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條育兒觀,你對幾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家長由於缺乏育兒知識,常常不知道自己在錯誤地教育著孩子。

特別是育兒觀出問題,更是其害無窮。

今天韓老師把多年家庭教育實踐總結出來的的育兒觀與大家分享,請你做一下對比,看看你對多少?

觀念一:孩子是生命的個體,是獨立的存在。

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家長就要尊重這個獨立存在的生命。

很多家長以為自己給了孩子的生命,孩子的一切都要聽從自己的安排,其實這是大錯而特錯的,千萬不要把自己的主觀意圖和無數的希望強加給孩子。

在很多家庭教育不如意的家庭里,很多家長基本都忽略了這一點,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去將自己的意圖和目標強加給孩子,不管孩子是否願意。

結果當孩子拒絕這種強加的給予時,親子關係便會發生衝突,既而影響溝通和交流。

觀念二:及時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

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是一種本能,這種本能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礎上的。

比如自己穿鞋、穿衣、戴帽、吃飯、上廁所、洗臉等,當孩子看到家長的示範後,會學著做,只要家長給孩子自己動手嘗試的機會。

當孩子在家長的鼓勵下逐步擴大自我服務的範圍和領域時,孩子便會享受到動手的快樂。

長期的養成,會讓孩子勤奮,而不是懶惰。

觀念三:從多角度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去賞識孩子。

很多家長經常會從孩子身上發現「問題」,並且試圖去按自己的判斷和方式去糾正孩子的問題。

事實上,有時家長發現的問題,可能並不是真實的存在,有的是因為家長的錯誤觀念,有的是因為家長的不理性,有的是因為家長解決問題的方法錯誤,有的是因為盲從去效仿別人的教育模式等等。

諸如很多家長總會拿別人孩子的優點去比較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這種心理會更多地埋沒孩子的優點,無限放大孩子的缺點,這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不利的。

觀念四: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習慣。

習慣是一種秩序的重複鞏固,好習慣的建立會相伴孩子一生,帶給孩子無窮的益處。

一般來說,在孩子3---6歲這個幼兒階段,是比較容易引導孩子建立好習慣的。

如果家長忽略了,會在孩子後續成長過程中付出更多艱辛和努力。

習慣內容我認為從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情感習慣三方面著手為宜。

根據國內外家庭教育和育兒專家的科學實驗表明,好習慣培養是可以用100天來完成的。

當然,這裡必須要在家長的榜樣示範和堅持引導下,孩子才有可能完成。

如果習慣養成中途因為某些因素放棄,下一次再養成時,會遇到很大的難度,至少會讓孩子對父母缺乏信心和信任。

觀念五:孩子身上的問題源自於問題父母。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源並不是孩子自己莫名其妙產生的,而是來自家長的觀念和育兒方法不足。

經常看到有些家長在指責自己的孩子,這時家長要引起注意了,當你指責孩子時,是否先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有問題,是否給了孩子一個錯誤的榜樣示範,是否真正通過分析了解孩子心裡想的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才能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決存在的問題。

觀念六:尊重孩子的家庭平等地位。

孩子在家庭里是否擁有平等地位,往往會決定著孩子是否擁有家庭責任感。

可是很多家長忽略了這點,在家裡以我是老子我是娘自居,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做法。

當孩子多次被否定後,慢慢會感受到家庭地位的不平等,而這種不平等會造成孩子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參與家庭事務,主動學習,樂觀豁達地面對一切。

在孩子小一點時,家長的威嚴和命令還可以起到震懾作用,但是到了青春期後,家長的權威地位便受到了挑戰,這時家長會明顯感覺到親子溝通出現障礙,孩子不願意說,家長問不出來,家長弄不明白孩子想的是什麼,要什麼,只能獨吞自己種下的苦果卻還不知道原因從何而來。

觀念七:學會和孩子做好朋友,彼此敞開心扉,分享快樂。

解決了孩子的家庭平等地位後,接下來就是要轉換親子關係角色。

而和孩子做好朋友,則會讓孩子很容易接納父母,好朋友一起彼此敞開心扉,共同面對困難,分享成長的快樂。

對孩子來講,此時他們擁有兩個角色,一個是父子(女)或者母子(女)角色,一個是朋友角色。

而當前者溝通出現問題時,可以切換到後者,通過朋友角色來改變孩子的情緒,進而達到順利溝通的目的。

觀念八:冷靜處理親子溝通中出現的情緒問題。

在家庭教育中,經常會看到家長有情緒失控現象,也會看到孩子頂撞父母發生親子關係的矛盾和衝突。

這裡便存在一個如何解決親子溝通情緒處理問題。

對家長而言,要學會冷靜,一定要冷靜,千萬不要馬上表達自己的情緒,也不要試圖去馬上去干預孩子,給孩子講一大堆理由,那樣無助於和孩子進入對話和溝通,因為處於糟糕情緒之中的孩子是聽不進家長的任何說教和勸解,而帶著情緒的家長同樣也會缺乏理性,自然不會讓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雙方都冷靜下來,留出空間,讓彼此平息心情。

事後,當家長和孩子都有了好心情時,再重新交流和探討當時的問題,相信彼此會心平氣和地認識到問題的存在。

觀念九:讓熱愛成為興趣和學習的主動力。

很多家長在用自己的喜好來給孩子選擇興趣和愛好,其不知,這並不一定都是孩子所需要的,興趣的建立、培養和鞏固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家長來正確引導。

家長不要被孩子一時興起的假興趣點所迷惑,報興趣班也需要在興趣進一步鞏固和激發後再進行。

對於學習興趣,家長也同樣要注意到:孩子沒有學習目標,沒有理想定位,只能是盲目的學習。

而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學習同樣是一種快樂的事兒時,便會產生學習的主動性。

觀念十:讓榜樣示範作用無處不在。

言傳身教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會不斷模仿和觀察家長。

家長在生活習慣、孝順父母、友善鄰里、禮貌待客、心胸氣量、興趣愛好等等方面無一不深刻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進程。

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要忽略了每一個細節,要謹小慎微,處處給孩子做好榜樣,用自己良好的言行來激勵孩子。

1、為了方便廣大家長學習育兒知識,解決育兒中遇到的困惑,韓老師最近開通了微信和建立了幼兒、小學、初中和高中微信群。

你可以加韓老師微信好友,而後被邀請進入微信群。

微信號:676483840

2、如果你在微信群里,可以邀請你身邊的朋友加入其中,通過積極的帶動,讓大家都充分重視家庭教育,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氛圍。

3、韓老師所著《好習慣家庭養育細則》一書,有當當網唯一有售,目前存量已經不多,請有需要的家長及時購買,網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15019.html

編輯:凡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暴擊!夫妻育兒觀念不同怎麼辦?

在孩子問題上,作為父母都是特別緊張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問題,父母在教育上發生分歧也常有發生,但如果不處理好,夫妻之間的關係就會特別緊張了,家庭也不會那麼和諧了。接下來聽聽兒科醫生「王玲...

深讀| 20年教齡老師20個忠告 點醒無數家長

今天是第31個教師節,該不該給老師「送禮」是個問題,也是個看似簡單,實則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問題。也就是說,這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難以強求劃一的問題。送禮,原本是一種情感表達。在親朋好友之間,禮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