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好這件事,孩子外出不哭不鬧有教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外出帶娃,您是否會遇到孩子大哭大鬧的情形?父母未免諸多尷尬,只好將孩子帶離此地「冷靜處理」。

微信群里有位媽媽就訴說了這樣一種場面,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雯雯三歲了,為了孩子的健康,這位媽媽從未帶孩子去超市買過零食,聽新聞報導過,有的孩子只吃零食不吃飯,五歲就得了重病。

像果凍、餅乾、火腿腸、飲料、糖果、薯條,哪樣不是垃圾食品?醫生都禁止孩子吃的,真不知道還有哪些是可以買給孩子吃的。

可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班裡有好多小朋友拿來零食和大家分享,雯雯也想這樣做,嚷著媽媽帶她去超市,媽媽只好同意了。

到了超市,雯雯像放飛的小鳥,看看這個,摸摸那個,最後選了幾樣放在了購物籃里。

可媽媽看了購物籃里的零食立刻和垃圾食品畫上了等號,一樣樣拿起對孩子說:「這個膨化食品對身體不好,那個餅乾添加劑太多,這個糖太甜了吃了會長蛀牙······」雯雯選的零食似乎全被媽媽否定了。

雯雯立刻大哭起來:「我就想要嘛!」媽媽一時手足無措,只好抱起大哭的孩子離開了超市。

媽媽本是放手讓孩子去做選擇,結果又橫加阻攔,孩子自然會哭鬧不高興。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媽媽如果提前告訴孩子,給孩子打個「預防針」,這樣孩子心裡有數,在選擇的時候就會記得哪些能買,哪些不能買,不能確定的也會徵求媽媽的意見。

去飯店吃飯,經常會看到小孩子大喊大叫,追逐打鬧的場景,甚至站在沙發椅子上又蹦又跳,許多父母不以為然,覺得小孩子嘛沒什麼的。

日本家庭就非常重視禮儀教育,一個在公共場所守規矩的孩子體現了他的良好教養。

父母只需在外出前告訴孩子,我們要去什麼地方,會遇到什麼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就可以避免孩子因為到了陌生環境,見了陌生人而產生不適應的情緒,還會讓孩子自覺得講禮貌懂禮儀。

其實讓孩子外出時聽話懂事,父母只要讓孩子為環境的變化做好準備

如果周末要去小朋友家聚會,父母要告訴孩子聚會的時間地點,會有哪些人一起參加,小朋友家裡的東西不可以隨便觸碰,想玩玩具需要徵得小朋友或他家人的同意等等;

如果計劃要去外地旅行,至少提前一周讓孩子為她即將遇到的事做好準備,比如會在陌生的床上睡覺,會連續走很長的路,不能帶很重很大的玩具,趕火車時需要早起等等;

如果要去醫院打針,要坦誠的和孩子說這件事,打針有點疼,孩子有了心理準備或許不再那麼害怕了。

突如其來的變化會讓人手足無措,讓孩子大哭大鬧,但如果把外出時所會發生的事情提前告知孩子,孩子就會輕鬆的應對,你還會發現孩子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呢!

專注0-8歲孩子成長,歡迎關注美祺媽媽微信號:meiqimama201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法國為什麼少有熊孩子,因為有法式媽媽教育法

童書媽媽寫在前面:國人的教養方法一定不好嗎?西方父母的養育方法一定科學嗎?西方小朋友一定更有教養嗎?居住在綿羊國紐西蘭的中國媽媽湯雪梅就曾見識過不少外國熊孩子。她採用的《法國孩子不亂扔食物》一...

真的不要再這樣教孩子了,特別沒教養!

「孩子的教養,父母的修養。」一個孩子什麼樣,他的父母也就什麼樣,一個家庭也就什麼樣。我們從來不會讚美那些沒有教養的孩子,也從來不會厭惡那些有禮貌的孩子。每個人都是會評判是非的。有時候,自己做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