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幼兒園小學化,請給孩子正常童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幼兒園小學化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認字、拼音、算數、英語......幼兒園儼然成了小學預科班。

這種現象屢禁不止,背後根源其實在於家長的需求。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總是擔心自己孩子落後了,於是這種競爭越來越提前,家長將在幼兒園學到了多少知識作為評價幼教的標準。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由此衍生出幼兒園以能教會孩子多少知識為市場競爭的法寶,於是造成了屢禁不止的局面。

可是幼兒園小學化對孩子究竟好不好?提前被幾個單詞孩子小學就一定優秀?過早的知識灌輸是教育的真諦?幼兒園究竟該讓孩子學會什麼?

孩子過早學習知識的危害

1.造成孩子厭學

孩子在幼兒園就應付大量的任務,諸如寫字、算術、抄寫等,沒有太多時間玩遊戲,這些經歷只能使孩子提前厭學。

2.挫傷孩子自尊心

如果在幼兒階段過多地學習了小學知識,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會使這些兒童養成不愛動腦、不愛思考、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提前學習只能使孩子一時領先,讓孩子在學習上體會到的是一種由高峰漸漸滑向低谷的感覺,這樣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3.影響孩子全面發展

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已引起政府高度關注。

教育規劃綱要強調,「學前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4.打消孩子積極性

孩子在幼兒園學習加減乘除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但是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只需要幾個月。

過早讓孩子學習知識,違背孩子成長規律,難度過大,長此以往,會打消孩子積極性。

5.讓孩子失去幸福感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通過遊戲,思考和認知世界。

如果在幼兒園階段過早接受小學的知識,會挫傷積極性,以及自尊心,而且家長之間的攀比心也會給孩子造成影響,降低幸福感。

幼兒園孩子應該學什麼

根據心理學中埃里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的劃分,幼兒期(3-6、7歲),孩子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良好的人格品質特徵是目標品質。

1.遊戲為主

幼兒園的孩子主要處在幼兒期,遊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通過遊戲,主導著幼兒的認真和社會性發展,是教育幼兒的最佳途徑。

此階段主要是象徵性遊戲,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a.以主題遊戲為主;

b.運用與現實物相仿的代替物;

c.通過想像建構虛假遊戲情景;

d.遊戲中富有創造性;

e.遊戲的動機重在活動過程。

2.自理能力培養

孩子進入幼兒園首先學習的是自理,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鞋、自己收自己的東西等。

不要覺得3歲小朋友太小,要相信小朋友,鼓勵他們,他們就能慢慢做到。

好習慣是從一開始培養的。

在培養小朋友的自理能力過程中,增加了小朋友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3.社交能力培養

現在很多家庭是獨生子女,平時孩子的社交環境以父母和爺爺奶奶為主,很少有和同齡人家接觸交往的機會。

在幼兒園要教育小朋友學會互相幫助、感恩和分享。

4.道德品格培養

幼兒園接受到的教育很多會紮根心底,在道德品質方面要形成正確的引導。

歡迎關注【美寶之家】微信號 meibaozhijia

微信訂閱號是 meibaozhjia_DY (長按複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