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悶塞、耳朵痛癢怎麼辦? 專業醫師解答 - ETtoday探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吞嚥時會打開以平衡耳朵的壓力,所以說飛機起降時,會建議病人做吞口水的 ... 答:耳黴菌長在外耳朵會造成耳朵癢,長在耳膜上會產生耳朵悶塞感。

回首頁 facebook Line twitter 複製連結 ETtoday新聞雲 > ETtoday探索 新聞總覽 醫療保健 照護線上 每日健康 常春月刊 NOW健康 台灣復健醫學會 旅遊美食 職場甘苦 生活情報 美妝時尚 親子天地 ETtoday新聞雲 > ETtoday探索 2019年02月23日08:00 作者:劉得懿醫師 我最近有感冒,之後就耳朵一直有塞塞的感覺是什麼問題? 答:可能是耳咽管功能不良。

耳咽管是連接中耳和咽喉的通道,負責維持中耳和咽喉之間壓力的平衡。

感冒造成耳咽管發炎,使得耳咽管平衡壓力的功能受影響,就會造成耳朵塞住的感覺。

我之前感冒,耳朵持續塞住,之後閉住口鼻用力吹氣,會聽到耳朵「波」的一聲,然後耳悶感就消失了,但沒一會兒就又塞住,是什麼問題? 答:這也是耳咽管功能不良,程度上有好一點。

正常耳咽管在吞嚥時會打開以平衡耳朵的壓力,所以說飛機起降時,會建議病人做吞口水的動作就是這個道理。

閉住口鼻吹氣,使得空氣從咽部進入中耳,達到中耳壓力平衡的目的。

我被診斷是耳咽管功能不良已經半年了,後續會有其它的問題嗎? 答:耳咽管功能不良,會造成中耳呈現負壓,初期會造成耳朵悶塞感,之後可能造成耳膜塌陷積水,最後會使得耳朵的角質堆積形成珍珠瘤,破壞耳朵周圍的構造。

另外單側中積水也可能是鼻咽癌初期的表現,應該到醫院檢查。

我昨天洗澡時耳朵進水,之後耳朵就塞住了,是什麼問題? 答:可能是耳屎和水塞住了外耳道造成耳屎嵌塞,可以找耳鼻喉科清理塞住的耳屎。

耳屎有什麼功能嗎? 答:耳屎含有溶解酶與脂肪酸,使耳道維持微酸且抗菌的環境,保護耳道避免細菌或是黴菌感染;另外耳屎也有防水保溼的功能,可以避免耳道過於乾燥而發癢。

我會耳屎嵌塞,是因為我耳屎清理不夠嗎? 答:正常的外耳道會把耳屎往外排,所以一般是不用自己挖耳朵。

自己挖耳朵可能造成耳道受傷,使得耳朵失去了耳屎外排的功能,還可能造成耳屎往耳內推,增加治療上的困難。

我兩邊耳朵很癢,是什麼問題? 答:可能是外耳道有發炎造成耳朵癢的感覺。

耳朵癢的時候,很多人會用棉花棒或是耳耙子等工具挖耳朵,往往會造成外耳道發炎更嚴重,甚至造成黴菌感染。

耳朵長黴菌會有什麼症狀? 答:耳黴菌長在外耳朵會造成耳朵癢,長在耳膜上會產生耳朵悶塞感。

為什麼耳朵會長黴菌? 答:可能是因為挖耳朵時把黴菌帶到耳朵裡造成感染、長期使用含抗生素耳藥水、長期耳屎嵌塞使耳道封閉耳道變潮溼而滋生黴菌。

耳黴菌怎麼治療? 答:使用治療黴菌的耳滴劑,加上耳鼻喉科的局部治療,把黴菌清乾淨,通常可以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

耳滴劑應該如何使用呀? 答:患者保持側躺姿勢,耳朵朝上,每次點3-4滴藥水,滴入後輕壓耳珠數次,使藥物確實進入外耳道深處並抵達耳膜,保持耳朵朝上約十分鐘,使藥物能充分作用,之後頭部側傾讓藥物自然流出,擦掉流出耳朵之藥物即可。

