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人們預測中全球暖化效應對環境以及人類的生活影響深遠。
它首要表現為全球平均氣溫的升高,並且引發一系列次級效果,例如海平面上升、農業分布的改變、惡劣氣候的增加 ...
全球暖化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10月11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全球暖化的效應"—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3年8月8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對最近海平面高度的測量,由23根位於地質狀況穩定的長潮汐量杆得出
人們預測中全球暖化效應對環境以及人類的生活影響深遠。
它首要表現為全球平均氣溫的升高,並且引發一系列次級效果,例如海平面上升、農業分布的改變、惡劣氣候的增加以及熱帶疾病疫情的擴大。
這種效應已經能夠在某些例子中觀察到,雖然目前還很難將這些特定的現象歸因於全球暖化。
這些影響的程度及其可能性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政治議題,並且在細節上仍然是不確定的科學問題。
對於可能的效應以及目前認知水平的匯總可以參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二工作小組的報告[1],對於氣候變化的預測可以參見第一工作小組[2]。
2007年,IPCC報告包括了預計效應的總結。
目次
1全球暖化的效應
1.1氣象
1.1.1極端氣象
1.1.2改變區域氣候平衡
1.2海洋
1.2.1海平面上升
1.2.2水溫升高
1.2.3酸化
1.2.4熱鹽循環的終止?
1.2.4.12005年末的布萊頓測量報告
1.3生態系統
1.3.1生態生產力
1.4冰川消融
1.5進一步的變暖效應
1.5.1碳循環的反饋
1.5.2森林火災
2後果
2.1經濟
2.1.1農業的衰退
2.1.2保險業
2.1.3交通
2.1.4洪水
2.1.5移民
2.1.6西北航道
2.1.7經濟發展
2.2環境
2.2.1缺水
2.3健康
2.3.1氣溫升高的直接效應
2.3.2疾病的傳播
3參見
4參考文獻
4.1引用
4.2來源
5外部連結
全球暖化效應[編輯]
全球暖化的效應極有可能是因為所有人類活動有意或無意的破壞了原本正常的地球環境,且尚未停止對地球環境有害的各式行為,及綜合各項原因導致出現這樣的情況。
氣象[編輯]
氣溫上升可能會導致降水的增加[3][4]不過對於暴風雨的影響就不這麼顯然。
熱帶風暴的形成部分取決於溫度「梯度」,而後者可能由於北半球極地的升溫幅度高於其他部分而被減弱[5]。
崔(Choi)和費什爾(Fisher)在《氣候變化(ClimateChange)》第58卷(2003)149頁中預測到,每增加1%的年降雨量就會使災害性風暴造成的損失擴大2.8%。
極端氣象[編輯]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PCC)的第三份年度評估報告《2001氣候變化》指出「缺乏有力的證據以顯示熱帶和溫帶風暴的特徵有所改變。
」[6]不過最近有一些有限的證據顯示風暴的強度正在加大,比如伊曼努爾(Emanuel2005)衡量颶風密度的「能量消耗指數」[7]。
在世界範圍內,達到四級或五級的颶風——表示風速大於每秒56米——的比例從1970年代的20%上升到1990年代的35%[8]。
而由颶風帶到美國的降水在二十世紀中增加了七個百分點[9]。
持續不斷惡劣天氣的高風險並不意味著惡劣天氣比正常天氣日要多得多的[10],相反,有證據表明惡劣天氣和適度的降水日都增加了。
史蒂芬·姆瓦基夫旺姆巴(StephenMwakifwamba)作為國家能源、環境和技術中心的協調人撰寫了坦尚尼亞政府遞交給聯合國的氣候變化報告。
他說在坦尚尼亞氣候變化正在發生中,「過去,我們每十年才會發生一次乾旱,現在我們根本不知道它什麼時候發生,他們發生的太頻繁了,而且緊跟著就是洪水。
氣候越來越難以預測,我們也許在五月就會發生洪水或者三年就來一次乾旱。
以前丘陵高地是沒有蚊子的,現在也有了。
地下水位每天都在降,對農民來說降雨來的總是不是時候,這也引起了很多其他問題」[11]。
美國科羅拉多玻爾得市的蒸發量一直在持續增長
當氣候變得更溫暖,蒸發量將會增加。
這可能導致更多的降水以及侵蝕,並且在更為脆弱的熱帶地區,特別是非洲,可能會加劇去森林化所導致的沙漠化。
許多科學家認為全球暖化的發展可能導致了更多的極端氣象的產生。
IPCC的第三份年報中稱:「……21世紀,全球平均水蒸氣濃度以及降水量預期將會增加。
至21世紀下半葉,北半球的中高緯度以及南極洲的冬季降水量很可能會增加。
在低緯度會出現降水量地區性的增加,而在陸地區域上則將減少。
在大多數地區,降水量年與年之間的變動很可能將會拉大,同時平均降水量增加。
」[12][13]
極端氣象造成的損失正在快速地增長。
英國保險業者協會(AssociationofBritishInsurers,ABI)稱限制碳的排放將有助在2080年以前將預計的熱帶氣旋增加所帶來的年度損失減少80%。
