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是寶寶性格養成關鍵期,正確應對寶寶更健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幾天兔姐在重溫《歡樂頌》,這部一上映就好評如潮的劇,大家應該都看過了吧~
來自不同城市的性格迥異而又個性鮮明的五個女孩:缺乏安全感的商界精英安迪、飽受家庭拖累的「胡同公主」樊勝美、囂張跋扈但聰明上進的「富二代」曲筱綃、溫柔貼心的乖寶寶關雎爾;簡單純粹但有點小迷糊的邱瑩瑩。
不同身世背景,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的生活態度,這一切使得她們的人生軌跡大不相同。
不知道各位寶媽們是否有過這樣的思考,未來,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又該如何塑造孩子的性格?
科學研究顯示,3歲前,是寶寶生長發育、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在免疫系統的發展完善方面、還是在人格塑造、智商情商的全面發展方面,3歲前的每一天對於寶寶來說都是很重要。
那麼,在寶寶人生最重要的頭三年,你做對了麼?如何保持寶寶的探索欲?如何訓練寶寶的專注力?如何培養寶寶的自信心?
兔姐將結合幾個常見的育兒現象,為大家分享育兒乾貨,希望給迷茫中的寶爸寶媽一點小啟發哦。
現象一
孩子總把手放進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家長經常因為覺得不乾淨而去斥責或阻止孩子。
正確做法
首先,要注意衛生。
無論是手腳還是玩具,凡是寶寶會接觸到的,會啃咬的物品務必保持衛生清潔,避免病從口入。
其次,要提供咀嚼的物品
寶寶還小的時候,奶嘴和磨牙棒是不錯的選擇。
孩子長牙後,要給他準備較硬的食物,如條狀的番薯干,奶棒等放在手裡,切記,臥著時不要進食。
最後,要遠離危險品
現在的玩具做工要多精細有多精細,上面的小珠、小扣子都可以拆下來。
在選擇玩具時要選擇安全、牢固的玩具,避免小孩在啃咬過程中誤吞造成悲劇。
兔姐小貼士:
寶寶在0-6歲這個階段,至少存在15個成長敏感期,例如口腔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等。
口部敏感期的表現(寶寶正在練習和發展口部功能):用嘴巴探索世界,喜歡啃手、啃腳趾頭,如果手裡拿著玩具,他們會毫無顧慮地把東西塞嘴巴里。
手的敏感期表現(手臂肌肉運動的練習需要):愛用手扔東西、用手指摳小窟窿,甚至打人。
物權意識的敏感期表現(物權歸屬的練習):常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麼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媽媽也要不到他手裡的東西。
敏感期不單單是一個「了解就夠了」的概念,而是你「要做些什麼」來培養孩子的一個個關鍵契機。
它真正的作用,是讓你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和秘密,是孩子能力的發展與超越。
當寶媽意識到寶寶到了某一個敏感期時,不要過於緊張,仔細了解寶寶行為,不要急著貼標籤。
在保證寶寶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尊重寶寶並給予適當引導,保證其順利自然地渡過,才會養成健康的心態。
現象二
當寶寶開始嘗試穿鞋時,經常容易將鞋子穿反,寶爸寶媽急著指正「錯了錯了,左右錯了。
」
正確做法
其實,這個時候的寶寶還沒有判斷對錯的能力,思維相對簡單。
爸爸媽媽們應該簡化孩子接受的指令,平靜地告知寶寶「兩隻鞋交換一下」,慢慢的寶寶就知道該怎麼穿鞋啦。
兔姐小貼士:
示範更優於說教,爸爸媽媽們給寶寶足夠的愛和尊重。
對寶寶的成長要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哦~
不要喋喋不休地說寶寶犯錯啦,時間會讓寶寶充分學習,並掌握穿鞋技能的。
現象三
寶寶愛哭會讓爸媽覺得心情煩躁,又不知道怎麼處理,只會說「別哭了,別哭了」,「一天到晚就知道哭!」
正確做法
第一步 親親抱抱舉高高並表示理解和接受他悲傷的源頭。
例如,抱起我們的寶貝,輕輕撫摸說:「哦,寶貝,媽媽知道你摔疼了,還有一點點嚇到了是嗎?」。
第二步接受他的不開心和小情緒,例如:媽媽知道你不開心啦。
第三步表達愛意和充分的理解,例如:「媽媽愛你,媽媽有時候碰到了也好疼的呢~」
兔姐小貼士:
正確處理寶寶的哭鬧情緒,是建立良好性格的開始。
哭是他內心矛盾和衝突的釋放,不是壞事,我們要有「共情」意識,這樣能夠更平和的面對寶寶的哭鬧。
如此一來,寶寶的情緒得到了釋放,作為家長也更好的安撫了寶寶的情緒,何樂而不為呢?
