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生活自理能力差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開學了,走在路上聽到一個孩子和媽媽的對話,

孩子: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

媽媽:為什麼啊?幼兒園那麼多小朋友可以玩。

孩子:可是我不想自己吃飯,感覺自己吃飯太累。











聽到這裡小豆丁已經猜到,這位小朋友在家一定是被餵著吃飯的。

小豆丁想告訴各位寶爸寶媽一些育兒方法:在幼兒園之前必須為孩子養成的一些好習慣,不然孩子上幼兒園了自己遭罪。

【作者】小豆丁育兒說

很多時候孩子在家裡都會被慣壞,尤其是隔代帶孩子的情況下,爸爸媽媽都要上班,教育和照顧孩子的責任就落到了老人的肩上,看看我們周圍的育兒現象:

1、吃飯:現在很多家庭從小就給寶寶餵飯,所以很多孩子到了4、5歲還不會自己吃飯,到了幼兒園吃飯就成了最頭疼的問題;

2、睡覺:到了幼兒園孩子都是要午睡的,而在家的時候孩子不願意睡午覺,到了學校睡覺也成了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3、管教:家裡遇到孩子撒潑滿地打滾不聽話的情況,我們可能會滿足孩子的無理需求,但是上了幼兒園老師可不會這麼滿足孩子,那麼孩子在學校自然會覺得挫敗。

這些都是育兒誤區,孩子平時在家依賴家長習慣了,到了幼兒園沒有人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而自己又不會,老師又有很多孩子需要照顧,他自己就感覺不被關注,影響孩子的情緒。

所以在幼兒園之前家長就要為孩子做準備。

具體的可以這樣概括:1、家裡老人還有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事情不要過多包辦代替。

讓孩子掌握自我服務能力,學會自己吃飯、入睡、如廁。

,我們一定要從小養成寶寶獨立吃飯的習慣,寧可把桌子衣服弄髒也不要阻止孩子自己吃飯的慾望。

最好要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習慣,以免上幼兒園自己睡不著。

2、會認識自己的物品,學會分開自己與他人的物品,即使相似也能區分。

3、會說出自己的要求,能將自己的這些要求說出來。

或希望老師幫助時,會說「老師您能……嗎?」「我可以……嗎?」的話。

起碼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老師知道孩子哪裡需要幫助了。

有心的媽媽們不妨想想看,當寶寶具備了超強的自理能力,他自然就會在同齡夥伴中產生一種優越感、自豪感,這樣一個充滿自信的孩子還會排斥上學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幼兒園新小班入園須知,新生家長必看!

轉眼到了8月下旬有這樣一批爸爸媽媽寢食難安、坐立不定一想到「下個月孩子就要上幼兒園了」就感到恐懼他們,就是新小班家長為了孩子入園擔驚受怕、費盡心機可是,一不小心就會說錯話為了防止入園被破壞!為了...

入園早準備,孩子不受罪

上一篇介紹了家長如何選擇幼兒園,得到了很多家長朋友的認可和轉發,榮幸備至!對於家長們更關心的寶寶入園的適應問題, 只要準備到位,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