這種損失還可能因為在災害高發地區如海岸和沖積平原上進行建築而進一步升高。
ABI還宣稱對於不可避免的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影響,如果能夠採取必要的措施加強薄弱環節,如建造更結實耐用的建築以及改進抗洪設施將能在長期有效地節約開支。
[14]
改變區域氣候平衡[編輯]
首次在南大西洋出現的颶風卡塔琳娜,2004年襲擊了巴西
世界冰川面積從十九世紀以來已經減少了50%[15]。
目前在安第斯山、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和落基山的冰川的消失速度還在迅速提高。
冰川的損失不僅直接造成了山體滑坡、山洪暴發以及冰川湖的外溢[16],同時也增加了河流年度內流量的起伏變化。
冰川日益融化使得夏季冰川變小,這種現象在許多地區都能被觀察到[17]。
在高降水的年份冰川可以留住這些水,因為降雪覆蓋在冰川上可以保護冰不會融化為水;而在溫暖或乾燥的年份,冰川則會融化釋放出多餘的水來彌補降水的不足[15],因此冰川是江河水量的調節者。
在北半球,北冰洋的南部地區(大約400萬人居住於此)在過去的50年間溫度已經上升了1至3攝氏度。
加拿大、阿拉斯加和俄羅斯的一些永久凍土帶已經開始融化,這有可能破壞該地區的生態系統,土壤中的細菌活性提高將導致該地區由碳元素的存儲地(carbonsink)變為碳元素的釋放源[18]。
一項對於東西伯利亞的研究(發表在《科學》上)表明,它的南部正在逐漸消融,導致1971年來接近11000個,即11%的湖泊的消亡[19]。
同時,西西伯利亞正在處於它永久凍土層的初階段融解,這個過程正在創造新的湖泊,同時可能有大量的甲烷——一種額外的溫室氣體——被釋放入大氣[20]。
颶風曾被認為是一種純粹的北大西洋現象,在2004年4月,第一次有颶風在南半球的大西洋形成,並以144公里/小時的風速襲擊了巴西;監控範圍因此可能需要向南拓展1600公里,不過該颶風與全球暖化之間的關係還未有定論[21]。
海洋[編輯]
海洋是氣候系統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於海洋的體積巨大,比熱也很大,它對於環境變化的反應較遲緩,但同時也更為深遠。
海平面上升[編輯]
主條目:海平面上升
隨著全球溫度的升高,海洋水的體積將會膨脹。
同時,陸地上冰川以及極地的冰蓋融化也將注入大量的液態水。
如果氣溫增加1.5~4.5°C,海平面將上升15至95厘米(IPCC2001)。
自從18000年前上一個冰期高峰以來,海平面已經上升了120多米。
6000年前已經達到今日海水的容量,而自3000年前至19世紀初,海平面基本維持恆定,每年上升約0.1至0.2毫米;而自從1900年,這一速度上升到1–2毫米/年[22];TOPEX/Poseidon的衛星高程表顯示了自1992年每年3毫米的上升速度[23]。
水溫升高[編輯]
1950年代至1980年代間,環南極的南大洋水溫升高了0.17°C,速度幾乎是全世界海洋平均值的兩倍[24]。
水溫的升高影響了生態系統(如,海冰的融化影響了在其底部生長的海藻),同時降低了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酸化[編輯]
主條目:海水酸化
地球上的海洋吸收了許多生命活動所釋放的二氧化碳,這一過程以氣體溶解的方式進行,或者以海洋微生物的骨骼的形式沉入海底成為白堊或石灰石。
目前,海洋的吸收量約為每人每年一噸的CO2,據估計自1800年以來海洋已經吸收了幾乎一半的人類活動所釋放的CO2(即一千二百億噸的碳)[25]。
但是在水中,二氧化碳會變成碳酸,一種弱酸。
工業革命以來溫室氣體的排放已經使海水的平均pH值下降了0.1,達到了8.2。
據預測,進一步的排放可於2100年前將其再下降0.5,這是數百萬年來從未達到的數值。
[26]
有人已經觀察到海水酸化可能對珊瑚[27](1998年以來,世界上已有16%的造礁珊瑚因為白化現象而死亡)以及帶有碳酸鈣貝殼的海生生物造成的致命影響。
酸度的增加也能夠直接影響到魚類的生長與繁殖,以及它們賴以生存的浮游生物[28]。
熱鹽循環的終止?[編輯]
北大西洋海水流動示意圖
有一種學說認為全球暖化可能通過關閉或者減緩大洋的熱鹽循環從而導致北大西洋局部的降溫,使得當地平均氣溫下降,或升溫較少。
它影響的範圍包括斯堪地那維亞以及英國,因為它們都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加溫。
這一變化的可能性仍不確定,有一些證據表明墨西哥灣流以及北大西洋暖流有減弱的跡象。
然而,現在仍無跡象表明歐洲北部或附近的海域有降溫的趨勢,而現實情況恰恰相反。
熱帶的熱量大部分是經由大氣向兩極傳遞的,但它也可以通過洋流來輸運,熱的水流靠近表面而冷水流位於深層。
這一循環的典型例子是墨西哥灣流,一個風驅的環流圈,將熱水從加勒比海帶向北方。
灣流的一個向北的分支,北大西洋暖流是熱鹽循環的一個環節,將熱量進一步朝北帶往北大西洋,在那裡加熱了整個西北歐。
北大西洋海水的蒸發以及水溫下降同時導致了鹽分的增加(相對鹽度),從而使表面的水密度增大。
同時,海冰的形成也進一步濃縮了海水中的鹽分。
因此較重的表面海水向下沉降,而同時向南方潛行。
