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5世紀至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國[編輯] ... 一般認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占領的殖民地是葡萄牙於1415年占領的休達。
該港原屬摩洛哥,為撲滅當地海盜、並控制經休達 ...
殖民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3年11月18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殖民地"—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美洲前殖民地國家獨立先驅
聯合國認定的「非自治領土」為前殖民地殘留
殖民地,舊稱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力,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地區。
廣義的殖民地還包括:雖然擁有行政機關、軍隊等國家機構,但經濟、軍事、外交等一方或多方被別國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衛星國和保護國,還有委任統治地、託管地,以及殖民主義國家在這些地區設置的「海外領地」、「附屬地」、「海外省」等諸多不同名稱的各種非本土行政區。
聯合國定義的「非自治領土」為前殖民地的遺存。
殖民地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具備強大的影響力;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甚至頒布法律,控制殖民地區。
由於不是本土,因此宗主國不會把首都遷入殖民地內,亦不會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區,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有如奴隸一般。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大多數遠離宗主國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基於平等原則獲得非殖民化運動的鼓動,最後走向獨立的道路,從發現新大陸開始,持續500年的舊世界殖民主義體系不復存在,只剩少數離岸島嶼等,被殖民國編入本土。
從殖民地的性質上來說,大致可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三種主要類型,這三種殖民地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而順次出現的。
目次
1歷史
1.1起源
1.2早期的殖民地
1.315世紀至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國
1.417世紀至18世紀中葉:英國、法國和荷蘭
1.5工業革命時代:殖民地的萎縮
1.6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占領殖民地的高潮
1.7重新瓜分殖民地與兩次世界大戰
1.8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的獨立運動
2統治方式
3前宗主國對原殖民地的援助
4殖民地定義的爭議
4.1英屬香港以及葡屬澳門
4.2港澳殖民地時期的政治改革議題
5現存的殖民地和海外自治領地
5.1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公布的「非自治領土」名單[19]
6參見
7注釋
8參考書目
9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起源[編輯]
主條目:古代殖民地
羅馬帝國版圖
上古時代的殖民地多為拓殖型殖民地,即宗主國在海外的延續,例如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
在古希臘時期,希臘諸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許多殖民地,一度遠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
希臘人的殖民運動始於與海外地區的貿易需要,同時也有一些希臘公民不滿本城邦政治現狀,或由於地少人多而移居海外。
希臘人的海外殖民區建立起來之後,大多保持政治上的獨立性,但同母邦保留一定的聯繫,派遣代表參加全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並且以身為希臘文明的前哨而自豪。
一些希臘殖民地保存至今,如敘拉古(在義大利西西里島,今名錫拉庫扎)、塔蘭托和拜占廷(今伊斯坦堡)。
現代通用的「殖民地」一詞(拉丁文:colonia,英文:colony,法文:colonie,西班牙文:colonia,德文:Kolonie)來自古羅馬的「Colonia」。
它原指由羅馬公民及其家屬組成的守衛亞平寧半島海岸的村社。
隨著羅馬統治地域的擴大,這一制度逐漸推及到新征服地區,演變成殖民制度。
殖民者仍然享受羅馬公民的一切權利,被征服地區的人口則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至羅馬共和國後期和羅馬帝國時期,隨著被征服地區的羅馬化,公民權方賦予殖民地人民)。
早期的殖民地[編輯]
西羅馬帝國476年滅亡後,其海外行省和殖民地被東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西哥特王國等國家瓜分。
由於政治和軍事上的局限,同時由於西羅馬滅亡之後出現的人口稀少,這些國家幾乎沒有力量去征服海外殖民地。
十字軍運動標誌著歐洲對自身之外的地區產生興趣的開始。
在地中海東岸建立起來的十字軍國家並非殖民地,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占領拜占廷帝國後,威尼斯和熱那亞占領了原屬拜占廷的許多領土,在東地中海建立了自己的商業殖民地。
這些殖民地後來大多被鄂圖曼帝國奪取。
15世紀至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國[編輯]