在面對寶寶哭鬧時,不要總是十萬火急地就亂了章法。
若是寶寶因拒絕做某事就開始哭鬧,也不能一味地妥協,讓寶寶以為可以用哭鬧控制大人,進而隨心所欲。
現象四
家裡有客人和寶寶互動,沒得到回應,很多家長會擔心自己的面子,就當著客人的面說,「他就是這樣膽小!」,或者批評寶寶:「怎麼這麼沒有禮貌,快回答叔叔。
」。
正確做法
要給寶寶積極的心理暗示和足夠的尊重,不要當著外人的面向指責甚至批評自家娃啦。
要知道,你的面子可沒有寶寶的性格養成重要,當孩子受到足夠的尊重,他的表現才會內外如一。
兔姐小貼士:
兔姐希望大家能推己及人,我們自己一般瑟吉歐如何去和別人家的寶寶溝通和相處呢?
第一次見面就急著擁抱別人家的娃,可不是成年人應有的修養哦。
不如蹲下身子,目光與孩子的目光保持平行,自我介紹之後問孩子的姓名:「我是xx,很高興認識你,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嗎?」我相信寶寶會更願意和你互動一些的。
現象五
有些家長為了管束自家孩子經常說:「不要吵,再吵警察來了。
」「再鬧,醫生來打針了。
」「快睡,大灰狼來了。
」
甚至,還有大人和孩子「開玩笑」說:「你媽媽不要你了,跟我走吧」。
正確做法
針對第一種情況,爸爸媽媽們可以說「寶貝,媽媽很愛你,請安靜一下!」,不怒而威就好了。
不要讓娃感到一切外部事物會傷害他,這樣會讓他真正遇到危險時不敢求救。
但是,針對那種和寶貝「瞎開玩笑」的人,一定要讓寶寶遠離他。
兔姐小貼士:
堅決拒絕語言冷暴力!不要威脅孩子,你的威脅直接給孩子造成恐懼感,對孩子的安全感培養極為不利。
現象六
搶玩具是寶貝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尤其是發生在二胎家庭里,也經常發生在家裡有小朋友來做客時。
有些父母會強迫自己娃將喜歡或者正在玩的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這是非常不對的。
正確做法
當寶寶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而哭鬧時,家長應用平和的口氣說:「我們要學會等待!」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導他玩其他玩具。
當寶寶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的時候,千萬不要給他貼上「小氣包」的標籤,這樣會影響寶寶分享的意願和積極性。
兔姐小貼士:
寶寶們的世界也要有「規則」,從寶寶開始社會交往,就應該確立一個原則,誰的玩具誰就有決定權。
大人們不能強迫把自己的孩子把玩具分給別的寶寶,也不能誘勸他讓給別人。
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遊戲器械,誰先拿到或是誰先開始玩,他就有權決定繼續玩還是離開,其他寶寶必須等待。
3歲左右的寶寶,千萬不要急著培養他們大公無私的品質。
當寶寶了解到玩具分給別的小朋友,自己還是可以把它要回來的,他也會更樂於分享。
原來小朋友的好性格,好身體是這樣養成的
以下是複製了一個早教工作者分享的關於現代父母早期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和多數父母的誤區: 其中有一部分的錯誤我也在犯,慶幸的是自己及早的發現了這篇文章,正如作者問自己的,作為初為人母的我也更關心的...
給年輕媽媽們的一封信。
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各樣的敏感期,所謂敏感期是指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反覆操作某一動作或反覆學習某一項能力,並且學習能力特彆強的時期。有依戀形成的敏感...
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告訴你為什麼
一位媽媽跟寶媽說:「孩子經常無理取鬧,到超市就要買這買那,不給買就坐在地上哭鬧。到別人家去就亂翻亂動,還會到人家沙發上亂蹦,無論你怎麼說,孩子都不聽話。每次我都會氣不打一處來,回到家就痛打一頓,...
你怎能把孩子當成馬戲團演員?看完腸子都悔青了!
當孩子漸漸長大,「小可愛」似乎變成了「小麻煩」:一不滿足就嚎啕大哭,愛咬人,打人,吃飯要追著喂,坐在電視機前不肯關電視等等,父母的願望與孩子實際學到的規矩有時候相差很遠。在 0~3 歲這個關鍵時...
你的孩子不是一定要分享!別做大方的強盜家長
「我們家寶寶怎麼不愛分享玩具?」很多爸爸媽媽會著急地問。擔心家裡沒教好,寶寶以後變得自私自利。所以你可能會碰到這樣的場景:寶貝小花收到了一盒新蠟筆,每次用完她都小心翼翼放回原處。鄰居家妹妹想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