全球暖化可能造成如格陵蘭冰蓋的融化、降水量增加、特別是西伯利亞河流的增強[29],從而使得注入北方海洋的淡水量增加。
然而現在尚不清楚增加的淡水量是否足夠切斷熱鹽循環——環境模型給出了否定的結論,不過研究還在繼續。
根據NASA探路者衛星高程表從1992年5月至2002年6月的數據,箭頭表示速度變化的趨勢,顏色表示變化的程度。
注意到紅色箭頭的方向與上圖的海流方向正好相反,佐證了循環的減緩。
來源:NASA
有些人甚至擔心全球暖化會重現上一個冰期中發生的一種溫度大幅度突變的現象:一系列的丹斯果-奧什格爾事件(Dansgaard-Oeschgerevents)。
這是一種氣候的快速起伏,可能源於高緯度淡水流量增加而導致的熱鹽交換的停止。
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Dryas)可能也是這類情況。
然而,據信這些事件是由勞倫太德冰蓋(英語:Laurentide)融出的大量淡水而導致,而非全球暖化所引致極地融化的海冰或是降水量變化所產生的淡水。
另外,在大氣海洋循環耦合模型中,熱鹽交換趨向於減弱而非中斷,並且即使在歐洲的小範圍內,變暖的趨勢也要強於降溫的勢頭:因而IPCC第三份年報指出「即使在熱鹽交換減弱的模型中,歐洲仍然呈升溫的趨勢」。
[30]
2004年4月,對於美國衛星數據的回顧分析似乎顯示出灣流的北方迴旋,北大西洋環流的減弱,因而關於灣流將被截斷的假說受到了有力的支持。
[31]
2005年5月,彼得·瓦德漢姆(PeterWadham)向《時代》周刊報導了一項在北冰洋冰層下進行的深海探測的結果,這次探測旨在測量緻密的冷水所形成的巨型水柱,它們由溫暖的表面水取代而沉向水底,構成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動力之一。
他和他的隊伍發現這些水柱幾乎已經消失。
正常情況下應該存在七至十二條巨大的水柱,而他只發現了兩條,並且都極為微弱。
[32][33]
2005年末的布萊頓測量報告[編輯]
新科學家(NewScientist.com)新聞機構[34]於2005年11月30日報導說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發現從墨西哥灣流所北行的溫暖海流比1992年的上次測量數據要減少了30%。
作者稱目前所觀察到的變化「令人彆扭地接近」測量的不確定範圍[35]。
然而,北大西洋卻比上次測量更熱[35]。
這表明要麼循環並沒有減弱,要麼它沒有理論預期中降溫的效果,或者存在別的更有壓倒性的因素使得降溫無法實現[36]。
「新科學家」的文章基於哈里·布萊頓(HarryL.Bryden)等人於2005年12月1日發表在《自然》(第438卷,第655-657頁)的一篇文章[37]。
在同一期的《新聞與視點》專欄中[38],德特列夫·夸德拉塞爾(DetlefQuadrasel)重申了布萊頓等人的結果不確定性很高,但他還稱,有其它因素和觀察確實支持了他們的結果。
夸德拉塞爾接著指出可能的後果的嚴重性,他援引古氣候學記錄,顯示了海洋循環當達到某個閾值而轉變的事件曾經在十數年間將氣溫降低了多達10°C。
他總結道,更深入的觀察和模型十分關鍵,這樣可以對循環可能的災難性的終止提供早期預警。
2005年12月6日,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大氣科學教授麥克·施萊辛格帶領的研究小組稱「熱鹽循環的停止曾經被認為是高危低概率的事件。
我們的分析,雖然還有不確定的成分,顯示出它是高危高概率的事件。
」[39]這仍是一個基於未發表的研究的少數人的觀點。
2006年1月19日,一則冠名「氣候變化:源於海洋的變化」,由奎林·希爾邁爾(QuirinSchiermeier)撰寫的新聞出現在《自然》雜誌(第439卷,第256-260頁)上,詳細敘述了對布萊頓結果的回應[40],包括以下幾點:
這個結果對實地工作的科學家是一個意外。
模型給出的結論是足夠終止熱鹽循環的淡水增加量在數量級上要大於目前預計出現的情況,並且這種增加似乎在最近數百年內不太可能達到關鍵的程度,這與布萊頓的測量很難調和。
如果他們的結果是正確的,那麼熱鹽交換減弱可能不會帶來預期中的歐洲降溫的顯著效應。
雖然之前的循環停止(如新仙女木事件)引起了降溫,但目前的總體氣候完全不同;特別是由於全球暖化的影響,海冰的形成不如從前活躍。
然而,熱鹽循環的中斷可能會帶來其他重要的後果,例如:大洪水和風暴的增加、浮游生物儲備的危機、熱帶或阿拉斯加和南極出現的暖化或降雨變化。
生態系統[編輯]
上升的氣溫已經開始影響生態系統。
歐洲和北美的蝴蝶已經將它們的活動範圍向北移動了200公里,植物跟隨其後,而大型動物的遷移受到城市和公路的阻礙,沒有這麼迅速。
在英國,春季蝴蝶比二十年前要提前平均6天出現[41]。
在北極,哈德遜灣的結冰期比三十年前要縮短了三個星期,這干擾了北極熊的生存,因為它們無法在陸地上捕食[42]。
兩份2002年發表於《自然》(第421卷)的研究[43]調查了科學界關於最近動植物區域或季節習性的改變的研究。
對於最近出現變化的物種而言,有五分之四將其活動區域向兩極或高緯度遷移,出現了「難民物種」。
青蛙的產卵、花的開放以及鳥的遷移平均每十年提前2.3天[44]。