葡萄牙帝國版圖
西班牙帝國版圖
一般認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占領的殖民地是葡萄牙於1415年占領的休達。
該港原屬摩洛哥,為撲滅當地海盜、並控制經休達中轉的西非黃金及象牙的進口,葡萄牙經過周密布署占領了休達港,隨後為直接與出產黃金的西非黑人帝國建立聯繫,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領了馬德拉、維德角等群島。
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的發展,歐洲出現了對商業資本和財富的渴望。
當時歐洲的主要貿易對象是東方,尤其來自是中國、印度和南洋各群島的絲綢、寶石、香料等奢侈品。
由於當時與東方的貿易被威尼斯、熱那亞壟斷,西歐國家決定自己探索通往東方的航路。
首先對東方航線展開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1498年達伽瑪經過好望角抵達印度。
為了確保與印度的貿易不受蒙兀兒帝國、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國的干擾,葡萄牙於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處殖民地,修築要塞,配備軍隊,保護葡萄牙商人的安全,同時在非洲沿海占據了一些島嶼和濱海據點,作為前往印度的中途補給站。
由於經好望角前往東方的航路被葡萄牙壟斷,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線。
1492年,哥倫布在往西尋找新航路時發現了美洲,西班牙在這「新大陸」上,於16世紀初展開一連串的征服與殖民運動,在極短的時間內消滅了原居者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各個帝國,建立起極其廣大的殖民地。
1494年,西葡兩國為解決在海外競爭上的衝突,在教宗亞歷山大二世仲裁的之下簽訂《托德西利亞斯條約》,劃定雙方在歐洲以外世界的勢力範圍。
葡萄牙以此獲得了西經50度以東的南美洲土地,即今日的巴西,西班牙則控制美洲除巴西以外的龐大地區,殖民範圍同時橫跨了南北美洲。
由於西班牙征服地區盛產金銀,大量貴金屬經西班牙流入歐洲,刺激了歐洲其他地區的物價變革和工商業發展。
同時,由於咖啡、可可、茶葉、菸草、蔗糖、馬鈴薯等新消費品引入歐洲,歐洲人的飲食習慣也大幅度改變,導致對這些消費品需求的增長,這就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征服的美洲廣大地區發展經濟作物的種植。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英國和法國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取了加勒比海諸島,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巴西東北沿海的納塔爾地區。
由葡萄牙人在非洲的馬德拉群島、維德角群島首創的黑人奴隸種植園制度傳入英、法、荷控制的這些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猛增。
而由於殖民者(尤其是西班牙人)對印第安土著的殘酷屠殺,加上從歐洲傳入的疾病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印第安人的數量由15世紀末的5000萬銳減至17世紀的400萬,因此歐洲殖民者不得不從非洲尋找新的勞動力來源。
從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把柏柏爾人用作奴隸(在葡萄牙本土),西班牙人從1502年起開始把非洲黑人運入美洲。
對奴隸貿易的需求促使兩國以及英國、荷蘭、法國、丹麥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在西非洲沿海建設了許多商站,販賣奴隸、象牙、黃金和辣椒(當時被稱為「天堂的種子」,象牙海岸(今名科特迪瓦)的另一個名稱是種子海岸)。
但是由於西非的海岸難以接近,再加上當地的地貌和氣候不適合歐洲人居住,因此在此後幾個世紀的時間裡,歐洲對非洲的殖民只限於少數濱海據點。
從歐洲國家對這些殖民地的命名——黄金海岸、象牙海岸、奴隸海岸——上可以看出,在西非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屬於資源掠奪型殖民地。
17世紀至18世紀中葉:英國、法國和荷蘭[編輯]
18世紀歐洲在非洲和美洲殖民地之間「大三角貿易」的航線
隨著新大陸的發現,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成為商業交通的必經之路,導致義大利地區和德國北部漢薩同盟各傳統商業城市的衰落,以及英國、法國、荷蘭這幾個面向大西洋的國家的經濟興起。
英國最初試圖經過俄羅斯打通東方貿易路線,為此於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後發現俄國與東方沒有直接商業往來,於是轉而尋找西北航線,試圖經北美洲北部前往東方。
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了對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孫灣公司和新英格蘭殖民地。
1600年英國商人建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隨後開始了在印度的擴張。
荷蘭在16世紀末獨立後,迅速發展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業國家,於1602年設立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漸壟斷了與中國、印度、日本、錫蘭和香料群島的貿易。
法國則在北美洲建立了新法蘭西殖民地,並在加勒比海占據了數個具有戰略意義並盛產蔗糖的島嶼。
英國在北美殖民地進行菸草和棉花的商業種植,法國同樣需要向加勒比海島嶼的甘蔗種植園輸送人力。
而由於種植園的高強度勞動使得奴隸人口淨增長為負百分之五[1],進口奴隸成本又低於建設醫療保障,因此兩國對奴隸的需要也日益擴大。
1526年,英國開始奴隸貿易。
不久之後,荷蘭和丹麥作為活躍的貿易中轉國也加入奴隸貿易活動中來,試圖從中分得利益。
