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小豆包就要開學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這樣養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馬上新的學期就要開學了,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即將成為一年級的小豆包,爸爸媽媽們則又開始新的焦慮了,面對著小學階段新的學習環境、學習壓力,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減少父母們的壓力呢?
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責任
進入一年級,父母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陪讀」。
因為生怕孩子沒有自己完成作業的能力和習慣,對孩子不放心,乾脆就陪在他身邊好了,給他扇扇子、趕蚊子,順便也監視一下學習進度。
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樣的陪伴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依賴,作為一年級孩子父母,要學會告訴孩子「你是小學生了,你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
所以,要從現在培養孩子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和能力。
孩子一開始當然不知道怎麼檢查,父母要教給孩子方法,比如孩子只學了加法,作業是「1+2」,你讓他檢查的時候就要反過來計算,算一遍「2+1」。
當孩子沒有進入學習的軌道的時候,父母們要幫助,要引導,但是不要包辦代替,記住,永遠不要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讓孩子自己發現,不然,孩子會有明確的心理暗示「反正以後我寫完作業,我媽媽會幫我檢查的」,那就很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了。
最好的「陪讀」,是孩子在學習,大人也在學習,拋棄手機、電視、遊戲,建立起全家愛學習、愛讀書的氣氛。
同時減少對孩子的過度關注,不對孩子施加額外的壓力。
建立慣例表,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上了小學,需要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能力層次,也是讓他學會承擔責任的一個方面。
在上學這件事上,要讓孩子認識到:「我長大了,這是我自己的事,而不是爸爸媽媽的事。
「可以通過慣例表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準備明天上學的東西:確認明天的課表,準備課本,自己準備上學穿的衣服,然後自己整理書包,帶好該帶的東西。
正面管教中,日常慣例的建立,有助於父母們培養家庭里的安全感、平和的氣氛、互相之間的信任;孩子們喜歡慣例,也樂於遵守,慣例表能培養孩子需要的生活技能,有機會學習專注於情形的需要,能夠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感覺到自己的能力。
錯誤記錄本
從一年級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準備「錯誤記錄本」,當孩子每次出現錯誤的時候,在本子上記錄下來,並寫上解決的辦法。
「錯誤記錄本」,是為了培養孩子反思的行為習慣,讓孩子明白一個做人的道理:「錯了不要緊,只要找到原因改正就好了。
」對於6、7歲的孩子,錯誤是難免的,「聖人也有三分錯」,但是孩子能從這個過程中,學會找到錯誤、避免將來再犯這個錯誤,幫助孩子打好學習的基礎。
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錯誤是學習的機會」。
學會思考的學習策略
學習的基礎,不只是「知識和技能」,「知識和技能」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要只滿足於此,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要讓孩子學會思考,學習「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要只停留在機械的背誦上。
家長在幫助孩子學習的同時,要採用啟發式提問,多問孩子幾個問題:「你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你是怎麼想到這個方法的?還有別的方法嗎?」同時,要虛心的向別人學習。
教會孩子學會思考,融會貫通,就不能讓孩子只停留在「答案正確」的表面,要開放思維,鼓勵孩子的充分想像。
家長和老師的互補
家長不要單純的做老師的「助教」,家長要承擔的工作,是「老師想做卻做不到的」。
老師也想幫助班裡的每個孩子,但每個孩子又是獨立的、不同的,老師有時候也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時候,家長就需要針對性的關注孩子的欠缺點、不好的習慣,重點訓練和培養。
而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父母需要關注的不是「答案全部要正確」,而是「愛學習、會學習」的學習習慣,也就是16年9月13日國家頒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提到的「樂學、善學、勤於反思」的自主學習能力。
時間觀念
從現在起,就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在確定的時間做確定的事情。
常常有孩子在做作業時,左顧右盼,一會要這個一會幹那個。
有孩子會說:「我早點做完有啥用呢?做完了他們還給我安排作業!「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的是,制定計劃,明確安排,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規定的事情,其他的時間要尊重和孩子的約定,允許孩子的自主支配,培養孩子的獨立和主人翁意識。
好的學習習慣從一年級養成,孩子會受用終身!
作者簡介:麥芽爸爸,曾經的網際網路精英,現在的全職奶爸。
因為興趣,成為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因為對孩子的愛,成為了正面管教的踐行者,希望能在這條並不平坦的育兒路上,和孩子一起成長。
如您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評論、收藏和轉發,如需轉載,請和本人聯繫。
與其讓我勤,我更願做個「懶」家長!
案例分享:前日,跟大學同學聊天,聊到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她說她有一個同事,索性我們就叫她張媽媽。下面來介紹張媽媽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張媽媽是一個生活上,工作上很認真、很仔細的媽媽,她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