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有效溝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進入高中階段的孩子,大多在15-17歲左右,正處於青春期或者青春後期。

一方面隨著性激素的大量分泌,性別認同更加明顯,刻意引起異性注意;另一方面,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不對稱,導致心理年齡相對滯後而又自我否定。

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可以獨立面對一切,面對父母的關心、關注反而冠以「唐僧」的帽子。

孩子的突然長大,家長同樣是不適應的,他們會認為是孩子不懂好歹,挑戰權威。

這恐怕就是高中階段很容易出現親子矛盾的原因吧。

針對這些「一點就著」的孩子,只能智取,不可強攻。

正確的做法是:第一,學會傾聽。

用心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了解他們的需求,而不是妄加評判。

第二,學會陪伴。

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特徵之一就是凡事來的快,去的也快,所以家長要學會「慢半拍」,「裝會傻」,而很多親子矛盾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長是「千里眼」,「刑警隊」,「含羞草」。

第三,有效溝通。

很多時候家長往往用自己認為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不說則已,說則必學。

其實,進入高中的孩子,沒有一個不想學習好的,你不說都知道,這也是孩子的痛點。

說的多了往往引起「越催越慢,再催熄火」的逆反心理。

不如跟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講些自己上高中的故事來的有效。

第四,好好學習。

父母應該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適當學一些與孩子感興趣的知識,找到共同的話題,也是增進與孩子關係的有效途徑,省的讓孩子說自己是「菜鳥」或者「蛋白質」還不知道為何物。

總之,做父母真的不是經驗活,更不是任性活,而是技術活,智慧活。

真正用心走進孩子內心,核對他們的需求,健康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孩子能體驗到來自爸媽正向的能量,才能既輕鬆又享受地做好父母。

作者 田孝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