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內增加9倍發電量,落後的綠能進度如何突破3大挑戰 - 報導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根據國發會公布的「淨零排放路徑」,再生能源比例必須在2050年拉高 ... 4月20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 ... 贊助深度×開放×非營利贊助訂閱深度×開放×非營利贊助訂閱深度×開放×非營利評論專題攝影多媒體議題「邁向2050淨零論壇」系列報導330年內增加9倍發電量,落後的綠能進度如何突破3大挑戰、成為淨零主角?嘉義布袋附近田野隨處可見大面積的光電板及輸電線。

(攝影/馬雨辰)文字大小分享已複製加入書籤相關文章環境.教育5/25/2022文字吳澄澄攝影馬雨辰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陳思樺環境能源政治政策農業氣候變遷環境.教育5/25/2022文字吳澄澄攝影馬雨辰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陳思樺環境能源政治政策農業氣候變遷環境.教育5/25/2022文字吳澄澄攝影馬雨辰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陳思樺環境能源政治政策農業氣候變遷根據國發會公布的「淨零排放路徑」,再生能源比例必須在2050年拉高到60%~70%,對比去年(2021)再生能源比例僅佔總發電量約7.1%來看,挑戰實為艱鉅。

尤其,原預訂2025年達20%發電占比,已在今年初經濟部長王美花宣布無法如期達成後正式跳票,更顯台灣綠能發展的困難重重。

論壇中,專家歸結問題,可分為「尋找空間」、「缺乏全國空間發展白皮書」、「電網技術」三大面向。

【邁向2050淨零論壇】系列報導今年3月30日,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擬定台灣達到淨零碳排的重大戰略,並預計在2030年前投入9,000億元執行相關計畫。

報告中,選定五大項目:運輸、建築、工業、電力以及「負碳技術」,分列減碳目標,牽涉之廣將會全方位地、把每個人捲入台灣未來30年的轉型工程。

4月20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民間環團共同舉辦「台灣淨零,尋路共行:台灣如何邁向淨零排放」論壇,邀請學者專家與官方代表,共同開啟淨零路徑的公民社會對話。

論壇中針對國發會計畫盲點、淨零轉型挑戰以及未來勢必發生不同利益團體間的折衝對話框架,都有不少具體建議。

《報導者》將以4篇系列文章,完整呈現當日論壇重點,為淨零歷史留下一份紀錄。

若按2025年綠能佔比20%原訂計畫,太陽光電是重中之重,幾乎佔到綠能的7成。

其中,地面型光電又是最主要來源,但也是過去幾年發生最多爭議的場域。

作為解決「農地vs.光電」搶地爭議的解決方案,強調農地複合式使用的「漁電共生」,已經是台灣地面型光電最重要的開發項目。

挑戰1:尋找綠能發展空間──光電與環境「共融」的國外經驗Fill1漁電共生的宣傳廣告就矗立在農地附近一隅。

(攝影/馬雨辰)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祕書長陳郁屏近年積極參與光電開發案的制度規劃,她表示,光電進入農漁村,是新形態的開發,但在缺乏上位盤點與完善開發規範下,在地漁民擔心光電的強勢進入,造成魚塭地價大漲、租戶受害。

環境上可能也存在尚未了解的威脅,若不採漸進方式、而是一次大規模開放,可能會造成漁業環境衝突。

農委會目前公布漁電共生可設置專區共12,529公頃,但限定兩公頃以下農地不開放、兩公頃以上由縣市進行核准,農業用地依循「農民權益、農漁業與生態環境不可受影響」為原則;加上2020年時,民間團體提出的「太陽光電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簡稱環社檢核),希望藉由這類制度,解決先前的爭議與漁民的不安,在光電案審核為環境與在地農漁業權益把關。

但這還不足以解決漁民對光電進駐的焦慮,陳郁屏更希望能從空間規畫的面向,創造光電與在地社區能「共融」的發展路徑。

她舉出,英國、美國、日本有諸多光電公司透過生態友善設計,讓當地變成生態樂園的案例。

以德國來說,德國在10年前提過共融光電,光電業者在規劃設計中提出不同位置的棲地復原,提供各種動植物重要棲息空間,讓此光電案場除了與在地完整結合,也為在地生態圈帶來新的助益。

