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打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寫這個主題,我有些戰戰兢兢,估計得掉粉。
不過呢,人貴真誠,打了就打了。
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打孩子這件事。
務必打得有理有節,心服口服。
1、 不帶情緒的打。
生氣的時候不打,打的時候不生氣。
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而不是發泄情緒。
所以,你很想打孩子的時候,是最不能打的時候。
2、 打之前說明理由,打之後強調理由。
把打孩子當成一種教育的儀式,明確告訴孩子,為什麼會挨打?打幾下?下次再犯時要如何處理等。
3、 打孩子分場合、用固定的工具。
有的爸媽在生氣時隨意掄巴掌、操起筷子、掃把就打。
千萬不能隨意打,和孩子約定好打幾下。
用手或者小棍兒,不要打臉,打手心或者屁股。
一定不要太重,一定不要在外面打孩子,保存孩子的羞惡之心。
4、 年齡很重要,太小和太大的孩子不能打。
2歲之前孩子不懂事,打了沒用。
6歲以後的孩子懂道理,自尊感越強,應該用更成熟的方式解決問題。
5、 性格很重要,天性敏感、多愁善感的孩子不能打。
再次重申,每個孩子性格不一樣,是打是夸不能一概而論。
教育的過程中最忌諱自己的孩子別人的方法,有的孩子是真的不能打。
6、 不能經常打,大是大非的問題才能打。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適度的懲戒事絕對必要的。
打並不是唯一的手段,講道理、隔離、限制娛樂……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不同氣質,有不用的懲罰手段,而不是一生氣就上手。
對於大是大非,我的底線是:危險的舉動、嚴重違規、不道德的行為。
7、打完之後,情感安撫跟上,讓孩子感受到愛。
「今天錯在哪裡?」
魏豆豆低著頭說:「大哭大鬧。
」
我說:「你做錯了2件事。
第一,不遵守我們約定的回家時間。
第二,非要拿別人的玩具。
還大哭大鬧不講道理。
」
魏豆豆從善如流點點頭。
我說:「去,把小棍子拿過來,你說打幾下。
」
魏豆豆憋著眼淚說:「5下!」
打完5下,我說:「今天我很生氣,你做錯了兩件事,很嚴重的兩件事。
我希望你記住為什麼挨打,下次不要這樣了。
」
魏豆豆憋著嘴,一言不發。
我抱過他,拍拍頭:「乖,下次不要這樣了,媽媽愛你!我今天情緒也不好,要不,你也懲罰我一下。
」
魏豆豆一邊哭,一邊伸出手在我的額頭上輕輕點了一下……
很多人會說,孩子挨打後會在心裡留下陰影。
我覺得,留下陰影的不是挨打這件事,而是爸媽的態度。
打孩子不等於暴力,因為暴力帶來的是侮辱和欺凌。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只要爸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關注結果,打或講道理都只是方式而已。
有時候,謾罵和冷處理比打人更傷人。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書——《我們應該拒絕的》。
作者輕鬆的和孩子交流了暴力這個話題,引導孩子去表達、傾聽、思考,避免暴力發生。
暴力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場合。
暴力可以是踢門,也可以是扔大便、用刀扎人。
罵人、侮辱別人也是暴力。
讓孩子學會區分暴力並躲避暴力,保護自己,同時做個善良的人。
甘老師認為,大部分情況下,孩子的教育應該以春風化雨的正面形式為主,在不得已運用體罰的情況下,需要遵循一些原則。
重責做錯的事而輕責其人,讓孩子得到教益。
為什麼我們會忍不住打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近日,趙薇透露曾因養育問題煩惱。原來,她按照以前媽媽對她的教育方式——對小四月體罰。誰知卻換來小四月與她冷戰一星期!痛定思痛後,趙薇發出「她始終不是我」的感嘆。於是,「體罰孩子」這一話題又在網上...
管教熊孩子,面壁思過、關小黑屋,如何在恰當的時候用這些方法?
歡迎來到 媽咪OK范潔瓊 媽咪OK兒子最近很是淘氣,昨天吃飯的時候,他把小腳翹得老高不停踢餐盤,還不肯自己好好吃飯,非要我餵。不理他,小傢伙居然大哭大喊起來。我二話沒說,直接把他抱下餐椅,讓他「...
如果孩子一定要挨打,請選擇這種方式
一位媽媽說:「孩子經常無理取鬧,到超市就要買這買那,不給買就坐在地上哭鬧。到別人家去就亂翻亂動,還會到人家沙發上亂蹦,無論你怎麼說,孩子都不聽話。每次我都會氣不打一處來,回到家就痛打一頓,但是,...
孩子動不動就哭?三步還你一個聽話寶寶
當媽的,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孩子哭鬧。在丁香媽媽育兒交流群內,經常能看到爸媽手足無措地來詢問:孩子想要什麼玩具,家裡人不能馬上給他的話,他就會大哭,直到拿到玩具為止,怎麼辦?孩子稍微有點不順心,就坐...
熊孩子不聽話,用這個辦法就對了!
大家都很討厭熊孩子,但是卻也總是不可避免的發現自己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熊。大概從一歲左右開始,孩子的大運動和精細運動能力越來越成熟,他關心的事情開始從自己的身體慢慢的延伸到周邊的世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