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教賴光臨良師與益友 - 政大新聞系- 政治大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年為了唸政大新聞系,他捨台大中文系不念,從基隆坐船,上海搭火車到南京政大 ... 一是社會科學,分別由賴光臨老師與潘家慶老師授課,都獲得極好的評價,讓學生得以 ... Openlogin close 登入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Username Password 登入 忘記密碼? home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GoogleSearch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登入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提燈照路的人,記錄新聞教育的典範人物,民國99年出版。

首頁 師資陣容 退休教師/助教 賴光臨 良師與益友 瀏覽人次: 4705 賴光臨 良師與益友 ※本文引自《提燈照路的人:政大新聞系75年典範人物》(2010年)  當年為了唸政大新聞系,他捨台大中文系不念,從基隆坐船,上海搭火車到南京政大念書,沒想到,戰亂卻讓他經歷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流亡學生經歷;  政大在台灣復校後,他完成學業,留校教書,成為新聞系友畢業之後最懷念的班導師。

很多新聞系友一致認為:「賴光臨老師是受業解惑的老師,也是我們的感情顧問,他是我們的父親,也是我們的朋友。

」   【新聞系楊倩蓉報導】2009年,畢業於政大新聞系的系友,同時也是晶華集團副董事長潘思源捐贈台幣一億元給母校政大,為了感念當年求學時期師長對他的照顧,捐贈儀式特別邀請兩位貴賓參加,一位是當年新聞系主任徐佳士老師,另一位就是他的班導師賴光臨。

 「我是他大一到大四的班導師嘛。

」賴光臨老師笑呵呵地回憶。

除了滿頭白髮之外,已經高齡八十二歲的他依舊健步如飛,即使已經退休快二十年了,賴老師對政大的深厚感情,可以從他至今仍不忘取閱新聞系每周出版的學生實習報《大學報》,得以窺知。

 回憶起數十年前指導學生實習報的往事,賴老師笑著說:「老師們都很辛苦,也很痛苦。

」雖然只是學生實習報,但是師生辦報都認真,除了過年期間停刊兩周,全年包括暑假都沒得休息。

「我每天編報編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走出新聞館,常常抬頭一看,正好天上一輪明月光。

」賴老師說。

 辛苦歸辛苦,但是賴老師甚是懷念當年與學生一起編報的時光。

賴老師說,知名主播童中白當年跑學生新聞報就很認真,有一次她到萬芳社區山上採訪,山路不好走,乾脆脫掉鞋打赤腳走上去。

有些學生雖然缺乏採訪經驗,常常不敢主動攔截受訪者,但是卻會用耐心等待受訪者把雜事處理完後,再接受採訪。

 每周出刊的時間壓力,也會有學生取巧,在找不到新聞的情況下,拿起舊報紙改寫一則新聞交出去,賴老師說,一旦被他發現,只要學生肯誠實面對,他會給學生機會,要他再找一條新聞採訪補交。

 賴光臨老師開的課,向來繁重,只要學生不認真,他就當人,但是受教的學生都對這位師長感念不已,因為賴老師不僅重視學生的課業,更把學生日常生活上遇到的大小事當作自己的責任,事必躬親,甚至積極為學生謀取畢業之後的出路,難怪學生當年在實習刊物上會這樣刊登:「要找事情嗎?找賴主任就對了。

」   大時代的動盪刻骨銘心  -「人生際遇很難想像,如果當年我選擇到台大唸書,就沒有這些求學的遭遇了。

」-賴光臨。

 走過大時代動盪的賴老師,體驗過為了要完成一份學業所經歷的種種艱辛,所以日後只要學生有困難,一定幫忙解決問題。

他喟然嘆道:「人生際遇很難想像,如果當年我選擇到台大唸書,我的遭遇有很大的不同。

」  民國三十七年,賴光臨在台灣參加大學招生考試,當時南京政大在全國開了十六個考區招考新生,一萬六千名考生,僅錄取四百名學生,賴光臨同時考取台大中文系與政大新聞系,「當時同校考上台大有十名,但是考取政大只有我一個人,我選擇到政大新聞系念書。

」賴老師回憶。

 沒想到這個選擇意外開啟了五年的流亡學生生涯。

民國三十七年,賴光臨從基隆坐船到上海,再從上海搭火車到南京念政大;九月開學,十二月,徐蚌會戰已經打得如火如荼,眼看就要逼近南京,平日來上課的老師也僅剩下一位,全校人心惶惶,當時政大校長顧毓琇說了一段讓賴光臨至今印象深刻的話:  「這是第二次淝水之戰,你們就坐在第一線看著兩次淝水之戰發生,你們還不等著看歷史,還要走啊?」顧校長一番話,果然對學生起了不少安撫作用,但是後來局勢愈演愈烈,只好遷校。

