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訓練 - 奇美醫療體系-衛教資訊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By 復健部| June, 2020. 行走訓練是物理治療相當重要的項目。
初期練習行走,必須在治療室平衡桿內或在有固定式扶手 ...
科部室
首頁
內科部門
檢查室
感染科
心臟血管內科
神經內科
腎臟科
胃腸肝膽科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胸腔內科
血液腫瘤科
風濕免疫科
外科部門
一般及消化系外科
神經外科
泌尿外科
骨科部
整形外科
心臟血管外科
傷口照護中心
婦兒部門
兒科部
婦產部
其他醫療專科部門
復健部(科)
病理中心
放射腫瘤部(科)
高壓氧科
中醫部
牙醫部
眼科(部)
耳鼻喉科(部)
麻醉部
皮膚科
家庭醫學部(科)
精神醫學部(科)
加護醫學部
急診醫學部
放射診斷科
核子醫學科
醫技、其他部門
癌症中心
燙傷中心
藥劑部
營養科
護理部
緩和病房
居家護理
醫療事務室
人體試驗委員會
健康管理中心
外語篇
印尼文
英文
越南文
泰文
菲律賓文
簡體中文
線上影音衛教
復健部(科)
首頁
其他醫療專科部門
復健部(科)
衛教單張編號:55100004
行走訓練
By 復健部|June,2020
行走訓練是物理治療相當重要的項目。
初期練習行走,必須在治療室平衡桿內或在有固定式扶手的地方練習,並且需有專業人員或照顧者陪伴,以免跌倒發生危險。
。
固定式扶手
站起
站起前,先確定椅子已固定、病人將臀部前挪到椅子的前半部、使用適當的輔具。
照顧者站在病人患側以腳支撐病人膝蓋及腳掌,一手抓病人褲頭,一手穩定病人腋肩,帶領他重心前移到站起。
完全站起後,照顧者的膝蓋要持續穩定病人患側膝蓋,以免病人突然無力而跌倒。
步行
單柺或四腳拐:適用半側偏癱的病人。
柺杖拿在健側,柺杖高度為手肘屈曲三十度的高度。
柺杖先行,無力腳隨後,最後移動好腳。
助行器:適用於上肢有力量,下肢無力的病人。
助行器高度為手肘屈曲三十度的高度。
助行器先行約一步伐的距離,無力腳隨後,最後移動好腳。
上下樓梯:記住口訣為「好腳上,壞腳下」。
上樓梯:好腳先上,用健側手握住樓梯扶手,健側腳往上跨一階,最後患側腳向上跨一階。
下樓梯:壞腳先下,用健側手握住樓梯扶手,患側腳往下一階,最後健側腳往下一階。
有任何行走訓練的疑問,請詢問您的物理治療師以提供進一步的資訊。
~諮詢電話~
│奇美醫院│電話:(06)281-2811轉55000
│奇美醫院│電話:(06)281-2811轉55000
延伸文章資訊
- 1腦中風行走訓練的十大要點 - 復癒空間
相信對於神經復健有興趣的治療師,都發現今年有位大師Dr. Louise Ada來台的課程,講述有關最新的行走訓練研究結果運用於腦中風個案的臨床工作,強調 ...
- 2行走訓練 - 國泰醫院
行走訓練. 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組編印著作權人:國泰綜合醫院. 本著作非經著作權人同意,不得轉載、翻印或轉售. ▫目的. 對於行走能力受限的患者給予不同形式的 ...
- 3中風復健- 物理治療下肢動作走路訓練,再行走計畫!
再行走專案針對中風、帕金森神經退化個案設計專屬一對一走路復健步行課程,透過動作誘發、強化肌力、促進協調、訓練平衡,幫助患者重新站起來並走出每 ...
- 4再行走專案 - 愛迪樂
再行走計畫是以走路為目標所設計出來的復健計畫。舉凡腦中風、帕金森、小腦損傷、腦部外傷等個案,都能透過再行走計畫恢復行走功能。我們會透過神經動作誘發治療(本體 ...
- 5我在腦中風後需要步行訓練,有哪些復健方式可以選擇?
在發生腦中風三個月後的病人中,20% 的人仍然. 需要依賴輪椅移動,約70% 的人步行速度及能力降低,皆會影響其獨立性及生活品質。因此,. 行走能力的恢復和步行復健訓練對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