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collection techniques - 資料蒐集技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非常普遍,除作為學術研究工具外,在非學術領域也常以此法來探測民意,調查市場,掌握商機,舉凡有蒐集某方面意見、態度、或事實資料之需,即有運用問卷法之處。

回首頁 網站地圖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詞彙查詢 下載專區 詞彙建議 審譯會 × 請輸入您的使用者帳號密碼 帳號 請輸入註冊的email。

密碼 密碼英文字母有分大小寫。

登入 離開 釋義 翻譯 回簡目列表  修訂/勘誤建議 單筆輸出 資料蒐集技巧 Datacollectiontechniques 王梅玲 2012年10月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名詞解釋:  研究是運用科學方法,以解答問題和驗證假設的歷程。

在科學方法的前提下,解答問題或驗證假設必須依據蒐集來的客觀資料與分析後的資訊。

所以資料蒐集技巧係讓研究者能夠有效率且系統性地蒐集相關資訊,並且瞭解其研究之對象。

資料的蒐集必須要系統化,如果沒有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方法,所蒐集到的資料可能無法綜合結論回答研究問題。

資料蒐集的技巧包括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焦點團體訪談、疊慧法等。

其中,問卷法、訪談法與觀察法是社會科學研究資料蒐集較普遍使用的技巧。

這些是資料蒐集技巧及工具,但不是研究方法,這些技巧可以與一個或多個研究方法搭配使用。

觀察法則是例外,許多文章將觀察研究同時當作是資料蒐集技巧以及研究方法。

問卷法(questionnaire)係將所欲探討的問題形諸於書面,據以作為調查工具的一種研究方法,在社會與行為科學上的應用非常普遍,除作為學術研究工具外,在非學術領域也常以此法來探測民意,調查市場,掌握商機,舉凡有蒐集某方面意見、態度、或事實資料之需,即有運用問卷法之處。

一般問卷設計的步驟包括:(1)定義問題和目的;(2)考量先前以及相關之研究,以及專家之建言等;(3)提出問題解決的假設或待研究的問題;(4)辨識所需的資訊以進行假設的測試或解決問題的方案;(5)辨識潛在的受測者或主題;(6)選擇最好或最適合的技巧來蒐集必要的資料。

訪談法(interview)是指研究者為能蒐集與研究主題更深入的資料,由預先的題目規劃,以深入訪談的方式俾獲取必要資料,經紀錄整理、分析、比較,以達到對該研究主題的研究成果。

訪談法有下列特性:(1)主要資料係靠訪談獲得,對於所要研究的變項必須做較嚴格的控制,需要訪談哪些人物,哪些事件,均應預先計畫,並把各項問題考慮周詳。

如有疏忽或遺漏,將影響整個或部份結果;(2)在研究過程中幫助澄清某些變項、關係、假設、步驟或幫助解釋由觀察與統計得來的資料。

訪談只是用來補助別的方法之不足,而非獨立使用;(3)訪談法具有較大的彈性。

訪談是面對面的交談,有更多的機會發現新問題,特別是那些複雜而抽象的問題。

訪談的進行可分為訪談前的準備工作,一般包括:(1)確定訪談的時間和地點;(2)與受訪者協商有關訪談事宜;(3)訪談提綱的設計;(4)訪談記錄的方式;(5)訪談中非語言行為記錄的方式;(6)訪談的收尾工作。

訪談中的提問,主要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盡可能的說明研究計畫的內容與目的;第二步是詳細說明這次訪問的目的並設法營造訪談友好的氣氛;第三步則是把握方向與問題的焦點,並注意時間上的順序。

訪談問題的類型可分為:開放型(什麼、如何、為什麼)與封閉型問題、具體型(詢問具體事件)和抽象型(具較高的總結性與概括性)、清晰型(語句結構簡單)和含混型(語句結構複雜不易回答)。

此外,訪談問題的內在聯繫在設計問題時也需注意,包括訪談問題的順序與訪談問題的過渡性。

訪談中不輕易打斷受訪者的談話並應容忍沈默。

同時也要適時與受訪者進行互動與回應,回應的方式包括:(1)認可;(2)重複、重組和總結;(3)自我暴露(訪談者就自己有關的經歷或經驗作出回應);以及(4)鼓勵對方。

觀察法(observation)係指在自然或控制的情境下,根據既定的研究目的,對現象或個體行為做有計畫與有系統的觀察,並依觀察的記錄,對現象或個體的行為做客觀性解釋的一種研究。

觀察研究是在控制的情境下進行,也可以在自然的情境下實施,前者稱為實驗觀察研究(laboratoryobservation);後者稱為自然觀察研究(naturalisticobservation)。

觀察研究必須在有目的的指引下,有計畫和有系統的進行,而不是毫無目的和毫無系統的觀察。

觀察進行時,必須隨時保持觀察記錄,有時轉換成量化資料,以便能對所觀察到的現象或行為作較客觀性的描述與解釋。

在制定觀察的計畫時要考量許多事項,包括觀察的內容、對象、範圍,為什麼值得觀察?可以解答什麼問題?是否使用錄音、錄影設備?有何利弊?是否進行筆錄?如果不能進行筆錄怎麼辦?可能出現哪些影響效度的問題?如何處理?初步計畫擬定以後,可以開始編制具體觀察提綱。

觀察提綱應該遵循可觀察原原則和相關性原則,針對那些可以觀察得到的、對回答觀察問題有意義事情進行觀察。

通常,觀察提綱至少應該回答以下六個方面問題:(1)誰。

(例如:有誰在場?他們是誰?)(2)什麼。

(例如:發生了什麼事?他們說什麼?)(3)何時。

(例如:有關行為何時發生?出現的頻次為何?)(4)何地。

(例如:這個行為在何處發生?這個地點有何特色?)(5)如何。

(例如:這件事如何發生?)(6)為什麼。

(例如:為什麼這些事情會發生?) 觀察法的實施一般包括:(1)確定觀察的問題;(2)制定觀察的計畫;(3)設計觀察提綱;(4)進入研究現場;(5)進行觀察活動;(6)記錄觀察資料;(7)整理和分析資料;(8)檢驗研究結果;(9)撰寫研究報告。

參考資料:陳向明(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臺北市:五南。

Powell,R.R.&Connaway,L.S.(2004).Datacollectiontechnique,BasicResearchMethodsforLibrarians(4thed.).Westport,CT:LibrariesUnlimited. 資料蒐集技巧 Datacollectiontechniques 以Datacollectiontechniques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英文詞彙 中文詞彙 以資料蒐集技巧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中文詞彙 英文詞彙 引用網址: 推文 評分 評分 相關詞彙 詞彙建議 辭書 資料蒐集技巧 Datacollectiontechniques 暫無建議訊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