一項2005年的研究結論稱人類活動使溫度上升及所導致的物種習性改變的原因,將這些後果和氣候模型的預測相比較的結果支持了這些論斷[45]。
甚至青草第一次出現在南極大陸上[46]。
森林面臨潛在增加的火災的威脅。
北美的被燒毀的北部森林的10年平均值,在數十年內一直穩定在一萬平方公里左右,而自從1970年以來逐漸升高到每年超過二萬八千平方公里。
[47]
生態生產力[編輯]
平均氣溫以及二氧化碳的增加可能在某時刻起具有促進生態系統生產力的效果。
在大氣中,二氧化碳比起氧氣來說相當稀少(0.03%對比21%),這種二氧化碳的稀缺在光呼吸過程中十分明顯,因為二氧化碳非常缺乏,氧氣得以進入植物的葉綠體中,占據卡爾文循環中二氧化碳本來應該占有的位置。
這使得形成中的糖類被破壞,阻礙了生長。
衛星數據顯示北半球的生產率自從1982年來已經有了增長(然而很難將這種增長歸因於某個特殊因素)。
IPCC的模型預期CO2的高濃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植物群落的生長,因為在許多地區水或營養是限制性的因素,而非CO2或是溫度;在那之後,溫室效應及升溫將會繼續,但不會再有生長上的反饋。
瑞士樹蓋高程觀測項目[48]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高CO2濃度下,緩慢生長的樹種只能在短期內得到生長的推動,而長期的獲益者是藤類等快速生長的植物。
一般而言,特別是在雨林中,這意味著藤類將成為占優勢的物種;而由於生長周期很短,它們所積聚的碳很快就會因為腐枝的分解而重新回到大氣中。
相反的,緩慢生長的樹木可以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化數十年。
冰川消融[編輯]
主條目:冰川消融之爭
這張地圖顯示自1970年以來山地冰川厚度的變化,橙色和紅色表示變薄,藍色表示變厚。
北瀑的劉易斯冰川,該地區五個完全消融的冰川之一。
在歷史上,冰川在1550年至1850年小冰期間有所增長;隨後直到1940年代,隨著氣候的回暖,全球的冰川開始回退。
然而在1950年到1980年間世界範圍內發生了輕微的全球降溫,在許多地方冰川後退的趨勢有所減緩或是被逆轉。
自從1980年來,冰川的後退開始變得越來越快,並且越來越普遍,其程度甚至已經對許多冰川的存在造成了威脅。
這個過程自1995年來變得如此顯著,以至於出現用塑料覆蓋奧地利阿爾卑斯冰川以減緩融化的異事[49]。
山地冰川的後退,特別是在西北美、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亞洲、阿爾卑斯、印度尼西亞、非洲以及南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從19世紀末起已經提供了對全球溫度升高的持續的數值記錄。
許多冰川的消融引起了人們對當地未來水資源問題的重視。
右圖所顯示的是北瀑劉易斯冰川(LewisGlacier,NorthCascades)在1990年融化殆盡後所攝,它是47條北瀑冰川之一,其餘所有都在消退中[49]。
雖然接近人類社會並且對後者有重要的影響,中低緯度的山地冰川只占全球冰儲量的很小一部分。
大約99%的冰都位於極地和亞極地的南極和格陵蘭冰蓋中。
這些連續的、大陸尺度的冰層厚達3千米或更多,罩在極地的陸地上。
就像從一片巨大的湖泊流出的眾多河流一樣,有許多注出冰川將冰蓋邊緣的冰帶入海洋。
在這些注出冰川中也觀察到了回退的現象,導致冰川流速的增加。
在格陵蘭島上,2000年以來已經出現數個長期以來一直維持穩定的巨型冰川的後退。
人們已經研究了三個冰川:黑爾海姆(Helheim)、雅各布港(Jakobshavns)以及康格爾隆薩克(Kangerdlugssuaq)冰川,加起來總共排放格陵蘭16%的冰蓋。
1950年代至70年代的衛星圖像以及航拍照片顯示冰川的前端在十數年間一直維持在原先的位置。
然而2001年它開始快速地後退,在2001年和2005年間共回退了7.2公里,流速從20米/天增加到32米/天[50]。
西格陵蘭的雅各布港冰川(英語:JakobshavnIsbræ)是公認的世界流動最快的冰川,它至少從1950年就持續地以大於24米/天的速率流動,而保持著穩定的前端。
在2002年中,12公里長的浮動前端開始進入快速後退的階段。
冰面前端開始斷裂,而瓦解出的浮動端加速至每天30米的後退速度。
康格爾隆薩克冰川後退的加速度甚至更大,主幹的一部分,在1988年—2001年的流速為15米/天,而在2005年夏天達到了40米/天;冰川的前端也出現了後退,並且迅速地削薄了100多米。
[51]
衛星照片顯示雅各布港冰川在01-03年間的加速後退
冰川的後退以及加速同樣出現在西南極冰蓋的兩條主要注出冰川上,注入阿蒙森海的松樹島(PineIsland)冰川每年變薄3.5±0.9m,並在3.8年內後退了五公里。
冰川的終端,一個浮動的冰架,其浮動的端點每年後退1.2公里。
這個冰川已經排出西南極冰蓋大量的存量,被稱為這塊冰蓋柔軟的小腹(薄弱點)[52]。
同樣的變薄模式在臨近的特懷特(Thwaites)冰川也非常明顯。
進一步的變暖效應[編輯]
有些全球暖化效應能夠引起進一步的變暖,成為一種正反饋。
碳循環的反饋[編輯]
現有一些預測和證據顯示全球暖化可能導致地面生態系統釋放出碳,使得大氣中的CO2含量進一步升高。
