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做孩子的貼身保姆?教你4步讓孩子學會獨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當一年級開學,會見到一些抽抽噎噎不肯進校門的孩子,肩背書包水壺忙著安撫的父母。

習慣被呵護的孩子忽然接下從此好好照顧自己的責任單,開始學著管理自己的物品,渴要自己喝水、冷要自己添衣,跟人吵架要想辦法解決,上課聽不懂要舉手。


進入小學是小孩走向獨立的重要關鍵時刻。

因為小學代表一個更大的社會,老師也無法像幼稚園那樣花很多心力在某一個孩子身上。

因此包括人際、學習和生活自理各個層面,孩子會有點像被趕鴨子上架,被迫走入獨立自主的進階關卡。

偏偏有些父母捨不得孩子這麼快長大。

為了表達源源不絕的父母之愛,搶著幫孩子做他們已經會或應該自己來的事情,如幫忙刷牙、吃飯、整理書包、綁鞋帶;為了不想讓孩子討厭你,只要他們一哭鬧就棄械投降,把界限丟到九霄雲外。

其實,在小學生學習獨立的同時,家長也必須同步調整自己的角色,從事事代勞的保母,轉成只引導不出手的教練。

這條轉變之路並不簡單,孩子會使出哀兵之計,撒嬌耍賴,讓你們心甘情願做牛做馬。

因此,小學生父母特別需要堅定心志,理清此時父母的四大挑戰:

挑戰一:省麻煩,還是我來吧

小學生的作息比幼兒園嚴格又複雜許多。

家長奔波於學校、補習班和工作之間。

為了趕上每一個行程,父母往往會幫忙餵飯穿衣。

「急」並不會幫助孩子自立,孩子從零開始學習一件新事物需要時間。

剛開始父母必須有意識的耐心等待,讓孩子理解哪些事應該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挑戰二:求整潔、清潔的焦慮

這個時期的孩子還在他律轉自律的階段,粗心、丟三落四的常態,也很容易把自己弄的髒兮兮,不需要過度責罵。

父母應該及早認知並接受孩子天生的特質。

房間亂七八糟,父母可以幫孩子設立一定的原則:不能在房間吃東西招蟑螂。

只要不影響到家人,眼不見為凈,把自己對整齊清潔的高標準焦慮收回來,不再突增親子衝突。

挑戰三:怕孩子討厭自己

現代父母和孩子相處時間較少,常出現補償心態:只要跟孩子在一起就儘量滿足他們、怕失去他們的愛。

孩子容易因此得到不當的管教,知道怎樣可以得到想要的。

父母就是得勇於忍受孩子對你給他界限的抱怨。

切記,父母不是在和一個同伴建立合夥關係,父母的功課不是巴結、迎合孩子,而是給他們方向和能力。

挑戰四:無法堅守界限

其實界限挑戰的對象是大人,小孩子不斷要求到父母讓步為止。

因此父母要做的是比孩子再多堅持一次。

別因為大人的情緒化或在乎別人眼光而退縮,界限的存在是為了讓孩子自立,這個動機切不可忘。

無法堅守界限的原因之一是大人也必須付出某些代價,度過艱難的習慣養成期。

放手並不代表完全不管

專家也建議,小學生父母放手時,必須提供以下的必要協助:

1.提供適當的環境:要建立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把毛巾架、牙刷、牙膏、鏡子放在孩子伸手可及之處,清楚分類好衣櫃的隔間。

孩子在短時間內上手,可增加成就感。

2. 選適當的時機:當父母要訓練孩子自立,得避開孩子壓力大的時間點,比如搬家、轉學或大型考試前,讓孩子有充裕的心力面對放手的挑戰。

3. 給技巧和能力:告訴混亂的孩子「趕快收房間」沒有用,父母要親自示範,比如先拿箱子把書籍、衣物分類,再一類一類歸位。

若孩子的社會科敗在不會劃重點,除了告訴他們劃重點是關鍵之外,請教老師或拿參考書協助,親自教他們怎麼劃重點。

4. 給剛剛好的協助:不管是忙碌的父母、貼心的奶奶,都只能提供孩子所做不到的協助;人力性質定位在支援而非取代,讓孩子每次都做自己可以做的事。

孩子上小學後,父母走過了新手父母階段的新鮮感,最容易感受到的情緒是疲憊

將孩子安頓到新的人生階段後,自己的事業也需要加足馬力衝刺。

事業成就若往上爬升,勢必花更多時間去經營,事業也可能停頓在某一點,內心也必須有所調適面對。

這時孩子的教養特別需要夫妻兩人培養共識,並建立育兒主見,排除外在壓力與無謂的比較。

越小的孩子越好教,與孩子抗戰是長期的工作。

許多的親子矛盾,都是來自父母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壓力所致。

父母的心神體力有限,要經常靜下心來理清調整教養方向,希望孩子在幾年後擁有怎樣的生活能力,就給自己和孩子幾年的時間去養成。

這幾年內務必意志堅定,儘量相信孩子、愛孩子,他們真的可以做得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