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課內容越難越好?該怎麼教普通人邏輯? | 周偉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只是大學的通識邏輯課可採用這樣的模式,中小學教育中若要放進邏輯相關內容,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甚至只要畫龍點睛分析一兩個個案就好:重點在於刺激下 ...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全產品速覽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願景工程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讀書吧 讀創故事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買東西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新冠肺炎 時事觀察 軍事評論 鳴人放送 法律評論 鳴人選書 影評 作者群 最新 保障外籍勞工勞動權:家事移工應享有休假的生活權利 16:30 人力評估的虛與實——商業法院無案審理的窘境 15:51 哲學課內容越難越好?該怎麼教普通人邏輯? 周偉航 19Jun,2018 圖/美聯社 身為哲學教師之一,常會有學生拿其他哲學課程的題庫或講義來請教我。

這些學生多數是修通識哲學課,內容難度較系上專業課程要低,因此我往往不會推辭這種「代打」的工作。

近來就有學生拿著邏輯類課程的期末例題來請教我,我看了半天還是看不太懂,經自己驗算後,發現授課老師可能講錯答案(如果學生筆記沒抄錯的話)。

老師上課講錯是蠻常見的狀況,我自己上課有時也會講錯某些名稱,但這次狀況引發我更進一步的思考。

我認為是題目難度太高,所以老師在示範解題時不小心出了點錯,但學生能力也不到這程度,現場看不出解錯了,就原樣抄錄下來,回家之後越看越不懂,於是跑來問我。

我雖然幫他解決了這個麻煩,但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 目標受眾是普通人的邏輯課,有必要教那麼難嗎? 有必要教那麼難嗎? 多數教邏輯(理則學)的老師可能認為教學內容「越多越好」,反正邏輯這種東西是有病治病,沒病強身。

但人可以學的知識領域那麼多,不見得只能在邏輯課中學到邏輯,因此有效配置學習資源是蠻重要的事。

現代台灣人的邏輯概念,多半是在數學或自然等具有較多推理內容的課程中所學會的,而真正以專業邏輯課程學習相關知識的人是少之又少,也因為沒有搭配實務訓練,所以大多數修課者也是學了就忘。

像是大學的通識課。

翻看前述同學所持的講義,我發現那位老師教得非常「哲學系」,不過哲學系的理則學(邏輯)課程有培養專業研究者的任務,因此其內容安排會非常學術導向,也相對比較「硬」。

但這種內容形式對非哲學系的大學生幫助不大,因為他們修完課之後不太有機會運用到相關的符號或理論。

這些修課者或許能掌握部分有效論證的形式,但對應的公式與名詞,大概半年後就忘光了。

就算是哲學專業研究者,也不見得能長期掌握這些邏輯公式與名詞。

約十年前,我還協助編輯了一本理則學課本,但當我看到學生提供的講義時,第一時間的確是有點看不懂。

我相信大多數專長非邏輯學門的哲學系老師,在沒看書的狀況下直接考這種難度的期末考,考到「大爆炸」的機會應該不低。

這不是說大家學藝不精,而是在哲學界的教學與研究之中,基本上不會用到這麼高程度的邏輯知識,所以大家可能會忘記相關公式與專有名詞。

如果哲學系自己人都用不太到,那為什麼普通大學生需要學會呢? 該怎麼教普通人邏輯? 那普通大學生應該學的邏輯是什麼?或者換個角度來看,專業者該怎麼教普通人邏輯? 我想應該不是以「符號邏輯」為主。

雖然懂符號邏輯可以快速破解日常論述中的推論形式謬誤,但一般人要學到夠用的程度,需要花許多時間反覆做例題,實際上卻很少有機會用到,這投資報酬不成比例。

那知識份子最常提到的各類「非形式謬誤」呢?我認為如果是先學各種謬誤的定義,再搭配例子,這種知識也很難內化成為常人的思辯能力,因為這種處理方式還是以哲學界的知識系統角度來「陳列」概念,並不是在教一種實用的「工具」。

有點像是教佛法,卻要人家先背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五戒、十善業,這樣人家還修行得下去,也是很有「佛緣」了。

若邏輯真是種實用技術或工具的話,那就直接拿個案來開刀,不就能讓學習者最有感? 像是「所有人都會死,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會死。

