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學小課堂丨該不該逼孩子道歉?家長都應該看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常生活中

孩子有時候會做錯事

會跟其他孩子起衝突和爭執

作為家長

您是否做過這樣一件事情

就是逼著孩子說「對不起」

場景舉例和分析

情景一:兩個孩子在一起玩玩具的時候,突然開始爭玩具,小孩A試圖從小孩B手裡奪取玩具,但是B不願意,A就大哭,這時候家長看到A哭得很傷心,於是就要求B寶寶跟哭了的A寶寶說:對不起。

然後B寶寶很無奈的說了對不起,而「對不起」一出,家長們立刻鬆了一口氣:「好了,事情解決了!」

分析:其實B寶寶其實沒做錯事情,他就是在保護自己的玩具不被別人搶走,家長就因為看到孩子哭,就覺得不哭的孩子就應該道歉,通常都會逼著孩子說「對不起」,但是孩子其實心裡很委屈,明明是自己的玩具被搶自己卻要道歉。

這樣他其實是不知道道歉的真正用意,也會曲解道歉,對於寶寶A來說他可能下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就可以用哭的方式來逃避自己做錯的事情。

其實,事情沒有解決。

道歉的含義

一位學者曾說過:重要的不是道歉,而是學會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

兒童在某一段時期會抗拒道歉,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錯。

他們需要一種認可,那就是儘管做錯了事,但是他們不是壞孩子,依舊需要得到大家的關愛。

其實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去理解自己的行為產生的結果,讓他感受這樣的結果,知道自己錯了,並願意自己來解決問題,承擔責任。

學會耐心等一下

如果孩子發生爭執的時候家長不要著急逼孩子道歉,先讓他平靜一下,千萬不要在他生氣或有情緒的時候逼他去道歉,他這個時候是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傷害的。

當他能感受到自己給別人造成的傷害,讓自己感受到了之後他就會明白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影響,然後會激起他的內疚感,這時候讓他道歉,他才會理解道歉的含義。

回顧曾經發生的事情

等待孩子平靜下來以後,回顧一個孩子曾經作為「受害人」的情景,「你還記得上一次你被麗麗搶了玩具你很生氣很難受,但是今天你搶小軍的玩具,小軍也會很難過的。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跟孩子一起面對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

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自己去想解決辦法,如果孩子不會家長可以稍加引導: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會怎麼做呢?相信孩子會給出一個讓家長很意外和滿意的答覆。

榜樣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父母也要學會向孩子道歉,有些父母覺得自己是家長,做什麼都是對的都是為了孩子好,不懂得對孩子說抱歉,也說不出口。

如果父母喜歡一點小事就大聲呵斥孩子,不知道給孩子道歉,孩子出去發生矛盾就會大聲呵斥其他人,也不會想到道歉這個事情,因為他覺得這樣的事情是被允許的,我爸爸媽媽就是這樣的。

如果父母學會對孩子道歉,這樣的道歉不在無形之中為孩子樹立了一種敢於承認錯誤、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好榜樣。

久而久之,孩子會在感受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展現出來。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育兒視點:親愛的家長,不要一味讓孩子道歉!

魯迅在《拿來主義》當中提到對待外來事物的態度時,提出的原則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覺得這是經典當中的經典,其實不光是對待外來事物,對待上下五千年的教子育兒的理念與思想,我們也應當要仔細咂摸,絕...

寶寶學會打人了!你的管教方式很可能是錯的

寶寶動不動就「打人」,是讓很多爸媽都頭疼的事情。很多家長都覺得寶寶的這種行為必須要儘早遏止在搖籃里,然而選擇大多數家長都選擇了暴力大制止,可是這樣做,孩子們未必順從!久而久之,老這樣打人,養成習...

關於育兒這件事,看看外國父母怎麼說

孩子的出現能帶給父母極大的喜悅,讓我們的人生更完整充實,但是同時,許多父母也會擔心,自己能成為一個合格稱職的父母嗎?Reddit的網友們分享了關於育兒這件事的十個看法,很多都很有啟發哦~Re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