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孩子被「逗」死了,中國家長這個習慣能致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年關將至,親戚朋友間的走動也頻繁起來,尤其是家裡有孩子的,更是會帶上孩子一起串個門吃個飯。
興頭上來,還逗孩子喝酒。
前兩年,攀枝花的王爸爸帶著2歲的兒子去朋友家玩,朋友相聚,推杯換盞不亦樂乎,沒多久,王爸爸就喝醉睡覺去了。
剩下的幾個朋友逗著孩子喝酒,喝了2兩酒的孩子結果昏睡不醒,兩天後因酒精中毒搶救無效身亡。
中國式逗孩子,仿佛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文化中自成道理的一種現象。
隨著這種現象滲透到每個有孩子的家庭時,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正常化,娛樂大人,卻傷害了孩子。
「逗孩子」就是害孩子
「逗孩子」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以至於當我們說出「誰家還沒個愛逗孩子的親戚」時,或當大人把孩子弄急弄哭還笑得出來時,已完全看不到隱患。
正是如此,我們才很難去質疑這樣的現象是否會傷害孩子。
因「逗」而引發的悲劇,其實一直在上演。
1、我是你爸爸
先前在某視頻網站的頒獎典禮上,郭德綱給安吉頒獎。
當著安吉的面,郭德綱調侃沙溢和胡可說:「這怎麼看安吉都像是我和胡可的孩子」。
沙溢打圓場道:「太不像話了,郭老師,我老二都說像岳雲鵬的,你再說這老大像你的,我這沒法活了」。
本以為這樣就算結束了這個玩笑,結果郭德綱說:「沒事,說明你們家人好客。
」
後來郭德綱要把獎盃給安吉時,何炅提醒到這應該讓爸爸沙溢來頒發,郭德綱一邊把獎盃給沙溢一邊說:「我以為是親爸爸給發的,」緊接著又對安吉說:「這個也叫爸爸啊!」
典禮播出後引起很多網友的不滿。
大家一致指責郭德綱不應該這樣逗安吉,更不應該當著安吉的面開這樣的玩笑。
事後郭德綱發微博解釋他和沙溢夫婦倆認識十幾年了,稱開這種玩笑沒事,如果人家不開心早就道歉了。
誰又問過安吉有沒有事?
一上台就配合阿拉蕾走秀,翻了幾個跟頭活潑積極的安吉,在郭德綱一次連著一次逗弄下,整個人情緒都低了下來,後來一直低著頭不說話。
2、你爸/媽不要你了
據《生命時報》發布的一則名為「你最討厭的逗小孩方式」統計,「你媽不要你了」以19.3%位列第二。
2016年,武漢市一個七歲大的女孩 ,趁母親不注意,把只有兩個月大的弟弟從八樓扔了下去,弟弟當場死亡。
起因就是鄰居用「你媽媽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來「逗」她。
孩子年齡小,缺乏判斷能力,不能分辨大人所說的「不要你了」是真是假。
父母就是孩子生存下去本能會選擇的依靠,當聽到「我們不喜歡你了」「我們再生個弟弟妹妹」「你是我們撿來的」這樣的話,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不安和恐懼,而缺乏安全感。
不僅會給孩子的心理成長造成影響,讓他產生生存危機,自我質疑感,更可能促使他做出傷害自己、傷害弟弟妹妹等極端行為。
3、逗孩子喝酒
2015年廣西一男子逗侄子喝酒,灌下一兩米酒後,孩子開始嘔吐、抽搐、臉色發黑。
醒來後變得痴傻,智力退化為1歲幼兒的水平,連母親也不認得了。
醫生稱這是因為酒精中毒引發繼發性腦損傷,孩子各方面的發育都將延緩。
孩子母親只能看著孩子默默流淚。
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或者至少見過長輩用筷子蘸酒讓孩子嘗,看似那麼一滴酒不會怎麼樣,其實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生命時報》的統計,讓孩子嘗試喝酒或吸菸以21.1%名列榜首。
兒童生長發育未完全的狀態下,身體各部分及內臟,尤其消化系統,都非常脆弱,喝酒對身體傷害很大。
2001年由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酒精與年輕人》報告中,指出了過早飲酒對兒童大腦發育、骨骼及內分泌都有影響,酒精中毒更是導致痴呆的原因之一。
有朋友說,每當過年聚會的時候,看見一群大人圍著孩子因他嘗了一口酒而皺起的小臉鬨笑不止時,就突然覺得這個世界無藥可救。
其實不是世界的問題,而是中國。
禁止未成年人喝酒幾乎是國際慣例,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在內,法定飲酒年齡都不低於18周歲。
其中,日本針對逼迫未成年人喝酒的行為會處以罰款,美國更是將飲酒年齡設定在21周歲後。
可為什麼偏偏如此多的中國人都還在教唆孩子喝酒?