光電與農業也有機會在前期的溝通設計下,發展出與農民的新關係,陳郁屏舉例,英美、法國、荷蘭、德國有光電業者與葡萄酒園、養蜂、牧羊業合作,透過架設光電,為這些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產業,創造條件更好的永續生產與畜牧空間;日本在2014年後成立許多市民農園公司,其中千葉縣的能源公司就是透過輔導青農,修復廢耕地做營農型光電,提升在地糧食自給、能源自給與就業機會。

從各國的經驗顯示,營農型光電已經證實是潛力無窮的「共融」形式,台灣民眾與光電的關係應能有更積極的想像,陳郁屏進一步提問:公民、農民組織能不能直接參與變成光電的發展者?讓公民組織有自薦小型措施的可能性,不只是大企業的遊戲。

目前,台灣仍需要時間累積經驗案例與學習曲線,才能針對不同個案去客製化、對接農作需求,國際氣候危機愈發嚴峻,各國再生能源開發勢必會有追求KPI壓力。

但是陳育屏也提醒,不能讓此壓力變成各地衝量的競賽,如此才能讓個別案場的細微設計有被討論與嘗試的機會。

挑戰2:建立規範──空間發展策略與用地白皮書,再生能源發展的最後一哩路Fill1嘉義布袋地區隨處可見光電板的設立,與附近住家環境形成對比。

(攝影/馬雨辰)2020年底,經濟部與民間團體合作的「環社檢核」,就是希望降低光電進駐農地的爭議,試圖在每個案場開發前,先審查光電和漁業共生條件是不是到位,但此機制仍很難檢討到更高層級的國土規劃與區位選擇問題。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副教授鄭安廷與陳郁屏皆直指,現行再生能源開發,需要一份全國性的空間發展策略與用地白皮書,建立光電發展的空間秩序與用地發展原則。

如此一來,環團、產業、政府各方才能有基礎溝通的文件,讓每個案場的開發,不會逃離以環境社會為本的論述,也才有機會打開下一階段的公民參與,進一步對接全球RE100由國際氣候組織(TheClimateGroup)與碳揭露計畫(CarbonDisclosureProject,CDP)共同發起的氣候倡議行動,加入的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必須公開承諾「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並且每年以公開透明的原則向聯盟報告能源使用狀況。

產業鏈所需的綠電、甚至更積極的光電目標。

鄭安廷強調,此份白皮書要能體現能源主管機關的空間整體策略,除了地面型光電外,屋頂光電、地熱、離岸風電都要列出開發的總量與空間。

另外,目前能源主責機關難以協調以不同部會為本位的空間需求,這份白皮書也需要解決這樣的困境,讓農委會、經濟部、海委會等不同國土單位與地方能量進入,由各部會明確訂定適合開發的準則與規範。

前面提到的國外生態設計、共生實驗等創新也可以在技術規範裡面陳述,如此讓能源轉型對接國土計畫,奠基在環境與社會共生的基礎上,確保一致性的處理原則,施政才能有整體性。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漁電共生爭議、光電環社檢核等進程上,與民間團體累積諸多溝通與討論經驗。

他回應,目前實施的「環社檢核」是過去沒有出現過的重要嘗試,但接下來光電勢必會進入深水區,如何示範出新的方法,確實需要主管機關進行更上位的前期安排,讓不同的區域用地可以先擬出共生的設計與計畫。

挑戰3:電網技術──以綠能高滲透率達成淨零排放Fill1運作中的光電板圍籬及警告標示。

(攝影/馬雨辰)淨零轉型的目標,除了衝高再生能源發電量外,也需要輸配系統支撐,才能維持電網穩定、順利使用再生能源所發出的電。

光電、風電受天然氣候條件影響,供電不穩定。

中央大學資訊電機學院院長林法正表示,再生能源佔比愈高,愈需要確保各類備轉輔助服務技術的完備,包含儲能系統的建置與需量反應(DemandResponse)用獎勵措施,讓用戶改變用電需求,使供電足以滿足用電。

譬如避開用電尖峰或在尖峰時段減少用電量,維持電力供需平衡。

維持系統慣量與電網穩定度。

除此之外,如智慧調度、彈性交流輸電系統、微電網、電網數位化、再生能源預測、強化整合,都需要系統性的思考與布建,才有機會讓綠能瞬間滲透率即是在任一時間下,測量電力系統中再生能源的占比。

達到80%至90%的同時,電網也能維持良好的供電品質。

林法正教授請大家設想一個情境,若2025年農曆新年期間,台電再生能源滲透率高到75%,但台灣針對再生能源案場沒有要求自備備轉輔助服務,所有電力品質要靠台電支持,因此電網的瞬間滲透率只能到65%,如此一來,多發出來的電要怎麼辦?應對此情境,台灣需要增加1GW(百萬瓩)至2GW的儲能設備。

