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號航空母艦(原瓦良格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依照2011年7月27日中國官方的宣稱,瓦良格號主要將用於驗證與訓練,這是解放軍海軍從頭摸索航母領域的必要過程。
因此,遼寧號交付解放軍海軍後,主要任務就是摸索關於航母 ...
遼寧號航空母艦(原瓦良格號)
(上與下)在2013年12月遼寧號至南海水域進行測試驗證課目時,中國海軍配合出動051C/052C導彈驅逐艦、
054A導彈護衛艦、071船塢登陸艦、戰機乃至潛艇進行協同測試,儼然已經具有「航母戰鬥群」的雛形。
由後上方看遼寧號。
注意該艦右前方有一艘潛艦。
(上與下)正進行綜合攻防演練的遼寧號,兩架殲-15正準備起飛。
此照片出現於2016年12月下旬。
此時甲板上總共有13架殲15戰機。
(上與下)2016年12月下旬,遼寧號率領的編隊從東海經宮谷海峽通過第一島鏈,經由台灣東部海域南下通過巴士海峽,
然後抵達南海。
這是遼寧號第一次在開闊海面上進行綜合實彈攻防演練,也是第一次通過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
照片中,遼寧號的編隊包括一艘052D導彈驅逐艦、兩艘052C導彈驅逐艦與兩艘054A導彈護衛艦。
(上與下)2017年7月中旬,結束香港訪問行程後,繼續進行編隊協同訓練的遼寧號。
下圖背景是054A導彈護衛艦煙台號(538)
俯瞰遼寧號的甲板作業區域。
由後方俯瞰遼寧號
俯瞰遼寧號,後方是一艘護航的052D導彈驅逐艦。
遼寧號航空母艦、一艘051C導彈驅逐艦、901型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號(965)進行航行間補給作業。
(上與下)在2018年5月到2019年2月間,遼寧號航空母艦進行了一輪規模較大的維修與改裝工程,
外觀上最重要的區別就是重造了前方航行艦橋以及後方飛行管制室,新舷窗的面積增大不少。
此外,艦島右側刷上大型舷號(類似美國航母)。
這是2019年遼寧號完成改裝之後回到海上試航的照片。
(上與下二張)在2021年4月上旬,遼寧號率領的編隊在西太平洋進行遠航訓練。
畫面中,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
呼倫湖號(965)同時為遼寧號、055導彈驅逐艦南昌號(101)以及一艘052D導彈驅逐艦進行洋上補給。
這是055大型導彈驅逐艦首次編入中國航母編隊。
日本海上自衛隊在2021年12月下旬跟蹤正通過沖繩海域、前往西太平洋的遼寧號編隊。
此照片攝於12月19日上午8。
這是日本第一次動用出雲號(DDH-183)直昇機母艦跟蹤遼寧號
,該艦在12月16日遼寧號通過第一島鏈時就開始緊隨遼寧號,至少跟蹤到12月21日。
2021年12月19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拍攝遼寧號上殲15戰鬥機起飛;注意背景上空有一架
遼寧號的直-9救援直昇機正在待命,這是預防戰鬥機起飛時發生意外、飛行員彈射落海時能
盡快救援的標準措施。
此照片可能由出雲號(DDH-183)拍攝,照片相當清晰,顯示出雲號
當時距離遼寧號相當近。
2021年12月30日中國中央廣播軍事網公布的遼寧號2021年12月遠航訓練照片,
一架J-15戰鬥機正滑躍升空;畫面左上方就是一旁跟蹤監視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出雲號
(DDH-183)驅逐艦,畫面左側則是遼寧號編隊中負責警戒出雲號的一艘054A導彈護衛艦。
2021年12月30日中國中央廣播軍事網公布的遼寧號2021年12月遠航訓練照片,此時
遼寧號(左)與呼倫湖號(901)綜合補給艦正進行航行間補給。
2022年5月2日,遼寧號航母編隊(總計8艘各型船艦)通過日本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進行演練。
此照片由日本海自跟蹤的出雲號(DDH-183)直昇機驅逐艦拍攝,攝於5月3日,一架J-15戰鬥機正
降落返艦。
遼寧號的兩架J-15戰鬥機通過日本海自出雲號(DDH-183)直昇機驅逐艦附近,攝於2022年5月3日。
日本海自出雲號(DDH-183)拍攝的遼寧號,攝於2022年5月8日;此時直-9救援直昇機正在懸翔。
日本海自出雲號(DDH-183)拍攝的遼寧號,攝於2022年5月15日,一架J-15戰鬥機正起飛。
──by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遼寧號航空母艦(16)(H/JRZ001型)
(ex-Varyag)
建造國/建造廠
原建造國:烏克蘭/NikolayevSouthShipyard,SY444
中國購入後:大連船舶重工
尺寸(公尺)
全長306 全寬70平均吃水8.96m
飛行甲板長300 寬70
排水量(ton)
標準54500
滿載609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KBG-4鍋爐*8GTZATB-12-4蒸汽渦輪*4/200000
四軸
航速(節)
28.6以上
續航力(海浬)
大於7000(18節)
乘員
共約2100人(包含軍官536人、士官741人、士兵823人,其中航空人員約500人)
偵測/電子戰系統
346型相控陣雷達(固定式天線*4)
382型3D對空搜索雷達*1
Type-364對空/平面追蹤雷達*2
導航雷達
航空管制雷達
726型綜合電子截收/有源對抗系統
173mm干擾彈發射器*6(726-4A型24聯裝*2,16聯裝*4)
562型水聲對抗設備的整合式魚雷預警與軟/硬殺系統
其餘不詳
射控/作戰系統
不詳
艦載武裝
H/PJ-11(1130型)30mm近迫武器系統*3
18聯裝紅旗-10(HQ-10)末端防空導彈發射器*3
12聯裝RUB反潛火箭發射器*2
其餘不詳
艦載機
固定翼/旋翼機共36架,包括:J-15艦載戰鬥機24架
直8/直18反潛直昇機6架
直18預警直昇機4架
直9搜索/警戒直昇機2架
備註
1985年12月6日安放龍骨,1988年12月4日下水,1992年1月停工,1998年4月出售中國,2002年3月3日拖回中國大連,2005年4月26日由大連造船廠展開大修
,2011年8月10日首航,2012年9月25日服役,配屬北海艦隊。
(以上資料以中國改裝後為主)
(1) (2)
(3)
遼寧號圖片集:(1)
(2) (3)
(4)
瓦良格的新生
2002年3月3日瓦良格號抵達大連之際,中國政治高層尚未決定該如何處置這艘艦體,對於是否將之建成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還沒有形成共識,尤其是重視與周邊國家關係的中國外交部,過去最反對軍方發展航空母艦;在一些高層會議中,雙方曾有激烈對立,外交部官員曾在會議中對軍方說,你們有了航母就能解決南海問題嗎?與會的中國軍方首長氣得拍桌子。
在2002年4
月,中國大連造船廠廠長曾激昂地表示,這艘航母是一條嶄新的航母,為我們國家研發航母提前了二十年,為我們國家節約了科研經費200億人民幣。
在往後三年間,瓦良格號靜靜地停在大連港散裝碼頭,除了艦體內部的若干施工之外,沒有太多的積極動作,既沒有改裝成海上遊樂設施的工程,也沒有準備拆解的跡象。
在這個階段,瓦良格號停泊的船位沒有設置保安,任何人士都能驅車直達此處
並靠近這艘航空母艦的船殼。
這段期間內,中國軍方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持續進行努力,希望能促成瓦良格號的改建工程。
為了尋求支持,中國軍方請來先前長年主持中國海軍艦艇設計工作的中國工程院潘鏡芙院士,透過潘鏡芙與國家主席江澤民的私人交情,邀請江澤民主席抽空去參觀瓦良格號。
在2003年3月,中國國家副主席曹剛川視察瓦良格號,並做出重要指示,這是瓦良格號展開新生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同年9月,中國海軍與中國船舶重工集
團組織專家,對瓦良格號進行一次完整的現場勘驗,並提出完整的報告。
勘驗結果顯示,瓦良格號主艦體和上層結構基本良好,結構完整;艦體鋼板的腐蝕情況非常
輕微,接近新船狀態,能再使用40到50年;主推進系統基本完好到位,只有一些管路尚未安裝
(螺旋槳推進器則被卸下,大軸被鋸斷);電力系統有一部分被破壞,主要是停建後被廠內個人方面偷盜;艦上部分航空設備如機庫內的轉盤、升降機都已經安裝,
艦上與作戰相關的電子與武器裝備都未安裝。
總而言之,艦上雖然有若干人為破壞,但都是對個別設備的竊盜
(被拆卸的多屬於設備周邊、容易帶走的附屬物品),而非大規模、有系統的破壞,而且全艦都沒有被爆破的跡象。
整體勘驗結果顯示瓦良格號當時的完工率約
67%,具備繼續建造的條件。
在2003年9月14日,剛剛接任國家主席的胡錦濤以及
即將卸任軍委主席的江澤民等高階領導人視察了瓦良格號,江澤民並對此發表了指示,至此續建瓦良格號的決策已經大致底定。
江澤民拍板定案後,外交部反對航空母艦的聲音就消失。
攝於2003年5月的瓦良格號,停泊在大連的碼頭。
此時瓦良格號已經被拖回中國一年,
尚未進行任何變動;直到這一年9月,中國中央軍委江澤民
