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17幼兒園面試,看這些就夠了!(建議收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昨天朋友圈被幼升小考家長的邏輯題刷屏。

果然現在上個學都是拼爹拼媽甚至拼祖上三代了。

西西今年9月就要上幼兒園啦,現在幼兒園也需要面試啦,有的只面孩子,有的連家長一起面。

感覺心裡一萬匹草泥馬飛奔而過~~拼不了關係,只能靠自己啦,今天,西西媽給大家準備了詳盡的面試攻略,跟大家一起分享哦~

一般而言,幼兒園不需要面試,但是個別報名人數多的幼兒園,根據情況會有一些簡單的面試。

1簡單的面試

面試時,幼兒園老師就只是聊了幾句,比如「寶貝你好!」、「你今天吃了什麼?」等等,簡單溝通了幾句就通過了。

2溝通為主的面試

有些幼兒園面試,雖然也對孩子進行一些對話溝通,但是同家長的溝通顯得更為重要,問清孩子平時的喜好,還有表現等等,有助於他們了解這個孩子的習性,採取針對個別教育。

這樣的面試多數家長都感到非常必要,因為對孩子只有好處。

3測試面試

有的幼兒園較嚴格,可能會做一些小測試,來初步評價一下寶寶的能力。

1.交流關

「你叫什麼名字?小名呢?」、「寶寶住在哪裡呢?」首先以簡單的問題緩解氣氛,家長只可重複,但不能提示。

2.語言關

對寶寶說一些「我會穿衣服」等與生活相關的話語,然後讓他重複;接詞遊戲也能測試語言能力,比如說大人說前半部,後半部則由寶寶來接下去。

3.數學關

準備幾塊積木或幾個水果,讓孩子數一數有多少。

4.智力關

做幾個簡單的拼圖,如兩個半圓拼起來成一個圓等等,讓孩子學著拼出。

5.動作關

畫畫可以測試精細動作,或者用小珠子穿大眼的貝殼等等;大動作可以用並腳跳來測試,且可跳出一段距離。

這些只是一些小測試,有些幼兒園在面試時也許會採用其中的某點,也有可能會有其他的內容,但是面試本身並不可怕,只是測定幼兒的興趣方面,教養方式的側重點會不同而已。

寶寶篇

一、基本常識+語言表達

1.寶寶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了?

2.爸爸媽媽叫什麼名字?

3.寶寶家住在哪兒(大概位置或標誌性建築,小區名稱即可)?

提示:這些問題一般寶寶都已經能夠回答出來,但有的孩子在家很活躍,在外面見了陌生人就變得沉默,爸爸媽媽就要加強孩子這方面的訓練,例如在入園前一兩個月開始,多帶孩子出去玩,鼓勵孩子多接觸其他小朋友,以鍛鍊寶寶的膽量和社交能力。

二、認知能力+興趣愛好

1.拿各種水果、動物、形狀、顏色的卡片讓寶寶辨認。

2.寶寶在家最喜歡做什麼?寶寶最喜歡什麼玩具?喜歡吃什麼?

3.寶寶最喜歡的故事/兒歌是哪首(可能要求寶寶唱一首兒歌或講一小段故事)?

提示:3歲左右的孩子基本具備了分清大小、顏色、形狀的能力,以及辨別常見動物、水果等,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了解這些概念,加強孩子的認知能力;還可以在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唱唱歌,或者培養寶寶某方面的興趣愛好。

三、身體協調能力+自理能力

1.讓孩子滑滑梯、跑一跑、雙腳併攏跳一跳或隨便走幾步;

2.讓孩子把皮球(或其他玩具)放到某個地方;

3.問寶寶會不會自己大小便、會不會自己吃飯(這是幼兒園寶寶兩大基本自理能力)。

提示:家長平時多帶孩子到外面運動、玩耍,適度進行一些體育鍛鍊,一般孩子都可以順利通過身體協調能力的測試。

而有的孩子在入園時,可能還不太具備自己大小便、自己吃飯等自理能力,家長就應該多多鍛鍊孩子了。

四、社交能力+生活習慣

1.寶寶喜不喜歡跟小朋友玩?平時都是誰陪寶寶玩?

