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被父母影響深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天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想分享給大家,中國式教育還是需要很大改進的
為人父母,我們常常會犯不少錯誤,但大多數時候,我們並沒有留意到,因為給孩子的直接影響不明顯,往往要到若干年或孩子長大後才會發現,「哦,早知道我當初……」這是很多大孩子的父母常常會有的口頭禪。
最近有一位媽媽常常自責,說是因為自己當初的錯誤,導致了女兒的「外貌主義」。
女孩兒小時候長得很俊,媽媽常常給女兒梳各種好看的辮子,連衣裙每天換著穿,鞋子也常常是十多雙。
小女孩的奶奶也總說孩子樣子好看,長大不是嫁王-室就是豪-門。
孩子長大後特別注重外表,十多歲偷偷用學費去做了雙眼皮,為了進出美-容-院常常省錢不吃飯,為了某件名-牌能花掉幾個月工-資,現在每天不化妝絕不出門。
從沒認真工作,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
女孩也很直率,說夢想是找個有錢人。
這位媽媽說:「如果我讓她從小穿著樸實一些,引導她把注意力放在內心,可能她現在的命運就不一樣……」這位女孩的價值觀,有可能不是媽媽的原因直接造成的,但是孩子小時候,父母真不應該跟孩子過分強調「外表」。
美國教育學家Anea Bogue曾經分享了一些阻礙孩子充分發揮潛能的美國父母的錯誤教育方法,幼兒說發現,這些錯誤方法很多中國父母也在犯。
幼兒說總結了一下,發現影響深遠的有5種,看看你家是否正在犯?
孩子的潛能,常常被父母這5種性別錯誤扼殺了
1、常常稱讚孩子「俊俏」和「漂亮」
稱讚孩子「俊俏」和「漂亮」很常見。
我有個侄女,才2歲的小傢伙,有一天被一個親戚稱讚「漂亮」,扭頭就走進房間,戴上了她奶奶的珍珠項鍊。
因為項鍊很長,小女孩幾乎每走一步就摔,但無論如何也不肯摘下來。
我們身邊很多父母會因為孩子被稱讚容貌「俊俏」和「漂亮」而高興,美是好的東西,稱讚孩子美就像稱讚了自己,所以父母們也很樂意。
但外國父母很注重這個說法。
記得我讀書時,有一位外教老師,他有位3歲多的兒子,小傢伙長得很俊,藍藍的大眼睛,紅潤的小嘴,我第一次見到時,由衷地稱讚「好俊!」外教老師很嚴肅地跟我說:「請不要稱讚他俊俏,要稱讚他做事認真……」當時感覺外教老師很矯情。
後來我才知道,外國父母認為,容貌是父母給的,稱讚孩子的容貌,就相當於稱讚孩子天生的東西。
旁人稱讚得越多,孩子也會因此越重視他目前擁有的,而不會想著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
但如果一個總是被稱讚做事認真的孩子,那麼孩子就會努力變得更認真,追求做得更好。
即稱讚樣貌漂亮,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種固定型思維,如果稱讚孩子認真努力,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種成長型思維。
前一種的特點是「聽天由命」,後一種的特點是「人定勝天」。
這是斯坦福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提出的思維模式,思維模式影響孩子的行為方式,會引導他們是固守優勢,還是更上一層樓。
孩子的潛能,常常被父母這5種性別錯誤扼殺了
2、總讓女孩「安靜乖巧」,讓男孩「外向活潑」
「安靜乖巧」不是女孩的專長,「外向活潑」也不是男孩的專長。
很多家庭的傳統思維認為:「女孩子應該安靜一些,這樣才是淑女的行為。
」說白了,這種思維是在幫別人養育未來的妻子,而不是養育女兒。
另外,男孩子也可以安靜,安靜常常是「專注力」的代名詞,當孩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有助於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還能促進創造力的發展。
所以,總讓女孩「安靜乖巧」,讓男孩「外向活潑」,不是一種正確的養育孩子的方式。
最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把那個蓋子,蓋到合適的瓶子上」,即尊重孩子的個性,讓他們做自己。