瑞典、布蘭登堡、漢堡、庫爾蘭等國家也在這一時期從事奴隸貿易,為此在非洲海岸占領了一些據點。
由於西非地區的本土經濟以採集和狩獵為主,食物產量有限,為了供養奴隸在長途販途中的伙食,在這些據點周圍開闢了農業地區,從歐洲和美洲引進甘薯、薯蕷等糧食作物。
羅伯特·克萊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奠基人
從17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英國和法國由於在歐洲大陸的利益爭奪而進行了4次戰爭,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力量,在海外奪取了法國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領土,一躍成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國,並且在同荷蘭的數次戰爭取代了荷蘭,成為主要的船運國,建立起龐大的商船隊和海軍。
以1763年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籤訂《巴黎條約》為標誌,英國取代西班牙,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強國。
這一時期歐洲國家在美洲的殖民地管理方式基本相同,即將其與本土區別對待,向殖民地派出代表國王的總督或副王,殖民地的經濟發展受到遏制和監管,被迫種植宗主國需要的單一經濟作物,礦業高度發達,其他工業發展停滯,甚至連農具和衣物等基本消費品也無法生產。
宗主國從殖民地無償或低價輸出產品,甚至因此產生了殖民地通貨緊縮、不得不借用別國貨幣(例如在英屬殖民地中通用奧地利的瑪麗亞·特蕾西婭銀幣和西班牙八字銀元)的現象[2]。
殖民地之間的聯繫也被阻止,在北美十三州中,從某一殖民地寄往另一殖民地的郵件要先寄回倫敦。
工業革命時代:殖民地的萎縮[編輯]
大英帝國
法蘭西殖民帝國
比利時殖民地
德意志殖民帝國
工業革命時代到來後,傳統的以蔗糖、菸草和奴隸為主的殖民貿易已經不再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國家對棉花、羊毛、燃料、鐵、銅、錫、煤炭等工業原料的需求取代了對消費品的需求,同時這些國家迫切需要在本國之外開闢市場,以消化本國生產的工業製成品。
由於歐洲地區的市場已經飽和,因此只能向美洲和亞洲(當時尚未開始對非洲的殖民)尋求發展空間。
1776年北美十三州獨立後,英國的殖民事業受到很大打擊,遂將殖民經略重點由北美洲轉至資源更為豐富、市場更為龐大的印度。
此外,英國還占領了澳洲、紐西蘭、緬甸、開普殖民地、香港等地。
由於法國大革命宣揚的天賦人權觀念影響,加上宗教、人道和經濟方面的原因,英國於1807年宣布奴隸貿易為非法,此後荷蘭、法國、瑞典、丹麥等國也宣布禁止奴隸貿易。
這一措施使得各國在非洲沿海的據點迅速萎縮,丹麥、荷蘭均於19世紀中葉賣掉了在西非沿海的商站。
同時由於拿破崙戰爭的衝擊,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對奴隸的需求銳減,這兩國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
在北非,法國利用土耳其的衰敗,藉助消滅北非海盜的機會向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等土耳其附屬國滲透,海盜最活躍的阿爾及利亞受到最沉重的打擊,1815年美國海軍打敗了阿爾及利亞海軍,1819年英荷聯合艦隊炮轟了阿爾及爾城,法國也與阿爾及利亞發生多次衝突,於1830年占領了阿爾及利亞。
從1825年到1875年這段時間,除英國和法國外,歐洲國家征服新殖民地的活動已基本停止,代之以向海外殖民地移民的運動。
而就英國的情況來說,英國首相迪斯雷利在1852年的一句話可以說是這一時期英國對殖民地態度的最好總結:「殖民地是掛在我們(英國)脖子上的沉重磨盤」[3]。
以英國在甘比亞和黃金海岸的兩小塊殖民地為例,其商業稅收遠遠趕不上行政開銷,英國議會幾次建議縮小殖民地規模或將其完全拋棄,只是由於英國皇家海軍西非分艦隊需要在幾內亞灣建立海軍據點禁止奴隸貿易,英國才最終保留這兩處地區。
[4]
1900年的英屬安圭拉殖民地
但是,為了安置加勒比海諸島被解放的黑人奴隸,英國在殖民地萎縮時期通過建立授權公司的形式,又開闢了獅子山殖民地,美國殖民協會在同一時期開闢了賴比瑞亞殖民地,法國則開闢了利伯維爾(今加彭)殖民地,這些殖民地都被用來安置被釋奴隸。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占領殖民地的高潮[編輯]
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德國政治統一之後,德國地理學家腓特烈·拉策爾開始研究當時正在擴展中的德國工業產品的市場問題,並開始應用地理學為俾斯麥的帝國主義政策作辯護。
他認為,由於世界在向前發展,空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將越來越重要,大國將逐漸拓展,小國變得無足輕重。
世界歷史對空間之要求越來越大,這個事實可以從各重要商業國家的演變明白看出:威尼斯是一個城市;荷蘭是一個三角洲國家;英國是一個島;美國是一個大陸。
各強國必須遵從這個絕對的、必然的趨向,努力用殖民、合併及征服的手段來拓展他們的空間[5]。
英國帝國主義理論家哈爾夫·馬金德也提出了類似的理論,指出一個國家如果要生存,必須實現自給自足。
控制原料產地並將其變為產品輸出市場成為攸關國家利益的戰略需求。
在19世紀的頭75年裡,西方國家平均每年占領21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在後25年裡,平均每年占領62萬平方公里殖民地。
從15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殖民主義國家在被稱為「最後的大陸」的非洲占領的領土只有318萬平方公里,而在19世紀最後的25年裡,歐洲對於非洲的興趣又濃厚起來,在非洲占領了2569萬平方公里土地。
[6]
由於歐洲的迅速工業化和人口的增加,對植物油、植物纖維、橡膠和某些礦產資源的需求增大了,而這些產品可以用廉價的工業品在非洲換得,對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對非洲原料產地的激烈爭奪。
