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孫思邈(581年?-682年),唐朝京兆華原(現陝西耀縣孫家塬)人,是著名的醫師與道士。
他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被譽為藥王,宋朝追封妙應真人, ...
孫思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天醫真人天醫真人正體字天醫真人簡化字天医真人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Tiānyīzhēnrén- 威妥瑪拼音T‘ienichênjên2- 耶魯拼音Tyānyīdàdì- 注音符號ㄊㄧㄢㄧㄓㄣㄖㄣˊ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Thian-i-chin-jîn- 台羅拼音Thian-i-tsin-jîn- 閩東語平話字Tiĕng-ĭ-cĭng-ìng- 潮州話拼音Tiêng1ui1zing1ring5吳語- 拉丁化Thiitsennyin粵語- 粵拼Tin1ji1zan1jan4- 耶魯拼音Tīnyījānyàhn客家話- 客語白話字Thiên-yî-chṳ̂n-ngìn
道教
教義和要素
道
無爲
清靜
逍遙
三寶
修道
脫劫
無性
守一
神仙
真人
炁
太極
陰陽
五行
八卦
辟穀
內丹
外丹
人物
老子
關尹子
文子
列子
莊子
鬼谷子
張角
張道陵
魏伯陽
許遜
魏華存
葛洪
寇謙之
陸修靜
陶弘景
李弘真君
孫思邈
五祖七真
陳摶
王文卿
司馬承禎
劉一明
邵元節
褚伯秀
陳景元
王重陽
丘處機
張三丰
陳攖寧
竹林七賢
道教人物列表
神仙
三清四御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道德天尊
皇天
后土
紫微
勾陳
南極長生大帝
太乙救苦天尊
先天尊神
西王母
東王公
斗姥元君
三官大帝
五方五老
玄天上帝
雷聲普化天尊
天地山川百神
九皇大帝
太陽星君
太陰星君
魁斗星君
嫦娥娘娘
東嶽大帝
水仙尊王
四海龍王
金光聖母
雷公
冥府
酆都大帝
十殿閻君
五方鬼帝
黑白無常
陰陽司
判官
日夜遊神
聖賢仙真
盤古
女媧
伏羲
神農
黃帝
八仙
純陽祖師
九天玄女
驪山老母
百花仙子
虛寂沖應真人
三茅真君
黃大仙
慈航真人
護法太保
托塔李天王
中壇元帥
二郎真君
驅魔真君鍾馗
關聖帝君
關羽信仰
溫元帥
田都元帥
四大元帥
馬天君
王靈官
五營神將
法主真君
輔天真君
弼天真君
民間俗神
天上聖母
台灣媽祖信仰
泰山娘娘
灶君
福祿壽
財神
門神
城隍
境主
福德正神
月老
文昌帝君
天醫真人
包公
保生大帝
開漳聖王
廣澤尊王
靈安尊王
三山國王
古公三王
九龍三公
西秦王爺
洪聖大王
虎爺
七星娘娘
金花娘娘
臨水夫人
註生娘娘
武夷真君
巧聖先師
岳武穆王
姜太公
張仙
清水祖師
李弘真君
董公祖師
五府千歲
五年千歲
五福王爺
道教神祇列表
宗派
早期
黃老道
方仙道
成型期
太平道
五斗米道
正一道
張天師
天師道
古三派
樓觀道
文始道/隱仙派
華山道
諸宗派
靈寶派
東華派
上清派
茅山宗
閣皂宗
重玄派
天心派
神霄派
清微派
淨明道
閭山派
普庵派
太一道
真大道
全真道
龍門派
金丹南宗
正一道
玄教
天仙派
各地道教
中國大陸道教
香港道教
台灣道教
日本道教
越南道教
朝鮮半島道教
東南亞道教
典籍
道經與道藏
易經
道德經
南華經
沖虛經
通玄經
文始經
淮南內篇
陰符經
黃庭經
參同契
太平經
悟真篇
靈寶五符經
五嶽真形圖
三皇文
靈寶度人經
大洞真經
西昇經
清靜經
老子河上公章句
心印經
功課經
感應篇
定觀經
內觀經
胎息經
北斗經
玉樞經
玉皇經
三官經
抱朴子
玄綱論
化書
雲笈七籤
道教義樞
洞天福地
玉京山
崑崙山
蓬萊山
洞天
十洲三島
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
七十二福地
道教名山
武當山
青城山
洞天福地
洞天
其他
道教主題
道士
歷史
音樂
宮觀
道教全國重點宮觀
白雲觀
樓觀台
道曆
中國道教協會
中國道教學院
道教主題閱論編
孫思邈(581年?-682年),唐朝京兆華原(現陝西耀縣孫家塬)人,是著名的醫師與道士。
他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被譽為藥王,宋朝追封妙應真人,道教尊為天醫妙應廣援善濟真君,被奉之為醫神。
目次
1生平
2思想成就
3信仰
4保生三真人信仰
5傳說
6逸聞
7圖集
8參考文獻
9研究書目
生平[編輯]
生年不詳。
[1]出生於西魏,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北周元老獨孤信稱他為聖童。
他精通百家學說,善於談老子、莊周之道,擅長陰陽、推步,妙解數術,兼好《釋典》。
孫思邈從小多病,「湯藥之資,罄盡家產」。
周圍的百姓都很貧苦,很多人因為沒錢治病而死去,因此他18歲時立志學醫,終身勤奮不輟。
他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
一方濟之,德逾於此」。
[2]十八歲之後就「志於學醫」,最後終有所成。
相傳,周宣帝,周靜帝,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以高官厚爵與之,都被他婉拒,孫思邈曾經作過唐太宗的御醫,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他稱病退隱山中,唐高宗以良馬賜之。
盧照鄰奉他為師。
之後一直隱居王屋山。
[3]永淳元年(682年),卒。
[4]
思想成就[編輯]
