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讓我勤,我更願做個「懶」家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案例分享:

前日,跟大學同學聊天,聊到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

她說她有一個同事,索性我們就叫她張媽媽。

下面來介紹張媽媽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張媽媽是一個生活上,工作上很認真、很仔細的媽媽,她的兒子今年上小學2年級,自從兒子上小學之後,每天晚上兒子做完作業,她都會按照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的給孩子檢查作業,並簽字。

遇到孩子做錯的題,她會給孩子指出來,並一一講給他聽,直到孩子明白為止。

直到兒子一年級的下學期,張媽媽才意識到她似乎犯了一個錯誤。

這個錯誤就是,她給孩子檢查作業太認真,孩子對自己似乎有依賴心理。

專家解答:

能石兒童教育研究中心的專家認為,現在父母通常都犯的錯誤就是對孩子太勤,父母太勤勞,反而會無形中養成孩子的惰性。

由於父母過於認真的給孩子檢查作業,孩子反而變得沒有責任感和自覺性,檢查作業的習慣也就越來越差。

長此下去,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而好的習慣是保證優秀成績的關鍵,是培養健全、獨立人格的保證。

要想讓孩子培養健全人格,家長要學會「懶」,大人「懶」了,孩子就勤了。

那麼,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上,家長要怎麼做到「懶」呢?

1

懶於嘮叨,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有的父母為督促孩子學習,一天到晚像麻雀一樣嘮叨個沒完沒了。

殊不知,重複的話孩子聽多了耳朵也會起繭的,他反而不當回事。

孩子的自覺性,不是靠父母的嘮叨、大擺道理來培養的,父母要學會多做少說。

5

懶於動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凡是該年齡段孩子能力所及的事情,家長應該學會放手,比如給上小學的孩子整理書包、父母幫忙準備上課材料等事情,如果一旦父母幫孩子做了,甚至包辦,孩子就永遠培養不了責任心和獨立性。

3

懶於陪讀,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在輔導孩子的學習上,家長只需提醒孩子,什麼時候該做功課,做完了向父母報告一聲。

遇到要檢查的作業,一律叫孩子自己檢查,父母只要負責簽字就行,不要太勤於指導,而要學會發現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於獨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的,哪些是他能力達不到而需要幫助的。

要告訴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情,遇到不會的題就要自己開動腦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