一些氣候模型顯示21世紀的全球暖化可能由於碳循環的這種反饋而被加速[53]。
最強的這一反饋來自於北半球高緯度亞寒帶針葉林土壤呼吸作用的增強。
特別有一個模型(HadCM3)揭示了南美熱帶降水的顯著減少導致亞馬遜雨林的消失從而引起的次級碳循環反饋的可能[54]。
雖然各個模型對於地面碳循環反饋的強度意見不一,但是它們都證實了正反饋的可能性,即對全球暖化的加速作用。
《自然》2005年9月的一篇文章稱,對於英格蘭土壤的觀察發現它們在過去的25年間正以每年四百萬噸的速度流失碳[55],文章的作者貝拉米(Bellamy)等人稱這一結果不似土地使用的變化所致。
通過將結果外推到整個英國,他們預計每年流失的碳有一千三百萬噸。
這同英國在《京都議定書》框架內每年減少的碳排放量大致相當(1270萬噸)。
[56]
森林火災[編輯]
全球溫度的升高可能導致更頻繁、更大範圍的森林火災的發生,它們將釋放出遠超過自然碳循環能夠吸收的碳貯備,同時也減少了地球上現有的森林覆蓋面積,形成了一個正反饋。
不過另一個反饋機制是由於溫度的上升導致替代林的快速增長以及森林向北的遷徙,因為北方的氣候將更適宜森林生長。
因此燃燒如森林等可再生能源的活動是否能夠作為全球暖化的因素,這還是一個問題。
後果[編輯]
主條目:減緩氣候變化
經濟[編輯]
除了極端氣象造成的直接損失之外,全球暖化還有其他經濟上的效應。
農業的衰退[編輯]
主條目:全球暖化與農業
長期以來,人們希望全球暖化能夠對農業產生積極的效果,因為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阻止光呼吸上。
而光呼吸對數種作物的破壞負有責任。
在冰島,溫度的上升已經使得大麥的廣泛種植成為可能,而這在二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一些變暖的效應起因於來自加勒比海的洋流的局部波動(可能是暫時的),它也影響了魚類的儲備[57]。
雖然在一些地區可以預見局部的受益(如在西伯利亞),但最近的研究證實在全球範圍內這是一個負面的影響。
「更大範圍的實驗顯示,天氣溫度的升高、更長時間的乾旱及其二者的副作用,如近地臭氧氣體的高濃度,將可能在未來的數十年內帶來農作物的根本性的減產。
」[58]
此外,可能遭受最不利影響的地區就是非洲。
不僅因為它的地理條件使得它特別脆弱,並且因為它70%的人口都依賴於自然降水灌溉的農業。
坦尚尼亞對於氣候變化的官方報告中指出通常每年有兩個雨季的地區將可能得到更多,而那些只有一個雨季的地區將接受更少得多的降雨。
預期的淨效果將是當地的主食玉米的產量減少33%[59]。
保險業[編輯]
一個直接受風險衝擊的行業就是保險業。
自1960年以來,重大自然災害的數量已經翻了三倍,保險損失實質增加了十五倍(對通貨膨脹進行調整後)[60]。
根據一項研究,最糟糕的災難中有35-40%與氣候變化有關(ERM,2002)。
在最近三十年間,全球受氣候相關災難影響的人口比例已線性增長到原來的兩倍,從1975年的約2%上升到2001年的4%(ERM,2002)。
英國保險業者協會[61]宣稱「氣候變化不是未來幾代要面對的遙遠問題,它已經以各種形式存在,影響著保險業者的生意。
」它還指出氣候因素造成的家居和財產風險每年增加2-4%,並宣稱英國的風暴和洪水損失已經在1998年-2003年間翻倍至超過六十億英鎊,相較於前一個五年來說。
結果為保險金的上漲,並且在某些地方洪水災害險對一些人來說將可能無法承擔。
在美國,保險損失也大幅增加,不過根據一項研究,這個增長主要是因為脆弱的海岸地區人口和財產的增加。
(Science,284,1943-1947)
交通[編輯]
溫差增大,道路、機場跑道、列車線、管路(包括輸油管、污水管、食水管),需要更頻密的維修、替換。
在含永凍土的地區,更可能出現沉降。
[62]
洪水[編輯]
因為在過去便於海上貿易,今日世上許多大都市都位於沿岸。
由於全球暖化令海水水位升高,這些城市可能要為海岸防衛投入巨大資源。
各國的風險不同、荷蘭等低地國首當其衝,或須付出巨大資源來預防水浸。
在開發中國家,由於氾濫平原既是豐沃的農地,也是廉價的住地,窮人往往定居於彼。
這些氾濫平原上的民居常缺乏堤壩、水浸預警系統等基建,居民也常缺乏保險、儲蓄、貸款等財務支援,協助他們在水災後重建家園。
[63]
移民[編輯]
一些太平洋島國,如吐瓦魯正在面對一個全體撤離的可能性,因為對於洪水的抵抗可能對他們來說過於昂貴。
吐瓦魯已經同紐西蘭就分階段遷移有了一個專門的協定[64]。
在1990年代有些不同的預測將環境難民的總數定在約兩千五百萬(對難民的官方定義裡面只有躲避迫害的一名,而沒有包括環境移民)。
IPCC預計2050年將存在一億五千萬環境難民,主要由於海岸線洪水、河岸侵蝕以及農業破壞。
這個數字代表了2050年預計人口數100億的1.5%[65]。
西北航道[編輯]
融化中的北極冰層可能在夏天開闢出一條西北航道,將歐洲和亞洲之間的航線距離縮短9000公里。
這對巨型油輪關係巨大,因為它們的體積過於龐大,不能通過巴拿馬運河,因此目前只能繞行南美最南端。
根據加拿大冰面監控部門(CanadianIceService)的數據,加拿大東部北極群島的總冰量在1969年至2004年間減少了15個百分點。
[66]
經濟發展[編輯]
全球暖化的綜合效應將特別危害到那些沒有能力減輕這種效應的國家和人民。