才正式下達指示,確立了建成瓦良格號航母的原則。
在2003年9月至10月,中國海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航空一集團等相關單位在北京開會,討論發展航空母艦的綜合論證,並在會議中提出了發展航空母艦的設
想。
在2003年11月,中國海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航空一集團等單位聯合向總裝備部、中國國防科工委提交報告,正式提出
了發展中國航空母艦的綜合論證報告。
在2004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委聯合向中國國務院、中央軍—委提交了中國航空母艦研
製工作的報告,並在2004年8月由中國中央政治局會議正式批准。
在2004年8月13日,中國總裝備部向中國海軍、船舶重工集團通報,航母工程正式啟動
(將瓦良格號建成),代號048工程(2004年8月立項),型號為「H/JRZ001型航空母艦」,任命朱英富為總設計師(先前曾擔任052B/C導彈驅逐艦的總設計師)。
2004年10月15日,總裝備部通知解放軍海軍,中國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已經批准了中國
發展航空母艦的十六字原則和總體規劃構想;至此,瓦良格艦的續建造工程以及後續中國航空母艦事業的發展及配套工程正式啟動。
整體而言,「048工程」遠不止於復建瓦良格號而已,而是中國從無到有建立完整航空母艦與相關領域的一個綜合性、長遠性發展規劃,對航母發展的設想是先續改建瓦良格號航母,然後發展蒸汽動力彈射型航母,再研制核動力航母。
「048工程」打算分為兩個過程、三個階段來實施。
「兩個過程」就是先以從烏克蘭購入的瓦良格號(Varyag)航母艦體為基礎進行改裝,從中獲取各項工程與操作經驗,再研製國產航母。
「三階段實施」的第一階段是改裝並續建瓦良格號航母,通過改建、全面使用中國國產化設備,使瓦良格號成為中國第一艘航母;第二階段是設計並建造常規動力
、彈射起飛的國產航母,實現彈射起飛以及固定翼預警機上艦;而第三階段就是研製彈射起飛的核子動力航空母艦。
「048」航母工程立項後,為了續建瓦良格以及隨後編組具有戰力的航母編隊,中國方面進行了諸多配套規劃。
首先,定義瓦良格號的任務使命,一旦明確後,就據此制訂作
戰模式並確定的航母編隊組合(包含飛機與艦艇),最後確立瓦良格號的整體續建改造方案。
瓦良格號的續建方案主要涉及以下層面:針對既有艦體體結構進行合理
化與優化、恢復動力系統、重新計算電力負載
與輸配電系統、全新設計的指管通情與作戰系統、部分恢復原有航空保障系統以及研製相關國產設備等(原先瓦良格號已經安裝的電纜線路等都完全拆除,改用中國自行配套發展的設備)。
除了船艦本身之外,還有配套的艦載機、岸基保障設施的建
設等。
原本前蘇聯設計的瓦良格號,在思維以及落實的具體設計與中國海軍的戰術戰略並不完全相符,因此中國的設計單位必須在瓦良格號既有的框架之下,盡量修改來滿
足中國海軍的需求,設計難度與工作量不下於從頭研製一艘全新的航空母艦。
在一次公開演講,總設計師朱英富談及H/JRZ001型航母設計工作的內;當任務定交辦下來的時候,時間非常緊張,要求到2012年交船。
「瓦良格拖來時只有一個殼體,也沒有設計圖紙,沒有規範,沒有經驗」,朱英富回憶說。
當時中國雖然已經有許多建造驅逐艦的經驗,但航空母艦則有很大的不同;朱英富比喻造驅逐艦像是「造一個大樓」,而造航空母艦則像「設計一個小區」,整個配套、運轉都不一樣,涉及許多新的設計理念。
例如,30萬噸巨型油輪分成30多個艙室,大型驅逐艦有300個艙室,而瓦良格號航母則有高達3600個艙室,光零件就有幾十萬個,而且每個零組件都要求「萬分精確」。
朱英富透露,當時他們也曾想跟原本研製方(俄羅斯)接觸合作,遭到拒絕;後來,朱英富帶領研製團隊完全按照新船研製的流程,從方案設計、技術設計、施工設計,一段段地摸索,走完了整個航母研製的全過程。
通過瓦良格號航母復建,朱英富的團隊走過一個完整的實踐過程,取得許多寶貴的經驗,培養了一支技術隊伍,建立了一套研製程序,制定了一套管理方法,形成了國內相關配套體系,為後續中國航母研製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2004年8月航空母艦立項之後,中國的設計單位投注了極大的努力。
中國艦船設計中心約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在2005年內)完成了方案設計,之後第三年(2007年)完成
航空母艦總體深化方案設計、第四年(2008年6月)完成航空母艦的技術設計、第五年(約2009年)完成所有設計工作,時程相當緊湊
(在國際上,相同的設計工作粗估需要10到15年)。
在2009年3月,大連船舶重工造船廠簽署了改建瓦良格號的總合同,施工設計在2009年下半完成。
在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號自抵達中國之後,首度進入大連船舶重工的船塢。
在2005年4月26日,中國官方封閉了大連港區航道,附近的大連第一造船廠區也進行了嚴格的保密措施;在當天早上,瓦良格在大批拖船的護航下,被緩緩地
拖進大連船舶重工第一工廠在2003年竣工的30萬噸級船塢,整個過程約3個小時。
為了完成這項進塢,大連港輪駁公司出動旗下全部六艘大馬力拖船。
約三個月
後的2005年8月初,網路照片顯示瓦良格號以嶄新的解放軍海軍標準淡灰色塗裝出現在大連船廠30萬噸船塢泊船碼頭,水下以下的塗裝也從原本的鐵紅色防鏽
漆換成標準的黑色環氧瀝青船底防鏽漆。
至此,外界已經非常賭定,中國購入瓦良格號根本不是為了最初所謂的「海上遊樂設施」用途
,而這艘航空母艦也將由解放軍海軍使用。
在當時,中國對軍事事務的嚴格保密使外人難以窺知瓦良格號確切的用途、改裝設記與進度,然而由民間軍事迷拍攝並流傳網上的照片仍能對該艦的種種改裝進程提供重要線索。
在2005年12月,照片顯示瓦良格號飛行甲板大部漆上黄色底漆,甲板上也有吊車在活動。
2005年進塢之後的瓦良格號,艦體漆上灰白色海軍塗裝,而上層結構則漆上砃紅色底漆,
顯示經過了基本的保養整理。
艦橋後方上面的方塊結構日後被中國自行建造的結構體
取代,增加了346型主動相控陣天線的基座。
攝於2011年4月上旬的瓦良格號艦島,噴漆工作已經完成,許多天線陸續裝艦,而
346型主動相控陣天線的基座也清晰可見。
在2009年4月27日早晨,大連船廠出動多艘拖船,將瓦良格拖離原來的泊位,移到大連船舶重工廠區新完成、位於香鑪礁的第三工廠30萬噸級船塢
;至此,瓦良格號的改裝工程才正式展開,先前的一些工作都屬於預備性的維護保養。
在2009年5月底,照片顯示廠方正在拆除瓦良格號艦艏原本的蘇聯海軍航
空兵徽章,位於側舷的俄文艦名瓦良格(БАРЯГ)也被移除。
在2009年8月下旬,照片顯示大連廠方對瓦良格號的艦島展開工程作業,艦島上方部分舊有結
構被拆除卸下,準備換上新的構造物,並在9月於艦島四周搭上腳手架。
在2009年10月初,照片顯示船廠已經在瓦良格號艦島上方正面加裝了方形的相控陣雷達天線安裝底基座,由其外型與尺寸觀之,極有可能是與052C防空驅
逐艦相同的346型主動相控陣。
在2009年12月4日,廠方將一座塔式桅杆安裝到瓦良格號艦島頂部。
在2009年內,瓦良格號工程完成了封艙設備的安裝。
在2010年3月19日上午,大連廠方又將瓦良格用拖船移出待了11個月的第三工廠船塢,拖回到距原船塢隔壁的30萬噸南艤裝碼頭。
此時,飛
行甲板邊緣原本的欄杆被換成適合航母操作的可倒放式護欄,上層結構側面出現了方形的相控陣雷達座
,這顯然就是先前被大連廠移除舊結構、更換新結構的部分。
根據照片,此時瓦良格號原本位於側舷住艙的舷窗全部取消,顯然採用了全封閉式設計,意味著內部艙
室全面使用空調,不僅強化了核生化環境下的作業能力,也更適合在炎熱的南海海域作業;此外,此時航海艦橋正中心的舷窗也被封閉,顯示將重新建造。
在
2010年4月初,照片顯示瓦良格的艦島開始塗上灰色的無機富鋅底漆,這項作業大約在2010年5月中旬基本完成
。
依照2010年7月的照片,瓦良格號航海艦橋正中央的舷窗已經完成改造
(由原本四面窗改為五面窗),此外飛行管制室也明顯經過了重新改建;此外,分析照片細節,柴油發電機排氣口也發現燻黑的痕跡,顯示已經經過了運轉,而艦上
也安裝了12聯裝RUB反潛火箭發射器,並出現監視器等細部裝備。
在2010年8月,瓦良格號展開靜態繫泊測試。
在2010年8月下旬,網路上出現瓦良格號進行蒸汽主機點火排氣測試的照片,此時艦島上正在鋪設電纜,艦上也出現菲涅耳透鏡光學輔助降落裝置的基座
(中國在1980年代購入澳洲除役墨爾本號航空母艦時,獲得了艦上的攔阻索、蒸汽彈射器、菲涅耳透鏡光學輔助降落裝置的實物,對中國研發同類系統頗有助益)。
在2010年9月,照片示瓦良格號滑跳甲板前端和飛行甲板尾部都裝上了人員防墜網支架。
在2010年10月下旬,照片顯示瓦良格號左舷中部和後部的舷外
武器平台加裝了726-4A型24聯裝干擾火箭發射器。
在2010年11月初,瓦良格號的主桅杆頂部出現一具382型三維對空搜索雷達
(俄製頂板雷達的中國國產版)以及太康(TACOM)戰術空中導航系統天線,艦島上部與四周裝上多種球型天線,包兩座Type-364
