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春多次凶兒子!而他家的教育方式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爸爸去哪了5,終於開播!其中最讓人期待的肯定是「山雞哥」陳小春和兒子Jasper的互動啦。

大家都以為Jasper會是一個高冷的小孩,卻沒想到他是一個溫柔又體貼的小暖男。

節目中陳小春一如既往的帥酷,但是卻少了幾分耐心。

因為媽媽交代了要慢慢走,不要摔跤,但是爸爸似乎不太滿意,一直在表示希望Jasper快一點。

因為爸爸離得比較遠,聽不清,因此Jasper就利用手中的擴音器大聲說道:「你能不生氣了嗎?」就是這一句話,讓爸爸的意識到自己的惡劣態度,於是向Jasper道歉。

Jesper :Can you stop angry now?

陳小春:對不起!對不起

而媽媽應采兒則發微博說,是媽媽叫他慢慢走、怕摔跤。

大家都稱讚Jasper家庭教育好。

陳小春和應采兒兩人都是有些急脾氣的人,但是兩人的兒子Jasper卻是一個很溫柔很體貼的小暖男。

從Jasper和陳小春的交流來看,就能明白他們家的教育方式是怎麼樣的。

兒子Jasper冷靜理智的和爸爸溝通,對著老爸 喊「What『s wrong with u?Can u stop angry now?」 本來暴怒邊緣的陳小春瞬間熄火道歉。

家長向孩子道歉,這在大部分家庭里是看不到的吧。

01

交流不是要求,

更不是教訓

的確,現代父母在受教育程度上,已經大大優於上一代父母,我們會給孩子講繪本故事,會帶孩子去迪士尼完成他們的夢,小事情也會徵求他們的意見。

但是,日常中,我們聽到最多的、不經意的親子交流方式,依然是這樣的——

「你如果不按照這個要求做,我就不喜歡你了。

」(威脅)

「我認真跟你說一下這個道理,你仔細想一下。

」(灌輸)

「你必須好好學習,不然你的前途會一塌糊塗。

」(否定)

其實,這些話統統不是交流,因為它們都是單向的,這些只是我們打著父母之名,站在天然的制高點,提出的要求。

因為我們認為自己早走過了孩子所經歷的路,我們完全懂得方向,我們把提出要求,當作愛的方式。

可惜,愛這件事其實特別脆弱,經不起要求。

每要求一次,就減弱一分,親子關係,同樣如此。

我們對親子交流是有誤區的——聽話,就是最乖的。

或者,說道理,就是最有效的。

事實並非如此。

02

親子交流最好的結果,

不一定會達成家長的期待

既然是交流,就是有商有量。

對方可能會拒絕你,也可能會打擊到你,這都很正常。

朋友最近剛結束旅行回來,真的很疲倦,但回到家孩子堅持要出去玩,媽媽認真告訴他好幾次,媽媽頭暈。

孩子一直在堅持,最後孩子開始吼:你乾脆別回來了!

那瞬間媽媽本能也想發飆,但立刻平復了自己,意識到,是想念媽媽太多,才會變得在平時輕易可以理解的小事上,如此「不講理」。

高質量親子交流的第一點要素,是理解

媽媽妥協了,穿上衣服,帶他下樓玩,他走到樓梯的時候,說了一句,媽媽還是很愛我的

孩子在戶外遊樂場只玩了半小時,說媽媽太冷了我要回家了。

其實朋友心裡知道,他是惦記著媽媽頭暈。

朋友跟孩子溝通的本意是不出去玩,但出去玩這件事發生了,超出了她的控制。

然而,這依然是一次特別好的親子溝通,我們彼此都做出了妥協和理解,我們都確定了對方愛自己,而且,理解對方為我們的付出。

03

最好的親子交流不是語言,

尤其不是分享道理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越長大,講道理越沒用,甚至會激發他的叛逆。

其實,假如是這樣,就立刻讓「講道理」這件事停止,因為它就是無效的。

在電影《愛的方程式》里,天才數學家兒子Nathan患上自閉症,父親車禍死後,他對母親從不理解,關閉了與母親語言交流的所有可能。

他幾乎不跟母親說話,但母親從未放棄過親子交流。

裡面有一個小細節很打動觀眾,每次Nathan去上學,媽媽都把書包收拾好,但Nathan不願意媽媽幫他背上書包。

媽媽從沒有去說大道理,她只是默默站在他身邊,收拾好書包,然後停下來。

Nathan默默注視著這一切。

在很多事之後,兩個人終於達成了彼此理解,有一天,Nathan主動要求媽媽幫他背上書包。

媽媽笑了,眼裡有淚花。

收拾書包,這個很小的動作,其實包含了說不出口的愛和關懷,這個親子交流不是通過語言完成的,通過一場漫長的、重複的、單調的行為。

但那又怎樣?它的效果,比說大道理,好一萬倍。

親子交流不一定要說出口,重要的是,去做,去付出,去示範,該怎麼愛。

04

學會擁抱孩子的情緒

孩子不開心,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作為父母,要懂得擁抱他們的情緒,要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否決:

「你不可以這樣子。

「現在就必須去做。

「走快點。

這些話都是在否決、命令孩子。

很多父母會對孩子說:「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等你長大了就懂得了。

但這種教育觀念,實際上卻是在利用「喚起孩子的負面心理感受」的方式,來實現約束孩子行為的目的。

具體來說,包括不安全感、愧疚感、羞恥感等,這些負面的感受,儘管有時候的確能夠起到壓制孩子行為的作用,讓孩子變得乖巧、聽話,但是「後遺症」卻非常深遠。

它們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強大的摧毀作用,讓他們懷疑自我的價值,對父母充滿內疚,甚至會常常把不屬於自己的過錯也包攬到自己身上。

其實,一個家庭里要有平等的交流,才算好家庭。

孩子能夠和父母說自己的想法,父母也能夠靜下心來傾聽、尊重孩子的想法。

這樣子,大家的孩子都能夠成為Jasper這樣的溫柔、陽光的小孩子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四年間,父子倆靠上百張留言條交流

最近的一則新聞讓塞卡很感動。新聞中的主角是一對父子。父親常年擔任高中班主任,早出晚歸。出門,兒子未起床,回家,兒子已熟睡。住在同一間房子的父子見面都成問題,更不要說父子倆談心交流了。可就是這樣,...

親子溝通快樂和諧的三大關鍵

一位母親問她5歲的兒子:「假如媽媽和你一起出去玩時渴了,一時又找不到水,而你的小書包里恰巧有兩個蘋果,你會怎麼做呢?」兒子小嘴一張,奶聲奶氣地說:「我會把每個蘋果都咬一口。」雖然兒子年紀尚小,不...

用傾聽代替吼罵,你不知道對孩子有多重要!

我一個朋友,面對老公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一直在抱怨:爸爸認為孩子要多練習寫字,以後長大就會更聰明學習更棒!於是買了好幾本描紅本來給孩子每天練習,而且一寫就是兩三頁,剛開始孩子還乖乖地完成爸爸的任務...

我想逃離爸爸的暴躁

誰說「綜藝火不過三代」?《爸爸去哪兒》第五季第一集剛播出,就在喧囂的娛樂熱點裡衝出重圍,穩穩「霸占」熱搜榜。陳小春一家三口更是同時登榜,網友笑評:「感覺像陳小春被Jasper帶來演變形記!」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