2.寶寶把你的小車給其他小朋友玩好不好?

3.讓寶寶扔垃圾、把玩具歸類等,觀察孩子的行為習慣。

提示:爸爸媽媽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而不要隨地扔;玩完了玩具要把玩具收拾好等等。

其實,孩子的行為都是模仿大人的,只要爸爸媽媽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也會模仿這種行為的。

家長篇

不要以為孩子入園面試只是單純的考孩子哦,很多幼兒園還會通過與家長的對話,從中了解家長對教育的態度、對孩子的管教、家長的素質等等,雖然說不上是「考試」,但是對孩子能否順利入園,也是起著很關鍵作用的哦,所以爸爸媽媽務必謹慎對待。

一、孩子的教養環境

1.寶寶在家誰帶?

2.寶寶晚上跟誰睡覺?

3.是否常帶孩子出去玩?

4.假期一般會帶孩子去哪裡玩?

提示:對於這些問題,小編建議爸爸媽媽如實告知老師就好了,老師會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分析寶寶的性格及各方面的能力,並在教育過程中因材施教。

面試時,儘可能爸爸媽媽兩個人陪同去。

不要因為工作忙而不重視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面試喲!

二、家長對教育的態度

1.寶寶在外面玩的時候跟其他小朋友搶玩具怎麼辦?

2.寶寶在家因為調皮打破了杯子(或寶寶做的其他「壞事」)怎麼辦?

3.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在孩子教育上出現分歧聽誰的?

提示:如果是爸爸媽媽一同前往,建議對這些問題事先準備,統一口徑,不要在面試的時候因為教育觀點的不同而起糾紛。

三、孩子的其他情況

1.寶寶是否有食物過敏或忌口的食物;

2.寶寶是否有得過嚴重疾病/是否動過手術。

3.寶寶的生活習慣,是否睡午覺,大小便情況,是否還用紙尿褲等等。

提示:這些問題,爸爸媽媽務必如實告知,不要因害怕孩子的特殊情況而被幼兒園拒之門外。

因為了解孩子的這些特殊情況有助於幼兒園老師在日常教育和照顧過程中給予必須的特殊照料。

家長需要注意的問題:

1.你理想的學校是什麼樣的?

本題旨在問家長對該校的印象如何,如有A,B,C,D四個選項,規避教師流動性大等負面選項。

2.是否一家三口參與面試,父母的職業:

考察家長的素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根據父母素質判斷孩子未來的可塑性,同時根據是否一家三口參與面試判斷孩子是否是單親家庭,有所名校曾經以疑似單親家庭為由拒絕了某學生,所以,面試當日,無論多忙,一家三口齊上陣。

3.您對素質教育的看法(您希望孩子在學校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請記住學校接受您孩子同時,也希望您孩子擁有優秀的成績,所以不要快樂就好,開心就成,順其自然等等,要讓學校知道,我們家長也同樣重視孩子的成績。

其實不管問什麼,在面試中老師想知道的是以下幾點

● 認知能力

要小朋友說出顏色,說自己的名字以及去拿支筆回來,都是為了考察這個階段的智力能力。

現在擺放各種認顏色和數字卡片的幼兒園不多了,老師們會利用房間裡已有的東西,來考察孩子的智力水平。

智商測試?這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 是否能適應集體生活

這是面試的主要目的。

如果孩子3歲入園時還不會說完整的句子,建議家長在家再訓練孩子一段時間再入園。

如果老師提問時孩子在做其他事情,或者回答問題時搖頭晃腦、環顧四周,這可能是不太善於傾聽、注意力很難集中的表現,入園之後老師可能會多花時間在這個孩子身上。

● 孩子的性格

興趣豐富,開朗樂觀的孩子容易快速過關。

但這並不說明,話不多的孩子就不招老師待見。

老師們都明白,這個年齡階段,性格才剛剛開始形成,他們是要確定孩子的性格,入園以後會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來教育。

● 家長們的教育觀念

現在幼兒園重視親子互動,經常會有一些需要家長參與的活動。

不太和孩子交流的家長容易給老師們留下「難打交道」的印象。

老師們要了解在家庭環境中,孩子是否被溺愛,幼兒園養成的習慣會不會在家裡繼續執行。

畢竟,孩子教育成什麼樣,是幼兒園和家長一起努力的結果。

老師不說,我們告訴你老師關心這些:

● 孩子的自理能力怎麼樣?