英國有一位小女孩,從小好動,常常在課堂中不能安靜地待上20分鐘,老師告訴小女孩的媽媽,說孩子得了多動症。
這位震驚的媽媽帶著女兒去看了醫生,那位醫生頗具智慧。
他觀察了一會小女孩,打開了音樂,讓小女孩的媽媽跟自己一同暫時離開房間。
通過監控,醫生和媽媽發現孩子正在翩翩起舞!醫生笑著跟孩子的媽媽說:「夫人,你的女兒不是多動症,而是一位舞蹈天才……」這位小女孩後來成為英國知名的舞蹈家,她的名字叫吉莉安.萊尼。
所以,別用傳統觀念,拿著鋤頭把美玉雕砸成了石頭。
孩子的潛能,常常被父母這5種性別錯誤扼殺了
3、給男孩買男孩玩具,給女孩買女孩玩具
給女孩買芭比和布娃娃,給男孩買變行金剛和超人,這是很多父母一貫的做法。
他們認為,男孩玩具會讓女孩變得粗魯,女孩玩具會讓男孩變得娘腔。
事實上,2016年,美國白-宮舉辦了一場反對玩具刻板印象的活動,呼籲父母們不要只給男孩買男孩玩具,也不要只給女孩買女孩玩具,而是所有玩具,男孩女孩都可以玩。
活動甚至還做了實驗,實驗中很多父母在無意識中,給了女娃娃粉紅色的玩具,給了男寶寶藍色的玩具槍。
我們熟悉的居里夫人,小時候對布娃娃不感冒,但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
父親也十分開明,沒有阻止女兒玩男孩兒才玩的「玩具」。
居里夫人在長期的沉浸下,萌發了對科學的興趣。
美國蒙莫斯學者麗莎•蒂內拉認為,「限制兒童的玩具類型會使他們無法培養某種能力」。
幼兒說認為,某種能力,大概就是無性別差異的無所畏懼的勇氣吧?
孩子的潛能,常常被父母這5種性別錯誤扼殺了
4、讓孩子誤以為「好東西是等待出現的」
在白雪公主的童話故事中,吃了毒蘋果的白雪公主,是在昏睡中等待王子出現的,是處於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
這些童話給女孩子灌輸的是被動的心態,幸福不是自己爭取的,而是等待的。
很多女孩子,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現出被動的特點。
除此之外,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在父母的規划下成長,父母們也沒有特意鼓勵孩子「努力改變現狀」的精神和行動。
但人生中很多事情,是需要努力爭取的,而不是等待實現的。
美國一位黑-人小女孩叫Asia Newson。
大家知道,美國的很多黑-人孩子是身處貧困邊緣的,很多黑-人小女孩的價值觀就是聽天由命。
但Asia Newson不一樣,她小時候看到爸爸每次推銷自製的蠟燭很辛苦,收入也很低,便立直改變自己的命運。
她學著爸爸,從5歲起每天放學沿途賣蠟燭,結果一賣便是5年。
還創辦了一家公-司,專門培訓如何沿途成功賣出小東西的方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孩子的潛能,常常被父母這5種性別錯誤扼殺了
5、粗重活,只能男孩干;細心活,只能女孩干
記得韓國首席媽媽全惠星曾經介紹過養育兒女的細節,她特意給兒子們買平底鍋,教兒子們做菜,還讓女兒們從小自己搬行李、釘釘子,目的是不讓孩子從小有工作的性別差異的意識。
她幾個兒女都有很輝煌的人生。
粗重活只能男孩干,細心活只能女孩干,這些刻板印象,會給孩子造成暗示,女孩子會在粗重活面前不願動手,人為地給孩子設立了生活障礙。
那些家庭生活中的細心活兒,比如縫線活、照料小嬰兒,在這樣的家庭刻板印象的理念下長大的男孩子,將缺少了對妻子的同理心。
所以無論男孩女孩,擺在面前的事情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假手他人,不僅有助於孩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發展,也有助於孩子未來和諧的家庭關係。
What?孩子有性別認同障礙?別著急,我們為你準備了對策!
江江是個4歲半的男孩子,性格活潑可愛,還長著一張娃娃臉,老師和家裡的長輩都特別喜歡他。然而,讓父母感到不安的是,他們發現江江最近不喜歡和男孩子一起玩,卻總是和女孩子在一起,還喜歡抱著洋娃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