殖民主義國家對非洲內地的殖民始於19世紀晚期法國在塞內加爾開創的逐步推進方式,即以種植花生或油棕櫚的農場為前進基地,利用藥物治療熱帶疾病,利用當地土著組成僱傭軍隊,沿主要河流向腹地推進,這種方式遠比英國的沿海滲透方式有效,因此為其他殖民國家所效仿。
1870年代,南非發現巨大的金剛石、黃金等礦產又刺激其他殖民國國家在非洲其他地區探尋同類礦藏,爭奪的土地不再限於適宜種植農作物的地區,荒地、沼澤、沙漠和無人區都成為爭奪的對象。
1884年至1885年間的柏林西非會議上,與會各國確定了「只有實際占領才能證明對一個殖民地的統治權」的原則,已占據非洲沿海地區的國家,如英國、法國和葡萄牙,迅速與當地酋長簽訂協議和條約,把自己的勢力擴大到內陸。
新興的工業強國——德國、比利時和義大利也加入到對非洲的爭奪中來。
從1885年至1900年,歐洲國家完成了對非洲的瓜分。
除了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兩個政治上獨立的國家外,傳統的非洲王國如阿散蒂、達荷美、索科托、布干達,以及由歐洲荷蘭裔阿非利卡人建立的德蘭士瓦共和國、奧蘭治自由邦、納塔利亞共和國等國家都先後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保護國。
埃及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完全受英國的控制。
在亞洲,俄國從1860年代起加速了對外高加索、中亞、西伯利亞及遠東的殖民和征服,先後占領了哈薩克汗國的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以及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浩罕汗國,並向中國的新疆、外蒙古和滿洲地區滲透。
到1876年,俄國已經占領了1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法國征服了安南、寮國、柬埔寨,英國占領了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北部,控制了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南部。
在大洋洲,新興的德國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殖民地。
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國家還將一些經濟落後的國家變為半殖民地,如中國、朝鮮、暹羅、波斯、阿富汗等,在這些國家攫取了海關、交通、通商、築路、開礦、建廠、開辦銀行、訓練軍隊等權益。
重新瓜分殖民地與兩次世界大戰[編輯]
至20世紀初,殖民國家及殖民地已占全世界85%的陸地面積。
各國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
事實上除了實力仍然強大的英國和法國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仍然掌握著大片的殖民地,而新興的美國、德國、日本和義大利這些國家只占有一些面積不大、資源貧乏的「剩餘地區」。
隨著爭奪殖民地的手段趨於激烈化,各主要殖民國家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相繼捲入一系列外交和軍事衝突,如英法德之間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英法之間的法紹達危機、兩次布爾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美西戰爭、日俄戰爭、意土戰爭等一系列衝突。
從1900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各殖民國家為了爭奪新殖民地或保護既有殖民地而縱橫捭闔,形成了極其複雜的利害衝突關係:德國對英國的世界霸權提出挑戰;日本對俄國在東北亞的霸權發出挑戰;俄國對英國在南亞、西亞的霸權發出挑戰;英國在歐洲利用法國遏制德國,又在東亞利用日本牽制俄國;法國利用俄國牽制德國;德國利用奧匈帝國和鄂圖曼帝國包圍俄國……為了鞏固既有的殖民地,相繼組成了英法俄協約國和德奧意同盟國兩大集團。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義大利倒戈)戰敗的結果告終。
作為懲罰,德國被剝奪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奧匈帝國瓦解,領土被鄰國瓜分或組成新的國家,鄂圖曼帝國喪失了全部阿拉伯領土。
隨著經濟的現代化、市場的調整、城市化的發展、社會文化的進步、民族解放和反殖民主義運動的高漲,到1920年代時老式的殖民主義體系已經大為削弱,殖民國家已經認識到不能通過戰爭的手段來獲得新的殖民地。
戰敗國被剝奪的殖民地成為國際聯盟的委任統治地區交給戰勝國管理,雖然實質上仍是殖民地,但國際聯盟的委任統治條款已經規定受託國必須促進委任統治地居民的福利,並在適當的時候建立獨立的國家。
到1930年代,出現了新的殖民主義思潮——源於地緣政治理論的德國法西斯主義殖民觀及「生存空間」的概念。
日本也在日俄戰爭之後開始提出亞洲國家在日本「領導」下抵禦白人世界侵略的口號,並在1930年代將其演變為「大東亞共榮圈」理論。
其他法西斯國家如義大利和西班牙也陸續提出了「法西斯帝國主義」和「大西班牙主義」的口號。
希特勒曾在其著作《我的奮鬥》中不主張德國從事海外擴張,認為在海外擴張不如在歐洲擴張對德國有利,但他後來卻核准納粹黨「25點綱領」中的殖民地要求,並在1933年後鼓勵德國殖民地運動派的活動[5]。
1931年日本發動9·18事變,占領了中國東北,宣告對世界的重新分割已經再度開始,繼之是193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十分複雜,不能簡單歸結於傳統形式殖民主義發展的結果,但殖民主義的變種——「生存空間」理論,以及對「生存空間」的爭奪,顯然是其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的獨立運動[編輯]
參見:非殖民化和世界殖民地獨立時間列表
1939年的世界殖民地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戰後殘存的各主要殖民國家,如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義大利,在戰爭中都被削弱。
在戰爭期間,未被占領的盟國殖民地,如印度、東非、奈及利亞、比屬剛果等地的民族工業得到一定的發展,殖民帝國內部的分工體系被打破。