 賴光臨是民國三十八年第一批遷校的學生,從南京遷到杭州,杭州住了三個月,再度遷校到廣州,同樣也待了三個月,隨著戰火頻仍,再度遷校至重慶,後來局勢告急,在政府瓦解後與同學投筆從戎,後成都淪陷,軍閥投降,同學們始脫離軍隊,各奔前程,賴光臨與數位同學逃至香港。

 作流亡學生的痛苦自是不可言喻,除了課業未竟之外,日常生活起居都得靠自己養活自己,當時很多流亡到香港的學生大都住在調景嶺的難民營中,賴光臨決定自力更生,開始向香港著名雜誌《新聞天地》及晚報副刊投稿,「一個月稿費收入可以拿到一百五十多元港幣,吃飯租房都沒問題了。

」賴老師微笑說。

 生活穩定下來,賴光臨從來沒有忘記學業,民國四十二年,他插班考入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在香港創辦的新亞學院,並獲得獎學金就讀,雖然僅念了將近兩學期就因獲准來台而休學,但對錢穆、唐君毅與張丕介三位老師,眼看中華文化正淪浩劫,為存亡絕續,不惑於世俗功利,毅然創辦新亞書院,為傳統文化薪傳所展現至廣大精深的學問,誨人不倦的傳道解惑精神,感受最深,對人生理念的影響也最大。

  政大新聞系校友的共同記憶-現代文選  -「賴老師的現代文選課程給學生的不只是思想,而是如何思想,這正是新聞工作最不可缺乏的。

」-前民生日報副總編輯蔡格森。

 民國五十年代,正是政大新聞教育改革的開始,不僅對政大新聞系學生產生重要影響,也讓賴光臨老師津津樂道不已。

 當時政大已經在台復校,賴光臨老師於民國四十七年回政大繼續學業後;民國四十九年,因為成績優異,畢業後繼續留在學校擔任助教。

 民國五十三年,他獲得行政院國科會資助研究第一篇專題論文「民前革命報刊研究」提出申請升等,獲學校與教育部通過,升為講師,此後十年間,連續獲國科會資助研究,提出論文獲得升等,至民國六十年,正式升為教授。

 民國五十年代,時任系主任徐佳士老師為加強學生國文訓練的改革,增設「現代文選」課程,現在在媒體各領域發展的新聞系系友,談及當年政大求學時期的深刻印象,多肯定賴光臨老師和潘家慶老師指導的「現代文選」,讓他們獲益良多。

 政大廣告系教授鄭自隆回憶:「賴老師的現代文選讓我們閱讀許多非主流文章,也容許學生在心得報告中比較異端觀點,在當時的環境是很不容易的事。

」  聯合報總編輯羅國俊也表示:「現代文選,賴老師不講編採技巧,而是指定多本人文、史哲書籍,一兩周讀一本,閱後寫報告,登台討論心得,至今受益良深。

」  當時「現代文選」課程分兩大方向進行,一是文史哲方面,一是社會科學,分別由賴光臨老師與潘家慶老師授課,都獲得極好的評價,讓學生得以從專業書籍之外,開拓更寬廣的視野,對於日後新聞工作都有極大的幫助。

 賴光臨老師早年受的文史哲知識訓練成為這門課的重點,《天下雜誌》編輯顧問楊艾俐印象最深刻的是,賴老師教大家看羅家倫的《新人生觀》、《梁啟超文集》;《康健雜誌》總主筆李瑟則表示,她在雜誌工作多年,接觸了許多來自各校實習的同學,大多數顯示基本能力很弱,無論是思考能力,背景知識與人文素養都很差,「我清楚記得大二時賴老師在現代文選裡開的書單,包括五四迄當代,都是經典,這輩子不停地在用。

」讓她非常感謝。

 加強人文素養意識是賴老師在開書單時最基本的原則,當時同學一周看一本指定書籍,每周交報告,有的學生不相信老師真的會逐字看報告,直到看到賴老師細心一一挑出文章中的錯別字,才知道老師的認真程度。

 除了「現代文選」課程,賴老師開設的採訪寫作課程也讓學生印象深刻。

賴老師自己都說:「被分到我的採訪寫作課程的學生都覺得又憂又喜,憂的是我的課很繁重,上課前得從報紙挑出五條重要新聞依序排列上台報告,並要寫線索單,出外採訪寫稿,再交由老師批閱評分;喜的是,一年下來大家都很會寫新聞了。

