越多的水蒸氣,因此空氣中可以容納更多的水蒸氣才會飽和。

溫度越低,飽和水氣量越低,當空氣中含水量超過飽和時,水氣就會凝結成露。

露點溫度高的意思,就是在更高的溫度時水就會凝結出來了,表示空氣中的濕度高。

所以露點溫度與濕度是成正比的。

大家想想看,在悶熱的夏天,喝一罐冰涼的飲料消暑,罐子外面是否會凝結水珠呢?這就是因為飲料的溫度低於露點溫度的關係。

如果天氣比較乾燥,或者飲料不冰,飲料罐上的水珠就比較少、甚至不會有水珠。

至於相對濕度裡的「相對」,就是指空氣水氣量相對於飽和水氣量的百分比了。

風寒指數在台灣大家聽到體感溫度的主要熱門場合,其實是冬天的冷氣團與寒流。

氣象學家一般假設在天氣寒冷時,影響體感溫度的主因是風速而不是濕度。

由於溫度較低時,一來空氣中飽和水蒸氣壓也低,水氣多寡的變化範圍較窄;二來無風下蒸發速率也遠不及熱天,因此濕度對散熱以及體感溫度的影響較小。

這時候體表散熱主要助力,就是空氣流動(風)了。

那麼為何大家覺得濕冷比乾冷還冷呢?其實這是因為,台灣的濕冷天氣經常伴有霧或雨,液態水與氣態空氣相比,更容易傳導熱量;而且水的比熱也遠比同體積的空氣高,因此當水滴附著在身體和衣服上時,可以帶走遠比空氣更多的熱,若還加上風的吹拂讓水分得以蒸發,更讓你感覺加倍寒冷。

但由於降水強度的預報是相對新穎的氣象技術,當初在設計冬季體感溫度時,便做了人體不直接接觸降水的假設。

照片來源:維基百科/LIFEPhotoArchive美國與加拿大氣象組織當初設計的風寒指數,真的是個指數(WindChillIndex),算出來是一個與體感溫度完全不同的數字;因此也提供民眾一個資訊,當這個指數高於1400時便容易凍傷。

但這個另外的數字實在太不直覺了,因此在2001年11月,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氣象學家共同發展出新的風寒指數,其公式如下:其中Twc為風寒指數、Ta為溫度(攝氏)、V為風速(公里/小時)。

但風寒指數與酷熱指數一樣,也基於許多假設,因此個人穿著多寡、是否有陽光、降雨降雪情況等等的差別,也會造成個人體感溫度的不同。

體感溫度最後要說的是目前台灣中央氣象局所使用的體感溫度。

上面已經提到,體感溫度與濕度、風速、日照、和人體都有關係,其中日照和人體的個人差異比較難以量化,因此體感溫度所採用的公式,只將濕度和風速納入考慮。

與美國和加拿大使用的酷熱指數、風寒指數相比,中央氣象局的體感溫度,採用的是R.G.斯戴德曼(R.G.Steadman)在1984年發表的《體感溫度的通用公式》(Auniversalscale ofapparenttemperature):體感溫度=(1.04 ×溫度)+(0.2 ×水氣壓) —(0.65×風速) —2.7其中溫度以攝氏為單位、風速以公尺/秒為單位,水氣壓的單位為百帕,計算公式如下:水氣壓=(相對濕度/100) ×6.105 ×exp[(17.27 ×溫度)/(237.7+溫度)]澳洲氣象局使用的體感溫度與此相似,只是溫度、水氣壓和風速的係數有些微不同。

這個體感溫度公式,可謂冬夏適用。

其中濕度在溫度較高時對體感溫度造成顯著的影響,溫度低時影響甚小;而在此公式中,也做了一個假設:風速對體感溫度的影響是線性的,不論四季,只要有風,降低體感溫度的程度都是相同的。