」這種哲學界覺得「有趣又好用」,但一般人覺得「無聊到我聽了都想死」的例子,就沒必要抱著不放。

會讓人觸發興趣並認真學習的,會是「全台最便宜」「第一家鹽酥雞」「不純砍頭」這類生活中真實的語句,那就應該以處理這些材料的方式來推展教學。

訓練批判思考的哲學教育 如果邏輯是人的共通理性,當一般人聽到不合邏輯的論述時,也應該會產生「不對勁」的感受。

如果這時有人教他如何對這種感受進行技術分析,對於改善當事人的思維品質就能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我認為針對普羅大眾的邏輯教學可改成問題導向式或個案分析式為主,就算需要建立某種知識系統,教師也可透過大綱安排來為之。

不只是大學的通識邏輯課可採用這樣的模式,中小學教育中若要放進邏輯相關內容,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甚至只要畫龍點睛分析一兩個個案就好:重點在於刺激下一代對批判思考興趣,讓他們不甘於停滯在「不對勁」想法上。

但這樣的改變可能是漫漫長路。

台灣專長是邏輯(理則學)的教師其實不多,而這少數的精英又往往帶著「匡正反智風氣」的遠大志向,在嫌短的教學時間內,給了學生太多難以產生共鳴的內容。

近年坊間對於哲學或邏輯教育的看法已慢慢產生改變,大多數人願意對此投入更多的資源與時間來學習,我認為學界也應該對此做出更積極的回應。

至少可以先花點時間,聽聽一般人在推論上的具體需求是什麼,再想想自己能幫上什麼忙。

至少別再一拿到資源,就塞給人家「蘇格拉底會死」「天下雨則地濕」。

都什麼時代了,就想點新梗吧。

哲學系 周偉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

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min}}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利點數1點=NTD1元。

我已詳閱贊助說明,且同意站方的使用條款。

確認送出 您當前剩餘U利點數:{{balance}}點;前往購買點數。

延伸閱讀 除了批判能力,我們的國文教育該給學生的是什麼? 為何傅斯年說「中國本沒有所謂哲學」?中國沒有哲學是褒是貶? 若企業有天開出哲學職缺,哲學界能接招嗎? 作者其他文章 「打柯粉」是好招?為什麼他們會有柯粉症? 東奧正名公投:所以你喜歡「中華台北」嗎? 參政權與參政門檻:200萬的選舉保證金會太高嗎? 台北市長選舉的背水一戰:「柯文哲一定會選總統」的政治算計 候選人的「不科學」:為何他們迷信又執著於錯誤的選法? 狂轟猛炸的政治罵戰:為什麼政客很難真心稱讚對手? 按怒就盡了道德責任?那些在臉書按怒的政治狂熱者 如何在言論戰場上推倒「網紅」? 服過兵役才能立法?讓義務役審查軍人年改的話 白人可以穿旗袍嗎?——「文化挪用」規範了誰? 當宗教團體可以繞過政治獻金法 你的專業知識在網路上不值錢?如何找到專屬「加料」方式? 買到「有缺陷」的犬貓可退貨?——欠缺生物倫理意識的農委會 一秒成「聖賢」?比道德自我沉迷還嚴重的事 習近平的皇帝夢:習大大復辟帝制為何有人急著擁護? 看更多內容 留言區 周偉航 筆名人渣文本,輔仁大學哲學博士,專長為價值論、運動倫理學、流行文化研究,以及宗教經驗分析等沒什麼相關的學門。

幼時想當言情小說家,如今在各大學兼課當流浪教師,將來計劃騙一筆錢來開個深夜食堂。

最新出版《人渣文本的政治倫理學》、《人渣文本:給「露出世代」的特急件》,並著有《大學生不要當的28種人:寫給每個人的性格補強計畫》。

最新文章 大台北地區捷運站更名建議(下):以新站名乘載地方歷史記憶 大台北地區捷運站更名建議(上):現行站名爭議與其問題根源 拒絕複製性別刻板印象:家暴問題豈能化約為「男人打女人豬狗不如」? 戰敗後日本軍事的再崛起:談自衛隊武裝限制逐漸解除及發展 回歸二十年的香港何去何從?思索《時代革命》與《梅艷芳》現象 最多瀏覽 Masayo/《維爾薇特》(上):007裡的秘書小姐,其實是龐德的大前輩? 「新一代巡防艦」大延宕——台灣國防產業夠務實嗎? 重陽禮金與熊好券外的「聖誕禮物」?談可買四台阿帕契的北市公車補貼 協力「抗中挺台」——歐盟睡獅突然醒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中共爭搶民主話語權,一再指鹿為馬 鳴人堂臉書專頁 鳴人堂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