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父母可以這樣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個孩子都是長輩手中的寶貝,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生活留給孩子。

其中有些父母會包辦孩子的一切,讓孩子養成了過於依賴父母的習慣。

但是BBunion早教提醒:過於寵溺孩子,並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要有意識地去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


  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父母可以這樣做

  1、給他一個空間,讓寶寶自己往前走

  孩子最初都是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里,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應該理智地逐漸擴大孩子的活動空間,讓他走出屋外,奔跑在庭院,甚至走得更遠,才能有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擴大孩子的活動空間,有各式各樣的方法。

比如給孩子一面牆,他可以懸掛自己的物品,也可以把它當畫板……

  2、給他一個交往,讓寶寶自己學合作

  和成年人一樣,孩子在一起也難免有矛盾,而解決矛盾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

家長應該是鼓勵孩子去面對這些矛盾,而不是迴避它。

  如果打架了,由誰來裁決誰對誰不對呢?有一位家長的經驗是:一定讓孩子自己去評理,成人不要急於表態,要相信他們能逐漸爭論清楚。

  3、給他一個困難,讓寶寶自己去解決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自有它的道理。

生活在窮困潦倒家庭中的孩子,那種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準備了艱苦鍛鍊的條件。

但是,現在生活提高了,難道孩子就只能當「紈絝子弟」?當代,在順境條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確是當前急需探討、解決的難題。

  有經驗的家長多是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而且不限於生活方面的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和優良的品質。

  4、給他一個時間,讓寶寶自己去安排

  生命是由時間組成的。

雖然和每一個人一樣,孩子的一天也是24小時,但是他可以自己安排的時間有多少呢?如果時間的安排完全由成人包辦,孩子只是去執行,那麼孩子的生活能力就永遠也培養不出來了。

  給孩子時間,能引導孩子不斷地思考自己,規劃自己,從而發展了他安排生活--一種人的重要的生存能力。

  5、給他一個條件,讓寶寶自己去體驗

  用「拔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培養孩子,肯定要失敗的,但是認為「樹大自然直」,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的態度,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遵照客觀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鍊,去體驗,這才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做法。

  6、給他一個問題,讓寶寶自己找答案

  每一個孩子都會無休止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愛不愛提問題,是關係孩子成才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則是關係孩子成才的更重要的因素。

  孩子的成長中,需要有更多鍛鍊的機會,讓孩子學會如何去獨立自主。

擁有解決問題、面對困難的能力,更有助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能夠獨當一面,勇於承擔責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事事包辦 孩子長大會怎樣

在生活中會有很多的家長雖然意識到要讓孩子學會獨立的去做一些事情,但真到了孩子自己做的時候,家長又會因種種原因覺得孩子做不好,而忍不住就代替孩子去做。這種包辦一切的結果只會造成孩子的懶惰和自私。可...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愛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每個父母都想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成長,卻又時常分不清愛與溺愛的區別。有多少父母把自己的孩子捧在手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自以為是的認為給予了孩子最...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我們在生活中有不少本該是自己處理的事毫無主張,事事都依靠家長;也有些孩子年齡雖然不大,卻很自覺。早上自己按時起床;自己上學;放學回家,自己抓緊時間做作業….據發現共同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