粑粑為什麼有JJ?麻麻為什麼有咪咪?你準備好和孩子談性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轉載需註明來源,此文為原創!

最近,有媽媽在後台提到說:「孩子特別關心雞雞問題,但是出於中國傳統的觀念,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滿足孩子這方面的好奇心。

只能說,雞雞是尿尿的,寶寶還是不懂,怎麼辦呢?」

在性教育方面,魚爸也試探過小小魚的一些反應,我發現他知道的還真不少,出乎我的意料。

比如:我會說出一些不同的人,要他回答,這個人有沒有jj,他能夠回答正確,證明他把性別問題基本給弄清楚了。

還有一次,我跟他玩的時候說,我吃一下你的咪咪吧。

他不讓的,每次都不會讓。

但是那天他悄悄地跟我說,「你去吃媽媽的,「」我說為什麼?」「他說,「因為她的咪咪大些!」這些性別意識就這樣朦朧地在他心裡形成了。

而得到這些信息,估計他還是花了不少的時間觀察得來,因為我們也沒有對他進行一些專門的教育。

但是我覺得,這個教育越早越好!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有很多寶寶有這樣的疑惑:

「我也要像哥哥一樣站著尿尿!

「原來哥哥也有小雞雞,和我一樣!」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

「我的咪咪也會長得和媽媽一樣嗎?」

……

往往這些問題能夠把一個媽媽給問懵。

還有一些孩子會糾結自己到底是怎麼來的?

於是就有了一些神答案:

「是你媽從垃圾堆里撿來的」

「撿來的」、「床底下翻出來」

「坑裡撿來的」

「咯吱窩裡掉出來」

「洪水衝來的」

……

這樣的答案,對於80後的小夥伴們來說,應該太熟悉了。

現在流行的回答就是「充話費送的」、「從網上買來的」……

五花八門的答案,讓孩子們都搞懵了。

不少媽媽談及孩子性教育相關的問題。

可能會一時語塞,不知從何說起時。

也有很多媽媽意識到,當孩子這麼問時,就可以給孩子做性教育了,可卻不得要領。

為什麼中國人談性色變?

「不好意思講啊!」很多父母是這樣回答的,當你問他們會不會跟孩子談性。

而這個不好意思開口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

而這個根基就是「萬惡淫為首」的性文化觀念。

到了21世紀,還把這個觀念提出來,簡直是罪惡了。

但是這種文化的影響力一直都在,以至於大家談性色變,不敢跟任何人談,當然,一些打擦邊球的葷段子在各個場合流行除外,至少沒有人能夠正兒八經地談個所以然來!在孩子面前,當然更是啞口無言的多,因為根本就不知道談什麼,怎麼談。

父母本人也是「性盲」,如果父母本身就沒有接受過正規、科學和全面的性教育,那麼他們能提供給孩子的也必然不多。

還有一個原因是家長本身就把性當做是有傷風化之事,他們擔心過早讓孩子接受性教育,會把孩子帶壞;另外一種家長覺得孩子太小,以為孩子大些自然可以無師自通。

一代傳一代,總是用那種避而不談的方式進行,未必是好事。

其實這種教育方式帶來的害處很多,只是有些不明顯,也沒有集中爆發,所以就鮮為人知,沒有引起大的重視。

避而不談的負面影響:

多數家長在回答孩子「我從哪裡來」的疑問時,最常見的回覆是「你是撿來的」,這種回答可能造成的直接傷害是孩子會因此失去歸屬感,產生不安情緒乃至心理陰影。

曾經在網上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名網友自述道:「女兒小時候問我這個問題,我告訴她是從垃圾箱裡撿來的,後來女兒開始留意周圍的垃圾箱,生怕有哪個孩子在裡面沒被發現而凍死,甚至有次在看到垃圾箱內有一隻死兔子時哭了好久。

也許有一天,孩子會問諸如「我從哪裡來」?這樣的問題,也許你會覺得難以啟齒,也許你會覺得自己的語言不夠生動通俗,那好,如果真的這樣,現在有一個新的選擇,給孩子看看這個視頻吧:

《小威向前沖》,幫忙回答「我從哪裡來」的問題

伴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我從哪裡來」這樣的問題也會或早或晚地從孩子嘴裡蹦出來。

不過,很多媽媽可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給孩子看肚子上的妊娠紋,或者破腹產的刀疤,告訴孩子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

可是如果孩子好奇心重,接著問「那我是怎麼到媽媽肚子裡去的呢?」對於這樣的問題,媽媽就會覺得難以招架了吧。

是啊,甭管是小種子還是小精子,怎麼就從爸爸那裡到媽媽肚子裡了呢?