X(K)頻對空/平面追蹤雷達(前、後各一)、數位資料鏈、衛星通信天線等,此外還有導航/平面搜索雷達、直昇機管制雷達、電子截收天線、電子反制天線等等,左舷平台還
裝上新型1130型近迫防禦系統以及紅旗-10(HQ-10,詳見華羅庚號實驗艦一文)艦載末端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的18聯裝發射器。
瓦良格號的18聯裝紅旗-10防空導彈發射器。
瓦良格號側舷的兩組16聯裝干擾火箭發射器。
瓦良格號艦尾兩側的726-4A型24聯裝干擾火箭發射器。
瓦良格號配置的反潛火箭發射器,主要用途是攔截迫近的魚雷。
瓦良格號上出現的近迫防禦系統是730的改良型,砲管數量增為11管。
瓦良格號的折流擋焰板特寫。
瓦良格號的光學輔助降落裝置。
瓦良格號的346型相控陣雷達正在安裝中。
攝於2011年8月初首次海試前夕的瓦良格號艦島正面。
攝於2011年8月初首次海試前夕的瓦良格號艦島後方。
左舷由前而後分別是紅旗-10
防空飛彈發射器、反潛火箭發射器、730近迫武器系統以及一座726-4干擾火箭發射器。
在2011年3月底,網路照片顯示瓦良格號上層結構的腳手架幾乎已經完全拆除,施工與塗裝完成度極高,不過相控陣雷達尚未安裝。
在2011年4月底,瓦良格號的煙囪連續數天冒起大量黑煙,而第一面346型相控陣雷達天線也在4月底到5月初裝艦。
在2011年6月初,菲涅耳透鏡光學輔助降落裝置正式裝艦;到了6月22日,折流擋焰板也出現在艦上。
在2011年7月下旬,艦上邊舷陸續安裝了大批救生筏容器;到了7月底,原本飛行甲板上施工期間凌亂的各種雜物以及供建造人員居住的工寮都遭到拆除,甲板施予一層塗裝
,這顯示瓦良格號的工程已經接近尾聲;在7月31日,中國新聞媒體首度拍攝到有大批解放軍海軍人員進駐瓦良格號。
在8月初,瓦良格號的飛行甲板畫上了跑道線。
試航與測試
香港媒體拍攝到的瓦良格號首次航行前夕的照片,約攝於離港前2小時,負責拖帶的拖船已經就位。
在2011年7月27日,中國國防部在記者會上宣布,正式承認正在研究航空母艦發展的相關問題,並對一艘「廢舊航空母艦」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
練」──這是中國官方首度正式承認將改裝瓦良格號並為中國海軍所用。
由於此時瓦良格號尚未獲得正式命名,因此中國官方媒體暫時稱之為「航母平台」。
中國自行規劃設置在遼寧號上的指揮、管制、通信、情報、偵搜、射控作戰等系統堪稱同時期中國作戰船艦工程的最高水平體現,系統規模與複雜度都是中國造艦前
所未有。
在2011年8月10日清晨5時左右,瓦良格號在霧色的掩護下離開停泊多年的碼頭,在大連灣展開首度海上測試,此趟海試在8月14日結束。
由於瓦良格號體型龐大,操縱性能尚未驗證,為了保險起見,在出港時完全依靠拖船拖帶,出港進入大連灣水域後才開始以自身動力航行。
完成首度海上測試後,瓦良格號再度進塢進行必要的維修調整,許多艦面甲板也重新上漆,水線以下部位從原本的黑色改成紅色。
不過,也有傳言指出瓦良格號在首次海上測試時發現機械問題,因而回到船塢進行
必要的修正與調整。
在10月底,瓦良格號才再度出塢
,並在11月29日第二度出海測試;由於在這之前幾天,才有一架直-8直昇機降落在瓦良格號甲板上,而瓦良格號第二次出海時,甲板上有一輛白色油罐車,因此第二次海上測試可能包括直昇機起降。
在12月11日,瓦良格號結束第二次試航並返回大連。
相較於第一次試航回來以後的長時間調整,第二次試航似乎順利得多,回航後不到10天,瓦良格號就在12月20日展開第三次試航,並在12月29日返航。
2011年12月8日瓦良格號第二次海試時,在黃海上被美國QuickBird衛星拍到的航行照片。
在2012年11月初出現的遼寧號照片,注意降落區已經出現許多J-15戰機觸地重飛的輪胎印。
在2012年4月下旬瓦良格號第五次出海試航返航時,起降甲板上的艦載機折流板處於張開狀態,飛機降落導引席位也處於展開工作的位置,種種跡象似乎顯示瓦良格號已經開始測試關於艦載機的部分。
依照後續照片,到2012年中旬,瓦良格號已經進行過直-8直昇機的起降,而J-15戰鬥機至少做過低空通場。
遼寧號蒸氣推進系統的恢復與測試
依照2019年12月底公開的遼寧號蒸氣動力系統項目技術負責人回憶,在2003年3月初冬,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14所的三位技術人員來到中船重工703所,以漫談的方式了解蒸汽動力的可靠性、修復性,並探討能否大型化的問題。
隨後在2004年3月,中船重工714、703所等單位派遣的二十多人考察隊在大連登上瓦良格號,考察推進系統時發現,主鍋爐只有本體,燃燒系統、輔機輔件、閥門儀表等相關設備,全部沒有安裝;主蒸氣渦汽輪機尚好,主減速器尚好。
隨後,703所的人員投入研究論證,在一個月時間後提交一份關於恢復瓦良格號推進系統的8000多字的論證報告;之後703所裡組織3次專家評審論證,並於2004年5月擬定了恢復蒸氣推進系統方案的可行性報告。
在2004年6月,由國防科工局牽頭的可行性報告審查會在哈爾濱召開,而前述703所的相關報告都獲得通過,隨後中央軍委下達動力系統要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的軍令狀,並正式為項目命名立項。
於是在2004年夏季,恢復瓦良格號推進系統的工程正式展開。
由於蒸氣渦輪機主體完好,只需試驗驗證即可;而鍋爐除了本體之外,什麼設備都沒有,燃燒系統、控制系統都需由從無到有。
這是中國第一次接觸增壓鍋爐,國內沒有前例可循且且技術難度大。
由於沒有原瓦良格號蒸汽鍋爐系統的圖紙、計算書、技術資料,703所只能利用現有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由實物開始反推,進行反向工程,設計出全新的燃燒系統和控制系統。
為了驗證這套燃燒與控制系統,以及提供出全套的操作運行維護手冊,703所在2004年冬季開始大規模建設試驗基地。
應過一年多後的夏天(應為2006年夏季),703所正式展開陸上鍋爐試驗台安裝調試工作。
為了達到當初703所的承諾和軍令狀中規定的時間節點,實驗室的建設是加班加點、超常規工作進行。
開工五年後(2009年)的5月1日上午9時,703所準時進行首次鍋爐點火,並且一次成功,之後試驗數據基本平穩正常。
在5月4日,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飛抵哈爾濱來到703所視察鍋爐試驗情況,並對進度非常滿意。
蒸氣推進系統進行陸上試驗驗證的同時,大連造船廠的瓦良格號續建工作同時也緊鑼密鼓地開展著,艦上汽輪機、增壓機組早已拆卸出艙,運至生產廠和703所試驗室,分別進行著分解、驗證試驗工作,只等鍋爐熱態運行結果。
隨著鍋爐點火運行成功,動力系統的一切工作都順利了起來。
陸上試驗後的同年(應為2010年)3月,瓦良格艦上鍋爐點火成功,繫泊試驗隨即正式開始,經常是多台鍋爐同時點火。
在鍋爐測試期間,703所和船廠鍋爐班的師傅們密切配合,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工作人員放棄周六周日休息,7天長假也只休1天。
在瓦良格號上鍋爐一台一台測試、系統一套一套調試過程中,全新設計的鍋爐燃燒器、控制系統因為研發過程嚴謹,試驗周密,所以沒有太大的問題。
然而,隨著鍋爐以熱態運行,原本瓦良格號上鍋爐本體上的一些毛病陸續出現,包括爐牆磚開裂、外部保溫不均勻、外部導管鏽蝕、管路閥門鏽蝕等等;如果沒有經過熱態運行,這些問題就無法暴露。
對於這些難免會遇到的問題,703所在鍋爐點火之前都已經有預判,也有預案,出問題時該切的切,該換的換,整體修改作業還是比較有信心和順利的。
繫泊試驗也曾遇到問題,某台稱汽輪機主進汽閥在蒸汽吹管的時候很正常,低負荷時也正常;進行到高負荷試驗時,鍋爐側壓力表突然快速升高,表壓接近臨界值,報警器響了起來。
經現場檢查,鍋爐各次系統正常,一下查不出知問題出在哪裡。
測試人員將鍋爐熄火,再次進行排查,結果所有系統仍正常。
鍋爐、汽輪機兩個專業的現場人員進行聯合研究,很快分析出是汽輪機主進氣閥故障。
隨後測試人員拆下閥門,發現可能是因為這個組件已經閒置太久,閥瓣在高溫高壓下可能卡住。
經過一個月的拆解、重修,換了新閥瓣,終於解決了問題。
在2010年11月夜裡,703所負責遼寧號蒸氣推進系統的高級工程師李祖德,因工作條件艱苦(繫泊測試時沒有冷暖空調,船艙裡冬天寒冷夏天酷熱)工作緊張、過度勞累突發心梗在大連現場病逝。
李祖德是中國航母工程中犧牲的15位設計師之一。
703所開工七年後(2011年)8月,遼寧號進行首次航行試驗,而首先接受考驗的就是動力系統。
經過五天的航行試驗,艦上主鍋爐、主動力系統經受住了考驗,合格通過。
703所所長簽署軍令狀,順利完成任務。
經過一年的試航,遼寧號在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列成軍。
技術要點
遼寧號的尺寸如下:全長306公尺,全寬70公尺,設計水線長270公尺,設計水線寬35.4公尺,平均吃水8.96公尺,最大高度65.9公尺。
飛行甲板全長300
公尺,寬70公尺,面積15100平方公尺,最大起飛跑道長195公尺,
著艦跑道長204公尺,艦首滑躍甲板上翹14度;艦上配置兩座飛機升降機,都設置在右舷,分別在艦島的前、後方。