耳黴菌會復發嗎? 答:耳黴菌的產生通常和挖耳朵的習慣有關。

若是沒辦法改變挖耳朵的習慣,外耳道還是有可能再感染黴菌。

若只是用棉花棒很輕地挖耳朵,耳道也會受傷嗎? 答:外耳道很脆弱,非常容易受傷,就算是用棉花棒還是可能會受傷。

另外正常的耳朵是彎的,容易造成挖耳朵時弄傷外耳道。

我耳朵痛兩天,可能是什麼問題? 答:小朋友耳朵痛比較常見的是急性中耳炎,而大人耳朵痛比較常見的事急性外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感冒的併發症,而急性外耳炎通常與挖耳朵有關係。

若只是用棉花棒很輕地挖耳朵,也會造成急性外耳炎嗎? 答:外耳道很脆弱,非常容易受傷,就算是用棉花棒還是可能會受傷。

正常的耳朵是彎的,更容易造成挖耳朵時弄傷外耳道而引起急性外耳炎。

外耳炎有什麼嚴重的併發症嗎? 答:外耳炎嚴重時會侵犯顱底造成組織壞死,稱為壞死性外耳炎。

臨床症狀包括耳朵劇痛、高燒、外耳道壞死、臉部痲痺等症狀。

好發於年齡大之糖尿病或免疫不全患者。

我最近沒有挖耳朵,但是會耳朵痛而且會喉嚨痛,是什麼問題? 答:咽喉發炎,會因為神經分佈的問題,連帶造成耳朵痛。

這個時候的耳朵痛,不代表耳朵本身出問題,有的時候是其它部位的「轉移痛」。

還有什麼情況發生耳朵的「轉移痛」? 答:除了上述提到的咽喉、顳顎關節,甲狀腺、鼻竇、頸椎、牙齒、上食道、三叉神經、腮腺等部位發生問題,都有可能造成耳朵的「轉移痛」。

由於可能性很多,要找出原因並不容易。

我最近沒有挖耳朵也沒有感冒,但常常會耳朵痛,吃東西的時候更痛,是什麼問題? 答:可能是顳顎關節發炎。

「顳」是指兩側的頭部,「顎」是指下巴,下巴連接頭部兩側的關節就叫作顳顎關節。

顳顎關節發炎通常與吃東西咬合不對稱有關,如果病人單側蛀牙,就容易使用沒蛀牙的一側咀嚼食物,如此一來咬合不對稱,造成顳顎關節發炎。

由於神經分部的問題,顳顎關節炎也會耳朵痛,這也是一種「轉移痛」。

還有什麼情況可能會造成顳顎關節發炎? 答:嘴巴張太開、張嘴太久、吃太硬太韌的食物.都容易傷害顳顎關節造成顳顎關節發炎。

醫生已經診斷我為顳顎關節發炎,除了吃藥之外我還能做什麼? 答:吃軟一點的食物、吃東西用兩邊的牙齒對稱地咀嚼不要只用單側的牙齒,避免過度張嘴,都可以保護顳顎關節二度傷害。

同場加映:耳屎到底要不要挖?關於耳屎您應該知道的事 搜尋附近的診所:耳鼻喉科(掛號、領藥最方便!)超過68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護線上! 關鍵字: 照護線上 耳朵悶塞 耳朵癢 耳朵痛 耳鼻喉科 劉得懿 探索總覽 探索醫療保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增4例接種疫苗後死亡!男大生打BNT無症狀 18天後打撞球昏迷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最新疫苗接種統計,昨日共打了26萬7790劑疫苗,另新增4人接種疫苗後死亡。

死亡個案通報中,有一名18歲男性接種第二劑BNT疫苗18天後過世。

據了解,該生是在打撞球時突然癱軟昏迷,送醫搶救不治,昨已由院方向指揮中心通報。

2021年12月01日14:46 天氣冷颼颼!怎麼穿都冷 中醫師籲「3部位」保暖最重要 氣溫驟降,全台冷颼颼,明明穿了好幾層衣服還是不暖,可能搞錯保暖重點。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肚臍、肩膀、腳底是3個重點保暖部位,飲食上可多吃薑、麻油,讓保暖事半功倍。

2021年12月01日14:41 就算Omicron侵台「也不會修改春節7+7」 陳時中曝考量原因! 台灣將在春節實施7+7檢疫,但近期南非爆發Omicron疫情,不少人都擔心春節檢疫恐成破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坦言不排除12月有可能就有案例進來。

