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媽咪,那你教教我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媽咪,我這樣做是不是自私了呢?我要怎麼辦?

媽媽,你能和我說說嘛?

現在大部分都只有一個孩子,不管孩子提什麼要求,大家都會想方設法滿足他,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變得以自己為中心,不懂得和他人。

所以,爸爸媽媽在的時候要多加注意,不要讓孩子養成自私的壞毛病。

1、孩子逐漸有自我意識(媽媽這是我自己嗎?)

你的寶寶在兩歲的時候已經能夠知道“自己”是什麼意思了。

這種意識能夠賦予寶寶一種全新的責任感,孩子開始知道自己的東西要自己保護好。

所以在這個時候,寶寶會開始保護自己,同時會跟爸爸媽媽說自己吃的東西、穿的衣服、和誰一起玩耍了以及自己的喜好。

媽媽,我會變成書中的樣子嗎?

2、孩子想要爸爸媽媽認可自己(媽媽我棒不棒?)

要是你和一個兩歲的孩子進行爭奪的話,那無疑是很蠢的。

兩歲的孩子的心中是渴望被認可的。

他們需要爸爸媽媽的認可,所以你要把孩子當做獨立的人來看。

你可以嘗試著放手讓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比方說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穿的衣服和喜歡吃的食物。

在孩子做出選擇的時候,孩子其實也是在默默建立自信心。

3、孩子的自我意識會將其置於危險的位置(媽媽你沒有說喔!)

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會做出很多不的事情。

不過,孩子畢竟還小,很多的事情對孩子來說都是嶄新的,孩子現在正是在充滿激情地表達自己的感覺罷了。

孩子現在內心就是會有一個想法:“嘿,這是我的。

我自己就是獨一無二的!”

蘇霍姆林斯基主張,孩子作業做錯了,不要急於打個不及格,要讓他好好想一下,或加以指點後拿回去重做。

即使是孩子做對了,但還不太好,也可以讓他重做,使他感到越來越好。

4、孩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媽媽我也不知道會變成這樣啊!)

為什麼說孩子這樣做是比較危險的呢?孩子如今在表達自己的時候使用的是最原始的方法,他們只是想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只是表達方式有時候是和社會的禮節是相違背的。

孩子現在的記憶能力還不好,所以要在社會約束中加以訓練。

在公共場合的時候,有時候爸爸媽媽會因為孩子的做法覺得很尷尬,有時候會想要打孩子。

不過,孩子因為大腦的狀態的限制,現在是無法知道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產生了什麼影響。

5、應該關注孩子積極的方面

因為不禮貌的行為對孩子進行懲罰,是沒有什麼大的效果的。

兩歲的孩子現在不會知道自己的行為具體是什麼樣的。

所以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對於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多多給予肯定。

如果孩子聽進去你的話,對於家裡的玩具好好整理了一下之後,你一定要立刻對孩子進行表揚,孩子在吃飯之前主動洗手了也要多加表揚。

平時要從積極的角度去關注到孩子的嘗試。

!!!!家長可以試著從以下幾點認真對待孩子:

1、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

2、徵求孩子的建議

3、孩子犯錯時不要強調

4、給孩子一個不受束縛的小天地

5、讓孩子獨立清洗小衣物

6、幫孩子制定計劃

教育孩子是一件很漫長的時間,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發現孩子的積極面,同時幫助孩子改正缺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的身體動作到底代表了什麼

一歲以前的寶寶還不會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於是他就會利用自己豐富的身體語言來講述。爸爸媽媽要學會傾聽「體語」、讀懂寶寶的「心言」,讓寶寶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媽媽,抱我(1)表現:一有機會就喜...

爸爸媽媽要學會傾聽寶寶的心裡話

在寶寶出生以後,還不會說話的時候都是通過肢體語言和爸爸媽媽交流。看到寶寶皺眉頭,媽媽會知道要給孩子換尿布了;要是寶寶笑了,媽媽也會覺得很開心。原因在於寶寶現在還不知道語言,所以和爸爸媽媽交流的時...

寶寶化身「咬人」小壞蛋,家長該如何教育?

寶媽有話說:2歲半的小女孩小米和天天在一旁玩耍,不一會兒,兩人因為一個玩具爭吵起來,吵著吵著,小米抓起天天的手,咬了一口。小米媽媽很詫異,小米一直是一個乖巧、可愛的小女孩,平時也沒有發現她有侵犯...

和寶寶聊天,最不應該說的話有哪些?

大人們經常會對寶寶說些氣話來發泄下當時的內心,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再磨嘰,你媽媽不喜歡你啦媽媽會被你氣死的你媽媽只喜歡妹妹不喜歡你了······其實,這些話對大人來說或許只是些玩笑話和氣話,但...

和寶寶溝通時,一定要學會傾聽寶寶內心的想法

在寶寶出生以後,還不會說話的時候都是通過肢體語言和爸爸媽媽交流。看到寶寶皺眉頭,媽媽會知道要給孩子換尿布了;要是寶寶笑了,媽媽也會覺得很開心。實際上,那些說話比較遲的孩子,通常在動作協調性方面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