因此顯而易見,這個對風速的假設有潛在的問題–當熱浪來襲,氣溫比體溫還高的時候,風雖然帶走體表的更多水分,卻也讓更多比身體還熱的空氣接觸身體,風力對體感溫度的影響程度就遠不及天氣較涼的時候了。

體感溫度比一比上面提到了各國氣象組織使用不同計算體感溫度的公式,下面我們就把這些體感溫度表格化,比較其中的差異吧!上圖是中央氣象局(CWB)體感溫度、美國酷熱指數(heatindex)、加拿大濕度指數(humidex)的比較,其中中央氣象局的體感溫度,是基於無風的情況計算;高於60度的溫度省略不寫。

比較之下三者的差異顯而易見,在溫度較低時,CWB體感溫度與美國酷熱指數的數值大同小異,但當溫度、濕度提高時,酷熱指數很快增加,勝過了CWB體感溫度。

至於加拿大濕度指數除了非常極端悶熱的條件外,數值都比另兩者高。

小編猜測,究其原因,極有可能是各國氣候不同,造成同樣溫度、濕度的悶熱夏季天氣,大家的平均感受不同吧。

台灣地處亞熱帶與熱帶交界,氣候濕熱;美國只有南部地區均溫與台灣相似;至於加拿大位於美國北方,氣候更為寒冷,人們的耐熱度也就更低了。

所以也反映在不同國家的「體感溫度」上面。

接著再以下面的GIF動畫比較冬天的體感溫度吧!中央氣象局的體感溫度,以濕度50%計算。

這個差異就更加明顯了,中央氣象局的體感溫度,明顯比美國、加拿大、英國使用的風寒指數(WindChill)低上一大截啊!風寒指數的使用說明還表示,公式只適用於攝氏10度以下,所以在溫度較暖時,計算出的風寒指數甚至比實際溫度還高!這就更能反映各國的氣候差異了,台灣冬季平地氣溫鮮少降到5度以下,但歐美大部分位於溫帶地區,冬季比起台灣寒冷許多。

因此也造成台灣人比較怕冷,氣象局使用的體感溫度自然比較低。

小編在美國波士頓住了六年,習慣了當地嚴寒又大雪紛飛的冬天;前陣子在台灣碰到霸王寒流,不僅覺得根本沒什麼,在4度C冷雨之中,還可以穿短袖短裙跑馬拉松,之後也沒有感冒。

所以說穿了,體感溫度只是一個將人體實際感覺到的溫度粗略量化的方式,計算過程中做了許多假設和簡化;但實際上每個人對溫度的感覺都不盡相同。

因此在新聞用聳動的標題,報導超高或超低的體感溫度之餘,別忘了天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體感溫度僅供參考、僅供參考、僅供參考(很重要所以講三遍)!參考文獻維基百科。

中央氣象局常識宣導,(十二)體感溫度預報服務。

數感宇宙探索課程,現正募資中!相關標籤:天氣氣溫氣象溫度體感溫度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艾粒安鈉7篇文章・ 1位粉絲+追蹤主修有機合成。

對化學、天文、幾何學、地理、氣候、統計學、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音樂和烹飪都有興趣。