同時,由於日本和德國藉助扶植殖民地民族主義運動的方法來削弱盟國的力量,盟國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在戰爭中也在軸心國的卵翼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殖民地解放運動首先在曾被日本占領的荷屬東印度、英屬緬甸、法屬印度支那等地爆發。
這些地區的民族主義者曾經在戰爭中與日本占領軍合作,建立名義上「獨立」的傀儡國家。
日本在投降前夕將權力及武器移交給當地的民族主義分子,令其為盟國製造混亂。
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首先宣布獨立,越南於9月2日宣布獨立。
殖民地獨立運動的浪潮隨即蔓延到緬甸、印度、馬來亞、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和地區。
至1953年柬埔寨獨立之後,法國、荷蘭和美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已經全部成為獨立國家。
大英帝國曾是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國,影響力遍及全球。
早於二戰前,英國通過《1931年西敏法令》,給予自治領獨立國家的權利,但自治領實際上仍作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
二戰後,一些國家如印度、南非等便宣布獨立,但這些國家仍屬於大英國協,與原宗主國英國保持特殊關係,而澳洲、紐西蘭等大英國協王國仍視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
進入1950年代後,特別是1955年萬隆會議之後,在已獨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鼓舞之下,這一運動又發展到非洲。
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後,英國宣布了「從蘇伊士以東撤退」的政策,英國在1957年至1963年間先後撤出錫蘭(今斯里蘭卡)、馬來亞、北婆羅洲、海峽殖民地(新加坡、馬六甲和檳榔嶼)、南葉門、巴林、科威特、卡達、特魯西爾阿曼(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桑給巴爾、肯亞和烏干達。
戰後非洲國家的獨立浪潮,始於1956年英埃蘇丹和1957年加納的獨立。
從1960年起,非洲殖民地獨立運動達到高潮,1960年一年內,非洲有17個國家宣布獨立,其中13個國家為原法屬殖民地,3個國家為原英屬殖民地(包括意屬索馬利亞),1個為原比屬殖民地。
至1960年代末,英國和法國所屬的殖民地已經大多被宣布獨立。
而隨著萬那杜在1980年獨立,法蘭西殖民帝國正式終結。
1980年,南羅得西亞更名為辛巴威,並從英國獨立,至此大英帝國喪失其在非洲大陸的所有殖民地。
不過,南非(包含西南非洲)此時仍由當地白人所控制,直至1990年3月21日西南非洲獨立為納米比亞以及1994年5月10日納爾遜·曼德拉成為南非總統後,白人在非洲的統治才結束。
至於大英帝國在亞洲大陸的最後一塊殖民地香港,則在1997年7月1日正式脫離英國統治,英國把香港主權移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至此大英帝國正式成為歷史。
雖然蘇聯不屬於殖民帝國,但蘇聯在二戰後對東歐、中亞國家的直接控制(大部分為蘇聯的衛星國,雖為獨立主權國家,並加入聯合國,卻毫無獨立的國防和外交權力,經濟也受蘇聯控制),蘇聯對境內少數民族的鎮壓也被認為是另一種形式的紅色殖民帝國。
蘇聯亦支持解殖的獨立戰爭,而新獨立的國家雖然有獨立的主權,但雖然蘇聯在1991年12月25日解體,雖然繼承的俄羅斯對東歐地區仍保持一定的影響力,但東歐國家已擁有完全的主權獨立,大部分國家亦加入歐盟和北約,蘇聯隨之消失。
在1974年的康乃馨革命前,只有葡萄牙仍然在非洲保留有大片殖民地,革命後葡萄牙政府宣布放棄所有殖民地,1975年容許所有殖民地獨立,但葡萄牙的最後一塊殖民地澳門直到1999年12月20日才脫離葡萄牙統治並主權移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至此葡萄牙帝國宣告終結。
西方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時代亦正式結束。
統治方式[編輯]
主條目:殖民主義
對於殖民地的統治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不同見解:即尊重殖民地舊有習慣、不刻意予以同化的特別統治主義,以大英帝國為代表;以及將殖民地視為本國領土的延伸,盡力予以同化為本國人的內地延長主義,以法、葡、西、日等國為代表。
前宗主國對原殖民地的援助[編輯]
1950年代非洲和亞洲的殖民地廣泛獨立後,一些宗主國對原殖民地進行了廣泛的援助。
援助的內容既包括經濟上的,也包括政治、文化、軍事等領域的合作。
經濟援助是宗主國援助的最主要形式,包括直接的經濟援助、以及貸款、投資等形式的財政援助。
以法國對非洲前法屬殖民地國家的援助為例,1997年和1998年,法國向剛果提供了2.42億和2060萬美元,分別占當年剛果外援總額的90%和31.9%。
1998年法國對多哥的援助達149億非洲法郎。
[7]
比利時對剛果民主共和國(薩伊)的財政援助在1999年為2280萬歐元,至2002年為4440萬歐元[8]。
此外,前宗主國通常還與原殖民地國家簽署技術、軍事、文化等合作協定,為這些國家提供留學生獎學金,派遣技術專家,提供軍事顧問和武器。
殖民地定義的爭議[編輯]
與本國原有領地相連的、但是具有不同的種族和文化的新征服地區是否可以被算作殖民地,一直是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
歷史上俄國對中亞、西伯利亞和北美洲的殖民,美國的西進運動,條頓騎士團對東歐的殖民以及奧地利帝國對中歐的占領,都具有征服殖民地的性質。
一些歷史學家也將這些對新領地的征服算作殖民運動。
但也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些地區被征服後經過一定時間的演變,成為與宗主國其他行政區劃地位相等的新省份(或州),並採納了宗主國的語言、文化、意識形態,因此不應該算作殖民地。
