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傳統產業分析--第四節紡織產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政府的輔導之下,紡織業迅速. 發展,使許多的民生用品在當時成為了出口物品。

1970 年代石化業興起,使得人造纖維具有原料上的. 優勢,佔出口值三成以上。

Search Categories TopDownloads Login Register Search Home 第二章傳統產業分析--第四節紡織產業和春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 第二章傳統產業分析--第四節紡織產業和春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 April27,2018|Author:Anonymous|Category:N/A DOWNLOADPDF Share Embed Reportthislink ShortDescription Download第二章傳統產業分析--第四節紡織產業和春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 Description 第二章傳統產業分析--第四節紡織產業和春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洪素杏助理教授[email protected] 第四節紡織產業一、紡織產業產品分類 (一)布類產品 1.屬於台灣長期出口項目。

2.短期間內較為穩定。

 (二)紗類產品 1.東南亞國家已能夠自給。

2.台灣訂單漸漸流失。

 (三)成衣 應朝著品牌化、時尚化方向發展。

 (四)紡織纖維 1.聚酯纖維為衣物原料。

2.尼龍纖維應用於日常生活及工業用途。

二、台灣紡織產業發展歷程 台灣紡織產業始於1940年代左右開始蓬勃發展,由於以低廉的勞力開始拓展紡織業的版圖,台灣是重要的一個加工地。

在政府的輔導之下,紡織業迅速 發展,使許多的民生用品在當時成為了出口物品。

 1970年代石化業興起,使得人造纖維具有原料上的優勢,佔出口值三成以上。

 而紡織業在1990年代起開始衰退。

台灣紡織產業的發展有六個階段。

台灣紡織業發展六階段 1953年至1962年(萌芽期) 1.農業培養工業、工業發展農業。

2.電力、肥料、紡織業優先發展。

3.美國提供原料、設備和資金。

4.政府保障國內棉紡織業者。

1963年至1972年(擴張期) 1.出口擴張政策、獎勵外銷。

2.紡織產業製程各自獨立。

3.纖維科技化轉戾點。

4.間位芳香族聚醯胺纖維發明。

5.對位芳香族聚醯胺纖維發明。

1973年至1979年(茁壯期)1.第二次進口替代政策。

2.紡織業、輕工業發展並重。

台灣紡織業發展六階段 1980年至1990年(成長趨緩期) 1.長期貿易順差、外銷競爭力低。

2.工資上漲、勞力短缺。

3.產品缺乏競爭力。

4.期望製程連貫,增強競爭力。

1991年至2000年(轉型期) 1.逐漸發展完整的體系。

2.同產業垂直整合、不同產業水平整合。

3.結合同業使產品加值。

2001年迄今(挑戰期)1.出口衰退。

2.遭受低價勞工的競爭。

3.產能過剩。

4.市場萎縮。

三、台灣紡織產業的特性 (一)擁有完整的產業結構、原料供給充足 1.目前擁有完整的周圍體系。

2.上游原料供給充足。

3.先進加工技術、經濟規模與品質具競爭力。

4.「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完整體系。

 (二)產業群聚效益明顯 1.相關上、中、下游產業群聚明顯。

2.產業規模差異性大。

3.上游產值較下游大。

三、台灣紡織產業的特性 (三)勞力成本優勢漸漸消失 相較於東南亞低價勞工競爭之下,經營日益困難。

 (四)廠商外移成為未來隱憂 染整業外移,使紡織業面臨嚴峻挑戰。

 (五)下游廠商外移使產業結構發生改變 1.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2.歐盟商品自由貿易,改變貿易生態。

