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厭奶了?開始挑輔食?不好好吃飯?那是你的方法不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乖乖坐在餐椅里,自己舉著小勺,媽媽根據《中國寶寶膳食大全》精心搭配的飯菜,被一掃而光~

畫面一片祥和…

不過…這可能只存在於…廣告里,或者,別人家裡~

現實,大部分都應該是這樣的吧:

孩子忽然不喝奶了,媽媽憂心忡忡:遭了,寶會不會營養跟不上?

孩子挑三揀四,西蘭花不吃,胡蘿蔔扔掉…

麵條?不喜歡吃,但喜歡玩,然後,接下來的畫面…

唉,孩子「不好好吃飯(喝奶)」,對家長來說,可真是一件揪心的事兒!

「厭奶」?根本不存在這麼一說

對於還沒有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奶是獲取營養最主要的來源。

不過,從純醫學角度來說,並沒有「厭奶期」這一概念。

那為什麼寶寶忽然不愛喝奶了呢?

寶寶從出生到6月齡前,基本上只喝母乳或配方奶,奶水的味道、餵養的形式幾乎沒什麼變化,寶寶產生厭倦也是情理之中。

其實,對於寶寶不想喝奶,或者有時吃得少了些,家長不要就覺得寶寶是「厭奶」了,有可能寶寶只是還不太餓,如果家長一定要強迫寶寶喝,反而會引起寶寶的反感,甚至拒奶。

建議家長不要著急,好好觀察,找到原因之後,再有針對性地解決。

偏食+挑食,真的很常見

偏食和挑食,有啥不同?

偏食:孩子很偏愛某種食物,一段時間內除了這種食物其它都不吃!對於新食物,孩子沒有興趣,甚至有種恐懼感。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可初步判斷孩子存在偏食問題。

挑食:無論家長給孩子準備了多麼豐富的食物,他都只挑自己感興趣或喜歡的吃。

比如,有的孩子只愛吃肉,不愛吃綠色蔬菜和穀物。

為什麼會偏食、挑食?

孩子偏食、挑食是成長過程中一個很正常的現象。

孩子的味蕾是成人的兩倍,他們對於食物味覺的敏感性要比成人強得多,如果孩子不能適應,就會造成對新食物的抗拒,只喜歡自己熟悉的特定食物。

孩子偏食、挑食還與其他因素有關,除了身體不適,很多時候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舉例來說,惡性循環往往是這樣形成的:

孩子對新食物不適應→不吃→家長不解、憤怒、強迫、大動干戈→孩子把食物和不愉快的經歷聯繫在一起→厭食→不吃…

沒有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也會導致孩子偏食、挑食。

如果家長不懂得建立孩子飲食的規律性,飯前吃零食,會導致孩子在飯桌上沒有胃口或坐不住。

看這裡,專治不好好吃飯的方法

對於已經添加輔食的孩子來說,不偏食、不挑食是保證營養全面的基礎。

讓食物更美味

家長給孩子做輔食(飯)時,除了要考慮營養搭配,口味問題也不能忽略,尤其是在孩子只能吃泥糊狀輔食時。

賦予食物更豐富的含義

有的家長很擅長把食物的呈現變得生動有趣;也有的家長對食材的色彩搭配很有天賦。

如果你覺得這些有實操難度,那麼,就讓孩子加入準備食物的過程吧!

2歲左右的孩子好奇心正旺盛,也往往很有熱情「幫媽媽做事情」,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感受各種食物的手感、味道……

即便孩子可能會把廚房弄得一團糟,但這個過程會讓他們覺得很有趣,也增加了成就感,從心理上,能幫助他們對食物產生好感。

養成吃飯的好習慣

如果孩子偏食、挑食,是由於飲食秩序混亂導致,比如吃飯沒有規律,對零食沒有控制,尤其是吃飯前,允許孩子吃餅乾、糕點,會導致孩子的飽腹感,吃飯時自然沒有食慾。

對於低齡的孩子來說,三餐之間需要加些零食,但需要把零食時間和正餐時間間隔恰當。

零食的選擇也很重要,不要選擇含糖量高的加工食品,可以是水果、酸奶,甚至水煮西蘭花等等。

此外,建議讓孩子養成坐在餐椅上吃飯的好習慣,不要追喂,更不要邊玩邊餵。

要知道,吃飯就是吃飯!必要時,可以嘗試讓孩子自主進食。

培養輕鬆的吃飯氛圍

沒有壓力地吃飯是孩子喜歡上食物的先決條件。

如果孩子不喜歡吃某種食物,家長可以嘗試多種烹飪方法;如果孩子仍是拒絕,過段時間再嘗試,不要小題大做,更不要強求孩子。

孩子都喜歡模仿

如果孩子總是和家人一起吃飯,家長吃得津津有味,孩子就會好奇,也會跟著模仿。

但有些家長很難做到以身作則,他們總是要求孩子不挑食,自己卻有意無意表現出對某類食物的偏好或挑剔......

通常來說,偏食、挑食很少會持續很長時間,也許過段日子,孩子自己就能糾正,畢竟,總是吃那麼幾種味道的食物,真的會膩的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愛挑食可怎麼辦?

大人挑食是很正常的現象,畢竟嘗盡人間百味,也有明確的喜好。寶寶吃過的食物雖然不多,而且都是原汁原味的,也有可能會偏食。斷奶期的寶寶,有很多營養需要從輔食中獲取,偏食怎麼辦?

糾正寶寶偏食,這幾點你做到了麼?

「快把胡蘿蔔吃掉,對眼睛好。」「吃西蘭花可以長得高。」「這個多好吃呀,你怎麼就不吃呢?」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每到孩子吃飯時,家長跟孩子之間就像一場對抗賽,大人們總是使出渾身解數對付「挑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