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中華驕傲」跪出了家庭教育的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過《開學第一課》的人估計都會被董卿的3分鐘3次跪地所感動,她還因此被網友稱讚為「跪出了最美的中華驕傲」。

但安安卻覺得董卿3次不經意的下跪,跪出了她良好的家庭教育。

從《中國詩詞大會》到《朗讀者》,董卿身上的文化底蘊、職業素養和品格,以及優雅謙恭的氣質我們有目共睹,而這些深到骨子裡的教養,與她的原生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開學第一課》董卿跪地採訪96歲老翻譯家許淵沖

董卿的父親很嚴厲,對她的教育更是嚴格,而她自己在接受訪談時也提到了自己的育兒觀:「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自己要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她這一句話暴露了家庭教育的真相: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

言傳身教有著潛移默化的力量,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應該怎麼做?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務必要以身作則,從點滴日常做起,從舉止細節中改變,適當引導孩子,做一個成熟有教養的人:

1:教育孩子懂得尊重,舉止得體

不隨便動用別人的東西,這是不尊重別人隱私的行為,很容易讓人心生厭煩。

一人交往是,要拿別人的東西之前,一定要先徵得對方的同意。

去別人家做客時,不能自來熟地亂跑,用別人家衛生間,要問一下主人。

里有客人走時,一定要送出門口,並且說「再見」或「有空常來」。

別人給的零食要問過父母才能吃,拒絕別人的好意時,要說「不用了,謝謝」。

2:學會對別人多些耐心和謙讓

很多小事都能夠給孩子起到示範作用,比如去超市買東西時不插隊,乘坐扶手電梯時自覺靠右,進電梯或是地鐵時不推搡硬擠,通電話等對方點掛斷,在公共場合不大喊大叫,約會不遲到等,自己以身作則,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3:與他人溝通對話懂禮貌

禮貌適用於任何人,無論是長輩、老師,還是陌生人,即使是餐廳服務員、清潔工人等。

跟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要看著對方,認真聆聽,不能左顧右盼,更不能試圖打斷。

避免使用嘲諷、詰問、挑釁等語氣,多用「請」、「謝謝」這些字眼。

孩子天生喜歡模仿父母,要教孩子懂禮貌,首先自己要先禮貌起來。

4:培養孩子正確的餐桌禮儀

吃飯時細嚼慢咽,食物在口中不說話。

喝湯時不發出聲音,不隨意轉盤,不翻撿食物,有公筷儘量使用公筷,不揮動餐具指人。

退席時要將殘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內,坐椅放正,並向席上其他人說:「請慢用,我先走了」。

如果家長能夠以身作則的做到,孩子自然也會學得很好,就不用再去羨慕別人家的小孩吃飯規律有教養了。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要培養孩子的品德,做父母的行為要自慎,應該處處為孩子表率。

孩子好的行為,壞的行為都是父母教育影響的結果。

聰明的父母,會明白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他們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時,會去糾正自己的一些缺點,這樣才能與孩子共同進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讓自己心裡的寶變成別人眼中的熊孩子

亂翻別人家的東西、大喊大叫、看到喜歡的東西一定要拿回家、不管是不是對別人很重要。很多時候,這些行為都發生在拜年的」熊孩子「身上。而孩子的這種行為,大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今年過年,別讓自己心裡的...

父母必讀:如何帶出有教養的孩子

1有禮貌地說話有禮貌地說話跟人好好說話,正面溝通,避免使用嘲諷、詰問、挑釁、毫不客氣的語氣,不能用反問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 別人跟你說話或問問題要回應。從小不逼著孩子叫人,而是給TA做正式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