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手打人後,父母怎麼處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語言、詞彙的出現,它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夠控制、延遲、甚至放棄某些本能的需要。

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曆程來講,能夠去控制延遲,或者放棄本能需求,就是他成長的一個過程。

齊齊是新入幼兒園的小朋友,有一次他坐在了珊珊的旁邊,他突然拍了一下珊珊的胳膊,珊珊被嚇了一跳,拉著老師的手並指著齊齊。

老師問:「請問發生了什麼事情?」

珊珊說:「剛才齊齊拍了我一下。

老師問齊齊:「是這樣嗎?」

齊齊:「嗯。

老師問珊珊:「你同意他摸你嗎?」

珊珊搖搖頭。

老師說:「那你可以告訴齊齊,我不同意,請經過我的同意再觸摸我的身體。

老師嘗試用語言告訴他,幫助他慢慢熟悉幼兒園的規則。

珊珊:「嗯,齊齊,我不同意,請經過我的同意再觸摸我的身體。

齊齊:「我可以摸,可以。

」說的同時又要拍珊珊的胳膊,老師及時拉住了問他:「你是不是特別喜歡珊珊,所以才摸她的?」

齊齊:「是,我喜歡珊珊。

老師說:「噢,是這樣,那你可以告訴珊珊,珊珊我很喜歡你,我可以摸摸你嗎?」

齊齊:「我不說,我害羞。

老師:「噢,說這些話齊齊有些害羞,那你願意跟著老師一起說嗎?我說一句,你說一句。

」齊齊點點頭。

老師說:「珊珊,我很喜歡你,我可以摸摸你嗎?」

齊齊跟著我說:「珊珊,我很喜歡你,我可以摸摸你嗎?」

珊珊對齊齊說:「可以。

」齊齊看著珊珊,呆呆地坐在那。

我告訴齊齊:「珊珊同意你摸她了,你可以輕輕地摸摸她。

齊齊輕輕地摸了一下珊珊的胳膊,摸完後自己笑著說:「珊珊姐姐同意我摸她了,哈哈……」說完大笑起來。

老師對齊齊說:「是的,齊齊,就是這樣,祝賀你,很欣賞你嘗試用語言表達,經過別人的同意再觸摸別人的身體。

老師也對珊珊說:「也很欣賞你用語言告訴齊齊,幫助他清晰幼兒園的規則。

孩子齊齊,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用語言的表達,清晰地傳達他內心的感受,讓接受信息的對方能夠意識到他的意圖,跟他人形成良好的互動。

這就是語言的作用。

一些語言發展不太好的幼兒、兒童,他們在控制本能上就會有些困難,會出現一些行為問題,就像齊齊一樣莫名去拍打珊珊。

語言就像是人身上穿的衣服。

沒有語言這層外套,裸露著就會焦慮,而過高的焦慮、緊張,就會讓兒童在某些方面出現問題,比如睡眠的問題,吃飯的問題,包括大小便的問題。

幼兒在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共處的時候,父母實際上應該作為一個大的背景存在,而不是完全彼此獨立的,孩子是孩子,自己是自己。

為什麼呢?

因為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平衡、調控,處理孩子在人際接觸中的內部反應,心理反應。

