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像鵪鶉 就別逼他做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理諮詢與援助專家引用曲偉傑觀點 給家長提供「順其天性」的育兒觀念

未成年人心理諮詢援助專欄

兒子「不上進」,違背了父母的期望,讓他們很焦慮:為什麼從小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逐漸當家長的話是耳邊風?

類似的話題已是親子關係中的常見問題。

廣州未成年人心理諮詢與援助中心的心理諮詢師馮清梅以一位初二男生的個案作分析,提出一種新的育兒觀念供家長參考:成功的教育就是讓鵪鶉過鵪鶉的人生,讓鷹有鷹的翱翔,「堅持做一隻勇敢的鵪鶉,就是鵪鶉中的雄鷹。

文/廣州日報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馮清梅

案例

懂事孩子180度轉變

不上學不回家很叛逆

廣州未成年人心理諮詢與援助中心的諮詢室,一家三口如約而至。

「我的心好痛,我沒辦法接受!」媽媽一進門剛坐下就開始傾訴,「我孩子現在初二,這學期不上學,天天跟外面的孩子玩,也不回家,他之前超乖、超懂事,這個180度的轉變,我沒法接受。

小然, 廣州某中學初二男生,家裡有一個1歲的妹妹。

媽媽是全職主婦,爸爸做生意,經濟條件比較好。

夫妻都是初中文化水平,很關注孩子的教育,從小嚴格管教。

小然在小學階段非常聽話,學習成績優秀,還在學校數學競賽中獲得年級第二名的好成績。

但自從上了中學,就開始叛逆、不聽話。

媽媽說,叫他要做功課、不要看電視了,他不聽。

關了電視,他就摔遙控器。

叫他睡覺,不要玩手機,他就鎖房間門。

沒收他的手機,他就不肯去上學。

把他鎖家裡,他就偷跑出去,幾天都不回家。

媽媽要求他晚上跟朋友上街,必須9時回家,假期去學一兩項課外的運動愛好,抽點時間享受一下家庭日,「但他聽不進去,對自己完全沒要求。

」媽媽悲傷地表示:「我真怕他以後的人生過得不怎麼樣,一想到這個我就特心痛。

我總認為孩子不應該走這步,他以前真的是很聽話,很懂事的。

爸爸表示,他平時比較忙,少在家裡,以前孩子不聽話,就打。

現在孩子大了,不好再打了。

他也嘗試過跟孩子好好談話,但有時晚上回來母子倆都睡了。

即使沒睡,小然跟爸爸也是話不投機。

他也試過上微信跟兒子聊天,有時反被兒子嫌棄,「說妨礙他回復朋友信息」。

有時候找到時間,總是聊著聊著就吵起來。

小然總說:「你說的我都知道」,然後一家人就沒法繼續討論下去。

傾訴

他們只要求我聽話

從來沒我說話的份

心理諮詢師馮老師注意到,當時在諮詢室里,媽媽爸爸連番地說,小然一聲不吭。

「其實不要說小然,就是諮詢師也插不上話。

」她表示,媽媽一直在自顧自地說,甚至沒留意諮詢師想要插話。

於是,馮老師單獨留下了小然,在和小然的對話中,了解到事情的另一面。

「小然是個很聰明、很有想法的孩子,甚至超越了初二學生的年齡水平。

他知道爸媽對自己的要求和期待,他知道自己的個性,也不擔心自己的將來。

他有自己的規劃。

」馮老師說。

小然說:「從小到大,就只有我媽說的份,沒有我說的份。

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現在說有事會和我好好商量,其實最終還是要我聽他們的。

我說什麼都沒有用,他們一直沒變。

其實他們說的,我都知道,不外乎就是要我好好學習,考個好成績。

說到底就是要我聽話。

其實有時候我也想和爸媽聊,可他們根本不了解我的想法,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心理問題。

分析:鵪鶉還是鷹,並非家長能決定

不要試圖改變孩子的基因和性格,如果他的基因是鵪鶉,那麼,能夠堅持做一隻勇敢的鵪鶉,就是鵪鶉中的雄鷹。

如果非要強制「手術」,讓鵪鶉變成鷹,那麼,或許他將成為雄鷹中最「熊」的那一個。

馮老師介紹,像這類父母替孩子規劃人生道路,但孩子卻不領情,不按父母設置走,而導致父母擔憂孩子未來發展的個案,是親子關係中經常可見的問題。

著名心理諮詢專家郭弘星認為,現代不少家長喜歡孩子聽話,坐臥行走都要聽話。

專家不留情面地認為:「聽話其實是一種把孩子當狗養的教養方式。

馮老師解釋說,小學階段,父母大多能讓孩子聽話。

但到了十三四歲,孩子正值青春期,開始邁向成熟。

他們在這階段開始探索想要獨立,也會開始探索建立家庭外的社會關係,例如朋友關係,孩子會注重自己在同伴群體的位置,這些都是正常的。

「作為父母,需要清楚知道孩子是在成長。

」馮老師表示,成長的不同階段,孩子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跟孩子聊天,最好儘量避免一談話就針對他的問題,一談話就有矛盾的話很容易讓孩子認為和父母是無話可聊。

「我很能理解小然父母對孩子的各種期望,期望孩子能聽話,按父母設定的人生道路走下去。

但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馮老師繼續說,正如著名心理諮詢專家曲偉傑認為,孩子是鵪鶉還是鷹,是由他的基因決定的。

作為家長,成功的教育就是讓鵪鶉過鵪鶉的人生,讓鷹有鷹的翱翔。

對於孩子的教育,原本也沒有什麼絕對的成功標準。

馮老師說,如果非要給教育一個成功的標準的話,那就是能養活孩子,讓孩子保持精神基本正常,身體無殘疾,認爸認媽,認老師,認朋友,認社會,能享受到適合他的教育方式,除了學校式的教育外,要有與人交往的能力,並堅持自我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太「聽話」 後果很可怕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都要求孩子要聽話,在家要聽爸媽的話,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在社會中要聽長輩的話--------很多家長也以自己的孩子聽話為榮,「你家孩子真聽話!」聽到這樣的讚揚,很多家長都會...

乖孩子等於好孩子?原來這麼多年家長們都錯了

不久前,遇到了一位做心理諮詢師的老師,從他口中聽到了一位媽媽的故事。1.這位媽媽是他的一位客戶,她擔心自己的女兒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女兒很聽話,但是一直改不掉吃手這個習慣,已經三歲了,可是還每天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