瓦良格號原機庫設計位於五甲板第110到263肋位之間,長153公尺,寬26公尺,挑高7.4公尺,機庫面積約4000平方公尺;中國在改建工程中,遼寧艦對瓦良格艦的原機庫內部進行一些調整,但由於原始結構已定,並未顯著更動機庫尺寸。
艦上總共編制約2100人,包含軍官536人、士官741人、士兵823人,其中航空人員約500人。
遼寧艦的設計最大航速約28.6節,設計續航力不低於7000海浬,自持力約30天,艦上能攜帶9000噸油料。
遼寧艦上設置了五個發電站來提供電力,採用分散式布置提高生存性。
遼寧號的設計指標是能在極區以外全球任何海域作戰,額定抗橫風能力超過風速每秒100公尺,服役時穩定性居於中國海軍作戰艦艇之冠,具有較高的抗沈性設計和整體防護設計,在高海況下也能正常起降艦載機並正常使用武器。
在瓦良格艦的續建工程中,首先需要能自行生產航空母艦使用的特種鋼材,先前這在中國是一項空白。
這項任務由鞍山鋼鐵集團負責,並在短時期內研製出了合格的航母鋼材,解決了問題。
在中國續建瓦良格號的種種工程中,中國仔細研究了瓦良格號原設計的機庫、飛行甲板調度、船體結構合理性、損管系統布局等幾乎所有細節布置,並在主結構已經完成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改善原始設計的缺陷與不合理處,完全利用中國的技術進行改進。
例如,原本遼寧號許多氣輪機組的冷凝水共用一條管道與一個閥門,如果冷凝水閥門或者管道發生內漏,海水就會進入爐水,這也在遼寧號組員劉輝的建議下進行了改善。
而原本瓦良格號預留給SS-N-19重型反艦導彈垂直發射器的艙區,則被改為多用途艙區(例如垂直發射器原本在第3甲板和第4甲板佔據的空間,改裝後作為指揮艙室來用),因此發射器艙蓋也被取消。
瓦良格號拖回中國時完全沒有安裝原本預定的俄製作戰系統,反而讓中國方面省下不少拆除設備的功夫。
中國完全以本身現有的技術和中國的作戰系統框架,發展中國式的航空母艦指管通情系
統並裝備於瓦良格號上;在開發過程中,大部分的次系統裝備都沿用中國現成裝備(基本與2000年代中國新推出的驅逐艦、護衛艦同型)或以之為基礎改進而成,另有少部分採用全新研製的
裝備。
中國船舶重工704所據信擔負大量中國航母關鍵設備的研製工作,包括蒸氣彈射器(規劃用於之後的彈射型國產航母)、液壓攔阻索裝置、航母光學助降系統等,甚至可能包括飛機升降機。
雖然遼寧號完工時,船上使用的各項裝備都與蘇聯原始設計大不相同,然而由於瓦良格號艦體結構和佈局已經無法更動,因此中國建成遼寧號時,原本許多固有缺憾無法根除,只能盡可能予以改善優化;例如,瓦良格號艦體五層甲板中,除了第二甲板有兩個縱向主通道、三甲板有一個縱向主通道外,就沒有其他主通道,這不符合中國艦船損管設計原則;然而若要修正這個缺陷,需大幅更動艦體主結構,工程上並不可行。
依照報導,遼寧艦上的艙室總計有3600餘間,艦上走道總長度達20公里以上;艦上裝載9000噸燃料以及數百頓乾貨物資,起居生活設施已經完備,包括餐
廳、超市、郵局、洗衣房、健身房、垃圾處理站等
;艦上餐廳分為高級軍官餐廳、軍官餐廳、高級士官餐廳、休閒餐廳、少數民族餐廳等,酒吧也分為鬧吧和靜吧兩種,編制的炊事人員達40多名。
艦上編制共約2100人(包含軍官536人、士官741人、士兵823人,其中航空人員約500人),其中約5%的建制是女性人員,艦上有女性人員的獨立生活起居艙間和相關設施。
依照中國國家軍用標準規定,軍艦上軍官住艙的人均面積為6~10平方公尺、士官為3平方公尺、士兵為2.5平方公尺;飛行人員則因職業特殊性,享有超過同級非空勤軍官的待遇,其住艙的人均面積更大。
電子系統
與原本瓦良格號的前蘇聯式體系相較,中國在續建時已經擁有更先進的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水平,整體方面更著重遼寧號在整個航空母艦編隊的核心指揮管制功
能,而不像原本蘇聯追求單艦配置強大火力。
因此,遼寧號擁有先進而完善的偵測與指揮通信系統,具備多道近程船艦的防空與水下防衛機制;航母本身不配置攻擊性武器,單靠艦載機作為攻擊手段。
由於遼寧號著重指揮能力,艦上必須配置強大的通信設備,然而高功率
通信設備也會帶來電磁兼容的難題:雖然瓦良格號原始設計的艦島長達65公尺,但以中國需要在艦上裝置的各式偵測、導航、電子戰與通信裝備而言,各裝備的隔
離度仍嫌不足。
為了盡量減低影響,中國方面將大功率發射鞭狀天線設計成可以倒放的形式,布置在航空母艦的舷邊,而不必集中在艦島,有效改善了電磁兼容問
題。
艦上的電子系統包括中國國產346型有源相控陣(有四個固定陣面)、一座Type
382三座標對空監視雷達、兩座Type-364X(K)頻對空/平面追蹤雷達,此外還有導航/平面搜索雷達、直昇機管制雷達、電子截收天線、電子反制天線、數位資料鏈、衛星通信天線等。
自衛武裝
遼寧號的自衛防禦武器包括三座18聯裝紅旗-10末端防空導彈發射器(左舷前部與後部各一,右舷前部一座)、三座1130機砲式近迫武器系統(前部右舷一座,後部左、右兩側各一座)與兩組12聯裝RUB反潛火箭深彈發射器(左、右舷後部各一座,是艦上水聲對抗系統的一環,用來攔截迫近的潛艇與來襲魚雷),此外還裝置至少六座干擾彈發射器(有兩種構型,左、右舷中部各有兩座16聯裝構型,艦尾兩舷各一座24聯裝構型的726-4A型)
,全都是中國在2000年代起陸續研製與服役的國產裝備。
遼寧號配備包含562型水聲對抗設備的整合式魚雷預警與軟/硬殺系統(詳見054A護衛艦一文),可探測、追蹤迫近的潛艇與和來襲魚雷,以干擾彈發射器投擲各型欺騙/干擾誘餌來干擾來襲魚雷,或者透過火箭深彈武器對敵潛艇與魚雷實施硬殺。
此外,遼寧號還部署反蛙人武器系統,可以對偷偷潛近的敵方特種作戰蛙人行毀滅性打擊。
在軟殺防禦方面,遼寧艦配置了726型綜合電子截收/有源對抗、激光偵查以及無源雷達/煙幕干擾彈發射系統,可監視作戰區域內的各類電磁波與激光信號並進行分析、識別和處理,自動識別威脅信號的類型和威脅等級,隨後以有源電子對抗、發射無源干擾彈等手段,對敵方艦載、機載雷達以及不同制導方式的反艦導彈(含雷達、紅外線、紅外線熱成像、電視制導、激光制導等),進行有源、無源或復合式干擾,並能同時對抗多批次目標。
遼寧號的346相控陣雷達陣面特寫。
艦載機/航空能力
艦載機隊方面,遼寧號可以攜帶包含24架殲15戰鬥機在內的36架固定翼與旋翼機,包含殲15型戰機24架,直18型預警機4架,直8/直18系列反潛直升機6架,直9型警戒直升機2架。
依照瀋陽飛機公司的J-15總設計師透露,遼寧號最多可攜帶約30架J-15戰機 (此時應需犧牲若干其他載機,部分J-15不能入機庫)。
遼寧艦的飛行甲板面積為15100平方公尺,其上設置了著艦阻攔索、阻攔網,起飛位置設置起飛擋焰板與輪擋等設施。
飛行甲板上總共有13個機務戰位、八個武器彈藥升降口、二個外部起飛指揮室、一個艉部著艦指揮室(即LSO戰位)。
艦上每架航空機都配置本身專用的維護保養設備,較大型的維護設施則由每數架飛機共用一套,例如用來拆裝檢查發動機的吊車、托架以及大型千斤頂,還有諸如沖洗(車)設備、液壓油(車)設備、雷彈轉運(車)設備及飛機備品備件等。
由於瓦良格號先天設計限制,例如滑躍甲板佔據艦體長度達55公尺以上,明顯地減少了可用來停放與調度飛機的空間;此外,由於採用傳統蒸氣推進系統,需在艦島安排大型煙囪以及進氣/通系統,導致遼寧號的艦島長度達65公尺,佔用較多艦面空間而使飛行甲板能停放飛機的空間減少,因此前述36架固定/旋翼機已經達到遼寧號艦載機攜帶數量的上限。
依照後續設計,中國方面在重建遼寧號的同時,針對瓦良格號原始設計不合理之處,在設計範圍與工程上允許的前提下盡量進行改善;例如,瓦良格號原始設計在機庫中設有飛機調轉台,最初蘇聯打算將飛機牽引到調轉台上進行掉頭,然後用固定軌道將飛機拉出,這個過程較為繁複,反而降低了調度艦載機的速率,而且有了轉盤、軌道也等於增加因為機械故障而使機庫調度癱瘓的情況;所以中國方面在修改時就取消轉盤功能和軌道,全程以牽引車牽引艦載機,如此不僅簡化機械設計,而
且加快了飛機調度的速率。
考量到調度的效率以及安全性,中國的航母設計師決定在機庫使用無牽引桿的牽引車,在飛行甲板上使用有牽引桿的牽引車。
除了取消飛機調轉台以及改變飛機牽引方式之外,中國在工程中也對機庫內的消防噴淋系統、燈光系統、防火簾、機務保障設施等進行了重新設計。
在施工前,中國對原瓦良格號的飛行甲板佈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重新設計規劃,使飛行甲板的調度合理性和使用的便利性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理論上,遼寧艦的艦載機調度與保障能力,包括出動率、回收率等指標,應該超過了蘇聯的原始設計。
遼寧艦的艦載機每架次起飛間隔時間以及每架次降落回收間隔時間,都不大於1分鐘,單次最大出動能力可保證16架戰機依序起飛;隨著遼寧艦成軍後艦面作業人員熟練程度與訓練水平的提高,前述各項飛行甲板運轉指標可能還有提高的空間。
依照中國官方媒體宣稱,中國第一種配套航母艦載戰鬥機的「目視引導裝置」首次試驗成功,被中國飛行員暱稱為「阿拉丁神燈」;「目視引導裝置」涉及光學、控制、機械、船體結構、空間幾何等多領域的綜合知識,對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極高。
關於瓦良格號(遼寧號)的早期推測與分析
由於中國對其軍事動態發展的高度保密與不透明,外界僅能透過各種片面式、表象式的蛛絲馬跡來進行推斷;隨著情況逐漸演進,許多較早期的外界推測,往往都被證明與事實明顯出入,而這也是在欠缺官方公開資料情況下,研究中國軍事的必然現象。