一種折中的看法是,將征服行動本身看做是殖民行為,但被征服地區作為與宗主國其他政治實體(如省、州)地位相同的實體加入宗主國、其居民享有與宗主國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權利後,該地區作為殖民地的時期即告結束。
以美國歷史為例,即從西部新領土歸美國統治時開始,到該領土作為州加入合眾國的那段時期為止,這段時期可以算是該地區的殖民地時期(例如1867年-1959年的阿拉斯加)。
歷史上中國周邊國家對中國的藩屬關係也不同於殖民地與宗主國的關係,因為這些國家政治上實行內部自主,經濟和軍事也完全獨立。
事實上這種關係有些類似於神聖羅馬帝國早期的德意志諸邦與帝國皇帝、以及宗教改革之前歐洲各國對羅馬教廷的臣服關係。
第二個具有爭議的問題是海外領地與殖民地的區別。
一些面積很小、原為荒涼無人地區的殖民地(大多是海島),其居民為宗主國移民,享有完全、充分的政治權利,與宗主國具有相同的文化,對宗主國有認同感,或者由於太過荒涼而無常住人口,這樣的地區不能夠算做殖民地。
具體來說,比如英國的福克蘭群島、聖赫倫那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以及挪威的布韋島。
法國的一些海外省雖然人種與法國本土不同,但對法蘭西文化也有很強的認同感,並且不願獨立。
與之相反,如果一個殖民地被列為「海外領地」或「海外省」,但其居民因膚色、種族、信仰等原因不能享有與宗主國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權利,則該地區仍被作為殖民地看待。
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50年代葡萄牙宣布安哥拉、莫三比克等非洲殖民地為「海外省」後,由於當地的黑人無法享有完全的公民權利,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均不承認這些地區為非殖民地地區。
同樣的例子是,1965年11月11日羅得西亞(今辛巴威)總理伊恩·史密斯宣布獨立後,由於國內的黑人政治地位仍與獨立之前相同,因此除南非和葡萄牙等少數國家之外,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均不承認羅得西亞為獨立國家,英國還提出了稱為「NIBMAR」的原則,即「多數統治落實前不得獨立」(NoIndependenceBeforeMajorityAfricanRule)。
根據《南極條約》各國對南極洲均不能提出領土要求或宣布其為殖民地,已經提出的也被凍結。
英屬香港以及葡屬澳門[編輯]
英屬香港及 葡屬澳門:1842年《南京條約》把香港島割讓為英國殖民地,其後1860年《北京條約》再割讓九龍及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99年,塑造了今日香港大致範圍。
澳門則在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向明朝租借,及在1887年與清朝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成為殖民地。
然而,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透過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代表權後,翌年即1972年向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提出撤消香港及澳門的殖民地地位並獲通過,理據是「殖民地是遭受外國統治管轄而喪失主權的國家……香港及澳門本身並非主權國家,而是英國和葡萄牙所佔領的中國領土,是帝國主義國家強加於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這些不平等條約,聯合國並沒有權討論這些問題[9]。
」此舉的結果是使香港及澳門人民喪失自決的權力,無法依據聯合國非殖化的努力及早自治[10],自此港澳被移出聯合國「非自治領土」名單[11]。
直至198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分別與英國及葡萄牙就香港及澳門前途談判期間,一再強硬拒絕香港及澳門人民在談判桌上佔一席位,其後兩個聲明亦未有香港及澳門代表簽署,以使1997年及1999年,香港及澳門在繼續維持原有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的一國兩制原則下,過渡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
而香港及澳門特別行政區人民無法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2],進入中國內地仍需要特別證件(回鄉證)[13]。
另外,英國和葡萄牙對香港及澳門殖民地的統治方式,較接近於特別統治主義。
兩個宗主國本身移民此地的人民比例不高,相反更多的是香港及澳門成為了殖民地之後才由中國大陸南來的華人,如推翻滿清的孫中山即為此例。
後期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逃港偷渡潮為甚,超過三百萬人冒著喪失性命之險,為逃避中國共產黨政治迫害及中共內政混亂引致的饑荒,從中國大陸自願偷渡至這兩個殖民地,他們並非被強迫人口販賣或受強權強行押解。
從19世紀至20世紀之間,香港及澳門由當初封建晚清治下的漁村小鎮,透過吸收當時西方工業革命的先進技術、基建、思想及制度,依靠自由貿易、手工業及金融服務等,發展成融會中西文化、華洋雜處的國際城市。
香港及澳門殖民地並不屬於破壞型的掠奪而更多屬於建設型的努力。
多數的英國派駐香港官僚,如港督麥理浩,即使留港工作十年,但退休後一般不會繼續在香港生活,其子女亦會隨同回國,而非繼續在香港戀棧。
港澳殖民地時期的政治改革議題[編輯]
主條目:殖民地時期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根據2017年公布的部分英國外交部的解密文件顯示,在二戰後非殖民化浪潮中,英國政府曾探討讓香港成為自治領的可能,例如楊慕琦計劃,但受到中國大陸內政不穩的因素影響,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亦多次向英國政府警告「讓香港自治會視作為不友善的表現[14][15][16]」。
英國外交部曾在1952年批准第22任香港總督葛量洪較為溫和的改革方案,但行政立法兩局的官守官員突然反對任何改革,時殖民地大臣列堤頓(OliverLyttelton)在同年表示任何重大改革都不恰當。