這將抵消經濟增長和消滅貧窮的努力,並使得千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DevelopmentGoals)的實現變得更困難[67][68]。
2004年10月,氣候變化及發展工作小組(WorkingGrouponClimateChangeandDevelopment),一個發展和環境非政府組織間的協調組織,發表了一份關於氣候變化對發展的影響的報告[69]。
這份報告以及2005年7月的報告[70]預計了降雨的減少及嚴峻的氣候災害所導致的飢餓和疾病的上升,特別是在非洲。
它們將極大地影響到相關人群的經濟發展。
環境[編輯]
全球暖化的間接證據——雪覆蓋的減少、上升的海平面、氣候變化——提供了全球暖化的後果的一些例子。
它們說明,全球暖化不僅將影響人類的生活,同時對生態系統也造成極大的影響。
全球溫度的上升表示生態系統將改變,一些種類將被迫離開它們的棲息地,甚至被滅絕,而另一些可能更為繁榮。
只有極少數的地面生態區域能夠遠離這種影響。
增加的二氧化碳當達到一定程度後將增加生態系統的生產力,但當考慮到氣候變化造成的其他方面的影響後,這一變化的後果仍未可知。
此外,生物量的單純增加未必是件好事,因為即使一小部分種類的繁榮昌盛,也無法抵消生物多樣性的減少。
缺水[編輯]
全球海面上升造成淡水污染的威脅,將影響海岸地區的飲用和灌溉用水。
蒸發作用的增加使得水庫的作用減少。
極端氣象的上升致使更多的水降落在變硬而無法吸收它們的泥土上,造成更多猛烈的洪水,而沒有起到潤濕土地或恢復地面水位的應有效果。
在一些地區,殘退的冰川威脅到了水的供應[71]。
更高的溫度降需要更多的水以作降溫之用。
在薩赫爾地區,在過去的30年間年降水量已觀察到有平均25%的減少[72]。
健康[編輯]
氣溫升高的直接效應[編輯]
升高的氣溫對死亡率由兩個方向相反的直接作用:冬天更高的氣溫將減少寒潮造成的死亡,而夏天更高的溫度將增加熱量引發的死亡。
這些變化的分布顯然有分化,帕魯蒂科夫(Palutikof)等人計算得出平均溫度升高一度在冬天減少的死亡要超過夏天造成的增加,結果是每年平均死亡率減少7000。
2003年8月一場熱浪襲擊了歐洲,造成正常死亡率之上22,000–35,000的死亡(Schär及Jendritzky,2004)。
有90%的確定性說2003年歐洲夏天的災害至少有一半是人類活動的影響(Stott等,2004)。
還有科學家撰文,稱平均溫度每上升攝氏一度,每年美國即會增加24,000宗謀殺,原因是體熱上升使人更加暴躁。
(NewScientist,11/5/02,reviewofBodyHeatbyMarkBlumberg.)
疾病的傳播[編輯]
全球暖化令瘧疾等傳染病的傳病媒介能夠更廣泛地散布[73]。
在貧窮國家,傳染病的感染宗數可能因此上升;在富裕國家,這類傳染病可能已為抽乾澤地、噴灑殺蟲劑等手段所消除和控制,國民健康未必會因此而受損,但防疫措施的花費可能會因此而大大增加,帶來經濟負擔[74]。
參見[編輯]
環境主題
能源主題
人類世
全球暖化
北極氣候衝擊評估
生物泵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ClimateChange2001:Impacts,AdaptationandVulnerability.[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3).
^ClimateChange2001:WorkingGroupI:TheScientificBasi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9).
^ClimateChange2001:WorkingGroupI:TheScientificBasis.IPCC.[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31).
^ClimateChange2001:WorkingGroupI:TheScientificBasis.IPCC.[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2).
^ClimateChange2001:TheScientificBasi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3).
^ClimateChange2001:TheScientificBasi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4-27).
^RealClimate:HurricanesandGlobalWarming–IsThereaConnection?.[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8).
^Warmingworldblamedformorestronghurricanes-environment-15September2005-NewScientist.[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09).