首先,早期外界多半認為瓦良格號在交給中國之前,在美國的指使下,烏克蘭已經對該艦的艦體結構與推進系統進行破壞。
由於1998年中國從南韓大宇重工手中
購入前蘇聯第二艘基輔級航空母艦明斯克號(Minsk)時,艦上各關鍵部位事先已經遭到大量的刻意破壞,爾後姊妹艦基輔號(Kiev)在2003年由俄羅
斯轉賣給天津天馬造船廠拆解前,也對艦上進行刻意破壞,因此外界聯想到瓦良格號在易主之前也遭到破壞,似乎是很直觀的合理推論。
然而,瓦良格號的轉賣過程
與明斯克號、基輔號卻有著顯著不同:明斯克號在蘇聯解體後而無力繼續操作,在1995年與姊妹艦諾沃羅西斯克號(Novorossiysk)一同被售予南
韓拆解(合計價值1300萬美元),某些說法是俄羅斯在兩艦移交大宇之前就搶先進行大量的拆除與破壞工作(考量到美國與南韓關係密切,勢必會仔細研究這兩
艘前蘇聯時代的主力艦艇,因此俄羅斯顯然勢必會先行破壞兩艦);諾沃羅西斯克號首先遭到拆解,
而明斯克號的拆解工作則尚未進行(一說是南韓有意仔細研究明斯克號的構造,延緩了該艦的拆解作業)。
爾後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重創南韓各大企業,面臨破
產的大宇集團只好在1998年將明斯克號轉售給中國德隆國際戰略投資公司(價值530萬美元),被改裝成
大型軍事主題遊樂園並停放在深圳大鵬灣。
而基輔號的出售如出一轍,同樣由俄羅斯方面在2003年轉手中國,也一樣被改造成軍事主題樂園(在天津營運);考
量到避免相關技術落入中國,進而危害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俄羅斯在移交前進行拆解破壞也純屬常理。
然而,瓦良格號卻是在烏克蘭與俄羅斯先前都有意完成建造、最後因資金短缺而不得不放棄的情況下,在1995年決定作為廢鐵處置,而同年年底烏克蘭官方就已經與中方展開協商
;隨後,中國為了拖回瓦良格號而花費龐大的心血與資金,如果這艘船易主前已經遭到不可修復的嚴重破壞,中國方面還大費周章地設法弄回瓦良格號,期間還有政府出面擔保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一切責任,
僅為了一艘剩下改成海上樂園或當廢鐵拆解價值的船殼,似乎顯得不合邏輯。
根據瓦良格號在烏克蘭或拖到大連至進塢改造以前的照片,外觀並沒有遭到嚴重刻意破壞的跡象。
外界曾推測瓦良格號內部關鍵結構遭到嚴重爆破
,然而如果要對關鍵結構進行有效破壞,工作上有一定的複雜度;當時克蘭當時經濟凋蔽,黑海造船廠處於停工狀態,人員的工作士氣低落,根本沒有資金與意願去
進行這項差事,最
可能的情況就是僅以「應付交差」的心態,針對輪機系統部分管線與容易處理的大型部件隨便進行幾個表面性穿孔。
如同前述,中方在瓦良格號抵達中國後的勘驗中,發現進系統整體保存狀況不差,
雖有局部組件出現表面性破壞,但只要更換零件
或直接修復就能解決,而且整艘船艦未受到任何系統性破壞,更沒有遭到任何爆破。
雖然瓦良格號拖到中國之前大軸已經被切斷,推進器也被卸下,但這只要重新安裝即可
。
根據漢和信息在2011年初披露,烏克蘭已經與中國哈爾濱鍋爐廠簽約合作,生產大型的蒸汽鍋爐與渦輪系統,這顯示中國極可能從烏克蘭獲得協助來恢復瓦良格
號的推進系統,並開發之後中國國產航空母艦的推進裝置。
值得一提的是,大連的蒸汽鍋爐廠本來就是在烏克蘭的協助下而建立。
另外,先前中國已經購入俄製現代
級飛彈驅逐艦,而瓦良格號使用鍋爐與蒸汽渦輪結構與現代級的推進系統類似;因此,中國海軍對於此型鍋爐的操作與維護早就有相當經驗,對於修復與操作瓦良格號動力系統十分有利。
此外,據說烏克蘭方面也曾有相關單位提議,以中國從烏克蘭引進、在2000年代完成國產化作業的GT-25000燃氣渦輪當作動力,但
將一艘現成船艦的推進與傳動系統完全拆卸變更,是一件極困難的工作。
另外,瓦良格號2002年拖到大連以後,在碼頭停放三年才入塢展開大規模施工;某種說法表示這是因為大連造船廠實地勘查後,發現前蘇聯用來建造瓦良格號的
航母用特殊鋼材遠超過當時中國鋼鐵水平,使得大連廠無法直接進行修復(如果硬要施工,則中國製造的新結構與原有結構結合處的強度將不合標準)
。
航空母艦的結構要能承受艦載機起降的強大衝擊與高摩擦力、飛機噴射引擎幾千度高溫尾焰的燒蝕,起降甲板下方需要營造廣大的機庫空間而不能以過多的艙壁或
支柱結構來支撐上方甲板,同時還要兼顧耐敵方空中/水下武器命中的爆震以及防止引爆水雷的低磁性等諸多需求
,飛行甲板鋼板厚度也不能無限制地增加導致重心上升、減低可用來裝載艦載機的重量餘度,因此航空母艦所需的高性能鋼材生產難度很大,價格昂貴,並且被少數
幾個航空母艦生產國視為不輕易出口的戰略物資。
中國從2000年起與俄羅斯洽商談判,引進航母用特殊鋼材的製造技術
。
航母所用的特殊鋼材的確曾經是瓦良格號續建工程需要從無到有的課題,最後由鞍山鋼鐵廠成功研製並供應合格的鋼材。
如同前述,中國在2004年8月才正式立項展開續建瓦良格號的工程,因此中間有一小段內部形成決策的過渡時期;瓦良格號最初在大連碼頭閒置的三年,
場內人員也對該艦進行仔細的研究勘查以及必要的維護,為隨後而來的工程進行前置作業。
關於遼寧號是否能夠實際擔負戰備,相當一部分取決於中國能否完全恢復該艦正常的機動能力
。
由於瓦良格號在烏克蘭停工前已經下水,意味著艦上的蒸汽鍋爐、渦輪系統推進系統已經到位,只不過尚未進行最後的安裝與測試
,而之後部分設施(如螺旋槳)也遭到拆卸與一定程度的破壞。
因此,遼寧號能否擁有正常機動能力,端視中國能否
將該艦閒置多年且未經測試的輪機設備打理妥當,尤其是確保爐體與每一吋高壓蒸汽管路能有效承受鍋爐運作時的高溫高壓蒸汽
,並且長時間地可靠運作。
遼寧號服役後,其正常航行機能似乎並無問題,設計指標的最大航速介於28到29節之間;且依照日後消息,中國在整建遼寧號的期間,曾將艦上鍋爐卸下(數量不明),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進,確保性能可以滿足需求。
遼寧號的面貌與地位
依照2011年7月27日中國官方的宣稱,瓦良格號主要將用於驗證與訓練,這是解放軍海軍從頭摸索航母領域的必要過程。
因此,遼寧號交付解放軍海軍後,主
要任務就是摸索關於航母戰鬥群、艦載機作業的各項戰術技術,為日後解放軍操作航母戰鬥群進行各項準備。
當然,等到各項嘗試與測試工作告一段落、組建航母鬥
群所需的軟硬體與制度流程都已經齊備,瓦良格號顯然會擔負戰備任務,畢竟中國長時間鉅額投資在這艘船艦上,不可能從頭到尾僅僅擔負研究與訓練工作。
除了研究如何組建、運作一個航空母艦戰鬥群之外,遼寧號也讓中國海軍首度擁有一個能模擬與敵方航空母艦戰鬥群交戰的平台;正如同俄羅斯建造了庫茲涅索夫海
軍上將號一樣,使用一艘真實航空母艦當作假想敵,比利用其他船艦權衝,更能有效反應航空母艦的戰術能力與特性。
中國修復瓦良格號的過程雖然漫長,然而對於毫無設計建造航空母艦經驗的中國而言,這個過程卻十分必要而寶貴。
遼寧號的艦體提供一個現成的航空母艦設計,讓
中國能仔細觀摩航空母艦內部的結構與佈局,並藉由徹底修復而從頭到尾將船體結構與涉及的裝備系統全部「摸」過一遍,這比從無到有憑空設計一艘航空母艦,再
來摸索合理的佈局與開發建造工作,無疑能少走許多「冤枉路」
。
更重要的是,在續建瓦良格號的工程之前,中國對航空母艦體系僅具有抽象而片面的認知,相關的軍用規範與標準更是付之闕如;而透過續建瓦良格號的整個過
程,中國從無到有形成了一個從設計、工程研發到生產製造的完整體系,首次獲得了具體的經驗以及一個產業供應鏈,奠定了中國發展航空母艦事業的根基。
當然,瓦良格號畢竟是1980年代前蘇聯的設計,屬於蘇聯嘗試艦隊型航空母艦的早期作品,設計與布置上難免有不合理之處,即便中國在摸索過程中進行修改,也無法做到根除
。
此外,俄羅斯海軍使用的庫茲涅索夫號在服役期間多次發生機械故障、火災乃至艦體漏水,除了與俄羅斯海軍經費短缺、訓練狀況不佳等因素相關之外,似乎也暗示此型航空母艦的原始設計可能存在隱患。
中國籌組航空母艦戰鬥群,艦載機將是其中最大的難題。
中國不僅需要從無到有設計一種艦載戰鬥機,還必須從頭摸索學習讓艦載機在狹小的航母空間裡
持續密集地運作起降,加上整個航母戰鬥群編隊配合作戰以及後勤支援
、搜救工作等,從技術開發、戰術與制度流程的擬定到人員訓練,無一不不是解放軍毫無經驗的困難課題。
由於全世界最有經驗的航母操作國盡屬於西方陣營,蘇聯在剛剛要發展
真正的艦隊型航母時就土崩瓦解,
繼承的俄羅斯無論在操作航空母艦的經驗與強度上,也不是第一流的學習對象,更何況中國根本無法從西方國家與俄羅斯手中獲得任何關於航母運作的經驗與教範資料。
而提供瓦良格號
艦體與艦載機樣本給中國的烏克蘭,本身
並沒有操作航空母艦,只能提供部分關於地面訓練設施的零星資訊。
美國在2000年代末期對中國積極籌建航母兵力評論便表示,中國會發現操作航母所面臨的困難,將遠遠超過他們的想像。
因此,即便中國把原本是空殼的瓦良格號轉變成一艘具備完整功能的航空母艦,並配上中國自行組建的艦載機隊,仍然必須花費相當的時間來累積各項技術發展與操作上的經驗。
由於遼寧號的起降甲板維持原貌,也注定中國海軍
第一代航母必定是從滑跳起飛、攔阻索降落來起家。
雖然滑跳起飛可以避開彈射器的技術難題,但也會使艦載機起飛時的籌載能力(包含燃料與彈藥)
以及甲板起降運轉效率大打折扣。
因此,中國為後續航空母發展彈射器,是必然的趨勢。