1958年上任的港督柏立基認為,推動任何改革都會挑釁中國大陸[17]。
致令英國政府在香港統治至1997年6月30日,期間只作民生事務改革而無以在香港推動民主。
從1962年起一直居住在香港的英國學者顧汝德說:「由外籍人組成的殖民地政府,與以華人為主的商界精英串通一氣,致力保存遺留自上世紀的殖民地政治體制,連最溫和的改革都要扼殺。
」接任楊慕琦的葛量洪認為楊慕琦的改革並非必要,認為香港不能實行他在牙買加、奈及利亞和斐濟擔任總督時發展的那種制度,並且指出:「香港和其他殖民地不同,因為香港永遠不可能獨立,它要麼繼續是英國的殖民地,要麼被中國收回,成為廣東省的一部分。
」香港歷史學家高馬可認為,葛量洪須要為扼殺楊慕琦的改革負上很大的責任[17]。
其後的港督麥理浩從香港民生內政著手,大力發展基建及推進各個制度的現代化,致使香港在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及繁榮。
在澳門,1966年發生一二·三事件及1974年四二五革命後,葡萄牙臨時政府更直接宣佈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但受中國大陸方面拒絕接收而維持「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國領土」直至1999年12月20日,期間澳葡政府雖然成立由親共社團控制的澳門立法會,對社會事務放任不理,澳門無推進自治與民主,並造成過渡期的混亂局面。
現存的殖民地和海外自治領地[編輯]
聯合國成立後,去殖民化進程加快,大多數殖民地完成去殖民,但英法等國依然有大量前殖民地以「海外領地」形式存在。
《聯合國憲章》第十一章將非自治領土定義為「其人民尚未臻自治之充分程度者」。
大會在1946年12月14日第66(I)號決議中列出了適用《憲章》第十一章的72個領土名單。
1963年,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執行情況特別委員會(又稱「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或「24國委員會」)核准了適用《宣言》的領土初步名單(A/5446/Rev.1,附件一)。
如今,24國委員會的議程上保留了下列17個非自治領土。
負有或承擔管理這些領土責任的會員國稱為管理國。
[18]這些地區的人民享有自決權。
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公布的「非自治領土」名單[19][編輯]
區域
非自治領土名稱
主要管理國
地位
其它要求
人口
面積/km2(mi2)
非洲
西撒哈拉
無(大部分地區由 摩洛哥管轄,但聯合國不承認其管理地位)
政治實體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531,000
266,000(102,703)
大西洋
聖赫勒拿
英國
海外領土
不適用
5,396
310(120)
大西洋
百慕達
英國
海外領土
不適用
62,000
57(22)
大西洋
福克蘭群島
英國
海外領土
阿根廷
2,500
12,173(4,700)
加勒比海
安圭拉
英國
海外領土
不適用
15,500
96(37)
加勒比海
英屬維京群島
英國
海外領土
不適用
28,103
153(59)
加勒比海
開曼群島
英國
海外領土
不適用
55,500
264(102)
加勒比海
蒙特塞拉特
英國
海外領土
不適用
5,000
103(40)
加勒比海
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
英國
海外領土
不適用
31,458
948(366)
加勒比海
美屬維京群島
美國
非合併建制領土
不適用
106,405
352(136)
歐洲
直布羅陀
英國
海外領土
西班牙
29,752
5.8(2.2)
太平洋
美屬薩摩亞
美國
非合併建制領土
不適用
55,519
200(77)
太平洋
法屬玻里尼西亞
法國
海外屬地
不適用
271,000
4,000(1544)
太平洋
關島
美國
非合併建制領土
不適用
159,358
540(208)
太平洋
新喀里多尼亞
法國
海外屬地
不適用
252,000
18,575(7,172)
太平洋
皮特凱恩群島
英國
海外領土
不適用
50
35.5(13.7)
太平洋
托克勞
紐西蘭
海外領土
不適用
1,411
12.2(4.7)
參見[編輯]
殖民主義
總督(殖民地官職)
次殖民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國家
僑居地
殖民地(羅馬)
內部殖民主義
特別統治主義
內地延長主義
殖民國家列表
世界殖民地獨立時間列表
各國建國時間列表
奴隸貿易
非殖民化
非洲獨立運動(英語:Africanindependencemovements)
地理大發現
美帝國主義
蘇維埃帝國
反帝國主義
特許公司
冷戰
殖民帝國
殖民戰爭(英語:Colonialwar)
古代殖民地
殖民時期的印度(英語:ColonialIndia)
殖民
租借地
美洲殖民
東向移民運動
最大帝國列表
亞洲殖民
帝國主義
昭昭天命
穆斯林的征服
後殖民主義(英語:Postcolonialism)
保護國
閱論編近代殖民帝國
美國 荷蘭帝國 大日本帝國
奧匈帝國 瑞典帝國 挪威王國
比利時殖民帝國 法蘭西殖民帝國 葡萄牙帝國
大英帝國 德意志帝國 俄羅斯帝國
庫爾蘭 醫院騎士團 西班牙帝國
丹麥-挪威聯合王國 義大利殖民帝國 鄂圖曼帝國
參見:
古代殖民地
歐洲國家殖民地
注釋[編輯]
^FactsabouttheSlaveTradeandSlavery
^《貨幣史》p352。
在美國獨立前,北美洲殖民地使用過各種貨幣,比如1637年至1661年,馬薩諸賽殖民地宣布北美印第安人的貝殼串珠為法定貨幣,可以用來償還12便士以下的債務。
此外在北美十三州還使用過西班牙和法國的硬幣。
^"Thesewretchedcoloniesareamillstoneroundournecks",1852年,致LordMalmesbury的信箋
^《殖民主義史·非洲卷》p16
^5.05.1《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濟後果》,「納粹德國的殖民地政策」
^《殖民主義史·非洲卷》p5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3-12-12.
^DiabolicDigest
^吳志菲.聯合國將香港澳門從殖民地名單中刪除.人民網、北京晚報.2010年11月4日[2017年6月23日](中文).