4、逗孩子吸菸
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長自己竟然也參與到「逗」孩子喝酒吸菸的行列中。
前不久,在一列由成都開往溫州的火車上,列車員發現一個4歲的男孩一個人站在車廂連接處,手夾著香菸吞雲吐霧。
找來孩子父母后了解得知,這根煙竟然是孩子父親給的。
父親稱菸癮犯了去抽菸,兒子吵著要吃的,他就順手把煙塞給了孩子,沒想到他竟然學起來。
5、把孩子拋向空中
因父母沒有接住,導致孩子摔落而致傷亡的事例不在少數,這樣缺乏安全意識的逗弄方式竟還沒有停止。
很多父母發現將孩子高高向上拋起,會逗得他們咯咯笑,但他們忽略的是:這樣的危險遊戲一旦發生意外,對孩子來說都是致命的。
蘇州的劉先生髮現自己的孩子,眼睛和頭部都受傷了。
調取了監控才發現,孩子就是在幼兒園裡被人拋起來沒接住,摔在地上。
經診斷,孩子的左側眼眶上壁骨折,需要住院治療。
6、隨意親吻
不僅拋高高需要禁止,親吻也需警惕。
武漢一個2歲的女孩因被姨媽親吻竟開始高燒不退、口眼斜、面癱。
醫生診斷後發現,女孩被傳染EB病毒,俗稱親吻病。
這種病毒在成人身上有時並不會出現特別的症狀,但兒童免疫力相對較弱,被傳染後更容易發病,對肝臟的損害尤其大。
除以上這些方式外,玩弄男孩生殖器、逗笑、捏臉等行為都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惡性循環與欺壓弱者的優越感
孩子小=可以不尊重?
儘管很多事例已經證明「逗孩子」弊大於利,仍有人並沒發現不妥,一口咬定在這個過程中大人開心,孩子也會高興。
做出這種傷害行為的大人,可能有個原因,是他的童年也缺少被人尊重的經歷。
換句話說,他的長輩在他幼小時也這樣對待他。
這樣的記憶或深或淺紮根在他們腦海中,把孩子當成思想感情獨立的個體去對待、去尊重的意識卻沒有。
「逗孩子」的人更多以為孩子人格不健全,認為年齡小,所以不懂好壞,更不會受傷。
然而普遍研究表明,孩子在3歲左右就已經可以形成獨立的人格,且對自我有了感知。
這時候的孩子懂的確實少,但不代表沒感覺。
他所接收到的不尊重都將實實在在傷害他,並導致他同樣不尊重他人,如此惡性循環,後一輩人將同樣得不到尊重。
我們大多數時候開孩子的玩笑,都抱著一種希望孩子的反應與自身期望相符合的心態,而期望又是什麼呢?
不過是逗來逗去,孩子最後「哇」的那一下哭聲最能讓一桌子大人笑出聲來,不過是看到孩子生氣、著急、摔倒、不知所措等表現而感到好笑不已,美曰其名「沒有惡意,只是覺得可愛」。
快樂可能來自於人內心因欺壓弱者、凌駕於他人之上,掌控他人所產生的優越感。
設想一下成人間的玩笑。
如果一個成年人遞給另一位成年人一個冰淇淋,在對方沒來得及接過時又嬉皮笑臉地反悔,等著看對方著急。
或是對正在熱戀的情侶其中一人說,他/她不要你了,他們必定不會像孩子一樣相信,得不到反饋的逗弄就變得「無趣」。
由此看來,助長「逗孩子」現象的原因之一,便是孩子的無知無助滿足了一部分人病態的快感。
父母要果斷拒絕
作為父母,嚴詞拒絕他人逗弄,是杜絕這些事最有效的一層濾網。
最好的方式是當孩子被逗發生在自己眼皮底下,寧可翻臉也要阻止。
當有人非要抱孩子、親孩子、給孩子餵食,父母可以先感謝別人的熱情,再委婉地以「現在吃不下」或「孩子有點不習慣被別人抱」等理由拒絕。
當孩子被「你媽媽不要你了」等類似的話愚弄時,父母要在第一時間向孩子澄清,也要告訴他父母對他的愛,和他存在的重要性。
這有助於消除他的顧慮,彌補缺失的安全感,實在不方便當面講,事後也不要將解釋扔到腦後,一定要記得向孩子傳達實情。
當孩子被大人用「他又生氣了」「你是女孩還是男孩呀」「你怎麼不說話,膽子這麼小」等問題調侃時,不要讓孩子自己面對,站出來替孩子解圍,把他當成「大人」一樣尊重、對待。
最不可取的方式就是為了不被說掃興、沒意思,而麻木不仁的眼看著孩子被大人圍攻。
這樣的父母或許本身就對「逗」的害處了解得不夠多,甚至自身也參與其中。
清醒認識到這一現象對孩子身心健康的摧殘,並果斷表態拒絕,不僅可以保護孩子免受傷害,更能培養孩子大膽表達自己想法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父母與孩子的相遇,是緣分,一生也就這麼一次。
自己的孩子,當然要自己愛。
又一個孩子被「逗」死了,過年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
春節快到了,家庭聚會、朋友聚餐的時候,很多熟悉的或不熟悉的親友都會以自己的方式去逗弄小孩,給聚會增加趣味氣氛。然而,在逗小孩子方面,很多大人因缺少教育常識和安全意識,根本就沒有分寸感。常常因此而...
郭德綱給安吉道歉了 網友罵的更凶了 他究竟說什麼了
郭德綱笑稱安吉是自己兒子 玩笑過火現場尷尬 2016-12-27 丫丫嚕星計 中國式的家庭教育中,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大人開孩子的玩笑也無可厚非,如果過火傷害到孩子,就要道歉。...
對不起!我捧在手心裡的孩子,可不是供你逗悶子的玩具!
文|米粒媽開玩笑,在成人之間是再常見不過的行為。恰當的玩笑,可以調節氣氛,緩解對方的緊張情緒,或是讓談話更順利。很多大人隨意慣了,對待孩子的時候,也經常以玩笑的方式來「逗」,看到孩子因此生氣或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