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隨便摸我,性教育越早跟孩子談越好,否則受傷的將是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佳佳放學回家後告訴母親,說校長把她叫到辦公室,脫了她褲子,拿手機拍了她的照,完了把她放到床上。

佳佳說:「我們坐在床那裡,他跟我說,我的腳還疼不,我說不疼了,那天我和同學玩不小心弄到腳,他說他會法術,傳授給我,然後他就去門口那裡東看西看,把門鎖起來,叫我站起來,就叫我放鬆,不要緊張,就把我褲子給脫出來,就叫我轉頭過來,不要動,不要緊張,放鬆,還叫我不要睜開眼,然後我睜開了一點,看到他拿了手機來拍照,他拍完照了就把我抱到床上。

佳佳說:「我說我閉不了眼,我就起來穿褲子,那時候我看到他褲子拉鏈開了,我就說我要去寫作業,老師說抱一下也可以,我說不抱,我要去寫作業,然後他就去開門,我就穿鞋,他說當今天發生的事情沒發生過,不要告訴別人,然後我就出去了。

事情發生之後,佳佳稱自己有點不敢去學校了,因為「怕遇見校長」。

面對大家質問為何脫學生褲子和拍照,張姓校長回稱「有人賣」。

我們看到,張姓校長的可恥,更多感動的是孩子的隨機應變,她看到對方「褲子拉鏈開了」,意識到了危險的存在,並乘機逃了出來。

在社會的不同地方,可能有很多的孩子受到了性傷害而不自知或不敢說出來,對於那麼潛藏在孩子身邊的可能危害,我們做父母的,有時是防不勝防的,怎麼做?就是從小,我們需要給孩子做性教育,在孩子內心豎起一道防線,讓它能在危險來臨時給予孩子警示,並幫孩子更好地躲避危險。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

孩子的性教育必須儘早開始,認真對待!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師!應該說,孩子的性教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不同年齡孩子的性教育有不同的側重點:

  • 2歲前

父母對孩子最初的性教育,其實是給予到孩子足夠的尊重,比如不當著外人的面給孩子換尿不濕、不給孩子穿開襠褲、不戲弄男孩子的生殖器、不讓孩子隨地大小便等等。

唯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形成隱私保護的意識。

  • 2-4歲

引導孩子認識和了解自己的身體各個部位,告訴孩子要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如:小褲褲覆蓋的地方要好好保護;除了必要的請家人幫忙洗澡、擦小屁股外,身體不能讓人隨便摸。

在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好奇時,家長不妨藉助繪本如《小威向前沖》《我從哪裡來》《我的故事》《不要隨便摸我》《不要隨便親我》等,給孩子解釋生命、男女等困惑,並幫孩子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 4-6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入了俄狄浦斯期,即從心理上表現出親近異性父母排斥同性父母的傾向,這個階段對孩子自身性別意識的形成以及對異性觀念的產生、對婚姻的看法等,建立初步的印象。

這個階段父母需要慎重對待,正確對待孩子的身份確認、性困惑,平等地跟孩子溝通和交流。

父母在孩子身邊,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項,如,異性父母不要過度暴露自己的身體,不要刺激孩子的私密部位;

同性父母最好能多跟孩子接觸,跟孩子講一講孩子的身體以及相關知識,如男孩子,爸爸最好多參與進來,帶著男孩子一起洗澡,教給他如何跟好地清洗自己的身體,以及保護自己的身體,平時多帶孩子進行一些力量遊戲或鍛鍊,讓孩子對爸爸,對自身的性別產生積極認同。