遼寧號以及相關能量的發展組建,是中國從無到有建立航空母艦作戰能力的
寶貴歷程。
在2010年代上半,中國也以遼寧號的設計為基礎,建造一艘採用類似設計的航母(稱為002型,另有專文介紹),以在最短時間內建立起可用的航母戰例。
服役初期的測試與訓練
在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號正式交付解放軍海軍北海艦隊服役,命名為遼寧號,舷號16。
依照解放軍海軍的「海軍艦艇命名條例」,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一級艦(如航空母艦、巡洋艦都以行政省(區)或
詞組命名;而遼寧省屬於北海艦隊轄區,也是改裝遼寧號的大連造船廠所在的省分,亦是中國海岸線北端的起點省分。
總計大連造船廠在2009年3月獲得瓦良格號改裝工作總合同之後,只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就完成改裝並交付,隨後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在2014年)就通過國家驗
收,進展十分快速。
在成軍服役前,遼寧號總計出海測試10次。
遼寧號剛服役之初,船艦本身人員的基本起居、管理和運轉已經大致完備,然而之
後結合各種作戰單位的整體式運作乃至於結合艦載機運轉起降,使之真正具備作戰能力,才是接下來遼寧號的主要任務。
2012年11月J-15戰鬥機首次航母起降測試
機翼折收狀態的殲-15起降測試機。
一架直18預警直昇機從遼寧號起飛。
注意機尾伸出的雷達罩。
成軍以後,遼寧號轉入國家試驗項目,緊接著繼續進行測試工作,至2012年11月已經進行了多次J-15戰機觸地重飛課目。
隨後在2012年11月下旬,中國官方媒體正式公布J-15戰機在遼寧號進行起降測試的新聞影片
,係在遼寧號交付後第二次出海航行(2012年11月11日至25日)期間進行,而第一次降落著艦是在11月23日
上午9時左右;五名艦載機飛行員駕駛J-15先後從陸地機場飛來,降落在遼寧艦甲板,隨後再從遼寧號起飛。
依照中國解放軍報宣稱,在實際上艦測試之前,解放軍海軍殲-15艦載機培訓飛行員已經進行許多前期科學研究試飛、技術攻關,在陸地機場設施掌握了滑躍起
飛、攔阻索降落、反覆重飛等關鍵技術,掌握著艦飛行的操作方法與注意力分配,並研究了在側風、低能見度、不穩定氣流等條件下修正動作偏差的要領,同時也熟
悉了殲-15戰機的起降特性。
歷經數千架次的陸地飛行訓練與測試之後,透過雷達、光電偵測與遙測等多種方式下取得戰機起降的數據,再與海上測量的風浪數據
相較,確定了降落的最佳航線,並將降落程序固定化。
在這些前期研究與訓練之中,殲-15飛機與相關裝置都通過了考驗,相關的技術與組織化指揮操作程序也初
步成形,具備了戰鬥機上艦的條件。
依照後續消息,在為時兩年多的艦載機陸地配性試驗飛行作業中,J-15總共累積超過8600架次的起降,單月最高測試紀
錄是21天飛行共40架次;由於試飛強度大,這些試驗機提前回廠進行了大修作業。
這些期前準備工作為之後中國航母艦載機操作奠定了基礎,在遼寧號成軍後第
二次航行任務期間的艦載機
起降作業中,五名艦載機培訓飛官都是一次成功。
雖然成功完成首次艦載機起降,但現場負責指揮工作的中航工業沈飛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羅陽在11月25日中午
於工作崗位上突然發生發急性心肌梗塞而過世。
日後另有未證實的消息,表示中國首批艦載機飛官一開始仍是赴俄羅斯受訓,完成艦載機的帶飛與單飛(可能是俄羅斯海軍的SU-33)等初步體驗,才繼續返國
進行各項訓練與摸索。
依照2013年8月下旬的消息,遼寧號的第一代航母艦員來源遍及解放軍海軍五大兵種和海軍各級機關、院校,都是解放軍海軍一時之選,包括飛行員艦長、博士
與碩士艦長、全訓合格艦長、留學英俄等各領域各專業頂尖人才、優秀飛行員、全國空管先進人員、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得主、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學習成才標兵等
等。
依照「需求牽引、整體規劃,急用先行、突出重點」等原則,遼寧號第一代人員將組建航母分成部署、訓練、管理、安全等7個方向共221個課題展開研究探
討。
在過程中,遼寧號機電長樓富強研擬了新的程序,大大加快鍋爐的啟動時間;依照瓦良格號原始設計,鍋爐點火需要先將可以直接點火的鍋爐啟動,當其蒸氣壓
上升到一定程度才可啟動其他鍋爐,而樓富強設計的新程序將啟動的蒸氣壓降至一半左右,不僅大幅提高裝備使用的安全性,而且大幅減少啟動鍋爐所需的時間,並
且解決了原本鍋爐動力損失、蒸氣壓降低的問題,整個解決方案相當簡易且成本低廉,樓富強因而獲得一等功表揚。
另外,遼寧號艦橋與航空管制塔的玻璃窗在夜間
會反射艦橋內各種顯示器的光線,使人員看不清窗外的景象,最後艦上人員購買汽車擋風玻璃使用的偏光/濾光薄膜貼在艦橋與航行管制塔的玻璃窗上而解決。
在2013年2月27日,遼寧號首度停靠位於青島小口子地區、配合航空母艦而新建成的膠東海軍基地,該基地設施耗時四年建成
,可駐泊航空母艦與戰鬥群所屬的作戰、後勤艦艇,並擁有各種支援航母戰鬥群所需的燃料、電力、水、氣、物資彈藥裝卸等後勤保障設施。
在2013年6月29日,遼寧號首度進行殲-15以標準實戰作業的105公尺跑道滑行升空。
在2013年9月中旬,殲-15驗證各種不同籌載構型下的航母起降。
此新聞畫面中殲-15帶著
兩枚空對空飛彈與兩枚反艦飛彈起飛。
遼寧號在2013年6月9日到7月3日的航行任務中首度讓殲-15戰鬥機駐艦,其間完成多架次戰機起降;在6月29日,殲-15首次以實戰運作的105公
尺標準滑行距離起飛,數架測試機全部順利升空。
在7月1日,中國海軍航母試驗試航指揮部在遼寧號的飛行甲板上,向5名殲-15種子飛行員和著艦指揮員頒發
航母資格證書和證章。
這是首批獲得航母資格認證的中國艦載戰鬥機飛行與操作人員,使中國正式成為能自主培養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國家。
在2013年9月中旬,殲-15戰機在遼寧號上首度完成不同氣象條件、不同武器籌載的起降測試
科目,包含長、短跑到的最大重量起飛,最大重量降落以及多武器構型起降等。
此外,也驗證在戰時後勤保障體制以及不同天候氣象條件下,短時間內多機高密度連續起飛
以及降落回收等測試。
這是遼寧號第一次進行多機種、多任務交叉進行的飛行甲板組織作業測試,進一步完善了甲板作業與飛行指揮的流程。
依照消息,遼寧號在摸索艦載機操作過程中,已經達到殲-15連續起飛間隔小於一分鐘,以滑躍操作的航空母艦而言堪稱不錯的水平。
遼寧號的控制室
遼寧號的航空管制室
遼寧號的艦載機降落信號指揮官(LSO)戰位,其後是瓦良格號原始設計的封閉式的LSO艙室。
中國在改建時,仿效美國航母設置露天的LSO戰位,但其後原有的封閉式LSO管制室沒有更動,
導致露天LSO戰位空間較為擁擠。
遼寧號的光學輔助降落系統。
在實彈演習中,遼寧號的HQ-10防空飛彈發射器連續發射兩枚。
此照片是在2016年11月中旬出現。
遼寧號側舷,可以看到一具近距離防衛用火箭發射器,可對付潛伏接近的潛水人員。
在2013年11月底,遼寧號首度通過台灣海峽,並於12月在南海地區展開訓練與測試,這是遼寧號服役以來首度進行跨區遠距離、長時間任務,在開闊水深、
風浪較大、天候海況較為複雜的南海海域檢驗考核作戰系統、動力系統及艦艇適航性能等;在這次南海的測試中,中國海軍出動多種不同飛機、水面艦艇與潛艦配
合,驗證航空母艦與其他單位、平台的協同作業。
在2014年,遼寧號通過國家驗收,距離2012年9月交艦成軍還不到兩年。
在2014年4月到10月,遼寧號返回大連廠進行維修與一千七百多項改進工
程,其中遼寧號機電長樓富強帶領的機電部門提出近2000項改進建議,共有一千多個獲得採納,些包括在蒸氣輪機系統中加入「微過熱橋管」,加快了輪機預熱
作業,無論航行準備或停機停輪都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完成。
依照後續消息,遼寧號在先前海上航行測試期間,曾發生鍋爐給水管路外洩等小狀況。
2018年的塢修改裝
攝於2018年8月下旬的瓦良格號,此時該艦正在大連造船廠船塢內進行整修;在此照片中,艦橋
後部外牆徹底更新,改用大面積舷窗,內部配置與裝備可能都比照002航母,而艦島右側的航空管制室
被整個拆除重造。
攝於2019年1月下旬的遼寧號,改裝工程接近收尾。
可以看到前方航行艦橋改用類似002的
大型舷窗,顯著改善視野。
2019年完成改裝、重回海上的遼寧號,艦島右側刷上大型舷號;後方航空管制室新舷窗
面積比原來增加不少。
在2018年5月27日,遼寧號結束一輪跨區遠洋訓練後進入大連造船廠,展開新一輪維修改裝作業。
此次改裝中,遼寧號艦島前、後的艦橋都進行大規模改裝,外牆整個拆除更新,改用類似國產002航母的大面積舷窗來改善視野,而兩個艦橋內的空間佈局、設備也改裝成類似002航母的標準
;此外,艦尾兩側甲板也經過擴大與優化(比照002),增加可用的面積。
此項改裝與維修進行了9個月,完成後遼寧號在2019年2月24日離開大連造船廠展開試航。
依照2019年4月下旬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報導,在此次大規模翻修改裝之中,針對遼寧號