針對若真的有案例近來是否會修改檢疫措施?他今直言「春節檢疫7+7已經是定案了,越改只會讓防疫措施越混亂。

」 2021年12月01日14:38 開放青少年第二劑打高端? 陳時中「1點考量」:給ACIP委員決定 國產高端疫苗在青少年的有效性仍待評估,馬偕醫院等4家醫學中心日前展開「高端疫苗應用在青少年的安全與有效性臨床試驗」,最快年底前有初步報告。

被問及未來是否會把高端當成青少年第二劑選擇之一?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還是要看實驗結果與ACIP委員決定。

2021年12月01日14:28 第2劑疫苗覆蓋率破5成6!59.4萬劑即期AZ昨天順利用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疫苗接種數據,昨日新增接種26.7萬劑,目前疫苗人口涵蓋率第一劑來到77.93%,第二劑56.80%。

而先前第13批AZ疫苗59.4萬劑效期至昨日為止,指揮中心今日也宣布,於昨天用罄。

2021年12月01日14:27 郵輪業者不堪虧損盼復甦!陳時中:台灣內旅遊和跳島都不反對 台灣本土疫情趨緩,目前包括八大行業都已經解禁,但在郵輪旅遊方面則還沒完全開放。

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台灣做跳島旅遊不反對,相關計畫都在審視中。

2021年12月01日14:25 逾2年未返國遭除籍!指揮中心放寬「健保限制」 復保無需等6個月 根據《戶籍法》第16條第3項規定,2年未入境就會被除籍,而受到疫情影響,不少台商超過2年沒有返台,見面的最新問候語已經變成「你被除籍了嗎」,儼然成為疫情孤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說明,若因疫情超過2年無法返台,健保復保將從寬認定,國民年金也可向勞保局提出從寬採計資格,一旦通過即可續領老年年金等3大年金。

2021年12月01日14:18 因疫情無法返台「被除籍」!財政部釋疑綜所稅、地價稅權益 受到疫情影響,有部分海外國人超過2年未入境,經戶政機關遷出戶籍,所涉所得稅及地價稅問題。

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樓美鐘今(1)日出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特別說明相關權益。

2021年12月01日14:17 指揮中心齊戴「透明口罩」 陳時中:減少聽障朋友接收資訊障礙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下午記者會由指揮官陳時中親自主持,值得注意的是,陳時中今戴了印有愛心的透明口罩。

他表示,12/3是國際身心障礙日,不少聽障朋友也需靠嘴型辨認資訊,因此戴透明口罩可以減少聽障朋友接收資訊的障礙。

2021年12月01日14:11 快訊/增8例境外移入「6人突破性感染」 3人打AZ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其中6人為突破性感染,其中3人接種AZ疫苗、2人打莫德納、1人打BNT。

入境日介於今(2021)年11月17日至11月29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2021年12月01日14:06 留言版 探索熱門新聞 更多+ 浴室霉菌清不完 專家教3招輕鬆消滅 免疫大軍白血球有五個兵種 搶救視力!黃斑部病變逐漸年輕化 荔枝椿象毒液讓人皮膚潰爛 如何自保看這裡 常無意識聳肩? 一招矯正超有感 高血壓降不下 恐是幾個原因造成 別輕忽中耳炎 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房客是公司法人 要注意哪些事項? 閃到腰自己救 疼痛緩解2招搞定 用鍋具怕煮出毒?專家揭地雷用法 探索最新新聞 更多+ 男大生打BNT無症狀 18天後打撞球昏迷亡 天氣冷颼颼 中醫師籲3部位保暖最重要 陳時中:就算Omicron侵台也不會修改春節7+7 開放青少年第二劑打高端?陳時中回應了 第2劑疫苗覆蓋率破5成6!59.4萬劑即期AZ昨天順利用完 郵輪業者不堪虧損盼復甦!陳時中回應 逾2年未返國遭除籍!指揮中心放寬「健保限制」 因疫情無法返台!財政部釋疑綜所稅、地價稅權益 指揮中心齊戴「透明口罩」 快訊/增8例境外移入「6人突破性感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