● 孩子的智力發育正常嗎?

● 孩子的表達能力怎麼樣?

● 是否能和其他小朋友們玩在一起?

● 需不需要花費太多額外的時間照顧這個小朋友?

面試會影響什麼?

● 孩子參加公開活動的機會

有點特長總是好的,但是有些孩子就是天生討人喜歡也是不爭的事實,開朗外向總是比較有人緣。

好的幼兒園會有一些特色班,老師們也傾向於選擇一些積極的小朋友參加匯報演出或者是教學課展示活動之類。

面試不大會影響的是:

● 孩子是否被錄取

雖然各種幼兒園的辦學特色不同,有些重視才藝,有些重視自理能力,但只有私立幼兒園有權以各種理由把你的孩子拒之門外。

只要是公立對口的幼兒園,小朋友不那麼活潑或者面試沒有唱歌背詩,都不會影響入園。

再強調一次,家長有沒有帶齊證件,遠比小朋友會不會背唐詩重要得多。

這些擔心有些多餘:

Q:幼兒園會有統一的判分標準嗎?

A:正常教育理念的幼兒園都沒有。

生活習慣和性格本來就沒有好壞高低之分,要怎麼打分?

Q:真的看中家長們的經濟情況嗎?

A:老師更在意的是,家長是不是通情達理,對孩子是不是足夠重視。

Q:面試表現不好會被幼兒園拒收嗎?

A:除非孩子在面試時表現得非常害怕,或者很暴躁,或者不能表達自己要吃喝拉撒,一般情況下面試不通過被拒收的幾率很小。

這樣做,對孩子面試沒好處:

● 全家出動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再加一個孩子,7個人浩浩蕩蕩去面試。

雖然人手多可以提高排隊效率,但是不僅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也容易給老師留下「這個孩子可能被寵壞了」的印象。

最好的陪伴對象一定是父母。

無論工作多繁忙,也建議家長們請假帶著孩子去幼兒園報到。

不僅是要顯得你注重小朋友的教育,還因為老師也有問題要詢問家長。

● 沒有禮貌

一大早就去為孩子排隊報名的家長們難免會影響到心情,但這個時候也要注意和老師們不要起衝突。

插隊、大聲說話、各種公共場合不文明現象都不要出現。

老師們會由家長的禮貌來評判小孩子是不是有家教。

● 注意著裝

據一些老師說,真的有家長穿著人字拖帶孩子去面試。

注意這一點,不是要西裝筆挺,而是起碼不要讓人覺得你是飯後散步就溜達過來的。

大人孩子都穿得整潔就行了。

● 和孩子搶答

家長們可能比孩子更緊張,尤其擔心孩子怕生而沒有表現出優點,看到孩子稍稍顯露出膽怯就搶著回答老師的問題。

其實有經驗的老師有的是耐心和家長一起引導孩子,家長幫著回答問題,反而不容易顯露孩子的優點。

如果孩子本來就內向,家長們在面試的時候一再催促,孩子們還會因為緊張而哭鬧。

● 帶著玩具

雖然帶著玩具可以減少孩子的緊張和不適,但老師總會覺得這樣的小朋友對既定環境的依賴性較強,比較難融入這個沒有家人的新環境。

這些事,父母可以早準備:

其實老師的面試更多的是考察孩子的生活習慣,而生活習慣這件事很少能在短時間內培養起來。

不要在面試前就反覆告訴孩子,老師問什麼問題的時候,要說自己是這樣的、那樣的。

原因很簡單,3、4歲的小朋友還學不會有意識地說謊,所以在陌生的幼兒園教室里,他們根本就不記得你給準備好的那套標準答案了。

況且,進好幼兒園就是為了有更好的教育,你卻先教他不誠實。

說實話,再好的幼兒園,也不值得讓你教孩子說謊。

在教育孩子「不許說謊」之前,你自己得先做個好榜樣。

進入幼兒園對小朋友來說是一個必經的生活過程。

有些生活習慣,更應至少提前半年就開始培養。

1、心理訓練

提前帶小朋友參觀幼兒園,看其他小朋友怎麼玩,熟悉幼兒園環境;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件好玩的事情,從積極的角度幫孩子建立幼兒園的概念;在家裡做些幼兒園的模擬遊戲;鼓勵孩子主動和新朋友一起玩。

