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你們不要再這樣「逗」孩子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昨天坐地鐵的時候,對面坐了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本來孩子一個人坐在那邊開心的哼著歌。
這時,上來一位年紀稍大點的老爺爺,他上車後就坐到了孩子的旁邊,不一會他就和小男孩搭上了話,小男孩可能是出於禮貌,老人問一句孩子答一句。
後面,老人指著孩子的肚子開始問小男孩:「你是小豬八戒嗎?」,開始的時候孩子只是難為情的笑笑,結果老人不停地指著孩子的肚子問他:「你的肚子為什麼這麼圓,為什麼,是不是愛吃啊?」,這個時候,孩子尷尬極了,他求助似的望向自己的爸爸,爸爸可能覺得老人只是逗孩子玩,沒什麼大不了,所以他看著孩子,笑了笑,又開始玩自己的手機。
我在想如果我是那個孩子,我得多難過,唯一可以幫助自己的爸爸都對此視而不見,心裡得多無助。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只是在「逗」孩子玩,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但是很多家長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可能在你眼裡這只是一個玩笑,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一種傷害。
著名作家尹建莉說:「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的快樂為前提,以兒童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製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
絕不可以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或害怕,給孩子帶來羞辱、擔憂和失落。
這位老人的做法已經讓孩子感到尷尬,這就不是「逗」孩子,而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記得小時候,大姑來家裡的時候,總會對妹妹說:「以後做我女兒吧,今天我是來帶你走的。
」妹妹生氣地說:「我才不要去」,然後一個人跑得遠遠的,逗的大家哈哈笑,但卻不知道這對妹妹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所以,後面妹妹知道大姑來的時候,就會躲在家裡,用被子把自己裹的緊緊的,害怕自己被帶走。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逗」孩子、「哄」孩子的事情屢見不鮮,流傳已久。
比如,孩子正在吃一樣好吃的食物,成人過來就對孩子說:「讓我吃一口吧」,如果孩子不給,就故意板起面孔批評孩子「小氣」;但如果孩子真誠地想要分享時,成人卻又拒絕了,告訴孩子我只是看看你怎樣做。
也有人會把孩子喜歡的玩具藏起來,告訴孩子丟了,嚇得孩子哭鼻子.......成人能想出的哄騙方式太多了,每每會讓孩子尷尬或著急,甚至哭泣。
成人以此為樂,卻沒有想過孩子並不樂,她體驗到的是不被尊重。
「逗孩子「是種惡習,只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懼和對他人的不信任。
和孩子玩也是一種德行教育,因為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是認真的,是隨著成人的塑造和擺布而不斷調整自己的。
經常被捉弄的孩子會出現品德方面的缺陷,慢慢形成不信任他人、自卑和說謊的心理及習慣。
所以,不管是任何人,只要發現他「逗「孩子的方式錯了,父母都要禮貌而堅定地阻止,哪怕是孩子的爺爺奶奶這樣做,也要堅定的制止。
在大人眼裡是小事,但在孩子眼裡來說卻是大事。
所以,父母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逗」孩子可以,但一定要建立在孩子快樂的前提上。
每天5條短音頻提供育兒指導,每周1本經典育兒書解讀。
有娃,幫你成長為更好的父母。
微信公眾號:有娃(ID:youwa3000)。
管是壓制天性,不管怕「長歪」,家有熊孩子不好辦
家裡親戚的孩子,三歲多,歪著頭說話的時候,虎頭虎腦很是可愛。只是不聽話時,也確實狗嫌人厭,哭鬧起來更是蠻不講理,讓人直呼頭疼。熊孩子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矛盾的生物,像是天使和惡魔兩面,自由切換得毫...
管好你的嘴 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的快樂為前提,指成年人把自己放到兒童的位置上,以兒童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製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情,其中包含著童心、快樂,甚至幽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