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聯盟——如果你實在忍不住不打TA,那就打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西式教育多提倡「溫和」教育,反對打罵孩子,認為會壓抑孩子天性及傷害孩子自信心。

而中式傳統教育——棒棍底下出孝子卻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尤其是針對調皮搗蛋的男孩。


其實,如果孩子不用打就能管教好,誰願意打孩子呀?有的家長會說,我家的孩子特別不乖,特別難管,真的是這樣嗎?

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樣的,沒有特別的孩子,只有特別的父母。

大人為什麼會打罵孩子呢,其實是大人在偷懶。

因為他覺得這種方式見效最快,我懶得或者不想跟孩子講道理。

孩子經常會胡攪蠻纏,因其發育還沒到能完全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

有時孩子氣不順,大人一直講還是講不通,那這時就需花很多時間給他疏導。

有很多大人是不樂意的,因為這會占用他大量的時間。

舉個例子,一個爸爸正在看球賽,孩子在旁邊吵,一種選擇是爸爸過去打他兩巴掌,他因為害怕再被打就安靜了。

另一種選擇就是我先不看電視,去跟孩子講道理,講了半小時回來發現冠軍已經打出來了,過程都沒有看到,爸爸很鬱悶。

很多人是偷懶的,他不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就採用簡單粗暴,表面上看起來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

我們經常認為孩子不懂事,但是經過科學研究證明,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已經完全可以講道理了,他只是比較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但並不是他聽不懂你說的道理。

不要把他當成小孩,而是真的要把他當成大人,跟他去聊天、溝通,這樣對孩子和父母來說都是一種正能量的加強。

孩子也有安全感,大人也會修煉地更平和,更有耐心和溝通力。

小孩子大吵大鬧都是有理由的,很多家長會認為這是孩子不乖的表現,但其實不是,根源在父母身上,你並沒有很好的理解孩子。

再舉個例子,小朋友玩IPAD,到了說好的時間還不肯還給你。

這時候你若是硬把IPAD沒收,孩子必然會撒潑耍賴,若是遇到這種情況,你對孩子大聲吼,說不能哭,再哭就揍你,或者直接就揍他,確實有用,孩子就不哭了。

但這時他的情緒就被壓下去了,他想表達的意願就被壓抑了。

慢慢地,以後他就不想跟你溝通了。

孩子會這樣想,我跟你說有什麼用呢?我都哭給你看了,你也不理我啊。

如果這時候你心平靜和地跟他溝通,說媽媽知道你還想玩,可是我們已經約定好了時間,你要自覺遵守信用,這樣媽媽明天還會給你玩。

媽媽覺得你一定能夠做得到,你是一個很棒的孩子。

(先表示你理解他的情緒和對他的信任)然後再說,這樣吧,你最後再玩5分鐘,5分鐘之後你主動來拿給媽媽,好不好?(再給他一個台階下)。

後來我家兒子,每次玩完都會主動還給我,表揚他的時候他特得意。

最初的時候我也打他,有時候真的氣得不行了,直接把他摔床上。

後來每次打完我心裡都挺難受,我知道剛才自己只是在宣洩我的壞情緒,孩子雖然不記仇,但敏感的我能感覺到他對我開始有點排斥。

後來接觸了很多新教育的理念以及對自己不斷反思,有一天我蹲在兒子面前對他說,媽媽發誓再也不打你了,好嗎?兒子說,好。

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得聽懂了,但是自那以後我再也沒有打過他。

每次他情緒失控或者大哭大鬧時,我的內心都能夠保持淡定,不會因為跟他說了半天他還是不聽而產生懊惱和憤怒的情緒。

我知道,兒子這時候需要我,需要幫助,只要我保持溫和有耐心,他一定會安靜下來。

要讓他知道他有情緒是可以釋放的,母親永遠會無條件的包容他。

等他情緒穩定下來以後,再跟他分析剛才他的哪些行為和做法是不對的,引導他下次做得更好。

我採訪了十幾個父親,聊起他們童年的回憶,基本上都有被父親打過,有的是母親,還有的是男女混合雙打。

但大部分都覺得並沒有留下陰影或者傷害。

孩子比我們想像的要堅強,TA也能用自己對父母的愛去消化這些負面的東西。

但是我可以感覺到,那些被父母打罵的更少的孩子,TA現在和父母的關係會更融洽和親密,交流和溝通也更多。

有一個爸爸,他說,我也知道打孩子不對,但有時候不打自己都過不了自己心裡那道坎,因為,打下去比較爽啊!哈哈哈~確實,我們雖然是大人,但也是有情緒的孩子,如果實在憋得快爆炸了,打了也就打了吧,真的沒有那些專家們說得那麼嚴重會影響性格和人生觀之類的。

我選擇不打罵不呵斥,是因為我發現通過孩子對我的磨練,我的性情變得越來越柔和了,不會輕易為一些瑣事煩心,包容心也更強。

這是孩子賜予一個母親最好的禮物。

另外,我想孩子長大了,能夠像我和我母親之間一樣,做最親密的朋友,無話不談,一起成長。

老媽有時還是會質疑新教育的方式,認為有寵溺的嫌疑,而少了威信和規則。

這其實是另外一個主題了——愛,自由和界限。

我打算放在下篇再細說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