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殖民統治台灣與朝鮮的比較!! - 旅遊達人- udn城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日本的殖民地統治,台灣的文化協會等民族運動雖稱為「非武裝抗日」,到了1920年代後期受挫折之後,台灣多數的領導階級已經放棄抵抗,接受日本統治的事實 ... 網路城邦 旅遊達人 市長:愛玩的孩子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旅遊/【旅遊達人】城市/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加入會員)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0) 討論區/歷史人物傳奇逸事 字體:小中大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與朝鮮的比較!!  瀏覽10,139|回應0|推薦0 愛玩的孩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台灣人傾向親日而朝鮮人傾向反日?  為什麼台灣人傾向親日而朝鮮人傾向反日?這個問題應該改為:為什麼朝鮮人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而台灣人有相當部分願意當日本的「狗腿」?  從1895年日本殖民台灣開始施行軍政,由台灣總督總攬行政、立法、司法大權,「軍令」成為治理台灣的法源,其後改為律令立法而推行「警察政治」,但是「總督獨裁」體制一直沒變。

日本統治朝鮮的最初10年(1910-1919年),是由朝鮮總督府推行「憲兵警察政治」,警察統合了憲兵與警察官,由憲兵司令官兼任警務總監,第一任警務總監就是由憲兵司令官明石元二郎兼任,明石還於1918年轉任第七任台灣武官總督。

  朝鮮在這時期稱為「武斷政治」,殖民統治的方式台灣與朝鮮沒有兩樣,維持封建的笞刑,否定自主的團體、廢止言論機關,貫穿著軍政的性質。

總督府的政策,不論在台灣或朝鮮,始終以日本帝國為本位,不斷地剝削和壓迫殖民地民眾的生活。

例如在朝鮮以「土地調查事業」為名目,讓日本人容易佔有和投資朝鮮的土地,制定「會社令」統制企業,讓日本人的壟斷資本容易滲透、培育於朝鮮[11]。

日本又以國內的米不足為理由,在台灣和朝鮮推行產米增殖計畫,移出日本,可是一旦與日本的農產發生競爭,就立刻停止增殖計畫。

  在第一次大戰期間,日本的殖民政策從傾銷本國商品、榨取殖民地糧食原料,過渡到對殖民地的投資,日本的獨佔資本快速地侵入朝鮮半島,企圖由資本輸出完成殖民地經濟圈。

然而,朝鮮人在1919年掀起三一獨立運動的反日怒潮[12],台灣受其影響,趁一次大戰後有利的國際條件,開始展開台灣的民族運動。

  對日本的殖民地統治,台灣的文化協會等民族運動雖稱為「非武裝抗日」,到了1920年代後期受挫折之後,台灣多數的領導階級已經放棄抵抗,接受日本統治的事實,而讓日本可以不必顧慮殖民地人民的意見,也不必讓台灣人參與地方自治。

  相對的,朝鮮在1919年三一獨立運動之後,日本從「武斷政治」改為「文化政治」,但是日本統治者更形強化警察力,朝鮮人的反日感情越趨激烈[13]。

特別是1923年9月日本關東大地震災難時,傳布「朝鮮人放火」、「朝鮮人將毒藥投井」的謠言,日本政府又加以煽動嫁禍,結果從9月1日起有約21000人到6000餘的朝鮮人遭受慘殺[14]。

為了緩和朝鮮人的不滿情緒,日本統治者即使是假裝,也要雇用較多數的朝鮮人到總督府或地方的行政機關服務。

這是以「同化主義」的名目,否定朝鮮人的自治,但是這欺騙不了朝鮮人的眼睛,朝鮮人一直不斷地興起反日暗殺事件,而日方也以白色恐怖(鎮壓terror)報復[15]。

朝鮮人的反抗,得到較多的政治自由,台灣地主的「狗腿」拍日本人馬屁,讓許多台灣人變成「經濟動物」(economicanimal),失去了政治自由也不打緊,只要追求經濟利益就好,而喪失了民族氣節。

  台灣、朝鮮與日本的地理位置不同,跟大陸的民族連帶關係不一樣,日本也就有不同的限制對策:怕台灣的民族運動受中國大陸影響而限制台灣人渡海到大陸,怕朝鮮的民族運動波及國內而限制朝鮮人渡海到日本。

但是日本的殖民政策是隨機改變的,到了戰爭時期日本人的勞力不足時,又改為徵用台灣人為「軍伕」到中國大陸或南洋各地,另一方面,朝鮮人則被強制拉夫到日本去開礦山或建築軍需工廠等,稱為「朝鮮人強制連行」[16]。

