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聖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涅槃經】曰:「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故名聖人。
」 ○, 【報恩經】曰:「人生世間,禍從口出,當護於口,甚於 ...
七聖財
简繁转换-简体
很多人學密宗的緣起是:
有人說:「學了密宗,將來會很有錢!」
有人說:「修黃財神法,將來會很有錢!」
有人說:「不如學白財神法,將來會…!」
有人說:「不如學黑財神法,將來會…!」
有人說:「不如五種顏色之財神,全學會!將來更加…!」
以上都不是修學財神法之最正確緣起。
其實我們要求的財是求“七聖財”!喔!!七種財富,那不是更加貪心嗎?
何謂“七聖財”?
七聖財是成就佛道之七種聖法,諸經所說略有不同。
根據
●
【寶積經】記載:「云何聖財?謂信(信受正法)、戒(守持戒律)、聞(能聞正教)、慚(自分有慚)、愧(於人有愧)、捨(捨離一切而無染著)、慧(智慧照事理),如是等德法,是謂七聖財。
彼諸眾生不護此故,名極貧窮。
」
●
【涅槃經】曰:「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故名聖人。
」
●
【報恩經】曰:「人生世間,禍從口出,當護於口,甚於猛火。
猛火能燒一世,惡口能燒無數世;猛火燒世間財,惡口燒七聖財,所以口舌乃鑿身之斧。
七聖財為信、精進、戒、慚愧、聞捨、忍辱、定慧。
」
●
【法句經】說:「信財、戒財、慚愧亦財,聞財、施財、慧為七財。
」
1.
信
信是一切善行的根本,我們能對佛法生起信仰的心,便能依照佛法行善利生,踏入正確修行目標,繼而獲得無窮的利益。
【華嚴經】曰:「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
」所以信是受持正法、成就佛道的首要資糧。
2.
戒
戒是一種規範,是行為依循的準則。
根據【佛遺教經】記載:「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
」再者《大藏經˙薩婆多毗尼毗婆沙》曰:「戒是佛法之平地,萬善由之生。
又戒,佛弟子皆依而住,若無戒者,則無所依。
」所以戒為解脫之本,能防止身口意之惡行。
3.
聞
【維摩經】「菩薩品」曰:「多聞是道場,如聞是行故。
」【圓覺經】曰:「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惟益多聞,增長我見(這裏指佛陀的知見)。
」【雜阿含經】曰:「佛告比丘,若聞色、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
」【中阿含經】記載佛陀與給孤獨長者的一段對話,長者病重,因死亡的威脅而陷入恐怖之中,便向佛陀求教。
佛陀在問答中指出:「若愚痴凡夫,因不多聞,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可見聞為三慧之首,因聞能思,生起智慧,不造惡業;思必能修,行持正法。
若能聞佛聲教,便能開發妙解,如說而行。
4.
慚愧
自慚而不造諸惡,於不善法中能心生羞愧,是為慚愧。
能夠慚愧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足、有所不淨,道德、人格才能昇華,不會造諸惡業,修持正道。
5.
施
即布施,將自己的所有與他人分享。
布施有三種:「財施」─對貧病無依者,給予衣、食、財、藥等;「法施」─將自己所認識的佛法教化眾生,讓眾生明白事理,獲得入世和出世間的智慧;「無畏施」─以種種方法解除眾生的痛苦、害怕,繼而幫助他們遠離一切憂怖。
並運用平等心、無憎愛心,毫不保留地以生命資財隨緣施捨眾生。
6.
定慧
即觀照一切法,而攝心不散亂。
定是慧體,慧為定用,兩者如燈與光,相輔相成,不即不離。
學佛的人常生清淨心,自然定心而生慧,慧中而有定,有了定慧才能解脫。
7.
精進
修一切法,無有間雜,以勇猛心遠離邪行而修持正道。
又心不雜亂名「精」,無有間斷名「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知,不會修習無益苦行。
於正法中,常能保持專一,心不散亂,無有間歇,以求出世道果。
《大莊嚴論經》曰:「富貴者庫藏,多有眾珍寶,悉皆能侵奪,彼若喪失時,則生大苦惱,良醫及妙藥,不能治彼苦。
」說明了外在財富的擁有祇是短暫的,失去了反而更痛苦。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曰:「我見眾生貪所覆,由財物緣致墜墮。
若能獲得七聖財,當令世間離貧苦。
」
七聖財是多麼殊勝的財富!信仰佛法本身就是財富,世間的財富有限、有量、有漏,而且終有消失的一天,惟有出世間的聖財,才能永存不滅,所以求財應求“七聖財”。
延伸文章資訊
- 1請問何謂七聖財? - 心靈環保學習網
- 2佛學大辭典/七聖財-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佛學大辭典/七聖財 ... (名數)見道以後之聖者,分七種。諸經所說少異。寶積經四十二曰:「云何聖財?謂信(信受正法)、戒(持法律)、聞(能聞正教)、慚 ...
- 3七聖財
【涅槃經】曰:「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故名聖人。」 ○, 【報恩經】曰:「人生世間,禍從口出,當護於口,甚於 ...
- 4星雲說偈-- 七聖財 - 人間福報
- 5修行人的財富七聖財 - 人間通訊社
修行人的財富七聖財 · 一、信仰:《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 二、聞法:所謂「以聞思修,入三摩地」,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多聞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