^黃之鋒、敖卓軒.港澳不算殖民地?1972年聯合國決議的真相.端傳媒.2016年11月2日[2017年6月23日](中文).《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的執行》……目的為支持聯合國進一步協助推動全球去殖化。
例如議案第五段譴責殖民主義,而第六段更清楚「確認殖民地人民及外國統治下人民為行使其自決和獨立權而運用一切必要手段進行鬥爭的合法性」。
/由當時的發言紀錄可推斷,支持議案的委員國代表中,絕大部分投下贊成票的理由,是希望看到被殖民的人民盡快獲得自由,而根本不是就黃華的要求表態。
……「香港和澳門應否從殖民地名單被剔除」此議題,並未被分拆成為一個獨立議案,聯合國大會從沒就其作過充分辯論及表決,最後鑄成大錯……結果港澳人民的前途就被白白斷送。
/無論如何,中共今天刻意把1972年11月2日這個2908號決議的投票意義,由「99個委員國支持殖民地自決」,扭曲成「99個委員國反對港澳人民自決」,嚴重違背歷史事實。
^前托管和非自治领土名单.聯合國.
^解放軍歡迎港人入伍專家指須研法律問題.香港新聞網、香港商報.2011年6月8日[2017年6月23日](中文).
^陳明銶.五世紀之中歐交流:二十世紀以來的澳門和香港.灼見名家.2014年11月30日[2017年6月2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2月15日)(中文).
^JamesGriffiths.ThesecretnegotiationsthatsealedHongKong'sfuture.CNN.2017年6月22日(英語).AllowingHongKongpeopletogovernthemselveswouldbea"veryunfriendlyact,"premierZhouEnlaireportedlytoldBritishofficialsin1958.AnotherChineseofficialin1960threatenedpotentialinvasioniftheUKattemptedtointroducegreaterdemocracytothecolony.
^FCO40/327.ConstitutionaldevelopmentofHongKong.英國外交部.1971年(英語).
^CNN解密:英曾想讓香港自治周恩來批不友善.香港經濟日報.2017年6月20日[2017年6月23日](中文).周恩來更在1958年向一名英方官方警告,強調「任何(令香港)邁向自治領土狀況的舉措將,都會被視作非常不友善。
」……據稱,中共官員更於於1960年威脅,如英方嘗試讓香港擁有更多民主,中共可能因此而出兵。
^17.017.1高馬可《香港簡史-香港史名著譯叢》,中華書局(香港),2013年,第165-168頁
^非自治领土.聯合國.
^Non-Self-GoverningTerritories.[2015-09-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2).
參考書目[編輯]
《殖民主義史·非洲卷》鄭家馨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7301041632
《殖民主義史·東南亞卷》梁志明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7301043481
《殖民主義史·南亞卷》林承節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7301034318
《貨幣史》AHistoryofMoneyFromAD800byJohnF.Chown,RoutledgeandTheInstituteofEconomicAffairs,1994,商務印書館2002年北京出版,ISBN7100033322
《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England'sTreasurebyForraignTradebyThomasMun,London1664,商務印書館1965年北京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濟後果》EconomicConsequencesoftheSecondWorldWarbyLEWISL.LORWIN.(NewYorkRandomHouse.1941)商務印書館1944年重慶出版
外部連結[編輯]
AmericanSamoaasksagaintoberemovedfromU.N.colonieslist
殖民宗主國簡介
殖民地簡史
rthk.hk香港電台網站:講東講西殖民地
規範控制
AAT:300235115
BNF:cb11952088m(data)
GND:4031790-0
LCCN:sh85028562
NDL:00572202
NNL:000664588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殖民地&oldid=69310769」
分類:殖民地國際關係史殖民主義殖民政策隱藏分類:Webarchive模板wayback連結CS1英語來源(en)自2013年11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አማርኛ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VõroFrançaisNordfriiskFrysk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KurdîLatinaLimburgsLietuviųLatviešuBahasaMelayuMirandésမြန်မာဘာသာ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PolskiپښتوPortuguêsRunaSimiРусскийSicilianuسنڌي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ၽႃႇသႃႇတႆးSimpleEnglish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法蘭西殖民帝國- 來自維基導遊的旅行指南 - Wikivoyage
1534年至1980年的殖民帝国 ... 文化 > 歷史之旅 > 歐洲歷史 > 法蘭西殖民帝國. 法國在歷史上多次建立過帝國政權,但本條目僅介紹法國殖民史,即法蘭西殖民帝國。
- 2殖民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5世紀至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國[編輯] ... 一般認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占領的殖民地是葡萄牙於1415年占領的休達。該港原屬摩洛哥,為撲滅當地海盜、並控制經休達 ...
- 3殖民帝國 - 中文百科知識
殖民帝國是一款休閒益智遊戲。基本信息中文名:殖民帝國外文名:Colonization 類型:策略遊戲平台:PC 開發商:Sid Meier 發行日期:1994 作業系統:DOS遊戲介紹Sid ...
- 4歐洲殖民帝國(1815-1919) - 博客來
書名:歐洲殖民帝國(1815-1919),語言:簡體中文,ISBN:9787500494263,頁數:245,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作者:(荷蘭)韋瑟林,出版日期:2012/05/01, ...
- 5殖民主義
1914年歐洲的殖民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