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堅持下來有多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親子溝通如何說專家微評】 母乳,是媽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而堅持母乳餵養卻是一場痛並幸福著的拉鋸戰。
堅持下來有多難,請看這場母乳保衛戰。
作者:Daisy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就要迎來兒子兩周歲的生日。
回首長達兩年母乳餵養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充斥著淚水、痛苦、笑容、歡樂、掙扎、糾結……現在我甚至不太敢回看那時洋洋洒洒寫下的上萬字的記錄,害怕自己會忍不住抹眼淚。
乳頭皸裂、漲奶、堵奶、乳腺炎甚至發燒,期間不乏走過許多的彎路,有曾在一開始糾結餵與不餵間平衡利弊,有痛定思痛後在乳頭的創口還未癒合時繼續堅持哺乳,還有疼得邊掉眼淚邊把乳頭一次又一次送到兒子的嘴裡,那個鑽心的疼啊,至今回憶起來仍忍不住打顫。
在每個媽媽頗有些曲折的母乳時光中,自己的痛和累都能咬牙堅持住,但是一遇到外界的質疑和不屑就反而會有些動搖了,且看如下:
「啊?都兩歲了還在餵啊,六個月以後就都沒營養了……」
「聽姐姐一句勸啊,再餵下去你的乳房就垂到地上了。
」
「你看餵母乳弄得孩子大人休息不好,孩子怎麼長個長身體啊!」
「這當媽的真是不顧顏面了,這地鐵上這麼多人直接就餵上了。
嘖嘖。
」
「誰啊,占個衛生間這麼長時間?啊,擠奶呀,擠奶怎麼能來這種地方啊。
」
當媽的不管聽到哪句,內心都是無比崩潰的,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反而被嫌棄、被歧視,甚至被說三道四,想必每個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都是一把辛酸淚吧。
2016年8月1日--7日是第24個「世界母乳餵養周」,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
「職場媽媽,『餵』愛堅持」。
作為一個標準的職場媽媽,我在休完不到4個月的產假後便回歸工作,就此開始了「背奶族」的漫漫長路。
每天不厭其煩地吸奶、盥洗、消毒、烘乾、背奶、凍奶。
有時遇到出差一天在外,時間緊張得來不及擠出來,晚上到家乳房漲成兩塊硬石頭一般;有時還得冒著可能引髮乳腺炎的風險加班工作,實在扛不住了,到衛生間去手擠兩下,緩解緩解。
現在想來真是有些不堪回首,這樣的艱辛誰人可知?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不久前一位母親在北京地鐵上哺乳的照片被發到微博上,引發各方不小爭議。
而作為一個經歷過母乳餵養的媽媽,我實在太能理解當事媽媽的行為了,面對孩子飢餓難耐哭鬧不止,有幾個當媽的可以做到袖手旁觀?!這時公眾輿論不去拷問公共哺乳設施的不足,反而去嘲諷一個無辜的母親,那些所謂的「文明人士們」,你們可知道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們是多麼的難得和偉大!
值得欣喜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們加入到母乳餵養的行列中來,更有很多媽媽親力親為踐行自然離乳。
母乳餵養的好處數不勝數、不勝枚舉,單從建立母子關係互動方面就有很多值得推崇之處。
首先,接受母乳餵養的孩子普遍安全感建立得十分完善。
嬰兒出生以後,眼睛對光線、顏色的感知很薄弱,在他模糊的視覺範圍內第一個能找到就是媽媽粉紅色的乳房。
可見嬰兒與母親的聯結在哺乳那一刻就實實在在地發生了。
哺乳時,母親與嬰兒的肌膚之親、目光交流、心意相通,如此的情感聯結能夠建立起最親密的親子關係,孩子的安全感就會隨之飽滿起來。
有些孩子成長過程中產生的分離焦慮、啃手指等心理引發的行為問題,其實可能就是在最初的安全感沒有建立好。
有些初為人母的媽媽,生產以後卻當起「甩手掌柜」,把最初的撫養權和餵養權交給了月嫂或者老人,當嬰兒嗷嗷待哺時,第一時間抱起他的人,總是陪伴他的人卻不是最親愛的媽媽。
試問,這種情況下,對嬰兒幼小的心靈難道沒有影響嗎?
其次,母乳餵養對孩子的語言、智力發展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每當媽媽帶著滿滿的愛意懷抱著一個柔弱的小生命並給予他乳汁的時候,必然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她的喜悅。
媽媽溫柔的話語、婉轉的歌聲都會在那一刻緩緩流淌出來。
因為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最熟悉的便是母親的氣息與聲音,而在接受母親哺育時,他聽著媽媽熟悉的話語和歌聲,此刻他大腦中的神經元連結就會不斷地被激發,這極好地促進了嬰兒腦部的發育,他的智商的優勢也會越來越顯著。
最後,母乳餵養對媽媽產後的情緒調節也極有裨益。
由於產後激素水平的突然下降,極大地影響到媽媽的情緒和心理狀況,很多媽媽甚至患上了「產後抑鬱症」。
這時如果媽媽將產後的時間花在開展母乳餵養的「偉大事業」中來,會消耗很大一部分精力,大大的轉移了注意力。
當媽媽靜心於哺育嬰兒、享受親密的哺乳時光時,媽媽的情緒必定會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其實,媽媽們只想安安靜靜哺育好一個幼小的生命,盡最大的努力,給予他最多的愛,提供最好的養育,看到他健康茁壯地長大就是我們最欣慰、最驕傲的時刻。
為母則剛、為母則強,讓我們漠視周遭的「閒言碎語」,守護好珍貴的母乳時光,漂漂亮亮打響一場「母乳時光保衛戰」。
(作者簡介:Daisy,微信號DaisylovelyDaisy,家有2歲可愛男寶一枚,是一個在育兒道路上努力學習和汲取的媽媽,親力親為實踐親子溝通,希望未來能盡一己之力影響身邊更多的爸爸媽媽。
)
本頭條號擁有30餘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親子溝通如何說)一起,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你問我答」功能已經開啟。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