孫思邈著有《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要方》,共三十卷,二百三十二門,已接近現代臨床醫學的分類方法。
他汲取《黃帝內經》關於臟腑的學說,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臟腑寒熱虛實為中心的雜病分類辨治法,收集藥方五千三百首。
《千金翼方》是對《千金要方》的補編,共有三十卷[5]:52。
孫思邈重視醫德修養,詳論醫德規範。
他特別強調醫家的職業道德。
特別是《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大醫習業」和「大醫精誠」兩篇,系統的論述了醫德規範。
其內容大致可歸納為兩個方面:第一是技術要精湛,第二是品德要高尚。
《千金要方》卷首以顯著地位論述了《大醫精誠》與《大醫習業》,把醫德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上,強調為人治病,不分「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皆一視同仁。
還強調以德養性、以德養身。
較之漢晉醫家,孫思邈對醫德的論述,可以說是最全面的了。
而這些基本醫療道德,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他重視前人的寶貴經驗,但尊古而不泥古。
他將《傷寒論》的內容較完整地收集在《千金翼方》之中。
在他一生行醫的過程中,他十分重視婦人與兒童疾病的診治,他認為這是關係人類繁衍的大事,故曰:「先婦人小兒……則是崇本之意也。
」在針灸學方面,他不僅強調針藥並用,還創設了新的穴位,創製彩色經絡圖,還常配合按摩、灸治。
同時,他還是食療治法的積極倡導者。
他反對魏晉時期盛行的服石求長生的風氣,倡導積極養生,強身長壽。
孫思邈將道家內修理論和醫學、衛生學相結合,是中國歷史上首位探究預防醫學內容的中醫。
認為人若善養生,當可免於病。
只要「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體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孫思邈還對煉丹、服食以求長生成仙的道教方術作了探索。
孫思邈同時還是著名的房中術理論家,對房中術有很深的造詣,他的著作中有提到:「夫房中術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其法。
一夜御十女,閉固而已,此房中之術畢矣。
」[6]。
孫思邈還說:「此方之作也,非欲務於淫佚,苟求快意,務存節慾以廣養生也。
非苟欲強身力行女色以縱情,意在補益以遣疾也。
此房中之微旨也。
」「善攝生者,凡覺陽事輒盛,必謹而抑之,不可縱心竭意以自賊也。
」
孫思邈也被認為是中國古代火藥的發明者。
他在《丹經內伏硫磺法》中記載硝石、硫磺和炭化皂角子混合後用火點燃後能猛烈燃燒。
他發明火藥是在公元682年,同年他仙逝於王屋山。
[3]
信仰[編輯]
臨終時,孫思邈遺囑「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並遺有大量的醫書,人尊其為「孫藥王」。
在陝西耀縣藥王山(原稱五臺山),有祭祀孫思邈的藥王廟[5]:52,並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有「二月二藥王廟會」。
此外在耀縣還建有「真人祠」、聖母殿與祖塋碑[5]:52。
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追封妙應真人。
今台灣仍有祭祀孫思邈之廟宇[7][8],並稱之「天醫妙應孫真人」,每年農曆正月初四為其祭典,稱之為「孫天醫聖誕」。
保生三真人信仰[編輯]
在保生大帝信仰中,有所謂的「保生三真人」,認為孫思邈與吳夲、許遜在成神之後成了結拜兄弟[5]:55。
在廈門一帶認為三神排行依序是大哥「金面」孫真人、老二「紅面」吳真人、老三「黑面」許真人[5]:55,但在臺灣其排行則因地而異[5]:63,閭山派的廟宇則是依照「玅濟」許真人、「善濟」孫真人、「慈濟」吳真人的順序排列,如高雄鼓山亭。
傳說[編輯]
醫虎喉:據說孫思邈一次夜間出診的時候,遇到一隻似乎要向他求救的老虎。
他仔細一看發現老虎被人骨骾住,便幫老虎治療取出骨頭。
之後老虎為了報恩而成為他的侍者。
[5]:52
開棺救活產婦:傳說孫思邈一次出診偶遇出殯隊伍,發現棺材滲出鮮血,乃請求開棺並救活棺內難產的婦人與腹中的嬰兒。
[5]:52
逸聞[編輯]
一般解說「爐火純青」這句成語,都以為是道家煉丹完成時,爐火發出純青火焰,由此延伸而用來比喻學問、技術、功夫到達精純完美的境地。
比較早的文獻證據是唐代孫思邈所寫的一首四言詩,收錄在《全唐詩》中。
孫思邈通百家、陰陽、醫學之術,他這首詩主要是描述煉丹的過程。
詩中大意是說:煉丹時,將鉛汞置入丹鼎中,點燃爐火。
紅光烈火,所冒之煙,已無黑色,火焰變成純正的藍光。
許多成語典以為孫思邈這裡說的就是煉丹完成時的「爐火純青」現象。
圖集[編輯]
清宮殿藏本孫思邈畫像。
湖南瀏陽陽市思邈公園孫思邈雕像。
陝西寶雞金台觀內的藥王像,牌位為「藥王廣援妙濟真君之位」。
南京天妃宮藥王殿孫真人像。
北京白雲觀孫真人像。
參考文獻[編輯]
^孫思邈的生年眾說紛紜。
據《舊唐書·孫思邈傳》記載盧照鄰的《病梨賦序》提及,咸亨四年(673),盧氏曾留居孫宅,當時孫思邈自云:「開皇辛酉歲生,至今年九十三矣。
」按,咸亨四年(673)逆推93年,則生於開皇元年(581),此說最廣為接受。
但孫思邈自述「開皇辛酉歲生」,辛酉歲是隋文帝仁壽元年(601)。
另,《舊唐書》載:「周宣帝時,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
」北周宣帝宇文贇在位時為578年,則孫思邈不可能生於581年。
(詳馬伯英《孫思邈生年考及年譜簡編》,《中華醫史雜誌》,1981年2期。