2、交流訓練

自信、開朗和大方的孩子能很快地和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因此父母最好多帶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讓孩子單獨和其他小朋友玩遊戲,訓練應對技巧和膽量。

這樣,無論是在面試的時候,還是進入幼兒園後過集體生活,都能很快適應環境。

3、作息訓練

事先了解幼兒園的規律,根據幼兒園給孩子安排的生活周期,調整家庭生活作息,比如幼兒園每天12點睡午覺,而家裡的午睡時間是1點鐘,就要儘量把家裡的午睡時間一點點往前移,移到12點左右。

4、吃飯訓練

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吃飯時不能玩玩具;限定吃飯的時間;固定吃飯地點;不偏食不挑食。

5、如廁訓練

上完廁所自己能穿提褲子。

6、學會表達

比如大小便。

入園前家長最好能培養孩子想要大小便時告訴大人。

大多數幼兒園老師也希望孩子有這個自理能力。

鼓勵孩子在不舒服、想喝水、想上廁所的時候都能及時地告訴老師。

下面我們把面試中會出現的高頻問題列了一下,家長可以有針對性的給小朋友準備一下:

§個人及家庭了解

你叫什麼名字

你今年幾歲

你的學校名稱及班級

你的生日在哪月哪日

你家的地址

爸爸/媽媽的名字

爸爸/媽媽的工作

你的家庭成員

在學校你最喜歡玩的遊戲

你最喜歡的玩具/食物等

你在家最喜歡做的事情

如果媽媽要上班,平日誰照顧你

怎樣上學/放學怎樣回家

誰人教你做功課

生病時誰人照顧你

上星期日你到哪去?

今天來這途中見到什麼

平日放學後你最喜歡什麼活動

星期六、日你最喜歡做什麼

平日你乘什麼交通工具上學

家中由誰人做早餐

§處境題

別人弄倒了積木,你會怎麼辦

看到同學吵架,你會怎麼辦

不小心燙傷了手,你會怎麼辦

看到小朋友玩火,你會怎麼辦

如果有一天沒有電,你會怎麼辦

在街上不見了媽媽,你會怎麼辦

鄰居有火警,你會怎麼辦

在學校有小朋友掉下手帕,你會怎麼辦

在地鐵站內你上了車,媽媽仍在月台上,列車開走了,你會怎麼辦

有一個陌生人按門鈴,你會怎麼辦

§比較題

蘋果及橙

巴士及的士

姐姐/哥哥及你

§常識與日常生活認知

課室內常見的東西

睡房內常見的東西

交通工具

水的用處

超市內售賣的貨物

自己能處理的事

在馬路上見到的東西

做手工的用品

家庭電器

對牙齒有益、無益的食物

一星期有多少天

一年有多少個月、多少日

一年有多少個季節

什麼季節會下雪

有什麼交通工具可載超過100人

撥120可能叫什麼人來

一日有多少小時

要是您有自己喜歡的話題想要分享或者對西西媽有任何的建議,都歡迎給我留言哦,您的幫助與支持是我前行的動力!

西西媽:一枚80後不安分媒體人,有一個三歲女寶,愛幻想、愛自由、愛折騰、愛分享、愛嘮叨,願陪你一路前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入園早準備,孩子不受罪

上一篇介紹了家長如何選擇幼兒園,得到了很多家長朋友的認可和轉發,榮幸備至!對於家長們更關心的寶寶入園的適應問題, 只要準備到位,怕什麼!

寶寶入園早準備

上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庭、投身社會邁出的第一步,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如果說每個人一生都是在建造一棟大廈,那麼,幼兒期是為人生這棟大廈打基礎的時期。這麼重要的時期,有些孩子能夠愉快地度過,而有些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