中國父母對性教育常常會羞於出口,這時繪本可以很好地幫到我們。

如果讓生動的圖畫和有童趣的文字悄悄開啟孩子對「性」的感知,那麼性教育也會變得輕鬆有效。

《小雞雞的故事》,讀給性蕾期孩子的好書

給孩子做性教育可以從性別教育入手。

其實,當我們教孩子稱呼爸爸和媽媽、哥哥和姐姐時,就已經開始教他區分性別了。

但是男女之間具體有什麼區別,他們一開始並不在意。

漸漸地,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會慢慢發現自己的身體與爸爸媽媽不同;會發現男孩子有小雞雞,女孩子沒有;會發現男孩站著尿尿,女孩蹲著尿尿……

這時,你就可以借用繪本給他做性別教育了。

當孩子發現男孩與女孩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小雞雞」時,他便會覺得非常好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探索。

我們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小男孩都會玩自己的小雞雞;很多小女孩也會想要像哥哥一樣站著尿尿。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陰莖勃起,或者夾腿等生理現象。

寫到這裡,想起一個媽媽曾經問我:「我女兒最近有時會趴在床上,兩手緊貼床,腦袋側臉貼床,屁股有力的一上一下的,不及時管她,她就滿頭大汗,我有點害怕她這個舉動。

」她不知道這一行為為什麼會發生在兩歲孩子身上,不知道要不要管,怎麼開導她?

其實孩子正處於性蕾期,很多孩子都有這種情況,是正常的。

性蕾期是指3歲左右的孩子處於一個性心理發展的特殊階段,這個階段會產生性好奇、性驕傲、幼兒手淫、性別認同混亂等現象。

父母在這個階段教育要得當,引導孩子的性心理良性發展,教育不當會產生較為深遠的負面影響。

不過,孩子的行為幾乎都是無意識的、不穩定的,甚至是盲目的,碰到這種情況,父母不要緊張,更不要責怪孩子。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給孩子穿寬鬆的棉質衣服,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語言和表情上應做到恰到好處、自然大方。

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那是他/她的生殖器,需要保護好,不能隨便玩弄。

當然,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看這本《小雞雞的故事》,雖然書名看上去是寫男孩子的,但書本實際上包含了豐富的內容:男女生理結構的不同、生命的誕生、生殖器的清潔,等等,表達出「每個孩子都是寶貴的生命!」的美好情感,是男孩女孩都能受益的一本書。

其實,在孩子的眼睛裡,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樣,只不過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而已。

他們希望了解這個器官並由衷地讚美它,就像讚美自己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

所以,和孩子一起讀這本書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心態平和就好。

《乳房的故事》,可以陪戀乳寶寶看的書

除了小雞雞,兩三歲的孩子還會對乳房特別感興趣。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對媽媽的乳房產生過好奇,甚至還會時不時地去要摸摸媽媽的乳房,並且問很多關於乳房的問題。

「媽媽,如果我好好吃飯,乳房會長大嗎?和媽媽的一樣?」一個2歲男孩吃飯時問媽媽。

媽媽說:「你好好吃飯,會長高,但是乳房不會變大,因為你是男孩,只有女孩乳房才會長大。

「為什麼呢?」

……

媽媽並沒有感到尷尬,而是自然平靜地告訴孩子想知道的事情,這一點做得很好。

不過,媽媽的回答卻沒能完全滿足孩子強烈的好奇心。

面對孩子的渴求,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乳房的故事》這本書。

這本充滿溫情的繪本可以幫助你和孩子更好地溝通。

有個媽媽有些焦慮地問過我:

家有六歲的小男孩,他經常會摸媽媽的胸部,還會跟媽媽說:「媽媽,我太喜歡你的胸部了。

」為此,媽媽也陪孩子一起看了一些性教育繪本。

但是,孩子還是沒有什麼改變。

我當時回復這位媽媽: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媽媽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害怕、迴避。

其實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尷尬心態,不能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正面引導。