日本的侵略戰爭到了後期,將殖民地朝鮮建設為「大陸兵站基地」,台灣建設為「南進基地」,從而將朝鮮設計南韓為農業中心、北韓為軍需工業的基地,這種殖民地時代的遺制,成為戰後南北韓分裂的種子,同樣的,台灣與大陸分斷的政策,割斷了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歷史文化關係。

  台灣的地主比朝鮮人狡猾得多  台灣的中小地主,在當初20年的殖民地戰爭時,被日本憲警慘殺殆盡。

據台灣抗日史研究者從日本官方資料『台灣憲兵隊史』、『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的記載估計,台灣人慘遭屠戮總數約近40萬人[17]。

抵抗日本的地主被慘殺殆盡之後,剩下活命的地主,必須先學會與日方妥協,學習如何迎合日本統治者的技巧,狡猾地從中謀利。

    據板橋林家大地主林衡道的證言,台灣光復以後有很多地主欺騙國民政府,說他的土地被日本人徵收,受害很大。

其實日本統治時代徵收土地,大家都很高興,因為徵收一點土地而徵收代價不高,但是不論興建學校、神社、公路、鐵路、機場,其餘未被徵收的土地價格立即隨之高漲數倍,地主坐在家裡就能發財,這也是有這麼多人懷念日治時代的原因之一[18]。

    台灣大地主林衡道又說,台灣總督府非常保護地主,水利會、農業會的公職、地方議員都是官派,由地主擔任。

不過一旦有事情,總督府都要地主捐款,捐款多的人就可以授勳,有五、六等勳章的人就算很體面,警察對這些人也禮讓三分[19]。

台灣地主巴結日本統治者的行徑,在今天親日派的言論到處可見。

  朝鮮的地主制淵源較遠,李朝後期開始形成,但是在1876年朝鮮被迫開港之後,因為朝鮮米穀開始輸出,有部分成長為大地主。

在1894〜95年甲午戰爭時,日本人地主利用戰爭開始大舉入侵佔據朝鮮土地,在日本統治時期,逐漸擴張為「殖民地地主制」。

    日本統治朝鮮之後的1910年代,日本進行土地調查事業,以法令確定地主的排他性土地所有權,但另一方面,並不保護朝鮮農民慣習的耕作權,亦即否定佃農權為物權,否定永久租佃權等。

  說穿來,日本在朝鮮調查土地的目的,在於先確定地主的土地所有權,然後促使朝鮮人的地主分解。

1911年4月17日,日本公佈土地收用令,開始施行徵收朝鮮的土地,將舊王室的領地國有化,並由日本的壟斷資本收購從前朝鮮人的土地,創造出日本人大地主所有的農場。

1920年朝鮮總督府所有土地達11萬餘公頃。

土地調查事業的結果,課稅地在10年間增加了52%,地稅收入也增加2倍[20]。

這種「殖民地地主制」,陷朝鮮多數的小農於沒落之途。

窮困潦倒的農民,深感亡國之痛,興起獨立思想參與義兵或愛國起義運動,他們因受日本的迫害,不得不亡命到中國東北的滿洲或西伯利亞長期抗戰。

  因此對日本確定這種土地所有權,在朝鮮沒有人稱為「近代化」,認為這是日本帝國主義犧牲大多數農民而扶植少數大地主,確立半封建的剝削關係。

在朝鮮,大地主的比重非常之大,而大地主在日本統治下加強對佃農的剝削。

地主對佃農的支配及於全生產過程,佃租是以實物的米榖繳納,農民只有被剝削,完全被剝奪為農業經營者的資格,怎麼能稱為「資本主義化」或「近代化」呢?另外,在農村家庭手工業方面,特別是棉製品等,也因為日本機械製品的侵入,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朝鮮殖民地的產米增產計畫,跟台灣一樣,也是因日本內地1918年「米騷動」所引起。

日本為了解決內地(本土)的米榖不足,令朝鮮總督府從1920年開始實行土地農事改良事業,設計朝鮮為日本的糧食供給地,將朝鮮米榖移出至日本。

但是朝鮮跟台灣不一樣的是,為培育日本的大地主而重組朝鮮農業。

在朝鮮當初的15年計畫,預定投資2億4000萬 生命就是一場奇妙的旅程,有歡笑有淚水,要把最美的人事物盡收眼底,豐富飢渴的深邃靈魂. 旅遊達人 http://city.udn.com/5368 引用網址:http://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568&aid=2462841 ▲top 本城市刊登之內容為作者個人自行提供上傳,不代表udn立場。

刊登網站廣告︱關於我們︱常見問題︱服務條款︱著作權聲明︱隱私權聲明︱客服   Poweredbyudn.com 粉絲團 udn部落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