不願一生為學術研究爆肝,而熱愛為感興趣的學科認真寫科普文章,並用創意比喻和爛梗讓大家喜歡科學。

多元性別,最高心跳210,海豚音到重低音一手包辦。

RELATED相關文章《輝瑞登月任務》:人類如何拯救自己之資本敘事角度(正向意涵)《疫苗商戰》:人類世界究竟是如何迅速達成科技突破,拯救自己的?當AI的「深度學習」形成偏見,法規該如何遏止傷害?核廢料放我家?高階核廢料的危險性與處理方式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科學宅的戀愛契機:「同類交配」理論116小時前你聞過下雨的味道嗎?讓我們一同探究它是怎麼產生的吧!319小時前社畜悲歌:「過勞死」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為工作而活》220小時前慢性腎病有哪些注意事項?營養記得不能少!12天前思考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誰發現量子力學?52022/06/03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43天前控制進食時間與熱量,小鼠可以更長命?32022/05/23一生可以聆聽的聲音總量是註定的?戴上你的聽力計算機!32022/05/21261文字分享友善列印261來自台灣文明足跡活得科學社會群體「俗又何妨?我想為庶民大眾寫歷史!」歌手到臺語歌研究者——專訪陳培豐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2022/02/25・5201字・閱讀時間約10分鐘+追蹤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撰文|陳子萱美術設計|林洵安𨑨迌人、歹命人、艱苦人的歌唱史聯考失利、碩博士各考了兩次才上,還曾是發過國語專輯的「一片歌手」!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陳培豐研究員因著非典型的學術養成,讓他對臺語老歌裡滄桑而壓抑的底層群像格外動容,以《歌唱臺灣》書寫庶民大眾的歌唱歷史,如今也著手「續集」。

「研之有物」專訪陳培豐,循著他的蜿蜒人生路,一窺臺語歌對庶民大眾的意義流變。

庶民百姓的集體記憶「你著忍耐⋯⋯踏出社會為著將來,離開故鄉走天涯⋯⋯」這是近年爆紅的Podcast節目「臺灣通勤第一品牌」每集片頭的開場音樂〈你著忍耐〉。

這首由江蕙演唱的經典臺語歌,也出現在臺劇《天橋上的魔術師》裡,道出1980年代臺灣底層庶民為生活打拚吞忍的辛酸。

「聽江蕙、陳一郎的歌,就是很痛快!對我來說,有一種解放的感覺,這些臺語音樂是臺灣人的集體記憶。

」中研院研究員陳培豐說。

解放的,是早期臺灣人困頓、卻無以言說的壓抑情懷,而歌曲所抒發的茫茫與人生挫敗感,陳培豐也很是明白。

他成長於萬華,在經濟起飛的年代,那裡聚集的多是進城打拚的艱苦人。

每天遙望著苦力、酒家女、小攤販的勞碌身影,流入耳裡的,則盡是社會邊緣人依偎取暖的臺語歌謠。

「這讓我不只從族群,也從階級的角度,分析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

」在費時六年完成的著作《歌唱臺灣》裡,他透過臺語流行音樂的厚實研究,娓娓道出中下階層、庶民百姓的生命之歌。

1983年江蕙以〈你著忍耐〉唱出八零年代底層庶民與女性為生活打拼的辛酸。

2021年新冠疫情爆發之時,饒舌歌手大支也重新改編,在社群上演唱〈咱著忍耐〉鼓勵大眾,足可見原曲已為經典的時代記憶。

為了躲避唱片約遠走日本──非典型的學者之路除了兒時記憶,陳培豐格外關注臺語歌裡的底層群像,也與他的人生軌跡有關。

回望他的學者之路,確實走得「歪斜」。

初中聯考沒考好,他跑去讀五專;因為曠課太多、操行不及格,五專差點念到六年。

出社會後,他曾踏進建築業,還在唱片圈打滾5年,企劃、宣傳什麼都作。

甚至,他還從幕後走到幕前。

1983年,陳培豐發了一張國語專輯,成為「鉅聲唱片」簽下的第一位男歌手。

「那時被勸說歌喉、外型都不錯,就傻傻的簽約了,」講起這段人生插曲,陳培豐時而爆笑、時而搖頭,因為如今回顧似乎還是荒唐的一段奇幻旅程。

「簽約後才發現,你要扮演『不是自己的自己』,對我來說很痛苦。

」跑宣傳、形象包裝,都讓他渾身不自在。

為了逃避唱片合約,陳培豐「逃」到日本去。

機緣下,這位「一片歌手」留在日本升學,以32歲高齡成為早稻田大學的大學生。

但留日之路走得崎嶇。

他說自己「逢考必敗」,渾渾噩噩念到大四,日文能力增長,終於有點「開竅」。

在出版社上司的鼓勵下,他決定繼續深造。

考了兩次,才進入早稻田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論題目作臺灣研究,結果一度找不到指導教授。

