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點影響孩子的一生,90%的媽媽都正在做,卻毫無察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真正的愛是學會放手」

關於如何養育男孩,茄子老師聽到一個朋友說,一定不要把兒子養育成「媽寶男」,這類人內心都是存在著一個巨嬰,根本不成熟。

「媽寶男」,顧名思義就是什麼都聽媽媽的話,以媽媽為中心,覺得媽媽說的一切都是對的,有戀母情結

關於為何會出現媽寶男,茄子老師特意翻閱了多篇資料和總結生活中的經驗,發現以下3點是造成媽寶男的主要原因。

而恰恰這3點竟然是大部分媽媽正在做,卻毫無察覺!

一、強大的控制欲

精神分析家陶杏華曾說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逐漸認為媽媽不再是全能的,然後一步步實現與媽媽的分離

而且孩子小時候會逐漸增強自主意識,更想要自己探索世界的一切,所以開始變得不再聽大人的話,也就是意義上的叛逆期。

但是媽媽總是覺得外面的世界太危險,要時時刻刻保護孩子,所以會從語言和行為上對孩子施以隱形的控制。

以為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身邊就可以保證安全,但殊不知卻扼殺了孩子的自主能力。

「我是你的媽媽,我說的話一定是對的,你必須要聽!」

「你明天必須在家,哪兒都不能去!」

「乖,這個多吃點,來張嘴,媽媽餵你吃!」

「學習好才有出路,你必須今天要把這本書看完,沒看完別出門!」

父母的這種控制欲會讓孩子長大後變得容易依賴父母,沒有主見,甚至性格變得唯唯諾諾,不敢爭辯。

所以家長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學會接受孩子的叛逆,叛逆就意味著他在長大,他在成熟,他在承擔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

允許孩子說「不」,讓他敢於表達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意見,敢於掙脫束縛,為自己選擇適合的方向和道路。

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給予更多的選擇,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行,父母可以適當給些正確的引導,但不應過多地干涉。

只有給到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以及獨立處理的機會才能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擔當,敢於承擔的男子漢,而不僅僅是個只會聽媽媽話的巨嬰!

二、捨不得放開手

父母總是會覺得孩子離不開自己,覺得孩子還小,怎麼能讓他自己去面對呢?但實際情況更多的是父母離不開孩子吧!

電影《江洋十一大盜》中就有這樣一個情節:吉米是一個強盜,他從不工作,平時都是跟媽媽要錢。

但媽媽卻對孩子的行為非常支持:「我的吉米!我的大小孩,你要錢找媽媽就是了

同時告誡:「你只需花錢就好,我怕你做愚蠢的投資

」言下之意其實是害怕兒子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後會離她而去。

而吉米卻對此事很痛苦,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於是想通過搶劫來證明自己:「我有如此多的母愛,任何事都無需我動手,所以我才參加這次行動

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看到媽媽總是替孩子操辦一切,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恨不得上廁所都要陪著去。

這樣的溺愛下導致孩子變得自私,自我為中心,不會主動去分享,變得懶惰,甚至一點自理能力都沒有。

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內心都是渴望長大的,渴望脫離媽媽的懷抱,獨自闖出一片天,證明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男孩,不願活在父母的臂膀下被小心呵護著。

而且武志紅就曾在《為何家會傷人》中寫道: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大,不是為了自己分享這一結果,不是為了永遠與孩子黏在一起。

而是要將他推出家門,推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讓他去過獨立而自主的生活

是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跟父母分離很難,但父母也要學會著對孩子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立經歷磨難,他們才會有所成長。

並且也要張開孩子的翅膀,讓他們獨自在天空中飛翔;學會成熟,獨立面對這個世界的繁華與不堪。

畢竟這個社會,需要的是成熟的大人,而不是長不大的「媽寶」

三、爸爸角色的缺失

一個家庭中,媽媽承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但是爸爸的角色更為重要,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男孩子的秉性與心態

但現實生活中,爸爸大多是承擔養家的角色,終日忙於工作,疏於對家庭的關注和孩子的陪伴與教育,導致了基本都是媽媽一人在育兒,也就是所謂的「喪偶式育兒」

所以很多「媽寶男」的形成原因就是因為年幼時,媽媽不願意放手,而爸爸又沒有及時切斷母子之間過度的依賴導致的。

並且心理學的研究發現,男孩向男人轉變的過程中,需要一個理性、具有男性氣質的長者引導他們,以此來完善自己,而這個男人最好就是自己的爸爸

就像我鄰居家有個男孩,爸爸經常不在家,媽媽一個人帶孩子,有時就會聽到孩子問她媽媽:「媽媽,爸爸什麼時候回來呀?我好想他?」

媽媽每次也很無奈,只會一味地安慰孩子:「爸爸忙,我們要乖一點,這樣他回來看到你很乖也會比較開心的!」

男孩聽從媽媽的話,變得很乖很乖,無論別人怎麼欺負他都不敢跟人起衝突,就怕爸爸回來看到會生氣不理他。

最後性格也變得柔弱,軟綿綿的。

女性屬陰,男性屬陽。

男孩長期與母親相處,缺少父親的教育與陪伴,性格上很容易失去陽剛氣,變得軟弱,甚至「娘娘腔」。

所以媽媽一定要懂得給予爸爸跟孩子相處的機會。

這樣不僅能減輕媽媽們身體上的勞累和心靈上的焦慮,還能增強孩子的性別認同感

如果媽媽覺得爸爸忙沒有機會,那就要創造機會,孩子成長最關鍵的也就只有幾年,一旦錯過就再也無法彌補。

關於爸爸的陪伴,每天可以讓爸爸跟孩子單獨相處一個小時,讓孩子感受爸爸身上的男性氣質;也可以讓爸爸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比較鍛鍊膽量的活動或者運動,例如攀岩、滑雪、跳傘,培養孩子的勇氣,學會做一個真正的男人。

長大後他們才能做一個好丈夫,好爸爸,好兒子,而不僅僅是只會聽從媽媽的話,不顧妻子感受的「媽寶男」。

龍應台《目送》中就曾說: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父母與孩子本就是獨立的個體,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及時放開自己的手,不依賴於彼此。

正如一個健康的親子關係,就是:心理親密,生理獨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給錢就自殺,26歲的巨嬰是誰之殤

今天看到一個視頻,一個26歲的小伙子,無業,向父親伸手要5千元錢,被拒絕後,喝了一口白枯草躺床上要等死。父親無奈報警,他拒絕去醫院,還對前來要送他去醫院的警察爆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