」  賴老師說:「我的課是會當人的,馬虎一定過不了。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就曾表示,當年稿件被老師修改後還要重抄一遍,真是一件既麻煩又痛苦的事。

 而另一位知名的前新聞主播黃晴雯回憶:「在我的求學過程中唯一的一次不及格就是賴光臨老師的課。

」但是她也承認:「那次的教訓讓心高氣傲的我學會了客觀、謙卑,這是作為一個好新聞人的必要條件。

」  最讓賴老師感動的是,一位二年級學生被當掉現代文選課,到了大四又來重修,而且每次報告都做了充份準備而滔滔不絕,賴老師給他很高的分數。

他說:「我當學生的目的是為了激勵他們自動自發。

」   學生眼中最負責任的班導師  -「賴老師很早就是7-11了。

」-聯合報系歐洲日報編輯組主任徐恆淑。

 雖然在課業上要求嚴格,但是日常生活裡,賴老師卻像一位朋友兼父親的角色般,時時刻刻照護學生的需求。

 傳天下傳播管理學習中心首席顧問邱曉文這樣形容如師如父的賴老師:「賴老師在校時在身邊,畢業後他益發近距離,他到球場找人打球,與同學一起辦學校活動,陪學生討論課程內容,打電話鼓勵海外留學的遊子,安排退伍後的學生工作,還生怕你愛情不幸福。

」  暢銷作家尹萍也說:「我清楚記得他在導師課上與我們討論愛情與婚姻,你不一定同意他,但你不能不感動他的用心與努力。

」學生在路上遇見賴老師,賴老師絕對叫得出名字來,每位同學生日都會收到賴老師的賀卡,學生畢業後如果賦閒在家,賴老師還會幫忙找工作,難怪聯合報系歐洲日報編輯組主任徐恆淑說:「賴老師很早就是7-11了。

」  賴老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照顧也充分展現在系主任任內。

民國七十年,賴光臨老師接任新聞系主任一職,加強系務改革,他看到學生晚上在圖書館自習時只能倚賴天花板的日光燈照明,立刻將每張閱覽桌上加裝個別的檯燈,再進一步添購複印機與冷氣設備,這都是過去以來從未有的事。

 位於山上的傳播學院大樓也是賴光臨老師在擔任系主任時向校長建議興建的,當時他鑒於新聞館建成已二十多年老舊不堪,「都是空心磚作成的,少有鋼筋,每次地震我都得從二樓跳下來跑出,太危險了。

」賴老師仔細勘察選擇建地,地點若過於偏僻,又怕女學生晚上有危險,最後選定目前傳播大樓所在地,落成之後每位新聞系教授都分配有一間研究室,開政大先河。

  政大新聞教育的特色是寬厚待人  -「賴老師開拓學生的人文視野,形塑學生的新聞操守,無言之教,影響學生的一生。

」-《旺報》編輯組主任與作家孫瑋芒。

 「有兩件事證明政大新聞教育的價值。

」賴老師說。

 第一件事,2009年二月,作家孫瑋芒在中國時報寫了一篇〈記得一場與魔鬼的交易〉,談到他當年被一家日報高職高薪網羅,後來卻因為對新聞理念不合而離去。

孫瑋芒在文章中寫道:「我所受的教育是寬厚待人。

」  第二件事,同樣也是發生在2009年,曾經擔任台北市副市長的金溥聰也是接下一家媒體的高職,四個多月後也因為新聞理念不合辭職。

賴光臨老師談到這兩位都是政大新聞系畢業的學生,贊許地說:「新聞人重要的是堅持新聞理念,新聞事業不只爭一時,更要爭千秋。

」  他也認為現在台灣的報紙必須要作改變,過度重視社會新聞只會愈來愈弱,「你看外國有量報也有質報,它們是可以分開而存在的,你要區隔市場而不是老中青都要一把抓。

」  為了推舉賴光臨老師角逐2009年星雲真善美新聞教育貢獻獎,一呼百諾,許多門生都自動發起感言書寫活動,一致推薦賴老師為對新聞界培育了許多專業人才。

 賴老師珍重地捧起這些如今在各媒體占一席之地的門生的紙上感言,字字句句流露出對老師的誠摯感念,他低頭一一翻閱,久久不語,稍後抬起頭時眼中閃動著感動的神采,輕聲地說:「系友們的這些評語,是作老師最高的榮譽,也是一個反思的機會。

」 【小檔案】賴光臨 民國37年 考入南京政治大學 民國47年 在台復學 民國49年 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畢業,留校擔任助教後,升等講師、副教授 民國60年 升等教授 民國70-76年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主任 民國76年 政治大學廣告學系首屆系主任 民國84年 退休 民國110年8月7日 辭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