博士班轉學面試時,因為答不出任何問題,他又考了第二次。

曲曲折折,最終他以40歲中年之姿,進入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班,成為「非典型」的學者。

轉了大彎,崎嶇地繞進學術殿堂,但陳培豐也因此深入學院觸及不到的社會世界,更貼近庶民百姓的生命經驗。

他笑說,「這也是讓我看見『俗』民生活的另一個契機。

」研究臺灣史多年,陳培豐直言,如何填補庶民史的議題空白、改變問題意識,是臺灣史發展至今亟待接續努力的方向,而這部為庶民書寫的《歌唱臺灣》即是他的嘗試性實踐。

原本只是唱片公司的企劃,卻意外簽下合約,發行第一張國語唱片。

「非典型」的學術路,讓陳培豐比一般學者多了社會歷練,對各種社會與大眾文化,建立起強烈的知識好奇心與獨立思考力。

圖/鉅聲傳播網頁:為什麼會研究臺語流行歌曲,耗費六年寫書?:我的童年適逢臺灣經濟起飛,我們住在萬華,那裡聚集了離鄉背井的艱苦人。

清晨天未光,黝黑壯碩的日僱型勞工已蹲坐在公園被「待價而沽」。

夜晚華燈初上,酒家女、流鶯現身接客。

路旁有揹著嬰兒、蹲在地上洗碗盤,連汗水都油膩不堪的小吃攤販;說書人在廟前講古,密醫穿梭街坊看診;還有無家可歸、到處行乞的遊民。

我家也是。

戰前開彈子房(撞球間),後來經營起小百貨店,因為夜生活人多,我母親得顧店到三更半夜。

我所生長的萬華就像電影《艋舺》的場景,龍蛇雜處,但也生命力十足。

這些人、這些音樂,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也是許多臺語歌曲(港歌、望鄉演歌)裡,那些在大城市討生活的主角。

從庶民、農工階級的角度看臺語歌曲發展,不只是因為我的生命經驗,更是因為我想寫一部屬於庶民的歷史。

歷史研究看的經常是統治者、偉人、仕紳,忽視𨑨迌人(江湖人)、歹命人(命運坎坷的人)、艱苦人(窮人)。

但庶民百姓是真正的多數,他們在社會各個角落默默耕耘,對臺灣貢獻匪淺,他們的故事不值得被書寫嗎?《歌唱臺灣》就是一部屬於他們的歷史。

:過去臺語歌經常被貼上「俗」、「悲情」的標籤,背後有哪些社會文化意義?:我讀書以後,和許多人一樣開始聽西洋歌曲、校園民歌,那時也認為臺語歌很「俗」。

年輕時我在唱片公司工作,校園民歌手常會覺得,臺語歌有必要唱得那麼誇張嗎?我甚至當過唱片歌手,唱的也是國語歌曲。

一直到我開始作研究,才慢慢了解臺語歌曲背後的社會意義,看見歌曲背後的歷史語境和面貌。

這些「低俗」的臺語歌曲,是臺灣中下階級壓抑掙扎的自我書寫,在孤苦無依、無奈不安的時候,陪伴他們抒發情緒的所在。

那股悲情、「低俗」的臺味,唱出了島嶼上的滄桑命運——殖民、黨國的政治壓迫,底層生活的困頓不安;但同時,又是對他們強韌生命力的歌頌。

臺語歌的「俗」其實恰如其分——越俗,越是強韌、越有故事。

排斥臺語歌的聽眾,或許跟以前的我很像,我們只是沒有機會去理解,那些歌唱的是什麼?歌曲裡外的他們,曾經遭遇了什麼?但如果你根本就不懂它在唱什麼、為什麼要那樣唱,怎麼知道那是低俗的呢。