^《时代周刊》:“全球变暖谁之罪?”.[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1).
^存档副本(PDF).[2007-11-30].(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7-11-28).
^Inthelandwherelifeisonhol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國衛報
^ClimateChange2001:TheScientificBasi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31).
^ClimateChange2001:TheScientificBasi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9).
^存档副本(PDF).[2012-12-07].(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3-06-05).
^15.015.1存档副本.[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3).
^UNEPRRC.AP/EnvironmentalIssue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17).
^Glacierrunoffresearch.[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07).
^Howrapidlyispermafrostchanging-Romanovsky.[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6).
^Worldnews|TheGuardian.[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24).
^存档副本.[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3).
^存档副本.[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1-07).
^ClimateChange2001:WorkingGroupI:TheScientificBasi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0).
^ClimateChange2001:WorkingGroupI:TheScientificBasi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2).
^存档副本.[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4).
^TheOceanicSinkforAnthropogenicCO2.[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07).
^Emissioncuts'vital'forocean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17).
^Globalwarmingandcoralreef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21).
^存档副本.[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15).
^BBC-Science&Nature-Horizon-BigChill.[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9).
^ClimateChange2001:TheScientificBasi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NASA-TopStory-SATELLITESRECORDWEAKENINGNORTHATLANTICCURRENT-April15,2004.[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2).
^TheSundayTime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1-12).
^RealClimate:GulfStreamslowdown?.[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20).
^Failingoceancurrentraisesfearsofminiiceage-environment-30November2005-NewScientist.[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4-27).
^35.035.1UnravelextensivechangesintheNorthAtlanticOcean-BjerknesCentreforClimateResearch.[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6).
^RealClimate:DecreaseinAtlanticcirculation?.[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4-27).
^《自然》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需要註冊
^438,565-566,[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chives|NewsBureau|UniversityofIllinoi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27).
^《自然》雜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需要註冊;同時參見RealClima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存档副本(PDF).[2006-03-25].(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6-05-03).
^MichaelByersreviews‘ImpactsofaWarmingArctic’·LRB6January2005.[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1).
^存档副本(PDF).[2006-03-25].(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6-01-08).
^存档副本.[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2-23).
^存档副本(PDF).[2010-03-11].(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6-09-17).
^TheHeatIsOnline.[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3).
^ClimateChangeImpactsontheUS:Alaska.EducationalResource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SwissCanopyCraneProject.[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7).
^49.049.1NorthCascadeGlacierClimateProject.[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8).
^Glacier'sretreatinGreenland.[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31).
^([//web.archive.org/web/20060422071200/http://www.agu.org/meetings/fm05/fm05-sessions/fm05_C41A.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eDynamicsofGlacierSystemResponse:TidewaterGlaciersandtheIceStreamsandOutletGlaciersofGreenlandandAntarcticaI-Cryosphere[C]]
^FastRecessionofaWestAntarcticGlacier.[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9-21).
^存档副本.[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國衛報
^[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國衛報
^存档副本.[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09).
^Frozenasse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國衛報,2005年6月30日
^TheIndependent,April27,2005,"Climatechangeposesthreattofoodsupply,scientistssay"-reportonthisev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nvironment|TheGuardian.[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04).
^存档副本(PDF).[2006-03-25].(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6-06-14).
^2004年6月的报告(PDF).[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9-03-20).
^StudiesShowClimateChangeMeltingPermafrostUnderRunwaysinWesternArctic.[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7).
^存档副本.[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3).
^Environment|TheGuardian.[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7).
^存档副本.[2005-02-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2-23).
^NorthwestPassageredux-WashingtonTimes.[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15).
^存档副本(PDF).[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3-04-06).
^[4][失效連結]
^"UpinSmoke"(PDF).[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5-09-12).
^"Africa-UpinSmoke?"(PDF).[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7-09-27).
^openDemocracy.[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6).
^存档副本(PDF).[2006-03-25].(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5-09-12).
^Environment|TheGuardian.[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24).
^Volume6,Number1—February2000-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journal-CDC.[2006-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1-11).
來源[編輯]
網頁
Choi,O.andA.Fisher(2003.)"TheImpactsofSocioeconomicDevelopmentandClimateChangeonSevereWeatherCatastropheLosses:Mid-AtlanticRegion(MAR)andtheU.S."ClimateChange58,149.
Emanuel,K.A.(2005)"Increasingdestructivenessoftropicalcyclonesoverthepast30years."Nature436,pp.686-688.ftp://texmex.mit.edu/pub/emanuel/PAPERS/NATURE03906.pdfArchive-It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5-02
ERM(2002).PredictedimpactofglobalclimatechangeonpovertyandthesustainableachievementoftheMillenniumDevelopmentGoals.ReportpreparedforDFIDbyEnvironmentalResourcesManagement.Reference8409.London.
McMichaeletal.(2003).ClimateChangeandHumanHealth–RiskandRespons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HO,UNEP,WMO,Geneva.ISBN9241590815.
Müller,B.(2002)EquityinClimateChange.TheGreatDivide.OxfordInstituteforEnergyStudies.Oxford,UK(ExecutiveSummary)
J.P.Palutikof,S.SubakandM.D.Agnew."ImpactsoftheexceptionallyhotweatherintheUK",ClimateMonitor25(3)
SchärandJendritzky(2004).Hotnewsfromsummer2003.Nature432:559-560.