3.1980年代末,產業外移設廠。

4.由「低價勞工」轉換「接近市場」策略。

5.結構轉變,以中、上游為產業重心。

四、台灣紡織產業的優勢(一)化纖、染整技術領先1.棉布處理技術實力與大陸相當。

2.染整技術大幅領先大陸地區。

(二)產業總體競爭力優於其他地區1.技術、製程提升。

2.纖產業提供便宜的纖維原料。

3.酯加工絲製造、研發在全國數一數二。

(三)完整產業體系、原料供給足夠1.苯二甲酸及乙二醇能夠自給自足。

2.高階產品能夠量產,並能夠平價銷售是台灣的專長。

3.上、中、下游完善的體系。

(四)採購成本降低增加競爭優勢加入WTO後會使採購價格降低,增加競爭力。

 五、台灣紡織產業的競爭劣勢(一)價格面臨挑戰1.成衣業面臨競爭。

2.紡織業面臨品質及價格的挑戰。

(二)海外回銷衝擊本土廠商台灣業者受到海外回銷的威脅。

(三)衣服款式過少、無法掌握市場需求1.大量生產雖降低成本,但導致衣服缺少變化,顧客購買意願降低。

2.空間、語言上的差異使得資訊不易取得。

(四)空間儲存能力不夠1.製程複雜、程序繁瑣。

2.布料樣本需要有寬闊的空間儲存。

 五、台灣紡織產業的競爭劣勢(五)溝通困難導致需求流失1.不同區域造成溝通上的困難。

2.溝通困難導致時間拖延,顧客忠誠度因而降低。

(六)成本價格趨於弱勢因而市場占有率逐漸流失1.我國勞工成本相對較高。

2.北美貿易協定實施。

(七)未來應加強設計能力朝著高附加價值、精緻化產品發展。

 六、紡織產業的問題(一)原本完整的產業結構優勢逐漸消失下游廠商外移、上游失去聯繫管道。

(二)面臨強大競爭對手的威脅1.韓國威脅(1)韓國政府全力支持輔佐,造成良好的投資環境。

(2)「薄布」技術逼近台灣。

2.中國威脅(1)中國勞工成本偏低,加上政府極力推動。

(2)對台灣的依賴度減低。

 七、未來紡織業發展策略  近年來,台灣紡織產業的下游廠商紛紛出走,主要原因在於紡織業是個勞力密集度極高的產業,而台灣已失去較低廉的人力成本優勢,未來為了繼續保持競爭優勢,需往高品質、高技術、高附加價值的產品發展,才能有其競爭優勢。

再者,未來系統化的高科技紡織品將是必然的潮流,目前全球先進國家在衣著用、傢飾用、產業用三大類產品的比例為4:3:3,台灣紡織品在這三大領域纖維消費的比重為8:1:1,與先進開發國家的纖維消費結構有著很大的差異,顯示未來仍有進步的空間。

七、未來紡織業發展策略 (一)創造產品新價值 「中空多孔乾爽纖維」、「電磁防護紡織品」、「正四角形聚酯纖維」等高科技纖維製成的成果已在台灣被開發出來,我們必須考慮到的問題是如何應用到服飾與布料的產品上,創造產品的新價值,這是一個讓台灣紡織業轉型的機會,必須積極的朝這個方向去發展。

(二)提昇產品附加價值台灣紡織產業應積極朝著高附加價值的產品發展,在產品生命週期逐漸縮短的情況下,應該靠著多樣化的產品來滿足顧客,以提升產品利潤。

中國雖然靠著低價的優勢獲取市場,一開始或許得到不錯的迴響,但是由於低價策略導致商品出現黑心貨,漸漸的讓消費者的目標轉向不再是購買便宜貨,並且改變過去以代工為主的方式,轉為設計加工或自有品牌的創造等,來提高附加價值產品之發展。

七、未來紡織業發展策略 (三)自我研發技術能力 台灣如何能把原先被比喻成「夕陽產業」的紡織業,又重新帶到一個輝煌的階段,原因就在於研發。

台灣飽受中國以及韓國的威脅之下,若不能夠持續的加強研發,很快的將會被中國及韓國所領先。

(四)發展產品自有品牌與提升品質如何在面對全球化過程中讓紡織業繼續存活下來,關鍵在於產品是否能發展出自我獨特的品牌以及提升產品品質。

若自創品牌發展成功,則能獲取更多的附加價值,例如國際知名品牌運用蘇格蘭格紋打造出一個眾人皆知的獨特造型,成功的造成一股潮流,也代表著貴族的象徵。

七、未來紡織業發展策略 (五)提供多樣化、差異化的產品服務 人們大部分喜歡追求新鮮感,若一層不變的產品款式對於顧客來說,是不願意去接受的,不光只是衣服需要差異化,電子產品或交通工具都必須使產品具有差異化來滿足顧客。

換言之,不只符合顧客需求,也要滿足顧客喜好(六)掌握全球化市場、提昇國際形象(七)與關聯產業進行整合若一個產業沒有與其他產業合作或結合,那麼在產品上便很難有所創新以及符合市場需求。

(八)利用網路行銷推廣相關服務 紡織產業\織起一片天1.mp4紡織產業\織出一片天2.mp4紡織產業\批發服飾網(上).mp4紡織產業\服飾批發達人網.mp4紡織產業\世堡紡織-布.mp4紡織產業\你不知道的世界第一.mp4紡織產業\台北魅力國際服飾品牌展.mp4紡織產業\美女老闆網拍女裝.mp4 Viewmore... Comments Report"第二章傳統產業分析--第四節紡織產業和春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 Pleasefillthisform,wewilltrytorespondassoonaspossible. Yourname Email Reason -SelectReason- Pornographic Defamatory Illegal/Unlawful Spam OtherTermsOfServiceViolation Fileacopyrightcomplaint Description Close Submit Share&Embed"第二章傳統產業分析--第四節紡織產業和春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 Pleasecopyandpastethisembedscripttowhereyouwanttoembed EmbedScript Size(px) 750x600 750x500 600x500 600x400 URL Close Copyright©2017DOCUMENInc.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