)
^《千金要方》自序
^3.03.1陳新根姚景強李立政.唐朝孙思邈与火药的问世.學習月刊.2011,(494)[2019-09-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7).
^《舊唐書·孫思邈傳》曰:「永淳元年卒。
」《新唐書·孫思邈傳》則云:「永淳初,卒,年百餘歲。
」《大唐新語》稱是「永徽初卒」,徽是淳字之誤。
^5.05.15.25.35.45.55.65.7周茂欽.《臺南大道公信仰研究》.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12.ISBN 978-986-03-9418-4.
^《備急千金要方》第二十七·房中補益第八.
^大潭保安宮.[2013-08-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中文(臺灣)).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yanshuei/1102018-BSG. 缺少或|title=為空(幫助)
研究書目[編輯]
NathanSivin(席文)著,李煥燊譯:《伏煉試探》(台北:國立編譯館,1973年).
維基文庫中該作者的作品:
孫思邈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15030123
BNF:cb120858324(data)
CALIS:n2004429771
CBDB:0092784
CiNii:DA09563396
FAST:124410
GND:119038021
HKCAN:9811105384603406
ISNI:0000000079758017
LCCN:n82274813
NDL:00318616
NLA:36617156
NLC:000056120
NNL:004093337
NTA:140689273
SUDOC:029177375
VIAF:56635908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孙思邈&oldid=68672726」
分類:生年不詳682年逝世孫姓耀縣人唐朝醫學家唐朝道士道教神祇中國人瑞醫藥之神東亞民間信仰中國人物神保生大帝隱藏分類:含有缺少標題的引用的頁面含有裸露網址的引用的頁面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生卒模板的分類索引未使用catIdx作為參數名的頁面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ALI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BD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KCA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17元素的規範控制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語錄維基文庫
其他語言
مصرىکوردیDeutschEnglishFrançais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LietuviųNederlands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Українська吴语文言粵語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孫思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孫思邈(581年?-682年),唐朝京兆華原(現陝西耀縣孫家塬)人,是著名的醫師與道士。他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被譽為藥王,宋朝追封妙應真人, ...
- 2孫思邈的著作-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唐)孫思邈 影印本。《欽定四庫全書》本。本書包含卷上和卷下,拆分成2冊。 影印古籍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五·醫家類. 枕中記. 孫思邈撰 影印本。《正統道藏》本。
- 3孫思邈 - 中文百科知識
孫思邈(581年~682年)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被人稱為“藥王”。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少時因病學醫,後終成一代大師,其博涉經史百家,兼通佛典。
- 4唐朝藥王-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 祥寧祥同中醫團隊
唐朝藥王-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 祥寧祥同中醫團隊[2015-12-14~]. 1. 髮常梳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做10次。
- 5古代傑出醫者孫思邈著作有哪些 - 壹讀
孫思邈著作裡面最為讓後世人稱道的就是他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這兩本著作是中國古代中醫的百科全書。 而孫思邈之所以成為醫者,是因為他小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