在一起讀繪本的時候,可能也是匆匆帶過,沒有做過多解釋,並能滿足到孩子的好奇心。

媽媽如果能擺正自己的心態,跟孩子討論一下,讓他跟你講一講,為什麼喜歡媽媽的胸部,也許孩子就能慢慢放下對乳房的好奇心。

在交流過後,媽媽要接納孩子的觀點,不要以成人的思維去評判。

然後可以藉機討論下自己也喜歡什麼,慢慢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除了小雞雞和乳房,孩子還可能對自己和父母身上其他的不一樣感到好奇,比如「大人身上的毛」,有本叫《毛茸茸》的書也許能解決這個具體的問題。

而且,除了毛茸茸的問題,書里還講到了生殖器的區別、胸部將來的不同等。

《小威向前沖》,幫忙回答「我從哪裡來」的問題

伴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我從哪裡來」這樣的問題也會或早或晚地從孩子嘴裡蹦出來。

不過,很多媽媽可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給孩子看肚子上的妊娠紋,或者破腹產的刀疤,告訴孩子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

可是如果孩子好奇心重,接著問「那我是怎麼到媽媽肚子裡去的呢?」對於這樣的問題,媽媽就會覺得難以招架了吧。

是啊,甭管是小種子還是小精子,怎麼就從爸爸那裡到媽媽肚子裡了呢?

《小威向前沖》可以幫媽媽們解決這個難題。

繪本里通過一個圖文俱佳的童話故事,用孩子熟悉的一些體驗,比如比賽、上課、學數學、「海盜地圖」等,很輕鬆地就將複雜的生命起源講得妙趣橫生。

當然,這本繪本除了講述一個小精子變成小寶寶的過程,還有更多更多值得一家人共同分享的。

小威只是三億個小精子中的一個,但只有他以最快的速度堅持到了終點。

如果這時,你能告訴孩子:「相信你是最棒的!因為曾經也有一個最棒的小精子一直在努力,堅持不放棄,戰勝了三億也許更多的小精子,最後他變成了現在的你。

」那麼是不是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呢?

小威是最棒的,卻也有自己的弱項。

為什麼小娜和小威一樣數學不好呢?秘密就在於小威身上的那個號碼牌,那裡藏有一串記錄著布朗先生不完美的密碼。

你是否也覺得孩子有某些不完美的地方?只要仔細想想,就會找到自己和孩子相通的那串密碼,正是因為有那串記錄著不完美的密碼,才造就出眼前這個活生生的屬於自己的寶貝。

可以把父母和孩子一樣有不完美的秘密分享給孩子,然後告訴他:「你就是我們的寶貝,最愛的寶貝!

這些繪本,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爸爸媽媽們關心孩子性教育,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現在幼兒性侵的案件比較多,爸爸媽媽們想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方法。

我們需要告訴孩子,哪裡是自己的隱私部位,對侵犯自己隱私部位的「壞人」,又要如何防範?相關繪本在這方面能給你解憂。

對那些即將離開父母的視線、進入校園學習的孩子們來說,《不要隨便摸我》、《不要隨便親我》這兩本兒童早期性教育圖畫書可不要錯過。

這兩本書我在之前的微信文章里已經提及,新關注我的父母輸入「安全」就可以看到。

另外,《保護自己的咒語》和《我不喜歡親親》這兩個繪本也不錯。

《保護自己的咒語》從一個幼兒園孩子的眼中,列舉了一些有可能是壞人的陌生人特點。

在《我不喜歡親親》里被拒絕的都是媽媽、叔叔這樣的熟人,這是告訴孩子,即使面對親人,也有說「不」的權利!

性安全教育,可隨孩子的社會交往範圍擴大,逐步深入探討。

這些都可以依託適合的圖畫書,這個重要的親子交流媒介來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爸爸媽媽們在給孩子做性教育親子共讀的時候,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態和孩子一起分享。

不要刻意迴避一些敏感的內容,自然地念出來就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的性別教育從「零」歲開始!

點擊「麼麼親子網」 科學育兒走近你!從小就要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有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為他們進入青春期後正確處理兩性關係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礎。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幼兒階段所受的影響要比青春期孩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