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明知錯了可偏偏不認錯的孩子和老師,做家長的我們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明明知道錯了,為什麼就不認錯?

女孩萌萌剛剛3歲,聰明漂亮,活潑可愛,是家人的開心果。

當然偶爾會有點小脾氣。

比如這天傍晚,可能是看到外面陽光還好,於是吵著要出去玩兒。

可這時候到了晚飯時間,媽媽耐心地勸萌萌:「咱們先吃晚飯,然後出去玩兒,回來再看你最愛看的『大熊』(萌寶最愛看《熊出沒》里的大熊了)好不好?」

「不好不好,我就要現在出去玩兒!」

萌萌大概是還不餓,所以堅持自己的想法。

可媽媽覺得必須要堅持原則啊,不吃飯怎麼能出去玩兒呢?於是兩個堅持自己想法的人互不相讓,這個拉鋸戰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最終是媽媽勝利了。

萌萌委屈地吃完了飯,跟媽媽說,「那我們現在可以出去玩了吧?」

媽媽搖頭說:「你看天都黑了,小朋友都回家了,沒法出去玩了。

「那,我們看大熊吧。

」萌萌退而求其次。

「大熊演完了,看不了了。

」媽媽攤手無奈。

萌萌噘起了小嘴,萬分不開心。

看著她的樣子,媽媽趁機教育說:

「萌寶你看,你要是聽媽媽話,我們早早吃完飯,又能出去玩又能看大熊;可是你不聽媽媽的話,不吃飯,結果玩也沒玩上,大熊也沒看上。

你看是聽媽媽話好呢,還是不聽媽媽話好?」

這是多麼顯而易見的事情啊,萌萌已經親身感受到了聽話和不聽話的區別,所以,媽媽毫不懷疑地認為萌萌一定會知道以後應該怎麼做。

萬萬沒想到,萌萌聽了媽媽的話,低下頭,用很小的聲音說:「不聽媽媽的話好。

媽媽完全無語,立刻崩潰:這孩子怎麼這麼倔強啊?!

同事跟我講完上面這段經歷之後,苦惱地問我:

「姐姐你說,孩子明知道自己錯了,可為什麼,就是不認錯呢?這麼倔強,我該怎麼教育引領啊?」

還沒等我回答,對面另一個年輕媽媽說:「我女兒也是啊,她都上了三年級了,也是即使明知道錯了,可打死不認錯,簡直氣死我了!」

面對不認錯的孩子,我有什麼辦法教育她們嗎?真的,我也沒有。

這裡有性格的因素,也有人性的弱點。

不是特別被逼迫,不是特別嚴重的事兒,誰願意承認自己錯了?即使事實具在,即使我們內心知道自己錯了,但時常也會嘴硬吧?

我問這兩個媽媽:「你們平時做錯了事情,認錯嗎?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你們認過錯嗎?」

兩個媽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說,是啊,我也從來不認錯。

你把自己倔強的基因傳給了她,然後你從未身體力行認過錯 ,卻非要讓孩子低頭認錯,是不是有點不講道理啊?

萌萌小朋友呢,其實她的心裡其實已經意識到自己錯了,所以才會低頭,才會說話時聲音很小。

可她說不出來自己不對,她遺傳了媽媽倔強的性格,並且也從未見到別人認過錯,憑著本能,她沒有認錯的心理基礎。

上體育課,老師教個動作,一般都要自己示範一次;領導要求我們上班不遲到,他們要是經常遲到,哪會有信服力?

孩子為什麼不認錯?只因為我們知行不合一,言行不一致,我們只教育他們要認錯,卻從未親自示範過。

正人先正己,我們反思自己的問題;理解人性的缺點,我們原諒不肯認錯的孩子。

天寬地闊,水遠天長,當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孩子一定會追隨改變,見賢思齊,抵達我們希望的樣子。

2.我認錯了,對方不認錯怎麼辦?

昨晚正準備關機睡覺,一個好友突然跟我說話,說她的一篇親子稿被編輯打回來修改,但給的修改意見,她覺得無從措手,希望我能給她點建議。

她寫的是讀初中的女兒的真實經歷:

一次,因為女孩的試卷有點問題,班主任老師讓女孩去辦公室,女孩沒聽清,以為是老師讓回座,結果就往回走。

老師以為女孩故意頂撞,大發雷霆出言比較過分(說了「滾」字),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女孩很受傷,於是堅持沒聽老師的話,師生二人僵持在那裡。

事後呢,媽媽教育女兒,雖然老師有問題,但做學生的,應該理解老師辛苦,給老師道歉,平息這場風波。

編輯的意見是,老師在這場風波中有錯,媽媽除了引導孩子如何對待老師的不妥言行之外,是不是也應該引導,老師也給孩子道個歉啊?

我一聽,這這,真不好辦啊!我們可以在文章中編出老師給孩子道歉,但,事實上,可能嗎?輕易哪個老師會給孩子道歉?哪個家長敢提出要求讓老師道歉?我們不是睜著眼睛編瞎話嗎?(這故事的事實是,老師當然沒道歉,連自己的不當言辭也沒跟家長說,只說了孩子的問題。

當然孩子道歉後,老師也沒再追究,可能是內心也有愧疚吧。

我想了想說,作為家長,我們的態度應該這樣:

首先,事情的起因是孩子沒聽清老師的要求,反其道而為之,引起老師誤會,以為孩子故意頂撞,孩子有錯在先,我們的錯我們認;隨後面對失態的老師,孩子沒有諒解,繼續堅持錯誤,這都是我們的錯,我們應該為這個錯道歉。

其次,老師情緒激動,口出不應該出的詞,給孩子造成情感傷害,毫無疑問,這是老師錯。

老師當然應該道歉,但我們不能提出這樣的要求。

我們得包容諒解,為什麼呢?

因為老師和媽媽一樣,身在師長的位置,於是都不知不覺自帶一種權威感,習慣指點教育。

並且自覺自己是真心愛孩子啊,是真心對孩子好啊,所以又有了一種無悔付出的優越感。

權威感和優越感合在一起,當他們面對孩子的時候,即使知道自己有問題,哪肯輕易認錯呢?
有的師長心態好,站地高,知道錯了過後會道歉。

但更多的師長呢,她們明知道錯了,內心愧疚,但真的,就是說不出來道歉的話。

尤其是面對自己的學生和孩子,那個道歉真是千難萬難啊。

你雖然是孩子,但你不一樣啊,你有更廣闊的胸懷,你有更包容的心態,你有對人性更多的了解和諒解。

所以如果你再看到老師,發現她已經行動上對你表示愧疚了,你又何必非要一個道歉呢?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是非標準,相信你的同學們一定不會因為看到你道歉而看低你。

相反,看到你誠懇道歉,老師明明有錯卻不認,也許還會對老師有所腹誹吧?

文友聽了我的話,豁然開朗,說,姐姐,我知道我怎麼修改我的文章了,也知道應該怎麼教育孩子面對老師的錯誤了。

我也是,在與朋友交流的過程中,對於認錯道歉,有了新的領悟和理解。

紅塵路遠,世事紛繁。

我們哪能不犯錯?又哪能不遇到別人對我們犯錯?無論是3歲的孩子,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老師,她們都會犯錯,也都會知錯不認。

我們怎麼辦?正人先正己,我們認我們自己的錯;理解人性的缺點,我們原諒不肯認錯的孩子和師長。

天寬地闊,水遠天長,我們要成為更好的自己,自有對方抵達不到的胸懷和氣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