《小威向前沖》可以幫媽媽們解決這個難題。

繪本里通過一個圖文俱佳的童話故事,用孩子熟悉的一些體驗,比如比賽、上課、學數學、「海盜地圖」等,很輕鬆地就將複雜的生命起源講得妙趣橫生。

當然,這本繪本除了講述一個小精子變成小寶寶的過程,還有更多更多值得一家人共同分享的。

小威只是三億個小精子中的一個,但只有他以最快的速度堅持到了終點。

如果這時,你能告訴孩子:「相信你是最棒的!因為曾經也有一個最棒的小精子一直在努力,堅持不放棄,戰勝了三億也許更多的小精子,最後他變成了現在的你。

」那麼是不是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呢?

忽視性教育易釀成悲劇

福建媒體曾報導過這樣一條新聞,當地一名17歲的男孩子因為羞於陰莖經常性勃起而自宮,我們可以試想,如果父母曾告訴他勃起是男性的正常生理反應的話,悲劇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呢?

其實,在孩子的很多教育問題上,繪本都能幫到你,給孩子做性教育可以從性別教育入手。

當我們教孩子稱呼爸爸和媽媽、哥哥和姐姐時,就已經開始教他區分性別了。

但是男女之間具體有什麼區別,他們一開始並不在意。

漸漸地,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會慢慢發現自己的身體與爸爸媽媽不同;會發現男孩子有小雞雞,女孩子沒有;會發現男孩站著尿尿,女孩蹲著尿尿……

這時,你就可以借用繪本給他做性別教育了。

並且要越早越好!

《小雞雞的故事》,性蕾期孩子的好書

當孩子發現男孩與女孩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小雞雞」時,他便會覺得非常好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探索。

因為孩子處於性蕾期,很多孩子都有這種好奇。

性蕾期是指3歲左右的孩子處於一個性心理發展的特殊階段,這個階段會產生性好奇、性驕傲、幼兒手淫、性別認同混亂等現象。

父母在這個階段教育要得當,引導孩子的性心理良性發展,教育不當會產生較為深遠的負面影響。

不過,孩子的行為幾乎都是無意識的、不穩定的,甚至是盲目的,碰到這種情況,父母不要緊張,更不要責怪孩子。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給孩子穿寬鬆的棉質衣服,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語言和表情上應做到恰到好處、自然大方。

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那是他/她的生殖器,需要保護好,不能隨便玩弄。

當然,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看這本《小雞雞的故事》,雖然書名看上去是寫男孩子的,但書本實際上包含了豐富的內容:男女生理結構的不同、生命的誕生、生殖器的清潔,等等,表達出「每個孩子都是寶貴的生命!」的美好情感,是男孩女孩都能受益的一本書。

其實,在孩子的眼睛裡,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樣,只不過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而已。

他們希望了解這個器官並由衷地讚美它,就像讚美自己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

所以,和孩子一起讀這本書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心態平和就好。

這些繪本,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爸爸媽媽們關心孩子性教育,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現在幼兒性侵的案件比較多,爸爸媽媽們想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方法。

我們需要告訴孩子,哪裡是自己的隱私部位,對侵犯自己隱私部位的「壞人」,又要如何防範?相關繪本在這方面能給你解憂。

對那些即將離開父母的視線、進入校園學習的孩子們來說,《不要隨便摸我》《我不跟你走》、《別想欺負我》、《絕對不能保守的秘密》、《我能保護自己》這幾冊圖書非常的好。

關於孩子的性安全教育,可隨孩子的社會交往範圍擴大,逐步深入探討。

這些都可以依託適合的圖畫書,這個重要的親子交流媒介來完成。

TIPS:

在跟孩子談論性的時候,不要害羞,要大大方方地談,沒有什麼遮遮掩掩的,這樣孩子也會覺得很正常,越神秘的東西孩子越好奇,越正常的東西孩子也會正確地面對,而在給孩子做性教育親子共讀的時候,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態和孩子一起分享。

不要刻意迴避一些敏感的內容,自然地念出來就好了!

來源:公眾號養育男孩 (id: breedboy),歡迎關注 ,轉載需註明來源,此文為原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