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培養上,我們究竟該成為怎樣的父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類觀念的蠱惑下,父母愈加急功近利,起初是寫不完的作業,背不完的重點,考不完的卷子……「拼分數」,而今又開始「拼藝術」。
讓孩子掌握一門藝術,在很多家庭中已經達成「共識」。
父母像著了魔似的熱衷於藝術培訓、考級、參賽......不得不承認,今天的孩子活的壓力山大。
殊不知,父母在「血拚」的時候,早已「扼殺」了孩子藝術天性。
這時候,不少的父母還理直氣壯的說:「我們都是為了Ta好!」
真的是為了Ta好嗎?這麼做,孩子真的覺得好嗎?
不盡然吧!為孩子好,好在了正點上,才是真的好;一旦陷入功利色彩的怪圈,反倒會害了孩子。
對於藝術培養,絕非朝夕而成的,強調的是持之以恆,說白了,其實是一種「磨難教育」。
這就要求父母改變對孩子藝術培養的態度,注重「情感」,讓孩子因愛藝術而學藝術,而非「考級」、「加分」。
1、生活中,發現、引導藝術興趣
孩子本身是沒有藝術意識的,但是對周圍有著好奇感和求知慾。
孩子的藝術興趣產生需要一個過程,有一定的氣氛和動機,讓其有自發的行為。
這個自發的行為就在於父母如何讓孩子產生自發行為。
父母要學會給孩子提供啟發藝術興趣的氣氛,儘量為其創造接近藝術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給孩子引導,例如給孩子一支筆、買一本藝術漫畫、兒童鋼琴......而非一股腦的硬塞給孩子。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誰也不喜歡別人硬塞給的東西。
孩子雖小,可Ta也有獨立的意識,也想要「自主權」。
即便發現孩子的藝術興趣之後,父母也不要急於求成,擾亂孩子的興趣臨界期,抑制興趣發展的可能。
孩子也有自己的小情緒,一旦被強求,自然而然地會產生抵抗,進而衍生出厭惡的情緒,那麼孩子的藝術天性也就真的會被扼殺掉。
2、給孩子藝術成就感
父母對孩子學習藝術的態度也至關重要。
很多父母疲於工作、生活、社交,在對待孩子藝術培養上,只是止步於找培訓班、報考考級、參加比賽等等,不添加一點父母情感在其中,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受傷。
對孩子展示藝術成果時,要麼漠不關心,眼睛從來不從手機上移開,只是應付回應「好」「很好」;要麼太過嚴苛,因為一個的小小錯誤,便大聲呵斥「你怎麼那麼笨」或「你怎麼那麼不用心」等,如此做法,很容易讓孩子失去信心,進而失去藝術興趣。
父母應該時刻保護孩子的積極性,看到孩子的微小進步,也要給予高度的讚賞,例如收藏孩子的小小作品,讓孩子感受到你對Ta的肯定,對Ta努力結果的認可;面對孩子的稚嫩問題,例如:為什麼太陽是圓的,也要耐心解釋,給出關心,讓孩子感受到情感的關愛。
小小的成就感,就能無限激發孩子對藝術持久性的興趣,久而久之,孩子也就能在藝術領域有自己的小建樹了。
3、親子藝術同修 情感交流
很多父母對孩子要求苛刻,對自己倒很寬赦,孩子問一個有關藝術的問題,回答起來含糊其辭,要麼是「音樂盲」,要麼是「美術盲」,實在難以成為孩子的榜樣。
其實,父母在對孩子進行藝術培養的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加強自己對藝術的認識和學習,和孩子在藝術上產生感情的交流,產生一定的共鳴,讓孩子從父母身上發現藝術的美妙之處,帶給孩子美的啟迪和藝術薰陶,成為他們成長的動力。
父母應該學會「放手」,對孩子興趣不橫加干涉,與他們交流情感,做他們藝術之路上的朋友,使孩子的藝術興趣沿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每個孩子都可能是小小的藝術家,關鍵在於父母如何去發掘、去引導,當你學會了怎麼做,那麼你也就知道自己該成為什麼樣的父母了。
專家建議:不要刻意培養「聽話的乖孩子」
我們常常會聽到家長教育孩子:「你要聽話!」「乖孩子不可以不聽媽媽的話哦。」……聽話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嗎?育兒專家建議:不要刻意培養「聽話的乖孩子」。網友linlin:我家寶寶兩歲半了,最近喜歡跟我...
請不要忽視對孩子的情感引導!
(一)什麼是情感引導?情感引導就是向孩子傳授情感規則,讓孩子們知道如何辨認情感並且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通過引導,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來幫助他們認知情感和表達自我。它的核心就是由父母來幫助孩...
跟孩子定立規矩時,孩子為什麼會那麼牴觸,如何讓孩子更加守規矩
首先在文章開始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虎子的媽媽要出門了,虎子還在自己的房間認真的擺弄玩具。虎子媽在門口叫道:「虎子,快點把你的玩具收好,咱們一回馬上出門了。」只見虎子高聲答應道:「媽媽,好啦,我馬...