先前運作、訓練過程中發現一些不適應的裝備進行改進,更新範圍包括航空保障系統、動力系統、電力系統、生活保障系統等等。
經過此次改裝工程後,艦島外部原本一些平台和支架被拆除,使整個艦島的外觀變得更加簡潔;此外前方航行艦橋以及後方航空管制室全面改進更新,換裝更大型面積的窗戶,改善了視野。
此次改造完成後,遼寧號飛行甲板上一些標線經過修改,例如起飛跑到線由原來的黃色虛線改成了黃白相間線,著艦區跑道中線由原本的白色虛線改成了黃白相間線;此外,艦島側面新塗刷了遼寧艦的舷號16
。
飛行甲板方面,首先更換更新材質的阻攔索,緩衝能力為強大,提高了使用壽命;此外,在飛行甲板上新增了阻攔網,萬一艦載機降落時因故無法被阻攔索捕捉(例如艦載機尾鉤故障無法放下等),支架就可以立刻帶動阻攔網升起截停飛機,避免墜海。
整備保障區域方面,原本飛行甲板周邊有一些區域低一階,改造之後抬升到與飛行甲板同一平面;這使遼寧號飛行甲板可用的飛機整備區域面積提高,增加了整備用停機位(進行飛機發動機開車、暖機、自我檢查、掛彈等),使航空保障效率提升,連帶也提高整個飛行甲板運轉的效率。
這次改裝之中,遼寧號的許多雷達與電子裝備獲得升級,例如全面提高了各型雷達的抗干擾能力,指揮控制系統也經過升級優化(例如改進人機介面以及後端計算處理能力)。
改裝過程中,遼寧艦的動力系統和電力系統經過數十項優化和改進,大幅提高了這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效率。
同時,全艦的冷熱水管路也從以往的普通不銹鋼更換成食品級不銹鋼,同時加裝兩部海水淡化深度處理裝置,極大地提高了艦上的飲用水品質與人員生活保障條件。
在2019年5月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70週年閱兵式結束後),冷丘(上海)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發佈新聞表示,遼寧號在2019年8月執行的例行為修升級作業中,根據先前運行和訓練過程中發現一些不相適應的裝備進行改進,包括航空保障系統、動力系統、電力系統和生活保障系統等方面都有些新的變化。
其中,新增的系統包括冷丘公司的鋼絲繩檢測技術和檢測設備,應用於遼寧艦的戰鬥機降落攔阻索上,能迅速對阻攔索的狀況進行檢測和預警,一旦發現有異可即時更換,更好地預防攔阻索在攔阻過程中突然斷裂的危險事故。
歷年編隊航行訓練
2016年12月渤海綜合編隊航行訓練
在2016年12月20日,遼寧號從青島啟航,在渤海海域進行首次綜合實彈演練,與來自三大艦隊的水面艦艇、岸基飛機一同進行,課目包括
由遼寧號艦載殲15戰機實施艦隊防空、對水面目標打擊(攜帶反艦飛彈)以及航母本身近程防空實彈射擊等。
在12月24日上午,遼寧號的編隊在東海海空域開展全要素訓練和試驗任務,包括船艦編隊運動、編隊指揮信息體系構建、防空作戰等,殲-15戰機與多型艦載
直升機相繼升空配合進行多個科目的訓練,包括中加授油、空中對抗等多個項目,這是遼寧號首次在遠海進行訓練作業;依照日本統合幕僚監部公布的日本海自監控
資料,與遼寧號一同作業的編隊至少含一艘屬於南海艦隊的052D導彈驅逐艦(173)、兩艘052C導彈驅逐艦(屬於南海艦隊的171、東海艦隊的
151)、兩艘屬於北海艦隊的054A導彈護衛艦(538、547)、一艘屬於東海艦隊的056護衛艦(594)與一艘屬於東海艦隊的093型綜合補給艦
(966)。
在12月24日夜間,遼寧號的編隊通過宮谷海峽進入太平洋,伴隨遼寧號的編隊包括一艘052D導彈驅逐艦(173)、兩艘052C導彈驅逐艦
(171、151)、兩艘054A導彈護衛艦(538、547)
,這支編隊隨後通過台灣東部水域並穿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海域,於27日抵達海南島三亞基地;稍事休息後,遼寧號又在2017年1月初在南海進行演練,殲-
15戰機在南海地區較為複雜的天候與海況下進行起降(5級海象、陣風速率為每秒12至13公尺、艦艇搖晃明顯、雨霧大能見度差、艦載機接近到1至2公尺仍
幾乎看不到遼寧號)。
經過幾天南海的演練後,遼寧號的戰鬥群在1月10日晚間取道台灣海峽北上
(由於此時台灣總統蔡英文正在中美洲訪問,期間曾過境美國,加上一個月前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與蔡英文通電話造成的政治風波,
因此遼寧號穿越台灣海峽被解讀為中國方面的政治回應),並於1月13日下午返回母港青島海軍基地。
這是遼寧號首次穿過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操作。
2017年6月西太平洋訓練
在2017年6月25日,遼寧號與052D導彈驅逐艦銀川艦(175,屬於南海艦隊)、052C導彈驅逐艦濟南艦(152,屬於東海艦隊)、054A導彈
護衛艦煙台艦(538,屬於北海艦隊)組成的航母編隊
從青島基地啟航展開演訓,連續晝夜航行轉移多個海區,連續組織艦載機多種條件下的艦基課目訓練,以及連續開展多種作戰背景的編隊協同及指揮訓練,在7月1
日下午至7月2日晚間以全戰備姿態通過台灣海峽,並在7月9日在香港開放民眾登艦參觀,這是遼寧號在中國境內第一次對公眾開放。
結束香港訪問後,遼寧號的編隊再度通過台灣海峽,隨即於7月13日在東海進行協同編隊訓練。
2018年4月西太平洋航行訓練
在2018年4月19日晚間,遼寧號航母率領的編隊通過台灣以南的巴士海峽,向東航向西太平洋;在4月20日上午10時30分,日本海上自衛隊確認遼寧號編隊從沖繩那霸以南350公里處通過,並隨即起飛殲15戰鬥機進行海空對抗演練;這是遼寧號第一次穿過第一島鏈、在西太平洋上進行艦載機起降操作。
(上與下)中國中央電視台軍事頻道在2018年5月24日首度公布遼寧號進行艦載機夜間起降的畫面。
在2018年5月24日,中國中央電視台軍事頻道的節目公布遼寧號進行艦載機夜間起降的畫面,新聞中遼寧號的軍官表示目前該艦已完成航母編隊訓練大綱的全部科目,突破艦載機夜間起降難關,實現編隊各要素的深度融合,航母編隊體系作戰能力已經初步形成。
依照後續消息,中國海軍飛行員徐英在2017年底完成殲-15戰機首次在夜間降落遼寧號。
2019年6月西太平洋航行訓練
在2019年6月10日,遼寧號率領的航母編隊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展開遠航訓練,伴隨的護航艦艇包括052D導彈驅逐艦西寧(117)、054A導彈護衛艦大慶(576)及日照(598)、901型快速戰鬥支援艦呼倫湖號(965);遼寧號編隊穿過宮古海峽後往關島方向移動,轉往菲律賓海域,進入南中國海後在海南島三亞停留,然後在6月25日通過台灣海峽返回青島。
這是遼寧號成軍以來,航行距離最遠的一次遠洋訓練。
2020年4月西太平洋航行訓練
在2020年4月初,遼寧號駛離母港青島,到黃海、東海從事航行訓練;遼寧號率領的編隊在4月10日穿過宮古海峽(沖繩和宮古島之間),進入西太平洋,穿過時被日本海上自衛隊跟蹤;隨後在4月12日,遼寧號編隊通過呂宋海峽前往南中國海。
此編隊除遼寧號之外包含五艘作戰與支援艦艇,分別是兩艘052D導彈驅逐艦西寧(117)與貴陽(119)、054A型導彈護衛艦日照(598)與棗莊(542)、901型快速戰鬥支援艦呼倫湖號(965)。
此時正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美國急速升溫,美軍部署印太區域羅斯福號航空母艦(USSTheodoreRooseveltCVN-71)因為艦上人員發生大規模群聚感染而暫時停靠關島,部署在日本的雷根號(USSRonaldReagan,CVN-76)航空母艦此時正在橫須賀的船塢進行維修,而能準備接替羅斯福號的尼米茲號(USSNimitzCVN-68)還在美國本土,一時之間美國海軍在印太地區無航空母艦可用,只剩下配置F-35B戰鬥機的美利堅號(USSAmericaLHA-6)兩棲攻擊艦能發揮類似航母的制海能力;這讓此次遼寧號編隊在西太平洋的活動更受關注。
在4月23日,遼寧號編隊通過巴士海峽,向東朝菲律賓海航行。
在4月28日晚間,日本防衛省宣布,遼寧號編隊在宮古島東南方80公里的海上向西北航行,隨後通過宮古海峽,然後就返回青島母港。
2021年4月西太平洋航行訓練
在2021年4月3日上午,日本防衛省發現遼寧號(16)航空母艦率領的編隊航向宮古海峽,陣容包括遼寧號、055導彈驅逐艦南昌號(101)、052D導彈驅逐艦成都號(120)以及太原號(131)、054A導彈護衛艦黃崗號(577)、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號(965)。
這是055導彈驅逐艦第一次編入中國航母編隊。
這是遼寧號服役以來,第六次穿越宮古海峽。
這支編隊從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後向南航行,繞經台灣東部,在4月10日抵達巴士海峽。
這支編隊在4月4日通過宮古海峽之前,就開始被日本海上自衛隊以及美國海軍船艦跟蹤;美國海軍馬斯廷號(USSMustinDDG-89)飛彈驅逐艦從4月4日起一路緊隨遼寧號編隊(馬斯廷號在4月3日曾出現在長江口中國領海以外),而日本海上自衛隊也曾派遣一艘驅逐艦一同緊隨監視。
