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事就該體罰?這位老師的做法連路人都看不下去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老師的教導方式實在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S市某所幼兒園內,因兩小孩頑皮不聽話,老師就讓兩小孩互相扇對方的耳光,其中一個臉部已被打的紅腫、淤青。

孩子委屈卻不敢言,回家後當然也情緒低落得很,家長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是不是以為我接下來會講老師的壞話巴拉巴拉?

其實發生這種事情傷害最深的還是孩子。

那麼如果孩子被老師責罰後情緒低落家長該怎麼辦呢?首先說明,這裡針對的是:孩子是處在一個會正常教育孩子的老師的情況下的問題。

如果老師本身就存在問題,那麼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孩子,而是老師了!

孩子在幼兒園難免會犯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被老師責罰也是在所難免的,畢竟老師的天職就是教導。

但是我們家長應該怎么正確引導孩子消化在被責罰後的低落情緒呢?

1、平衡心態,家長要有一個正確的批評觀

首先要靜下心來,忌有先入為主「我家孩子被欺負」的想法,家長應採取正確的方式、平衡的態度去和老師溝通後,才去引導自己的孩子

前提如果老師是一個民主的教育者,會很樂意與家長交流,家長也能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幫助教師了解什麼方法是最有效的。

2、就事論事,是家長、老師理解批評的前提。

溝通是理解的基礎,良好的溝通技能能營造融洽的氛圍。

家長主動和老師聯繫時,應從事情本身出發,真誠聆聽老師對孩子「錯誤」的分析,往往會提高交流的效果,使雙方在教育方法上取得一致。

最好不要帶著成見的進行交流,雙方意見不合,各執己見,溝通就會失去了原有的意義,致使家長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為什麼會被「批評」,老師不能取得家長教育上的支持與配合。

3、及時糾正錯誤。

教育是雙向的,老師、家長隨著孩子的成長也在慢慢進步。

反思一個階段的教育方法,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對老師、家長都十分有必要。

雖然老師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有時批評的方式並不一定恰當,如缺少耐心,或帶有個人情緒色彩、與事實情況不符而冤枉孩子、批評過於粗魯……

當家長認為老師的批評對孩子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時,可以就自己認為不妥當的原因和老師進行探討。

孩子真的犯了錯誤,要就事論事告訴孩子「這件事是你做的不對,但是老師批評你也沒錯,只是老師的方式用錯……我們要做好孩子是不是」循循善誘。

所以如果孩子被老師批評情緒低落了,家長應及時和老師取得聯繫,深入了解情況後,並從孩子發展的角度去看批評的意義,理解和尋找老師批評的價值,並在一定程度上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呢

——延伸閱讀——

讓孩子愛吃米飯,其實也不難!

當媽太累!就當是為了孩子,你也要給自己做個減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在幼兒園經常打人、說髒話怎麼辦?

我是一個5歲孩子的母親,近半年,我的孩子在幼兒園經常動手打人,也變得愛說髒話,在幼兒園老師勸說、教育都不聽,父母在家裡教育也沒有作用,有很強的叛逆心理,你讓他不做什麼他就偏要做什麼。作為家長該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