台灣目前的儲能依靠2.6GW的抽蓄水力,未來必須發展不同儲能技術的布建,讓無法調度的綠電透過抽蓄水力和電池儲存。

更多的綠電也可以拿來電解水,產生綠氫再生能源電解製造的氫能,可作為燃料發電、產製工業原料等。

給工業燃燒器或鍋爐使用,這些新的需求也會需要新的空間支持,例如未來須把除役年限將至的天然氣機組換成可以高度混氫的機組。

台灣有許多難減排工業會需要氫能協助去碳,要達成此目標,台灣必須在2021年到2023年要能小規模製氫示範,2050年之後要規劃能燒純氫的機組,並改善天然氣接收站作為綠氫接收站,把台灣綠氫的比例提高,才能跟上國際製氫的技術與目標。

以「人」與「環境」為核心,摸索再生能源價值要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絕非是多蓋一座、兩座電廠就能達成,電網也因應零碳而有新的技術需求,所有的挑戰環環相扣,但都試圖將「人」與「環境」放回問題的核心。

過往民間團體在談論的能源轉型下的民主與正義,多少有些朦朧模糊,但是隨著淨零工程的開展,這些名詞逐步被摸索出真實具體的輪廓。

目前在制度、法規、技術面都仍有許多不足,亟需全國性的方針與規範、以及納入所有利害關係人的管道與平台,才能讓各方企盼的能源轉型價值逐步落地。

環境.教育5/25/2022文字吳澄澄攝影馬雨辰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陳思樺環境能源政治政策農業氣候變遷用行動支持報導者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請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贊助我們©2022AllrightsReserved評論【投書】解決地面型光電發展困境,應補足三大制度破網與國際接軌、2050淨零排放是重要能源政策目標,但地面型光電推動卻屢因環境、農業爭議卡關,綠能跟生態一定衝突嗎?環團投書指出三大機制亡羊補牢,創造真正的農電共生。

2022/5/22評論【投書】解決地面型光電發展困境,應補足三大制度破網2022/5/22環境.教育環團推民間版淨零模擬路徑,籲官方務實提2030年中期目標3月底,政府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但並未擬出2030年中期減碳目標,環團提出民間版本,並從「展綠、減煤、天然氣過渡、運具電動化」等多面向提出具體建議,官方如何回應?兩種版本間能否有最佳共識?2022/5/25環境.教育環團推民間版淨零模擬路徑,籲官方務實提2030年中期目標2022/5/25環境.教育沒有循環經濟,哪來淨零排放?產業減碳需要更完整政策台積電在台灣陸續擴廠,帶來地方經濟發展的希望,卻也有龐大用電、碳排等成本隱憂,當全台灣碳排放高達57%來自工業部門,除了企業彼此聯盟研發提高效率、減少碳排的技術,政府也應有大局觀從消費型態等源頭思考產業結構調整。

2022/5/25環境.教育沒有循環經濟,哪來淨零排放?產業減碳需要更完整政策2022/5/25政經.產業國際綠色治理經驗:從市場機制到法律誘因,啟動企業自願加入淨零行列全球淨零碳排目標下,不只碳排大戶得轉型,擔任資金放款角色的金融體系、法律界等都在學習承擔過去不曾有過的責任。

國際上誕生許多綠色新政策,台灣如何從中借鏡,在淨零路徑上發揮更大貢獻?2022/5/25政經.產業國際綠色治理經驗:從市場機制到法律誘因,啟動企業自願加入淨零行列2022/5/25環境.教育蔡總統宣示淨零轉型之後,運具電動化如何加快腳步?「8成汽車、400萬機車須轉型,台灣才跟得上零碳計畫,」學者已明確指出。

然而,台灣的汽車電動化仍不足1%、禁售燃油車政策屢屢髮夾彎、補助更帶起人們逆勢購買燃油機車的風潮,2050年要達到淨零,我們要做什麼才來得及?2021/5/2環境.教育蔡總統宣示淨零轉型之後,運具電動化如何加快腳步?2021/5/2《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關於我們New作者群New聯絡我們New加入我們New常見問題New隱私政策New捐款徵信New許可協議New基金會新聞New影響力報告New訂閱電子報NewPodcast節目列表New報導者開放實驗室New品牌設計規範New贊助我們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1101363853號Copyright©2022TheReporter.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