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來臨 警惕皰疹性咽峽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媽媽我嗓子疼,不想吃飯。
」這是最近幾天來,四歲的笑笑對媽媽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在這之前,笑笑已經連續幾天沒好好吃飯了,還反覆發燒,媽媽著急的不得了,急忙帶著孩子來到了內蒙古一機醫院。
兒科主任馬暉副主任醫師檢查後發現笑笑口腔上齶、咽峽部長了好幾個芝麻大小的灰白色皰疹,皰疹周圍有紅暈,被確診為皰疹性咽峽炎。
夏季來臨
兒科多了不少皰疹小患者
「大夫,我們家孩子一直發燒,說嗓子疼,在家吃了退燒藥和下火藥都沒效果,你快給看看怎麼了!」近日,內蒙古一機醫院兒科診室內,一位抱著孩子的家長焦急地向兒科主任馬暉詢問著。
經過檢查,孩子和笑笑一樣都是患了夏季小兒常見病——皰疹性咽峽炎。
馬暉主任介紹,「每年的6~8月,由於天氣炎熱,空氣濕度大,導致細菌、病毒繁殖速度加快,是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期,最近在兒科門診中就有超過1/3的孩子是因為皰疹性咽峽炎前來就診的。
皰疹性咽峽炎多發於學齡前兒童,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
該病的臨床特徵為口腔內出現小的白色皰疹,多見於咽峽部,也可能位於上齶、扁桃體、懸雍垂、舌部等,有些患兒表現為突然高燒不退,且多在39攝氏度左右,還有的伴有咽喉痛、頭痛、厭食、流口水等症狀。
」
正確區別
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和皰疹性咽峽炎
馬主任說,由於皰疹性咽峽炎最初表現為發燒、食欲不振、嗓子痛、流口水等症狀,與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區別不大,很容易引起家長錯誤判斷,就自行給孩子吃一些相關的藥物,結果病情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嚴重,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孩子如果突發高熱一定要及時就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部分症狀很像,所以很多家長一看到發燒和皰疹就恐慌。
其實,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一樣,雖然都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都會出現發燒、咽喉痛、口腔內皰疹等症狀,但是引起如腦炎、肺水腫等嚴重併發症的很少。
皰疹性咽峽炎經過及時就診、治療,患兒在1周左右基本都能夠痊癒,且愈後都比較理想,家長不必過分恐慌。
但是提醒家長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兒科找專科醫生診治,防止誤診、誤治。
科學預防
小心「病從口入」
「預防皰疹性咽峽炎需要講好個人以及家庭衛生,保持室內空氣通暢,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消毒。
該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黏膜接觸等都可以傳染,因此在治療期間,家長最好不要帶孩子到人流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地方,以免傳染給他人。
」另外,馬主任還提醒家長,孩子得過一次皰疹性咽峽炎,並不能對其終生免疫,因為同一個病毒具有不同的亞型,得過一次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還有可能再得,所以家長平時要注意給孩子做好預防工作。
家長們知道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嗎?該如何去預防呢?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又有「隱形手足口病」之稱,它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很強,傳播快,...
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這2種疾病寶寶夏天最易感染!
核心提示:夏季是寶寶疾病高發的季節,小兒熱痱、皰疹性咽峽炎、上呼吸道感染...都會讓當爹當媽的眉頭緊皺。下面,39育兒整理了六種夏季小兒常見疾病,幫助家長及時做好預防措施。進入六月份,潮濕高溫的...
皰疹性咽頰炎高峰期到來,80%的幼兒可能中招,這種辦法讓孩子平安度過
6月份了,傳染病的警鐘又拉響了——黃先生的兒子今年6周歲,上幼兒園大班。上個月中旬開始,不斷有家長在微信群里向老師請假。黃先生的兒子也在端午節那幾天因體溫高達39攝氏度以上,到醫院求診。醫生說,...
這個病又來了,一個班36個孩子23人中招!專家拉響家長警鐘!
6月份了,傳染病的警鐘又拉響了——黃先生的兒子今年6周歲,上幼兒園大班。上個月中旬開始,不斷有家長在微信群里向老師請假。黃先生的兒子也在端午節那幾天因體溫高達39攝氏度以上,到醫院求診。醫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