父母就是像一個讀寫器,孩子內部是如何反應的,有沒有一些卡殼的地方,或者模糊不清楚的地方,父母需要幫助孩子識別出來,或者說讀寫出來。

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發展比較清晰的自我意識和感知。

在現實情境中我們很容易開始跟孩子講道理,甚至批評自己的孩子,你這孩子怎麼這麼霸道,你要把你手上的玩具給弟弟妹妹玩一下。

我們就要理解,語言功能還不是很成熟的孩子,那就意味著,他並不能時時刻刻都能區分哪些是他的,哪些是別人的。

有的時候他好像能區分,其實不是他自己能區分,而可能是碰巧。

那這個可能說明,孩子在自我意識上,需要大人幫助增加的,也就是增加他的「我」感。

但是大部分幼兒期以下的孩子,他的思維不足以處理比較複雜的局面,他需要有人幫他解讀這個局面,以及這個局面帶給他的反應。

他需要鏡映和澄清,他需要在他很迷糊的時候,父母能告訴他這是什麼情況,他需要看看父母的反應是什麼,以確認他自己是什麼樣的。

也就說,在他進行人際接觸的時候,父母這面鏡子和翻譯不見了,那他就搞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也搞不清楚他的內在有些什麼反應,也沒有人幫他語言化。

因為孩子的語言化的能力依靠的是父母語言化的能力的。

每個孩子天性不一樣,沒有好壞,只有適應和不適應的區別。

我們常可以看到一個小孩如果推了另一個小孩,或者是把玩具從另外一個小孩那裡搶過來之後,他一般都會去看看那個小孩的反應是什麼,或者他會去看看自己父母的反應是什麼,這對他來講實際上是一個社交的試探和嘗試。

所以如果我們離得太遠,或者我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活動中來不及處理,那麼這個過程就會被保留下來,就像一條直路,第一次這麼走,以後可能也都習慣這麼走。

動圖

我們作為父母就是要走過來,在他旁邊說:

『你很喜歡這個小弟弟的,所以你也很喜歡他的玩具,你想跟他玩。

當你這樣說了之後,他可能似懂非懂。

然後你可以站在小弟弟的位置上模仿他說話:『小哥哥,你喜歡我,你想跟我玩,可是我不喜歡你拿走我的玩具,請還給我吧。

這種方式,有可能一次有效,有可能十幾次之後才有效,可以幫他管理他的本能,用更適應性的方式,跟其他小朋友接觸。

你的孩子不知道怎麼反應,他可能懵掉了,不知道這是在幹什麼,那麼你就需要出現了。

你需要幫他理解,現在發生了什麼,你需要幫他解讀,另一個人對他做的事情是什麼。

父母,是孩子語言化發展最好的讀寫器。

多多使用這個功能吧。

想學習更多家庭教育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家長互助圈

每天跟家長互助圈一起

學習有趣易懂的育兒心理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讓孩子懂事,先做到這五點

前天,我在一個兒童遊樂場看到這樣的一幕。一個年輕的母親,惱羞成怒的拉著6、7歲的孩子要往外走,她想拉走兒子,跟著她去旁邊吃晚飯。但小孩顯然不是很樂意,一個勁的往回走,然後這個母親憤怒了,使勁的用...

幼兒園5種絕密止哭招數!

入園前的親子活動,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下玩得都很開心,但是第一天開始上幼兒園,便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了,他們覺得十分害怕、不安全,所以從爸爸媽媽離開幼兒園那一刻起,就開始不停地哭,這樣的情景短則一個...

幼兒園老師絕招輕鬆破解哇聲一片

我們可愛的小寶寶們入園一周了。從溫馨家庭到相對陌生的幼兒園,是寶寶邁向社會的第一步。但這一步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戰爭。走進幼兒園,你會感受到此起彼伏的哭潮。哭潮之後,接下來這一個月還...

上不上幼兒園,你說了不算,孩子說了才能算

又到了夏季開學的時候了,很多寶媽都在糾結一個問題,孩子到底應該送到幼兒園去嗎?送去吧,覺得太小了,生活什麼的不能自理,孩子在幼兒園怕呆不習慣。不去吧,在家自己又忙,父母照顧又怕沾上些壞習慣難以糾...

家園共育,家長需要配合老師的17件事!

1、對待我們應該像朋友一樣因為,當你的孩子看到我們的關係很親密,他也會感到很愉快。比如:父母是否可以和我們幼兒園裡的老師一起與孩子照張合影,然後把照片掛在家裡的牆上。2、要把握好時間如果你每天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