此外,美國海軍約翰.麥凱恩號(USSJohnS.McCainDDG-56)飛彈驅逐艦在4月7日穿過台灣海峽南下,與馬斯廷號在台灣海域一東一西戒備。
在4月12日,中國派遣25架軍機進入南中國海空域,創了數量紀錄,包括18架戰鬥機18架與4架轟炸機,可能是針對羅斯福號航母而去(羅斯福號在4月12日出現在台灣控制的東沙島台海附近海域)。
遼寧號編隊在4月10日從巴士海峽進入南中國海後,在南中國海逗留作業兩個星期,在4月25日北上再次通過巴士海峽,4月27日穿過宮古海峽返回青島。
2021年12月西太平洋航行訓練
(上與下)2021年12月20日,日本統合幕僚監部公布正在東中國海/西太平洋作業的中國遼寧號航母編隊的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中國殲-15
戰鬥機,其中一架似乎從出雲上方通過,機腹掛著四枚空對空飛彈。
此時,日本海自出雲號已經跟蹤遼寧號編隊到第四天,因此遼寧號編隊可能
開始採取較強硬姿態,派遣戰機飛越出雲號來施壓。
在2021年12月9日,遼寧號航空母艦率領的編隊從青島啟航展開新一輪遠航訓練,首先在黃海海域進行一系列訓練,包含編隊搜救、艦載機戰術飛行、空情處置等多項針對性訓練,並進行一系列關於艦載戰鬥機全天候作戰的高強度、跨晝夜、多批次的艦基起降訓練有序展開。
在12月1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發現遼寧號編隊在長崎縣以西350公里處向東航行,編隊其他船艦包括055導彈驅逐艦南昌艦(101)、054A導彈護衛艦日照艦(598)、901型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號(901
ex-965);這支編隊在12月16日通過日本沖繩島與宮古島之間的水域南下,進入西太平洋,並在東海以及太平洋進行起降訓練,隨後又有一艘052D導彈驅逐艦以及另一艘054A導彈護衛艦與遼寧號編隊會合。
日本海上自衛隊派出出雲號(DDH-183)直昇機母艦、秋月級護衛艦秋月號(DD-115)以及P-1、P-3C等海洋巡邏機持續監視,這是日本海自第一次動用出雲號直昇機母艦跟蹤中國航空母艦,一直緊跟遼寧號編隊直到12月25日遼寧號編隊返回東海。
另外,同時間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USS
CarlVinsonCVN-70)航母打擊群也在印太地區執行部署,並與澳洲海軍紐澳軍團級巡防艦HMASWarramunga(FFH152)
以及澳洲P-8A巡邏機一同作業;依照AIS軌跡圖,12月19日到21日遼寧號航母從沖繩海域進入西太平洋時,正在印尼西伯里斯海域的卡爾文森號打擊群向北推進到菲律賓東南海域,正面迎著南下的遼寧號編隊(雙方距離始終超過2000公里),可能是對遼寧號編隊採取迎擊態勢,並且不排除是與緊跟著遼寧號的日本海自編隊協同作業。
遼寧號航母編隊在2021年12月西太平洋航行訓練中的畫面,一架J-15戰鬥機
正滑躍升空。
遼寧號後方有一艘054A導彈護衛艦以及呼倫湖號綜合補給艦(左)
2021年12月30日中央電視台(CCTV)新聞公布的遼寧號12月遠航訓練畫面
;此時遼寧號正與呼倫湖號(901)綜合補給艦進行橫向補給,畫面左上角
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監視跟蹤的出雲號(DDH-183)直昇機驅逐艦。
2021年12月30日中央電視台(CCTV)新聞公布的遼寧號12月遠航訓練畫面
。
遼寧編隊中的054A導彈護衛艦日照號(598,前)與出雲號(後)正在
對峙。
2021年12月30日中央電視台(CCTV)新聞公布的遼寧號12月遠航訓練畫面
,遼寧號的J-15戰鬥機攔截前來偵察的日本航空自衛隊F-15J戰鬥機(右)
在向西太平洋航渡期間,遼寧號航母編隊全程保持高度戒備,及時調整戰鬥部署等級,曾變換戰鬥隊形,處置複雜多變的海空情況;在西太平洋,遼寧艦編隊連續轉戰多個訓練海域,貼近實戰檢驗編隊作戰能力,多次組織對空、對潛等分域作戰訓練課目;殲-15艦載戰鬥機在島鏈外實施跨晝夜連續訓練和戰術飛行,鍛鍊作戰籌劃、指揮控制、體系構建、兵力協同和綜合保障能力,檢驗、完善、優化戰訓成果10餘項。
面對在西太平洋航訓期間外軍(即日本海自出雲號跟秋月號)的持續跟蹤監視以及多次抵近偵察(日本航空自衛隊也派F-15J戰鬥機抵近偵察),遼寧號編隊全程穩慎處置,多次組織艦載戰鬥機起飛對應遼寧號編隊在12月25日通過宮古海峽返回東中國海,在12月30日上午返回青島母港;在這一輪20餘天的酐雲訓練中,遼寧號編隊跨黃海、東海並經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多個海域,進行多個課題綜合演練、對抗訓練;訓練中以戰領訓、實戰實訓、聯戰聯訓、體系練兵,對標遠海部署能力需求,深入開展實戰運用研練驗證。
2022年5月西太平洋航行訓練
在2022年5月1日中午12時,日本海上自衛隊在長崎縣男女群島以西350公里處海上發現遼寧號航母率領的編隊,並在5月2日凌晨6時通過沖繩縣大正島以北160公里的海域,隨後從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水域往南進入西太平洋;與前次相同,日本海自派出出雲號(DDH-182)直昇機驅逐艦跟蹤監視遼寧號編隊並蒐集情報。
此次遼寧號的西太平洋航行訓練編隊通過宮古島水域時,總共有8艘水面船艦,規模大於先前任何一次中國航母遠航訓練編隊,除了遼寧號之外包括055導彈驅逐艦南昌(101),三艘052D導彈驅逐艦西寧(117)、烏魯木齊(118)以及成都(120),一艘052C導彈驅逐艦鄭州(151)、一艘054A導彈護衛艦湘潭(531)以及901型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號(901)。
日本海自出雲號(DDH-183)拍攝一架J-15戰鬥機從遼寧號起飛,
攝於2022年5月6日遼寧號西太平洋演訓其間。
日本海自出雲號(DDH-183)拍攝一架J-15戰鬥機準備返回遼寧號,
攝於2022年5月4日遼寧號西太平洋演訓其間。
日本海自出雲號(DDH-183)拍攝一架遼寧號的直-18直昇機,
攝於2022年5月4日遼寧號西太平洋演訓期間。
日本海自出雲號(DDH-183)拍攝一架遼寧號的直-9救援直昇機,
攝於2022年5月12日遼寧號西太平洋演訓期間。
依照日本防衛省提供的信息,遼寧號編隊中一艘導彈驅逐艦(應為052C鄭州艦)在5月3日中午離開編隊,編隊至此變成7艘。
遼寧號編隊進入西太平洋後,從5月3日起就持續每天進行艦載機起降,大致是從上午9點持續到晚上7至9點。
5月5日到6日遼寧艦的編隊總共有六艘在一起航行作業(遼寧艦、4艘導彈驅逐艦、一艘補給艦),5月7日(在沖繩縣石垣島以南約150公里海域)起減少為四艘(遼寧艦、2艘導彈驅逐艦、1艘補給艦)。
在2022年5月10日,日本防衛相岸信夫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透露關於遼寧號此次在接近日本南西諸島和台灣的活動,這是遼寧號至今確認的動態中,最接近日本的一次,必須密切關注;岸信夫稱,此次遼寧號航訓艦載機起降已經觀測到「遠超過100架次,可能是旨在提升航母運用能力和遠程作戰執行能力的活動」。
在5月21日下午,遼寧號編隊(總共7艘,包括遼寧號、1艘055驅逐艦、3艘052D驅逐艦、1艘054A護衛艦、1艘901型補給艦)通過宮古島與沖繩之間的海域,返回東海。
(1) (2)
(3)
延伸文章資訊
- 1裴洛西訪台》解放軍航母遼寧號、山東號離港 - 風傳媒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確定訪台,中國官方跳腳。有軍事觀察者發現,中共解放軍的航空母艦遼寧號、山東號這兩天先後離開山東省、海南省,外界關注兩艘 ...
- 2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與其他國家的航母相比,實力如何?
遼寧號不是一艘小軍艦,但也不是亞太地區最大或最有能力的航母。遼寧號排水量約6.6萬短噸(60,000 公噸),超出日本的出雲級直升機護衛艦3.9萬短噸,而長度上則超出 ...
- 3遼寧號航空母艦(原瓦良格號)
依照2011年7月27日中國官方的宣稱,瓦良格號主要將用於驗證與訓練,這是解放軍海軍從頭摸索航母領域的必要過程。因此,遼寧號交付解放軍海軍後,主要任務就是摸索關於航母 ...
- 4中國首艘航艦遼寧號來自於烏克蘭 - 奇摩新聞
遼寧艦原為前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2號艦「里加號」,1988年11月25日下水,1990年7月更名為「瓦良格號」。蘇聯1991年解體後劃分給烏克蘭, ...
- 5台海緊張網傳遼寧號、山東號雙航母出港 - 上報Up Media
網傳中國解放軍為阻止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抵台訪問,不惜出動分隔兩地進行訓練的「遼寧號」與「山東號」2艘航母,前往太平洋與美軍「雷根號」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