Stott,etal.(2004).HumancontributiontotheEuropeanheatwaveof2003.Nature432,2December2004
Thomas,C.D.,A.Cameron,R.E.Green,M.Bakkenes,L.J.Beaumont,Y.C.Collingham,B.F.N.Erasmus,M.FerreiradeSiqueira,A.Grainger,L.Hannah,L.Hughes,B.Huntley,A.S.VanJaarsveld,G.E.Midgely,L.Miles,M.A.Ortega-Huerta,A.T.Peterson,O.L.Phillips,andS.E.Williams.2004.Extinctionriskfromclimatechange.Nature427:145-148(andareplyfromtheauthorstosomecomments).
Kasting,J.F.,Toon,O.B.,andPollack,J.R.(1988).HowClimateEvolvedontheTerrestrialPlanets,ScientificAmerican,256,p.90-97.
外部連結[編輯]
綠色和平:全球暖化相關資料(繁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綠色和平:氣候變化相關報導(簡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綠色和平:向極地進發,見證冰川融化(繁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氣候變化網
中國氣候變化信息網[永久失效連結]
黃河源頭干斷了,中國環境屏臨崩潰
"AnthropogenicEffectsonTropicalCycloneActivity"Archived2012-06-22atWebCite(KerryEmanuel)
"TheClimateofMan",TheNewYorker(2005):Part1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2-05,Part2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2-16,Part3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2-11
Pezza,AlexandreBernardesandIanSimmonds(Aug2005)."ThefirstSouthAtlantichurricane:Unprecedentedblocking,lowshearandclimatechange"[失效連結].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32(L15712).
WorkshoponthePhenomenonCatarina(BrazilianSocietyofMeteorology)
AmericanMeteorologicalSociety'sEnvironmentalScienceSeminarSeries(Oct2005):"Hurricanes:AreTheyChangingandAreWeAdequatelyPreparedfortheFuture?"
"Howarehurricaneschangingwithglobalwarming?"(KevinTrenberth)
"Changesinhurricaneintensityinawarmingenvironment"(JudithCurry)
"HurricanesandClimate"(KerryEmanuel)
MunichRe:WorldMapofNaturalHazards
OliverJames,TheGuardian,June30,2005Facethefacts:Formanypeopleclimatechangeistoodepressingtothinkabout,andsomeprefertosimplypretenditdoesn'texi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arkLynas,TheGuardian,March31,2004,"Vanishingworld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eterSchwartzandDougRandall,GlobalBusinessNetwork,"AnAbruptClimateChangeScenarioandItsImplicationsforUnitedStatesNationalSecur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reportcommissionedbytheU.S.DefenseDepartment,October2003(executivesummary)
Effectsofglobalwarmingonski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5conference:surveyofscientificpapers
ElevatedlevelsofatmosphericCO2decreasethenutritionalvalueofplan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oyalSociety,30June2005,"Oceanacidificationduetoincreasingatmosphericcarbondioxide"
TimeMagazine's"GlobalWarming:TheCulpri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imeMagazine,October3,2005,pages42-46)
EvidenceLinkingHurricanesandClimateChange:InterviewwithJudithCurry
HurricanesandGlobalWarm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viewofmostrecentNatureandSciencedata.
RecenticesheetgrowthintheinteriorofGreenland
IncreasedtemperatureandsalinityintheNordicSea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ffectofglobalwarmngontheGulfStream(法文)
ClimateChangeandFire
ClimateRoulette:LossofCarbonSinks&PositiveFeedbacks
EPA:GlobalWarming:Impacts:Forests
FeedbackCycleslinkingforests,climateandlanduseactivities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全球变暖的效应&oldid=71984504」
分類:氣候變遷效應環境保護隱藏分類:自2014年2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自2014年10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自2013年8月需要專業人士關注的頁面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Webarchive模板archiveit連結自2017年11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Webarchive模板archiveis連結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CatalàČeština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añolفارسیSuomiFrançaisગુજરાતીहिन्दीBahasaIndonesia日本語ಕನ್ನಡ한국어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bokmålپښتوРусскийSimpleEnglish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氣候變化:全球富人的生活消費模式加劇地球暖化 - BBC
有研究顯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群是碳排放的主要責任者。窮人責任最小,但承受氣候變化的災難性影響卻首當其衝。如何解決「碳排放不平等」問題?
- 2什麼是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原因?有哪些影響?懶人包一次 ...
全球暖化不僅是氣候模式受影響,更衝擊對環境極為敏感的生態,甚至引起大規模物種滅絕,以及糧食危機等問題。糧食與水資源關乎人類生存,若收成與供給不再 ...
- 3全球暖化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人們預測中全球暖化效應對環境以及人類的生活影響深遠。它首要表現為全球平均氣溫的升高,並且引發一系列次級效果,例如海平面上升、農業分布的改變、惡劣氣候的增加 ...
- 4《資訊圖表看懂氣候變遷》:天氣變熱不只危害人類健康,農業
氣候變遷如今已經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地球上75億人的生活。不過全球暖化對各地帶來的影響不盡相同,這意味著不同地區的人、人與人之間的共同生活,也會 ...
- 5地球暖化對人類和地球生態環境將造成的影響與衝擊 - Adobe Wiki
http://www.dzfh.org/index20.asp 地球暖化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环境将造成的影响与冲击这一世纪以来,海平面上升,陆地减少,农作物减产,饥荒加剧,疾病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