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隱性失陪」,你了解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了解什麼叫做「隱性失陪」麼?

隱性失陪是相對普通「失陪」而言的,它比失陪更普遍,也比失陪更容易被家長們所忽視。

隱性失陪特指雖然家長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子女,但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從而給孩子造成的精神失陪。

具體表現為親情淡漠、缺乏信任、難以溝通。

長期隱性失陪的孩子,容易出現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礙等現象。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家長陪伴孩子的有效時間,「及格線」為每周21.2小時

也就是說,每天至少要有三個小時的時間,以這個標準來衡量一下自己,你是否能做到呢?

很顯然,大多數家長是做不到的,尤其是大城市中雙職工家長,白天上班累成狗,晚上回家還要忙家務,好不容易忙完了,就想休閒娛樂會兒,看劇、刷朋友圈,陪孩子這事兒難免就會敷衍起來。

調查顯示,不少城市的孩子,隨與父母朝夕相伴,但陪伴質量卻不太理想,孩子其實長期處於「隱性失陪」狀態。

專家強調,如果「隱性失陪」如果得不到家長重視,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隱性失陪」主要包括三大類:

看管陪同,有的媽媽為了給孩子更為全面的教育和培養,就做了全職媽媽。

然而會出現很多這樣的情況,媽媽雖然每天都和孩子待在一起,但事實上卻是大家各忙各的,孩子、媽媽各與網際網路為伴。

有時間陪孩子,但缺乏有效的溝通。

命令說教,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非常的重視,為孩子制定了較為嚴格的學習計劃。

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監督孩子的學習情況,給孩子講道理,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

因為工作繁忙,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去說教孩子但效果總是適得其反,引起孩子的厭煩心理。

物質滿足,有的父母工作任務比較繁重,對於孩子缺少陪伴的時間。

這些父母認為,自己拚命的工作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加優異的生活條件,給孩子們塑造更好的成長環境,給他們更豐富的學習資源。

物質滿足不等於陪伴。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娛樂項目的獲取十分的方便和快捷,請不要讓網絡和手機代替我們父母對於孩子的陪伴。

父母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幼兒的影響最大。

如何給孩子有質量的陪伴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輕鬆和諧的家庭氛圍,以及父母與孩子之間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

工作再忙,不要忘記給孩子有效的陪伴。

在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與孩子進行不同的互動方式。

當孩子還在嬰兒期時,更需要的是與孩子的親密接觸和撫摸。

1-3歲時,可以多和孩子進行一些遊戲,鍛鍊其感覺器官和四肢的發育,同時能夠讓他在遊戲中模擬成人的世界,練習其表達與學習能力。

3歲之後的孩子,自主意識增強,多尊重孩子的意願,給他更多自主做事情的空間。

學齡後的孩子,要注重培養其情趣和學習能力,多參加實踐活動,拓展其對自我的認識,並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時榜樣,是支持。

父母要注意掌握方法,講原則,不能事事代勞,也不能過於死板嚴苛,有張有弛,堅持原則。

孩子的探索這個世界的過程,也是父母的成長過程。

對孩子來說,生活就是一所學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研究探索的對象。

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培養愛好,參與手工或者體育活動,將孩子帶入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