:〈賣肉粽〉、〈酒後的心聲〉、〈媽媽請你也保重〉,這些經典臺語歌曲唱出了勞苦庶民說不出口的苦,臺語歌可以被視為反抗威權的象徵嗎?:美國政治學家JamesScott在《弱者的武器》曾說,弱者會用唱歌、打混、不合作這些小動作來進行反抗。

在臺灣特殊的歷史情境下,我們確實可以發現,臺語歌曲具有對峙、抵抗的色彩。

但把大眾文化直接詮釋為抵抗,必須很小心。

不管戰前或戰後,臺語歌曲都處在邊緣的位置,在政權或知識份子的藐視、污名、誤解之下掙扎而生。

以1970年代為例,創作、傳播上都非常草根。

許多臺語歌曲本身就是由計程車司機、理髮師、賣唱者、行船人創作,很少有專業的詞曲人或製作人。

也因為不能進入政府控制的電視,夜市一直是當時宣傳的重鎮,〈心事誰人知〉就是從夜市傳唱,紅遍大街小巷。

臺語歌在歷史脈絡、歌曲創作與傳播上,都跟國語歌曲相差甚遠。

它是一種「社會音樂」,由社會底層的這群人創造,他們用歌曲講自己的故事,也還原到底層階級。

在這種意義下,臺語歌曲所背負的歷史滄桑,甚至比文學或戲劇來得多。

臺語歌曲最初的創作動機,並非出於反抗。

但是,當臺語歌曲為那些長期被邊緣化的底層庶民唱出生命經驗,它的存續,本身就具有反叛的意義。

:除了傳統的省籍觀點,研究視角也放入農工階級處境。

階級和族群,如何影響臺語歌?:原先書寫的視角放在「族群」,後來我注意到戰後臺語歌曲的發展,與工業化、再殖民化所引發的社會變遷,特別是人口移動有密切關係,書寫方向才調整轉向「階級」。

過去的年代,臺語歌曲的聽眾以本省籍為主。

但是戰後初期,臺灣在族群、階級、官民上有很明顯的交疊連貫性,因此我希望跳脫一般左派觀點,族群和階級都是重要的分析框架,兩者間的交疊、演繹也不斷有變化。

對流行音樂或大眾音樂而言,階級比族群來得重要。

包括世界其他地方,我們很少看到同一個階級會並存許多異種音樂。

即便是有多樣變化,也多半是以族群或民族的方式交融。

:如今的臺語歌已越來越多元,和過往的悲情演歌很不同,當代有哪些發展樣貌?:1980年代以後,臺語歌面臨的是「雙重解殖」。

一方面臺灣正式解嚴,什麼話都可以說、什麼歌都可以唱;但同時著作權法規確立,民間無法再任意翻唱日本歌曲。

結果是,臺語歌被迫快速去日本化,進入一個「無歌可唱」的時代。

也在這之後,臺語歌曲逐漸分流,突顯出世代和階級差異,不能單從族群角度理解。

新型態的臺語樂手,像是黒名單工作室、林強、伍佰、濁水溪公社、滅火器樂團,他們承襲西方搖滾音樂的反叛精神,談環保、政治、勞工、性別。

各個議題在新派臺語歌中百花齊放,呈顯濃厚的社會關懷。

另一支「老派」的臺語歌曲,好比江蕙、陳小雲、葉啟田、詹雅雯,以中下階層或年紀較大的本省族群為主要聽眾。

有些歌曲仍保留日式演歌風格,帶有淡淡的鄉愁和「低俗」臺灣味。

六零年代「老派」的臺語歌曲,其詞、曲、編曲大都挪用日本。

但過度依頼前殖民者的代價,讓臺語歌失去累積健全創作環境的機會。

因此當八零年代的臺語歌曲必須以「純臺灣製」的方式登場時,才發現該有的詞曲創作人才都没有養成或獲得傳襲;詞曲為此經常顯得空洞而直白。

解殖前的臺語歌有訴不盡的怨念和故事,歌詞通常有三段,但解殖後便往往只有一段。

而不管歌詞如何,節奏上變得輕快進取也少了日本味。

臺語歌沒有中國市場,但大量融入漢人音樂要素,它「俗」得本土、「俗」得理直氣壯,也以這樣的「俗」證明自己受創後的存在。

陳培豐回憶,一場新書講座意外與補班日撞期,沒想到當天整場滿座。

聽眾不是學術研究者或文青,眾多中老年聽眾全程哼場,講座最後還全場合唱〈快樂的出航〉。

諸如種種的回饋讓他無比感動,也是研究最大的療癒和動力。

圖/研之有物:書寫過程最困難的是什麼?:《歌唱臺灣》是我最辛苦、最挫折的一本著作。

聲音是無形的,需要蒐集的無形史料太多了,難度很高。

另外,我分析的是臺語歌如何走向演歌化的「唱腔」,但如何定義演歌唱腔?用文字怎麼形容出唱腔特色?這些都非常挑戰,我甚至一度想放棄。

因為牽涉的人事物太龐雜,我重寫了好幾次,花很多心力思考佈局,把戰前、戰後的臺語歌曲脈絡化,希望能講出一個動人的故事。

因為我期待這不只是一本學術書,而是能讓大眾讀者一起閱讀。

因為臺語歌的故事,原本就是為庶民大眾寫的一部歷史。

:研究多年,臺語歌對你有什麼特別的意義?聽臺語歌或唱臺語歌曲,對我是一種階級形象的解放。

好像參加完一場嚴肅的研討會,回到家裡,脫下西裝領帶、躺在沙發,很自在、無拘無束,是喚回我本質的一種方式。

對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唱那些所謂「低俗」的臺語歌特別療癒痛快。

臺語歌讓我褪去不必要的社會形象,我可以跟工人、麵攤老闆、家庭婦女…….一起唱,大家不用掩飾或裝扮,像同甘共苦的好朋友。

所以俗又何仿?大眾文化本來就是要俗,不俗又如何大眾呢?我也是世俗社會下的產物,有時候外在的框架反而多餘。

尊重生命差異便沒有雅俗之分,臺語歌對我來說,就是能夠脫掉那些包袱,回到真正的自我。

延伸閱讀:老派「氣口」之必要!臺語歌的悲涼唱腔如何煉成?,研之有物陳培豐,2020,《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衛城出版陳培豐個人網頁數感宇宙探索課程,現正募資中!相關標籤:庶民文化歌曲經典臺語音樂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2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1fierycloud2022/02/25回覆之前才突然覺得,其實閩粵語跟日韓西葡荷語印度阿拉伯語,甚或南島語,在東南亞交會的人潮與物流的體量,可能都比在臺灣島或閩粵日韓原鄉更大更久後?感覺這類的,其實也可以是一種延續各國各地個群體通常多有的形塑多難興邦市場的感覺?#2狐禪2022/02/26回覆傳遞情緒、引起共鳴的是曲調還是字詞,這倒是個有意思的問題。

應該可以從認知神經科學入手。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40篇文章・ 320位粉絲+追蹤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RELATED相關文章就是想知道十萬個植物的為什麼!解開植物生長之謎的駭客兼翻譯——蔡宜芳專訪大黃魚和海鯰,古代台南人愛吃什麼魚?2022第十五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揭曉CO2不是廢物!以嶄新材料推進人造光合作用——林麗瓊專訪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科學宅的戀愛契機:「同類交配」理論116小時前你聞過下雨的味道嗎?讓我們一同探究它是怎麼產生的吧!319小時前社畜悲歌:「過勞死」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為工作而活》220小時前慢性腎病有哪些注意事項?營養記得不能少!12天前思考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誰發現量子力學?52022/06/03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43天前控制進食時間與熱量,小鼠可以更長命?32022/05/23一生可以聆聽的聲音總量是註定的?戴上你的聽力計算機!32022/05/2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